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智能手机信息泄漏(防范智能手机信息泄露的措施)
智能手机应用的飞速发展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但是隐私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通过手机应用获取用户信息,从而售卖或者推送广告成为了一些公司的生财之道。
一、怎样预防手机信息泄露
1、不要轻易将手机交给他人使用,以防止心怀不轨的人在你手机上安装窃听软件。
2、收到莫名彩信与链接,不要去点击,更不要访问来路不明的网站,以防窃听软件自动在后台下载并且安装。
3、安装手机杀毒软件,定期检查是否后台有隐藏应用存在可疑行为。
二、预防手机信息泄露的具体方法
1、警惕手机病毒。手机病毒是泄露机主秘密的罪魁祸首,它会在手机后台神不知鬼不觉的发送信息,套走机主的话费。如果手机中安装了支付软件,还会盗走机主的钱财。建议安装杀毒软件预防病毒。
2、别让旧手机泄密。因更换手机泄露隐私案例屡见不鲜,尤其是安卓手机,即使恢复手机出厂设置,骗子也能轻松恢复数据。
报废手机仅靠删除智能手机上的数据并不能确保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为了让旧数据彻底消失,必须用新数据将其覆盖。此外,利用市售的一些软件也可以实现数据的彻底删除。
虽然安卓系统提供将手机恢复到出厂状态的选项,但在实际操作中,由此删除的数据很容易被恢复。对策之一:将智能手机中的所有数据加密。在这种情况下,当智能手机被恢复到出厂状态后,解密用的密钥也被删除了,于是数据事实上无法再被利用。
3、安装软件少点“允许”。手机安装游戏等软件时,常被要求“使用您的位置”,一旦点击“好”,这些应用便可扫描并把手机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云服务器,一旦手机上的资料被泄露,别人就可能知道您的位置、跟谁通话、玩啥游戏、家在哪……咱还是少点“允许”吧。
4、别再随便晒孩子照片。家长们经常使用手机在社交网络发布孩子的图片,里边总会提到孩子的名字或学校,图片经常暴露居住的小区。其实,根据这些信息很容易汇总出孩子的名字、家庭住址、学校、相貌,增加泄露孩子隐私的风险。
5、及时关闭手机WIFI功能。有黑客专建免费WIFI等你上钩,外出切勿乱用免费WIFI,避免落入“山寨WIFI”陷阱。
首先是谨慎连接公共WiFi。目前公共WiFi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运营商或者是大型企业的公共WiFi,这种公共WiFi一般会采用企业级的路由器和无线热点,不仅可容纳的用户数量多,而且安全性比较高,往往在连接后还需要进一步的登陆,甚至需要使用指定软件来登陆,不容易被他人利用也不容易冒充;另一种则是商家自建的公共WiFi,大都使用民用级无线路由器,安全性与企业级的公共WiFi完全不能相比,很容易被人利用变成钓鱼WiFi。因此在选择公共WiFi的时候,建议优先使用运营商或者是大型企业搭建的公共WiFi,其次才是商家自建的公共WiFi,在连接前最好找店员确认连接是否正确。
6、关闭微信里的这些开关。1)微信“附近的人”功能可定位你的位置,可依次点击“设置——通用——功能——附近的人”选择“清空并停用”,必要时可重新开启。2)在微信“隐私”选项中关闭“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3)在微信“隐私”中关闭“通过QQ好友搜索到我”和“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
7、网上测试小心有诈。微信或者网页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测试你的名字,测试你的心理年龄,测试你的生辰八字,测试你的手机号吉凶等等,凡是看似趣味测试的内容,很多都是需要输入个人的姓名、手机号或者生日等等信息,若是好奇一试,那么很自然就会被收录了个人隐私信息。最经常遇到的事情就是,总是莫名其妙接收到一些垃圾短信或者诈骗电话。所以,凡是要输入个人隐私的界面,要多多谨慎。
8、牢记这链接 可解绑微信。万一手机丢了,微信怎么办?已出现微信被盗、骗子在朋友圈到处“借钱”的案件。请牢记这个链接:110.qq.com 手机丢失,这里可立即解除微信绑定!此外,如果微信与银行卡有绑定,更要提高警惕,马上冻结账号,以防更大损失。
9、iphone别记录我常去哪。iPhone手机最新的IOS7系统中,加入了“常去地点”功能,可用地图显示机主常去的位置。不想让人知道?关闭此功能可以依次点击“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常去地点”,关闭该选项即可。
三、如何防止通过手机泄密
为尽量减少手机泄密风险,很多国家为政要量身打造专用保密手机。如:美国国家安全局为奥巴马打造一款保密黑莓手机,据称可以防堵任何黑客、窃听及间谍渗透。
科学证实,手机在带电关机的状态下,通过专业设备仍可获得该手机周围一定空间的声音。对间谍情报机关而言,手机犹如一个天造地设的窃听器,因而成为国家和企业要害部门泄密的新生隐患,尤其是随着现代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的功能和存储容量的增加,进一步增加了手机泄密、手机隐私被窃、手机丢失后的信息欺诈等的危害程度。
所以,防止通过手机泄密,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手机的电池取出,彻底断绝手机的电源,不然就将手机放在远离需要保密谈话场所的地方,最好是不将手机带入涉密场所和涉密会议中,避免遭到窃听。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