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太岁头上动土,大运压三年”,啥是太岁?有那么可怕吗?(古语太岁头上动土中的太岁实际是)
在武侠小说或古装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你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简直是活腻歪了”。 那么什么是太岁呢?想必很多人都不知所云。
大家知道的是太岁很厉害,谁要是敢在它头上动土,肯定会倒霉或惹上灾祸。古人云:“太岁头上动土,大运压三年”。
民间有很多关于太岁的传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太岁又称肉灵芝,曾在很多医学典籍和古代文献中出现过。
但在传说中,人们却认为太岁很邪性,啥是太岁?真的有那么可怕吗?看过古人对太岁的解释之后,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大智慧。
第一、什么是“太岁”
明代名医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记载:
“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
从这段话中可以得知,所谓太岁并非毫无生命体征,而是一种依附于石头生长的生物。它的形状类似珊瑚、颜色发白或发黑,质感就像一堆脂肪。
李时珍将太岁纳入了“菜”部“芝”类,主要的作用就是入药或食用,“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可见太岁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物质,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剂长生灵药。
《神农本草经》也曾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这句话充分表达出了太岁的药用功效,但由于十分稀有所以仅供古代帝王养生之用。
《山海经》中也有关于太岁的记载,只不过将其称为“封”、“视肉”或“聚肉”,可见太岁的形态应该是一摊肉状。而根据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太岁属于一种大型粘菌复合体,但却并未承认太岁的医疗价值。
第二、太岁头上动土,大运压三年
“在太岁头上动土”是古人的一种禁忌,大意为在太岁方位动土兴工,很容易惹来麻烦或灾祸。
西汉王充曾在《论衡·难岁篇》中写道:“移徒法日:‘徒抵太岁凶,伏太岁亦凶’。”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古人对太岁的忌惮。
唐代《酉阳杂俎》中曾记载过一个故事,话说当年有一个叫王丰的人,就曾做过“在太岁头上动土”的事儿。
“于太岁头上掘坑,见一肉块,大如牛,蠕蠕而动,遂填,其肉随填而长。丰惧,弃之,经宿,长塞于庭。丰兄弟奴婢数日内悉暴卒,唯一女存焉。”
王丰为了盖房子没日没夜地挖掘地基,虽然在动土之前有人曾劝告他,千万不要在此处动土盖房,因为这里是太岁居住的地方。
但是王丰根本不信邪,果不其然挖出了一块肉状物体,外表上看去就像一团肉,可是这团肉居然能移动,王丰为此惹上了麻烦。
因为这块肉越变越大,并且动起来的时候十分恐怖,被吓坏了胆子的王丰拔腿就往家跑,可是当晚却突然毫无征兆的死了。
这还不算,他的兄弟姐妹在不久之后也都相继离世了,甚至连家中的仆人都没能幸免,只剩下了一个年幼的女儿。
难道太岁真的这么厉害吗?接下来这个故事就会告诉大家,原来太岁也是欺软怕硬之徒。
《广异记》中也曾记载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晃良贞的人,每年者要在太岁头上挖土,并且还将挖出来的太岁用鞭子抽了,最后将其随便丢在了大街上。
后来有人看到了被丢弃的太岁,打趣道:“你为什么不报仇呢?”太岁告诉他晃良贞太过于凶狠,所以根本没有办法报复他。
其实,太岁确实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并且曾有很多人都挖到过太岁,还将其饲养在水缸中。但是有关太岁的传说和故事,却包含了很多的迷信色彩,或者说根本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因为太岁作为一种真菌,只因为数量较为稀少所以才极富传奇色彩。如果像它的同族蘑菇一样多见,恐怕人们就不会编造出那么多故事了。
结 语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对“犯太岁”特别忌讳,毕竟作为一个流传2000多年的传说,已经在民间形成了一种无法抹去的神话色彩。
如果按照现代科学去理解太岁,可以发现它只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菌类,这样就有一定的药用功效,但是却不具备任何超能力,所以大家不要被迷信所诱导,太岁并不可怕、可怕的其实是人心。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