以史为据,破解当今《断代工程》中“岁鼎”神话

. 以史为据,破解当今断代工程“岁鼎”神话!


前言: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天文考官妙译《利簋》铭文,创造了天文学上新名词,岁鼎,并将此当作:公元前1044年1月9日早上4.55分作甲子日商周之间的开战时,严重地误导了“夏商周三代工程”,促使了它的失败!

周历:辛未年至壬申年 公元前(1010--1009)年 此表根据《汉书.武成》、《国语.世俘》等资料所编。

《周书》:“纣王元年,初封九侯,西伯为昌。” 西伯昌改元后十二年,是为纣王五十二年,岁在鹑火,周师初发,是在辛未年,为鹑火之次,是为公元前1010年。

三. 周历十二月,庚寅之日,(注:商历为己丑日,夏历为戊子日),

武王克商时日历


正月《汉书.武成》:“自(12月)戊子日(周师出发)后得周(历)正月辛卯日

初一 辛卯 ,初二 壬辰,初三 癸巳,(武王始发)初四 甲午,初五 乙未,

注:辛卯至癸巳日,是周人的新春元旦节日!所以《淮南子》曰:东面迎(新)岁!

初六 丙申,初七 丁酉,初八 戊戍,初九 己亥,初十 庚子,十一 辛丑,

十二 壬寅,十三 癸卯,十四 甲辰,十五 乙巳 ,十六 丙午,十七 丁未,

十八 戊申,十九 己酉,二十 庚戍 ,卄一 辛亥,卄二 壬子,卄三 癸丑,

卄四 甲寅,卄五 乙卯 , 卄六 丙辰,卄七 丁巳,卄八 戊午,卄九 己未,三十 庚申,

(注:历法大月三十日,小月、闰月为二十九日,十九年七闰。)

二月

初一 辛酉, 初二 壬戍 ,初三 癸亥 ,初四 甲子日(克商,是为商历正月初三,非为一月九日),

初五 乙丑,

初六 丙寅,初七 丁卯,初八 戊辰 ,初九 己巳,初十 庚午,十一 辛未

(注:在此为辛未日,而非《利簋》中的:辛未年!)

十二 壬申, 十三 癸酉,十四 甲戍,十五 乙亥,十六 丙子,十七 丁丑 ,十八 戊寅,

十九 己卯,二十 庚辰,卄一 辛巳,卄二 壬午,卄三 癸未,

卄四 甲申,卄五 乙酉, 卄六 丙戍,卄七 丁亥,卄八 戊子,卄九 己丑, 周历二月己丑为晦。

闰二月

初一 庚寅 ,初二 辛卯,初三 壬辰,初四 癸巳,初五 甲午,初六 乙未 , 初七 丙申,

初八 丁酉,初九 戊戍 ,初十 己亥 ,十一 庚子 ,十二 辛丑 , 十三 壬寅,十四 癸卯,

十五 甲辰 ,

十六 乙巳,十七 丙午,十八 丁未,

十九 戊申,二十 己酉,卄一 庚戍,卄二 辛亥,卄三 壬子,卄四 癸丑,

卄五 甲寅,卄六 乙卯 ,卄七 丙辰,卄八 丁巳,卄九 戊午,

三月

初一 己未,初二 庚申,初三 辛酉,初四 壬戍,初五 癸亥,初六 甲子,

初七 乙丑, 初八丙寅,初九 丁卯 ,初十 戊辰 ,十一 己巳,十二 庚午,

十三 辛未,十四 壬申,十五 癸酉,十六 甲戍,十七 乙亥,十八 丙子,

十九 丁丑,二十 戊寅,卄一 己卯,卄二 庚辰, 卄三 辛巳,卄四 壬午,卄五 癸未 ,卄六 甲申,卄七 乙酉,卄八 丙戍, 卄九 丁亥,三十 戊子

四月

初一 己丑、初二 庚寅、初三 辛卯、初四 壬辰 、初五 癸巳、初六 甲午、

初七 乙未 、初八 丙申 、初九 丁酉、初十 戊戍 、十一 己亥、十二 庚子、十三 辛丑 、十四 壬寅 、十五 癸卯、十六 甲辰、十七 乙巳、十八 丙午 、 十九 丁未 、二十 戊申 、卄一 己酉、卄二 庚戍、卄三 辛亥 卄四 壬子

卄五 癸丑 、卄六 甲寅 卄七 乙卯 卄八 丙辰 、卄九 丁巳 、三十 戊午

五. 此原为格式,因我不懂贴图上网,故改成这样!

