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反骨还是被冤死?奇谋还是天方夜谭?魏延,一个谜样武将的故事

super

关于魏延其人,在《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两段描述。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中记载:

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中记载:

魏延收聚残军,与马岱商议曰:‘我等投魏,若何?

有反骨还是被冤死?奇谋还是天方夜谭?魏延,一个谜样武将的故事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一出场用“有反骨”埋下了伏笔,又以魏延投魏不成被斩杀来结尾,精彩的演绎了一出诸葛亮早料定魏延会造反,死前安排好如何擒杀魏延的故事。

不过,《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而非历史的真相。

那么,真相是什么呢,首先,我们来说说,魏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反骨还是被冤死?奇谋还是天方夜谭?魏延,一个谜样武将的故事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国志·魏延传》中明确记载: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意思是魏延这个人,善于养兵,又非常勇猛,性格十分孤傲,当时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

当然,还可以从一些事情中来了解魏延。

其一,刘备拿下汉中后,自称为汉中王,把治所定在成都,就得有一个大将来镇守汉中要塞,当时都认为二弟关羽守着荆州,理当是三弟张飞来守汉中了,张飞也是这么觉得的。可刘备却破格提拔魏延任汉中太守,大家都惊呆了。刘备称帝以后,魏延又升官为镇北将军。可以看出刘备是很看重魏延的,魏延守汉中数年的事实也证明,刘备的眼光不赖。从而侧面烘托出魏延有着很强的军事能力,足以担当大任。

其二,建兴八年,费祎调任中护军,后任司马,当时魏延和杨仪两个人有很大的冲突,相互看对方不顺眼,有时候争吵起来,魏延甚至拿出刀来,对着杨仪比划,杨仪一脸委屈,大哭起来。可这两人一文一武,都是蜀汉重臣,费祎只好尽力在他们之间调解,尽量让他们可以和平相处。在《三国志·费祎传》有记载:“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从中可以看出魏延是个性格直率,很容易冲动的将军,和文臣的关系堪忧。

有反骨还是被冤死?奇谋还是天方夜谭?魏延,一个谜样武将的故事

▲杨仪(约189年-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

故历史上的魏延大致是这样的,领兵能力强而人际交往弱,确能担任统帅而性情过于孤傲。

或许正是这样的一个性格,才导致了他被冤枉而死。

那年秋天,诸葛亮带大军北伐途中在五丈原病重,秘密地和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筹划死后退军的安排,命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还命令如果魏延不听从军令,大军便自己回朝。《三国志》中明确记载: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有反骨还是被冤死?奇谋还是天方夜谭?魏延,一个谜样武将的故事

▲五丈原,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为秦岭北麓黄土台原的一部分,海拔约750米,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深沟,形势险要。五丈原为三国时诸葛亮北伐曹魏、屯兵用武、死而后已的古战场。

诸葛亮刚刚病逝,杨仪等人先封锁了消息,让费祎去和魏延谈谈,到了魏延营门,魏延对费祎说:“丞相虽然死了,但我还在。你们可以回去,我不回,我要带领三军继续北伐,不可以因为死了一个人而耽误了国家大事。更何况,我堂堂大将魏延,却被杨仪指挥,让我断后,我可不干。”

说完,魏延又继续和费祎谈下一步的北伐部署应该如何安排。费祎知道了他不会服从命令,于是,骗他说:“将军,我回去把您的意见和杨长史说明一下,杨仪应该会同意你的军师部署的。”费祎说完,骑马调头就跑,魏延察觉不对劲,便派人去观察杨仪等人的动静,才知道他们已经按照诸葛亮生前的撤军计划,依次回去了。

有反骨还是被冤死?奇谋还是天方夜谭?魏延,一个谜样武将的故事

▲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难以通行。

于是魏延大怒,立刻抢在杨仪前面,先率领自己手下的部队南归,并且烧掉了所经过地方的栈道,杨仪的大军只能伐木造路,慢慢回归。当时,魏延和杨仪各自向陛下刘禅上表,控告对方叛变,刘禅懵了,问了问侍中董允和长史蒋琬的意见,这二人都觉得杨仪没毛病,怀疑魏延有问题。

