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文”招牌烂大街,国产跟风起“洋名”,歪风该刹

为何商场里全是“洋文”招牌?

秦玉龙/文

“洋文”招牌烂大街,国产跟风起“洋名”,歪风该刹

西安某商场全是清一色洋文店招

上周末,笔者在西安某大型商场看到,几乎所有的服装店面招牌都是清一色的“洋文”,只有个别店面采用了中英文双语店招。面对这些英文招牌,大多数消费者并不认识。同样,在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的一些商场和街头,也有不少采用“洋文”的店面招牌,除了那些比较著名的品牌之外,能认出那些“洋文”店招或准确叫出这些店面名称的人并不多。

所谓招牌,主要是商家用来指示店铺的名称和记号,可称为店标(店铺的名称),实际上也是经营者的品牌标识。如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百年老字号,之所以得到经营者的珍爱和传承,消费者的认可,除了口碑积累,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故事,成为传统商业文化的一部分。商家在店面悬挂或制作招牌,其主要功能是醒目易记,吸引消费者关注,有些招牌不但令消费者过目不忘,还能达到良好的交流目的。

近年来,无论你在大城市,还是小县城,走进一些大商场或街头小铺面,店头、橱窗上满眼都是“洋文”。但消费者倘若认真阅读服装上的标签,就会发现很多商品都是“中国制造”。不光服装鞋帽化妆品流行起“洋名”,很多国产汽车、手机也跟风起“洋名”,还有酒店、住宅小区如维也纳、塞纳河、丹麦森林、挪威小镇、香谢里舍等等。商家的这种操作手法,看似时尚新潮,其实说白了就是迎合某些国人的“崇洋”心理,认为“洋名”才显得“洋气”,才有逼格,才上档次,目的无非是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想借着“洋名”整出个身价倍增的效果。

还有很多品牌,则是有意起一个“洋名”,让人误以为是洋品牌,这种现象在服装、家居等行业普遍存在。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它们确实是洋品牌,但企业只是在国外注册,或者只注册商标,生产、销售都在国内,人员、企业运营也主要在国内,通过产品的包装,比如打上一串“洋文”,请一个外国明星代言,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洋品牌。

言归正传,无论是品牌起“洋名”或是店招用“洋文”,商家的初心和愿望是想以此来吸引更多的顾客来消费。但是,他们忘了一个基本事实,这是在国内,不是在国外,会洋文认识洋文的人很少。就算这些商家的商品要走出国门,行销全球,让外国人也看得懂,店面招牌可以中英文共用,这既是对我们引以为傲的华夏文化的传播,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因此,用外文或拼音做招牌时,要跟汉字结合起来,并突出汉字位置。同时,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条例》也明确规定,广告中不得单独使用外国语言文字。

纵观这些“洋文”店招,有些确实是来自国外的国际品牌,可能有自身的统一要求,但从入乡随俗照顾本土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如能在店招的一角上加上中文注译标记,应该是一件有助于品牌识别的“双赢”的事。而那些挂着“洋名”的国产品牌,更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自己的“衣食父母”是国内消费者,尊重国内消费者,先从店招名称突出中文做起。

正如一位著名文化学者所言:“城市语言交流固然需要国际化,但要保持城市自身的文化品位,应当坚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