六. 为探索对照方便,特附上伐纣日记。

七. 此原为表格,为上网方便,将直列改为横排,

八. 夏为十月,商十一月,周为十二月。三. “月终为晦”《穆天子传》、《玉匣记》。周历二月己丑为晦。

周历:一月二十九己未日为冬至,三月二日庚申惊蛰;五. 四月初一已丑为朔。朔,苏也。朔又名死霸、生魄。霸死明生。六. 生霸,望也,生魄,朔矣。四月十六甲辰,应为生霸。霸者,月渐缺,昏暗之始也。

武王克商年日记 严维权

孟津演兵 周历公元前1011年 庚午年。 西伯昌(文王)改元后第11年,

武王伐纣 周历公元前1010年 辛末年。此年岁在鹑火,西伯发第3年,

纣死商亡 周历公元前1009年 壬申年。上为伐纣年,此为武王克商年

周师初发 夏历:10月27日,日干支:戊子 。 商历:11月28日,日干支:已丑; 周历:“十一年 庚寅,武王伐纣”!

注:一.古今许多学者,皆以年误日,将辛卯日、庚寅日当作伐纣年,极为可笑!

《汉书.武成》:“戊子后三日得正月辛卯朔”!

二. 夏建寅正,商建子正,周建子正,由于三代历正的各不相同,所以夏历十月,在商为十一月,在周人则为十二月,它们相互至之间有一月之差别,而且还有差差日之区别,所以《诗经》中有“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 而姜太公正利用三历不同,打了一个时间差,利用殷都商族人正月年初三甲子日时,打了个纣王措手不及,取得了首战必胜的斩首行动成功,使得商族人群龙无首。为今后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可靠基础。

三. 在周武王千里奇袭的行军路上,首先遇到了纣王的边疆大臣胶隔,武早不知他早已被周公收买,还欺骗他说是前去攻薛,后来经周公说明后,才讲了真话。并定于甲子日开战,并让他转告纣王。当然兵临城下,能给纣王准备迎战的时间已不多了。

四. 当时周师千里奔袭,三日五灾,风雨雷电雪,极为艰苦劳累,战士们都提出暂时休息一下,武王不从!两个原因,一这是姜太公先战前预定好的时间,一定要赶在甲子日,打纣王一个出奇不意,措手不及!二.假如甲子日,不能开战,会使胶葛在纣王面前变为谎报军情,胶有性命之忧,而使武王处于不义。

五. 浅学者,以日误年,迷信者以非传非,将《利簋》铭文中的辛未年当辛未日,胡说什甲子日后,武王赐利青铜器材。甲子日虽然纣死商亡,但战事远未结束,还需一月多,根本不可能有此事。所以《利簋》铭文特别强调,是在战事结束后,也就是铭文中之“軍閒”时,启动评功论赏。

六.周师12日29日出发向东是迎新岁,周师的新年春节是在征途行军过程中过的。故名:迎岁!而非迎什么岁星、木星!

晨星始见 正月 初二 壬辰日

壬辰,晨星始见。东面而迎(新)岁。《春秋传》《国语》《汉书》《淮南子》

武王始发 正月 初三 癸已日

癸已,武王始发《春秋传》,帷一月,武王朝步自周于征伐纣《武成》。

王会周师 正月 十七 丁未日

丁未王乃步周《世俘》。

诸侯咸会 正月 廿八 戊午日

戊午渡于孟津《春秋传》。既戊午,师逾孟津。《武成》

王巡六师 正月 廿九 己未日

己未,王乃大巡六师《尚书. 泰誓》

毕渡孟津 二月 三十 庚申日

一月戊午师渡于孟津至庚申。《书序》。

夜陈牧野 二月 初三 癸亥日

武王诰誓 选将点兵 令太公望御方来,吕侯伐越戏,陈本伐磨,百弇伐卫。令来侯集陈伐靡。《帝王世纪. 世俘》

二月癸亥,夜陈牧野《书序》癸亥,陈于商郊《武成》。

戎开牧野 二月 初四 甲子日 商历:正月初三

武王征商,帷甲子朝,《利簋铭文》甲子昧而爽而合矣《书序》。

六师未至,以锐兵克之于牧野。《吕氏春秋》。

太公告捷 献俘首 二月 初七 丁卯日

吕侯报捷 献俘首 二月 十二 壬申日

来侯告捷 献俘首 二月 廿一 辛巳日

百弇告捷 献俘首 二月 廿四 甲申日

再次点兵 闰二月 十一 庚子日

令陈本伐磨,百韦伐宣,新荒伐蜀。

三师告捷 闰二月 十六 乙巳日

陈、百、新三侯大捷,俘获战车八百余辆,俘侯王、小臣四十六。

祀于周庙 闰二月 十八 丁未日

丁未祀于周庙《武成》。 朱子曰:丁未或十九、廿、廿一。《通鉴前编》

殷商归周 闰二月 廿一 庚戍日

庚戍 武王燎于周庙,大告武成。《武成》(注:战事基本结束,已离甲子日开战许多日。)