于是,在南谷口,魏延和杨仪交锋了,杨仪命王平在前抵御魏延,王平斥责说:“丞相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竟敢如此放肆!”魏延手下的兵士知道魏延将军这么做是不对,都散去了,只剩下魏延和他儿子等几个人逃往了汉中,杨仪派马岱追杀魏延,将魏延斩杀。

这是魏延冤案的大致经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魏延并非谋反,他的问题是不遵从军令,并对杨仪公报私仇。

导致魏延冤案形成的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第一,魏延是一根筋的武夫,不善于争辩,他不懂如何向陛下刘禅或者其他人说明事实。

第二,魏延的人际关系差,朝中的文官明显不太亲近魏延,更愿意相信杨仪。

第三,魏延的做事太过冲动,他没必要不听军令,可以先听命回朝,凭他的硬实力,完全可以担当新一任蜀汉统帅。

第四,杨仪的品德并不高尚,他在伺机报复。据《三国志》记载: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意思就是,魏延死后,杨仪踩着他的头颅,说:“笨蛋!还敢做坏事吗!”后来,魏延还被灭了三族。就算魏延是有大罪,也没必要去踩踏他的脑袋并且侮辱他吧?也没必要灭了三族吧?

魏延的冤死,对蜀汉是沉重的打击,如果魏延尚在,蜀汉说不定还能再多撑些时日。毕竟魏延的统率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关于魏延,讨论的最火的话题莫过于他的“子午谷奇谋”了。

每次诸葛亮出兵伐魏,魏延都想请求自己单独率领上万人马,从子午谷小道快速进发,一举拿下潼关,和诸葛亮在潼关会师,像从前韩信那样。《三国志•魏延传》记载的原文是:“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然而,诸葛亮没有采用。

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用魏延的计策,他又是怎么打算的呢?简单对比下两者的军事战略。

魏延的军事战略诸葛亮的军事战略
大概描述魏延率一股奇兵出子午谷,拿下要塞潼关并死守,诸葛亮出祁山平定雍州等地,在潼关处汇合。大军稳扎稳打进攻雍州地区,等待变数,一步步地侵吞下长安等地。
目标要塞潼关等地雍州、凉州等地
特点殊死一搏,很凶险步步为营,安全有保障
路线快速进军子午谷大军出祁山
难度难度极大难度一般
思想纯军事思想,平定中原,还于旧都有政治等因素考虑在内,以攻为守,牵制魏国

根据表格可以看出,魏延的北伐方案确实太冒险了。诸葛亮身居高位,需要站在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是只简单地考虑军事因素。

那么,魏延的 “子午谷奇谋”可行吗?后人一直争论不休,持两派意见,他们的观点和依据是什么?

有反骨还是被冤死?奇谋还是天方夜谭?魏延,一个谜样武将的故事

▲从汉中出兵北伐,有多条路径,从右到左逐渐变缓,最险为子午谷,最缓为出祁山,而汉中以上为雍州地区,右边有一个重要城池为长安,长安再右便是要塞潼关等地。

可行派:

1、只要做好充分的隐蔽工作,快速进军,就可以抢在魏国增援前拿下潼关等战略要地。

2、当时魏国关中地区的防御力量并不强,而且守城将领是夏侯楙,此人确实没啥能耐。

3、一旦攻下潼关要塞,魏国将朝野震动,雍州凉州地区人心也会有所浮动,对诸葛亮出兵平定雍凉两州十分有利。如果魏延能守到诸葛亮大军到来时,那么大业可成。

不可行派:

1、如果子午谷进军被泄漏,魏国在子午谷设下埋伏,万余精兵必死,北伐遭遇大败,蜀国三军震动。

2、万余人快速进军到长安处,必然筋疲力尽,如果魏军死守城池,则不能攻下,就算勉强攻克,援兵一到,也防守不了多久,必亡。

3、纵然夏侯懋不能,其手下将士就不会有人向他进言吗?其手下将士就不会有拼死敢战的勇士吗?

有反骨还是被冤死?奇谋还是天方夜谭?魏延,一个谜样武将的故事

▲三国时期凉州、雍州和益州

显然,历史已经没法证明魏延的军事战略会不会成功!历史只证明了,诸葛亮的军事战略是失败的,或许是因为两国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或许是因为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智慧的能臣,不相上下。既然如此,当时是不是真的可以考虑“赌博”一把,哪怕只有百分之几的机会。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