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苏轼,今天的苏东坡——闲聊《三字经》之“东西南北中”(今天我们为什么读苏轼)
咱接着上文说苏东坡和“东南西北”吧。
话说李公麟在金山寺给老苏拍过一张照片,时过境迁,多年后老苏又见到了当年自己的靓照,决定朋友圈里爆一下,以示愿做“朋友圈里安静的美男子”。写个心情吧——“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莫非老苏的“功业”是在黄州起步的?“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老苏谪居黄州时,混的颇为潦倒(一般人看来)。被减了俸禄不说,还时常遭拖欠。但在给秦观的信中,老苏隆重介绍了自己的“持家之道”——每月4500钱的俸禄,分为30份,挂在屋梁上,每天取下一串维持生活。偶有节余,装在存钱罐儿里,已备待客。
可大人物的大胸怀正是在大逆境中大体现,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可是老苏并没有露出寒伧相。凡是我能拿得起的,也都能放得下,这才是大境界。一直说“无竹使人俗,无肉使人瘦”的老苏还写了个《节饮食说》帖在墙上,说节食不只能省钱,实在好处多多:“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老苏的养生之道是:“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据说当时多家卫视找老苏主持养生节目,后来因为是名人,被总局限制出镜了)“美恶在我,何与于物”,这就是苏东坡的伟大。他早些年追随唐朝陆龟蒙写过《后杞菊赋》——“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世人啊!人生世上混水之鱼,涸辙在所难免,都得有杞菊充饥马高镫短的时候,随遇而安吧!
后来,老苏在粉丝马梦得的帮助下,得到了50亩坡田,彻底过上了“农夫山泉有点儿田”的“好日子”,他的开心就更“根本停不下来”了。这50亩的东山坡田,注定要与上文陶老先生的“东篱”一样,给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带来深远的影响。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这首名为《东坡》的诗,批风抹月,顿脱了名缰利锁,自然成了“东坡居士”雅号的由来。而“东坡”这两个字,也俨然成了“旷达”这一人生境界的二维码,可事实上,最先扫码的,并不是苏东坡。而是——白居易。
当时的忠州刺史白居易也是一位失意却不潦倒的贬官。城东有一处山坡,老白常来遣兴种花,离开忠州的时候,老白依依难舍,写了《别种东坡花树两绝》“三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花林好住莫憔悴,春至但知依旧春。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爱花人”就是爱生活的人,爱生活的人总是不怕东西南北的。据说老苏除了爱老陶,也爱过老白,宋人洪迈在《容斋三笔*东坡慕乐天》中说:“详考其意,盖专慕白乐天而然。”因为老陶、老白、老苏,他们都爱生活且旷达吧。总之老苏以前,人们也曾称老白为“东坡”,老苏以后,人们是不是可以泛称爱生活的旷达者为“东坡”呢?
徐渭为自己的书斋青藤书屋题联曰:“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有人说出语落魄,我却见其风骨。子曰:“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做过“丧家犬”的孔子却仍旧是中国人的精神领袖。
《三字经》说“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中”者,“心”也。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