祀于天位 闰二月 廿二 辛亥日

辛亥,祀于天位。《武成》 荐俘殷王鼎,王正国伯《世俘》

王正邦君 闰二月 廿三 壬子日

荐俘王士 闰二月 廿四 癸丑日 王奏《大享曲》,庆典胜利。

謁戎牧野 闰二月二十五 甲寅日

王佩赤白旗,军乐队演奏军歌音乐史诗《大武乐》,慰劳三军六师,文臣武将。

周公至洛 闰二月 廿七 乙卯日 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尚书》

祀于周庙 乙卯,乃以庶国祀于周庙《武成》。军人奏《崇禹》《生开》三遍。王定。

武王归丰 三月 初一 己未日 夏四月(周武)王归于丰,飨于太庙《武成》。

周公初基 三月 初二 惟三月既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

周公作诰 三月六日 自乙卯……,越十日甲子,周公入朝用书,……作《召诰》。

班师回朝 四月 十八 丙午日 丙午还师《春秋传》。

厥四月哉,(天)生明,王自商至于丰,归马华山之阳,放牛桃林之野,示天下大服!

注:三历不明,谜底不真。韦昭为《国语》所注“武王始发师东行,时殷十一月二十八日戊子,于夏为十月,……”是受《汉书》所误。正确的应是“武王周师先行在周历为12月29日庚寅日,在殷历则为11月28日已丑日;在夏历则为10月27日戊子日。

故《竹书》言:十一年庚寅,武王伐纣。后人不明:尧舜纪年用载;夏用岁,商用祀,周用王年。而错把日之干支,当作年之干支。伐纣之年,怎能不伪?

武王克商之甲子日,是四是五?古人早有争论。论其原因,三历不明。甲子日在为四,在为三,在为二。今人弃真入假,妄断甲子日为一月九日、二十日、二十七日等。

武王夲应选于年初四早上,让商民过一个安乐春节才合情理。但为了稳操胜券,打纣王一个措手不及,故还是选在商历年初三。

《汉书》言“殷十一月戊子” 应为“殷历十一月,周历戊子” 。

《国语. 武成》其意颂周,殷纣已亡,商历则废,《国语》周书,理应周历。

一. 从周都至孟津九百里路程,渡孟津用了三天。从孟津至牧野用了五天。全部行军时间为三十六天。

二. 武王一因国民欢度春节,二因大雪封门,三因身体欠佳,大病十日,卧床不起。后被姜太公强行背起,送上战车。因此说武王是带病出征,所以他比先遣部队晚了三日出发,用了十四天在孟津河畔追上先遣部队,并再次与八百诸侯“前歌后舞”会师于孟津河畔。

三. 甲子日‘六师未至’ 在商郊牧野打败商之守军,逼死纣王,首战告捷的是武王先遣精锐部队。参考《帝王世纪》、《吕氏春秋》。

四. 从甲子日开战,到纣王自杀周庙宣室鹿台,共用了十多天时间。参考《史记》、《淮南子》。

五. 从“戎开牧野”至庚戍大成,共用了四十七天。从周师初发至班师回朝共用了八十天时间。一战定天下。

六. 据《世俘》所言,似乎甲子当日晚,纣即自杀。伃细分析,似觉有伪,于情理不符。据《史记》言,纣军先是败在华山之阳,后被包围在象郎,继而纣王自杀于周庙宣室鹿台。纣王即使是孤家寡人,毕竟还有“恶臣百人” ,大军七十万。无论怎么样弱不经风,数十万大军,不能保君半日,难以置信。如若为实,万古一绝。天怒人怨,殷纣该亡。

七. 1976年在陕西临潼南罗村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利簋》是武王用来奖赏伐纣有功的之臣的纪念品,也是当今最能够证明伐纣时间的有力物证之一。其铭文是:武王征商,惟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

极为遗憾与可惜的是: 当时浅学者是 “以日误年”,没有对它进行正确译读,而是把铭文中“辛未”两字当作:

以史为据,破解当今《断代工程》中“岁鼎”神话

辛未日,而把文中“軍閒”两字错译为:阑师。否则千古伐纣年之谜的破解,应当是在1976年!

