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祭灶官,祭灶时,为啥不让女人祭拜灶王爷?(为什么说二十三祭灶是最具戏剧性的)
腊八祭灶,年下来到。转眼之间,民间的小年——祭灶就要来到了。在祭灶这一天,人们通常都会祭奠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不过,虽然平时厨房是女人的地盘,但在祭灶这一天隆重举行的祭灶仪式,却让平时与锅碗瓢勺打交道最多的女人走开了,祭灶之时,家中的男人则成了这个仪式的主角。那是因为,民间有这样一个民俗:“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是民间的一个民俗,究竟是因为什么,从何而起?具体的缘由我也说不上来。
只记得,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当一轮圆月升起时,父亲就会在院子中央摆放一张小方桌,桌上摆放着月饼、苹果、梨、柑橘等贡品,点上两支蜡烛,再置一香炉,一切东西准备停当后,年迈的奶奶就会迈着小脚颤巍巍地走到小方桌的南方,面北背南虔诚地跪在地上,焚起三炷香,点燃黄表纸,口中念念有词地祷告着“月奶奶,照俺家,保佑孙男娣女有钱花……”其大意就祈求月神奶奶保佑一家平安、健康、幸福之类的。那时,奶奶称这个仪式为“愿月”。“愿月”的仪式进行完毕后,一家人便会围坐在小方桌旁边,一边分食月饼和水果,一边赏月。
而每年的小年下午,妈妈和奶奶会早早地盘馅儿、和面包饺子。不过,饺子馅儿一般由两种,即素馅和肉馅。素馅饺子常常要包成元宝形状的,一排排地摆放在簸箕内。肉馅饺子则是正常的包法,没有其他的花样。等到暮色稍有时,便开火烧水准备煮饺子。通常先煮的是素饺子,因为素饺子是让灶王爷享用的。不知道为什么,逢年过节需要祭祀用的饺子,奶奶和妈妈都是用的素馅饺子。饺子煮熟后,父亲端一碗饺子摆在灶王爷的牌位前,焚香、烧纸,而后大声让我在院子中间点炮。祭祀仪式完毕后,那一碗素饺子由父亲吃掉,小孩子是没有份的。当然,那时的我们对素馅饺子根本就不感兴趣,因为能吃上肉馅饺子才是我们都口福。
中秋和祭灶,应该是老家人较为看重且仅次于春节的节日吧。在每年的交替轮回中,一次次目睹了两个节日的简朴又隆重的仪式后,“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俗语也印记在了我的脑海中。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其意为男人不拜祭月神,女人不祭供灶神。民间故事传说中认为月神是太阴星君,又称月姑、月亮仙子、月亮娘娘,道教中的女神。现实生活的原型就是嫦娥姑娘。传说中的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偷吃灵药而升天,才使得俊男靓女每年八月十五才得以相会。因为月神嫦娥是个绝色美女,一个纯爷们儿向漂亮女子献殷勤,怀的是什么念头,便不言而喻了。
祭灶习俗在先秦时期属国家法律规定的“五祀”之一,万一灶神到玉皇大帝那里告黑状,那就麻烦了。所以,过去家家都很重视祭灶,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以各种方式“贿赂”灶神,让他心情愉快地上西天“汇报工作”。
祭灶的日期各地是不定的,但以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两天为主,即所谓“金三银四”,也有少数地方和人家,如船民是二十五祭灶,这便是“官三民四船家五”一说。据明代《北京岁华记》,北京人多在二十三日“祀灶”,这与皇城根儿多官宦之家有关。不论选在哪一天过小年,有一个潜规则是不变的,即不能让女人主祭——“女不祭灶”。“女不祭灶”的习俗由来已久,南宋诗人范成大《祭灶词》中写道: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这说明,至少在南宋,祭灶时便要求女人回避了。为什么不让女人祭灶?民间传说,灶神是炎帝或祝融等神话人物化身的男性神,是个很有范儿的小白脸,用现代的话来说,灶神是位帅哥。试想,一个女人拜倒在美男子的脚下,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女人出轨的兆头么?
总而言之,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均与回避“男女之嫌”有关。
其实,就“女不祭灶”之民俗,我也曾与友人探讨过,友人说:“女不祭灶的民俗是应当遵循,那么,如果常年在外工作或者务工的男人赶不回家,难道家中的女人就不过祭灶了吗?”是啊,友人一句质问的话,让我心中顿时释然。
不过,每年的农历小年,全国都会迎来春运的首次高峰。于此,我便理解人们为啥要赶在小年前回家的缘由了。
(图片来自网络)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