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三国人物,“蜀中之骁将,脑后有反骨”—魏延(字 文长)(三国人物召唤系统)

这期聊聊脑后有反骨,北伐献子午计,踢翻七星续命灯的 蜀中大将 魏延。


细品三国人物,“蜀中之骁将,脑后有反骨”—魏延(字 文长)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

深受刘备器重的大将,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提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一方封疆大吏,镇守汉中十年。刘备即位后,拜镇北将军。魏延也不负所托,将曹魏挡在入川的大门之外十年。

细品三国人物,“蜀中之骁将,脑后有反骨”—魏延(字 文长)


刘备夷陵之战失败后,曹丕也顺势出兵想捞一杯羹,但为何曹丕攻打的是孙权,而非刚大败退守白帝城的刘备呢?原因是如果要出兵伐蜀有2条路可走,一条是从荆州出击,但此时荆州已经牢牢的控制在孙权手中,另一条路是走汉中,攻成都,但刘备夷陵失败太快,曹丕根本没时间进行准备,汉中有魏延军团把守,如果急攻自身损失很大,也不一定会胜利。

回归主题,魏延战功赫赫,还是一方封疆大吏,为何诸葛亮会一开始就料到魏延会造反,并且在死后安排马岱斩杀造反的魏延呢?实际这些都是《三国演义》小说的文学塑造,并非历史如此。

一、 假设你的领导,当你面说你将来会造反,但还要重用你,让你掌管一方军政大权,平时还要防着你,说你天生会造反,你会怎么办,是不是想着反正老板已经这样看我了,那我索性直接造反吧,省的天天被怀疑,搞不好什么时候就被砍了,这种会发生在诸葛亮身上?不可能,诸葛亮怎么会犯如何低级的政治大忌,所以这个根本不可能。

二、 在正史记载中根本没有诸葛亮死后按排杀魏延的记载,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掌管蜀国朝廷大权,此时先撤官后砍头,都只是一道圣旨的事情。另外历史上魏延评价是善养士卒,在军中的威望和影响并不小,诸葛亮死后如真安排马岱杀魏延,一定会带来更大的动乱。

所以这些都是为了体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料事如神,掌握一切而改编的。

那魏延为何在诸葛亮死后却被灭了三族呢?扣上了造反的帽子呢?归根结底是魏延的性格导致的咎由自取。正史《三国志》作者 陈寿对魏延的评价: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魏延性格太过跋扈,以至于把满朝文武都得罪了一个遍,诸葛亮死后,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魏延不听从杨仪断后的命令,日夜兼程,赶在杨仪大军前面烧绝阁道,并率军出击杨仪大军,这就酿成大错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杨仪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到底是谁想造反,董蒋二人都担保杨仪怀疑魏延,所以魏延就非死不可了,并灭三族。

古往今来,武将战功卓著而又恶名远扬的下场一般都不好,魏延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当人有能力的时候,记得一定要谦卑,善待身边每一个人。


下期聊一下,卧龙 诸葛孔明

出处:《三国志》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