大意是:武王伐纣克商的战斗,是发生在甲子日上。在这一年(),消灭了(),()庸无道的纣王。得到商(有商)的政权()。多年报仇雪恨的(夙)愿,终于得成。不要忘记,此年为(辛未)年,是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年。

当今有人将利簋铭文中的“辛未”,当作甲子日开战第七天,武王便急不可待赏右史青铜原料,以便他战后再铸利簋。此说是否牵强,读者一看便明。对于这位南郭先生的“第七天”误导“工程”,他今后应承担责任!武王克商,天下未宁,他要做得事很多,忙得不亦乐乎,能有时间搞这么重要的玩意吗?

历史界前辈王国维讲得明白:古人文法多倒装,故先日次月又次年。此种书法,乃为殷周记事之体。

【班簋铭文】隹八月初吉,才(在)宗周,甲戌,王令毛白(伯)更虢城公服,屏王立(位),乍(作)四方亟(极)。

其意是:在甲戌年八月初一,王令毛伯更虢城公服,而自已则屏立,代成王践祚王位,领导四方诸侯!

同样《班簋》铭文的文法也适用历史界前辈王国维曾言:古人文法多倒装,故先日次月又次年。此种书法,乃为殷周记事之体。

八. 书曰:惟九年大统未集,武王即位四年。(西周青铜器武王)敦文曰:惟王四年,盖武王也。是年一月辛卯朔。书曰:帷一月壬辰既死魄,二日是也。是岁二月后有闰。自一月至八月小尽者四。故八月丁亥朔,与(武王)敦文合武王之时。《四库. 考古图》

敬请注意:西周青铜器敦文又是证明武王伐纣年、月、日的有力铁证,而且比利簋铭文讲得更详细。“惟王四年”是指自文王受命改元后第九年, “大统未集”而亡,武王继位开始。

九. 今有人言能将伐纣时间“考证到4时55分” 。确实可笑。古今中外大小战争,多为年日为记,尚未听说以时分记事,需要精确到分。

十. 春秋、战国都是三代主要内容,然而“断代工程” 也将其置至于外。各国帝王公侯纪年表无一见端。这怎能叫人不遗憾。

十一. 三历不明,何以得真?朱子曰:夏时谓以斗柄初指,建寅月为岁首也。故斗柄建此三辰之月,皆可为岁首,而三代迭用之。夏以寅为人正;商以丑为地正;周以子为天正。然时以(农)作事,则岁月自当以人为纪。

十二. 书曰:惟九年大统未集,武王即位四年。(西周青铜器武王)敦文曰:惟王四年,盖武王也。是年一月辛卯朔。书曰:帷一月壬辰既死魄,二日是也。是岁二月后有闰。自一月至八月小尽者四。故八月丁亥朔,与(武王)敦文合武王之时。《四库. 考古图》

《四库. 考古图》、《金文》释文考证与本人“武王伐纣日记” 不谋而合,完全一致,故摘引在此为证。

十三. 尚书云: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阳),见土于周,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庶)播民和。王若曰:孟侯,聅之弟,小子封……。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岜营。越十日甲子,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召诰》。

十四.武王伐纣年代之谜,传至今日已有数千年。今将其年月日时都证得一清二楚,非是“画蛇添足” 或是“锦上添花” ,而是“物极必反”之结果。

十五.众人皆知,解放后六十年代,我国曾有一部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用来叙述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艰难革命过程,歌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所取得丰功伟绩。进而鼓舞中国人民继续革命的斗志。

武王伐纣时的音乐史诗,则为《大武乐》,它也分成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周礼.乐记》曰:

第一部分为序曲:名为“武王伐纣”,为武王始出,率众师从周都镐京(咸阳)由其向东南殷地出发。千里奔袭,强渡孟津,等伐纣长征路上发生的故事情节。

第二部分为“灭纣克商”,此部分是言,武王三军陈师牧野,以及纣王苍忙迎战,殷军反戈一击,纣王败走鹿台象廊,自焚宣室,整个纣死商亡过程。

第三部分为“庆贺胜利”,古曰:成而面南。此中内容有殷地老百姓夾道欢迎武王,武王分纣王美女于诸侯,分钱粮浮财给老百姓等情节。

第四部分为“百万雄师下江南”,古曰:南国是疆。此部分是言武王继续扩大战果,统一全国之战。整个中国南方都成了周的领地势力范围。

第五部分为古曰:“封侯建都”奖赏克商有功人士;分封诸侯国戚。

第六部分为古曰:“功成复缀,以崇天子。”此为闭幕曲。是言武王克商成功后,被大家一致推选为天子,成为国家新的领导人,从此中华民族文明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进入周朝。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