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一曲传千年 古韵悠悠谱新声

羌笛一曲传千年 古韵悠悠谱新声

音乐是羌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羌族民间音乐原始古朴,格调清新,犹如远古先民的呐喊之声。这个古老热情的民族依靠祖祖辈辈的口传心授,用坚韧和执着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历史悠久的华章。

5:12羌笛悠悠来自民族文化宫

羌笛一曲传千年 古韵悠悠谱新声

羌笛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相传,羌笛起源于秦汉时期的甘青高原一带。被史书称为“西戎牧羊人”的羌族人偶然间用鹰骨为材料,在上边钻了几个洞,安上一截空心草管做哨片,竟吹出了呜呜咽咽的声音,这就是最初的羌笛。这种乐器很快流行起来,人们吹奏着它游牧四方。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除了世代口传心授外,羌笛也成为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渠道,因而羌笛对羌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2006年5月,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羌笛一曲传千年 古韵悠悠谱新声

羌笛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竖吹乐器。东汉马融在《长笛赋》就曾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的记述。羌笛,更是边塞诗里的“常客”。有关专家表示,“全唐诗900卷,与羌笛相关的有371首。”王昌龄《从军行》有云,“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高适《塞上听吹笛》感叹,“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戊楼间”;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记录,“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王之焕《凉州词》写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更使羌笛这一古老的乐器家喻户晓。

羌笛一曲传千年 古韵悠悠谱新声

据史载,西汉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一世纪由京房加一高音按孔,成为五孔,发展到近代已成六孔。羌笛由两根长约15—20厘米,直径1厘米左右,筒孔大小一致的竹管并在一起,用丝线缠绕,管头插着竹簧。管身竹制或骨制,由发音簧哨和方筒形管体组成。两管长短、孔距和音高相同。

羌笛从产生之初到现在的样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制作笛身的材料也逐渐由原始的鸟兽骨头改为竹子。一般选用杆直、筒圆、节长,且头尾粗细较均匀、竹肉厚薄有度、质地坚韧、纤维细密、不易开裂的竹子,并根据筒管的长短、厚薄及筒管大小测定音准,孔距必须精确相等,否则音准不一。

羌笛一曲传千年 古韵悠悠谱新声

演奏时,双手持笛,将簧哨含入口内,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吹奏,指法与笛相同。鼓腮换气法的最大特点是不能停顿,要一气吹完。往往一口气要吹奏几分钟,甚至整个一首曲调,技巧性要求很高。另外,羌笛的吹奏中还有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加之双管制作的律差,双簧共振的音响,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

羌笛主要用于独奏,羌笛的声音常给人以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的感觉。它有十余首古老曲牌,表达的内容广泛,主要传递着人们的思念、向往之情。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词》《思乡曲》《萨郎曲》等。

羌笛一曲传千年 古韵悠悠谱新声

羌笛,去过大漠边关,进过诗词歌赋,那小小的笛管里吹出的音乐,悠扬婉转苍凉,见证了羌族的历史变迁。由于羌笛使用双管,吹奏技巧多且难度大,因而习者不多,吹者也不多,掌握制作技艺的民间艺人更是廖廖无几,于是羌笛日渐式微,面临“消逝”的困境。本文章来自http://www.yuwei2.com/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