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头上动土”中太岁是怎么来的?(太岁头上动土的典故)

太岁即指民间信仰中的值岁神。它的产生与古人天体观测和天体崇拜关系密切。战国以前,古人已有两种观测天体运动和制定历法的方法。

“太岁头上动土”中太岁是怎么来的?

一种是按照岁星(木星)的视运动路径,把天空由北依次向西、南、东(即所调右旋)划分成十二段,叫十二次,岁星每运行一次,便是一年(古人以为岁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一种是把天空由 北依 次向东、南、西(即左旋)划分成子、丑、寅、卯、辰、已、午、末、申、酉、戌、交十二个区域,叫十二辰。两种划法方向相反,名称不同,实质则一。

“太岁头上动土”中太岁是怎么来的?

战国以来,人们设法加以协调。右旋有岁星运行可以参照,左旋人们就假想出一个和岁星运行速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太岁。“此太岁在地,与天上岁星相应而行,岁星为阳,右行于天,一岁移一辰,……(太)岁左行于地,•••岁星为阳,人之所见;太岁为阴,人所不睹。

(《周礼•春官 •冯相氏》贾公彦疏)太岁观念由此而产生,因为太岁“左行于地”,至迟在西汉,人们已经认为动土起宅、迁徙嫁娶等必领避忌太岁所经方位 (参见汉王充《论衡》“涧时篇”和“难岁篇”)。《协纪辦方》卷三引《神枢经》也说:“太岁,人君之象,率领诸神,统正方位,斡运时序,总岁成功。⋯⋯若国家巡狩省方、出师略地、营造宫阙、开拓封疆、不可向之。黎庶修营宅舍、筑垒墙垣,并须回避。”

“太岁头上动土”中太岁是怎么来的?

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岁令二》也说:“太岁者,主宰一岁之尊神。凡吉事勿冲之,凶事勿犯之,凡修造方向等事尤宜慎避。又如生产,最忌向太岁方坐,又忌于太岁方倾秽水及埋衣胞之类。”人们还传说,如在太岁方位动土,就会挖到一种会动的肉块,这就是太岁的化身,所以不得 在太岁头上动土。唐段成式《西阳杂俎•续集》卷二,“莱州即墨县有百姓王丰兄弟三人,丰不信方位所忌,尝于太岁上掘坑,见一肉块,大如斗,蠕蠕而动,遂填。其肉随填而出,丰惧弃之。经宿,长塞于庭,丰兄弟奴婢数日内悉暴卒,唯一女存焉。

“太岁头上动土”中太岁是怎么来的?

但也有另外一种结果。《月令广义•岁令二 》引《广异记》:“晁良正每年常掘太岁地,忽一肉物,良正打之三日,送于河,其夜使人视之,三更后车马甚众,至肉所,问太岁何故受此屈辱不仇之。太岁日:“彼正荣盛,无奈之何。暨明失去。”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