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易经风水(风水玄学口诀)
一、守时《易经》第一卦乾卦的象辞就讲:“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就连兴云吐雾的龙,尚且需要能大能小,能升能隐,能高能低,否则飞的过高同样会后悔,没有任何神通的人,更需要认准时机才可“出头”,也就是要学会守时。我们这里讲到的第一点,关于守时,它不是准时,而是把握时机。在时机和时势尚未成熟时,就要暂时蛰伏,保存实力,待时而动。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齐白石,27岁才开始学习画画,但只能勉强糊口,年过半百还成为一名“北漂”,卖一张画的钱还买不到一颗白菜。齐白石有句名言,“不叫一日闲过”,不管日子如何艰难,他仍每天坚持作画,还开创了新的国画手法,终于在58岁时,才声名鹊起,迎来事业巅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命运就是这样,每个人的时间表是不一样的,有人年少成名,有人大器晚成。你的黄金时代不是不到,只是时候未到。关键是我们能否把握当下,时时修炼自己,不断积淀提升,才能在机遇来临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二、守 中《易经》言: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做人首先要中正立身,正道直行,做事光明磊落。正如孟子所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后,醇亲王托曾国藩的好友朱学勤转来一封信,信中对曾国藩大加恭维,意图结好。醇亲王是慈禧的亲妹夫,一般人对这样的核心亲贵,主动奉迎唯恐不及,曾国藩却没有给他复信。醇亲王不甘罢休,又托曾国藩的另一好友黄倬转寄诗文,希望曾国藩应和,但曾国藩仍然峻拒。此时的曾国藩早已不是原来的愤青,而是寓清于浊,处世圆融,所以曾国藩此举令身边人费解。曾国藩解释道:此为“避内外交通之嫌”。做人还是要中和待人。《中庸》中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在没有产生喜怒哀乐这些情感的时候,心中没有受到外物的侵扰,是平和自然的,这样的状态就是中。就算是情绪发出来,也要对其有适中的度的控制,这就叫和。所以,所谓的中和实际上就是对于自我情绪的控制。层次越高、越有智慧的人,也越懂得控制情绪中的人格和修养的意义。
有人说,“中庸有什么难的,不就是做事圆滑些,遇到矛盾和稀泥就好了?”其实,中庸之道体现在为人处世上就是:不走极端,不唱高调,凡事有度,话不说满,事不做绝,刚柔并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恰到好处。中正立身,中和待人,中庸处世,所有的高明最后归于平凡,这才是真正的大境界。三、守 变《易传•系辞》中讲:“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循环往复,革故鼎新才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源。马云曾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一切都在时刻改变,因此不要惧怕改变。”既然外部的万事万物都随时在变,那如果做事还拘泥固执,不懂变通,又如何能成功呢?
《易传•系辞》中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还解释到:“变通者,趋时者也。”“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归纳起来就是,变通要合乎时宜,不可不变,也不可乱变。接受变化,拥抱变化,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一格,逢大势不践小诺,处大事不拘小礼,才是应对变化的真谛。只有掌握变化者,才能不负过往,无畏向前。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