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交界处,不受待见的彩钢板产业怎么突然“真香”了?

彩钢板,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一般只要有建筑工地的地方,都免不了有彩钢板搭建的临时房。在苏浙交界处,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彩钢板和集成房产业制造基地,堪称“彩钢板之都”。当地彩钢板行业发展近40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未来有望成长为百亿能级产业集群。

然而,彩钢板行业在震泽曾经并不受待见,由于污染等原因,曾处在被淘汰的边缘。长三角类似的“不受人待见”、但规模较大的传统产业其实还有不少,它们如何转型升级?记者去震泽试图寻找答案。吴江赛马钢架彩板制造有限公司是今年2月成立的。上月中旬,该企业的销售额已近4亿元。公司负责人章春鸣是震泽本地人,据他回忆,震泽彩钢板行业发展的原点,可能要追溯至1980年左右:“当时做的是水泥预制板。家家户户门前放个模具,水泥浇进去,凝固之后变成板,再一块一块往卡车上搬。”从水泥板到石棉板再到彩钢板,随着建筑材料的迭代,震泽人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彩钢板上。苏南模式横空出世,靠着“村村冒烟、户户点火”的村办工厂,彩钢板行业在震泽迅速成长。章春鸣当年也曾做过村办彩钢板厂的业务员。震泽镇副镇长卢斌煜告诉记者,震泽一度有彩钢板生产企业600余家,从业人员规模近4万人。庞大的产业规模换来了高额的市场占有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彩钢板产业的“先天不足”逐渐暴露。彩钢板生产技术门槛不高,用地粗放、工艺落后、产出低效,同时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另外,震泽彩钢板起步低,企业虽然多,但是基本都是家前屋后的“低小散”小作坊工厂。相比“高大上”的装备制造和光电缆产业,以及当地传统的丝绸产业,彩钢板确实有点“拿不出手”。卢斌煜坦言,彩钢板产业在震泽曾经并不受重视,还一度被列入淘汰产业。那么,这两年彩钢板怎么翻身了?用时髦的话说,怎么就“真香”了呢?当地人普遍有共识,彩钢板产业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震泽已有基础,实打实创造出了很多就业岗位。既然无法割舍,那就要转型升级,在政府部门引导下,震泽镇彩钢板企业开始在技术上提档升级,在市场上抱团出击。由章春鸣的彩钢板公司牵头,建设了一个彩钢板园区,当地48家小型彩钢板企业“合体”,同用标准化厂房和生产线,销售还是分开,各自通过自己的渠道挣钱。章春鸣说,“合体”之后改变已经展现出来:“首先是工艺,以前大家都是小作坊,各做各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现在统一生产、统一质量标准,品质有保证。其次是污染少了,安全隐患也消除了,公司花600多万元购进设备,用喷塑工艺替代原本的油漆方式,不仅环保而且安全。这么贵的设备,小作坊小工厂想都不敢想。”章春鸣在自己的微信名称后,加上了“赛马科技”四个字,以前他自己也想不到,彩钢板工厂还能搭上“科技”。体量大了,震泽彩钢板企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也增强了。随着今年沪苏湖高铁开工,更多更高要求的订单涌向赛马。今年,从武汉的雷神山医院到高原地区戍边战士的最新营房,背后都有震泽彩钢板生产企业的参与。曾经不被待见的彩钢板,如今成了震泽的一张新名片,也成为震泽镇重点打造和扶持的产业,目前当地的彩钢板行业协会已经进入审批流程。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于量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