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书读厚VS把书读薄

对于现代人来说,忙碌时间不够用,工作压力太大,心静不下来,读书似乎变成了一件有点困难的事。

在我全职做了书店之后,读书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我想分享几点读书心得。



一、 把书读薄。

书太多了,读也读不完,而且一旦选错了书,时间和金钱成本比较高。

可以选择一些听书的栏目,比如得到听书,樊登听书,还有喜马拉雅……在20-40分的时间里,把一本书听完。

也可以长期关注我们的【每日好书分享】,我们会在工作日的每天,都分享一本书。

很多人抨击这种速读,读书不应该追求数量。总觉得读书就是要自己读,一字一句地读,慢慢读,不读完一本书不能换下一本书。

时代不一样了,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这种传统的读书思维,就是在禁锢我们的思想。

这种速读本身就不是在追求数量,而是拓宽自己的边界,是随机的,在你毫无准备和计划外的一种阅读。

我自己也是听书的忠实用户。我坚持每天早上闹钟响起,大脑还意识模糊的时候,就开始听书,一直到刷牙,开始吃早饭前,我能听完两本书,我选择的是1.5倍速的模式。

我当然不求能记住多少,也不会觉得这能代替我读书,可是我常年坚持下来,差不多已经听了2000多本书。这首先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我以前读书很喜欢以书名和书的装帧来选书,最开始的品味也是只爱读文学、文艺类的书,慢慢的,一些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书,进到了我的视野里。

我的眼界和知识在一点点加深。我积累了一些小的点,有很多细小的点已经连成了短线。

把这些短线和我自己读书结合在一起,我期待的是有一天可以汇成一张网。

得到创始人罗振宇老师也说:

书籍的世界,其实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张网。

山,需要费力地攀爬,而网,允许我们愉快地从一个节点跳到另外一个节点;山,有从低到高的次序,而网,处处相通,没有前后高低之分,只要你愿意,任何一条路都可抵达终点;山,只有一个顶点,而网,每一个节点都有变成枢纽的可能。

我坚持每日更新读书笔记已经一年了,在写笔记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思维模式。很多书其实读一遍并不能记住太多,而且也没必要全部都记住。分享时,我会重点写这本书是讲什么的,有太多书,书名和内容严重不符。而有的书,书名不起眼,却是一本很棒的书。

还有一点是我一定要写的,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一般是,我合上书之后,脑子里印象最深,觉得最有用的点。读书不在乎你读了多少,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我不求多,哪怕这本书只有一点我印象深刻,对我来说已经够了。而如果这点让我受益匪浅,我就想立马分享给大家。其实这也是在累积“点”的过程。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会慢慢发现这些“精华的点点”,是重复的,而且同样一个意思,会在不同类型的专家学者的书籍里出现。这种重复本身也是在加深理解。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真理的反面还是真理”,没有唯一的真理。当你听到一种观点时,惊为天人,觉得这一定是对的。谁知遇到另一个大牛,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时,也行得通。越读越发现,读书是活的,不是死的,一定要和自己的实践相结合,化成自己的血肉。



二、把书读厚。

很多朋友和我说,我不

太喜欢读名著。说实话,我也不是所有名著都喜欢读。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没必要和不喜欢的书较劲。

可是随着阅读量的慢慢提升,我渐渐发现不喜欢读,读不懂,读不出哪儿好,大概率是我的问题。慢慢的我开始读一些解读名著的书。

可是有的作者太喜欢卖弄学问了,一直在掉书袋,在臭显白,搞得解读比原书还难懂。能把复杂的道理,用浅白的话讲明白,这样的解读者,太珍贵了。每遇到一本,我眼睛就放光。

在这我就分享三本让我眼睛放光地解读书。

毕飞宇的《小说课》

许子东的《许子东细读张爱玲》

蒋勋的《蒋勋细说红楼梦》

这三本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根据课堂的讲稿而来,都是以受众能听得懂,为最大原则,一点不难读。不仅不难读,还越读越有味。

这些被解读的书,都是经典,很多人都读过,可是往往因为能力不够,根本没读出精华来。


比如毕飞宇老师讲了《聊斋志异》里的一个小短篇故事《促织》,一共是1700个字,说实话,这是半古文,半白话的文章,我第一次读,很快就滑过去了,就大概记住,促织是蟋蟀的意思,就是一个斗蟋蟀的故事。

可是毕飞宇老师说这个故事是史诗,是伟大的作品,可以和曹雪芹、屈原和杜甫相媲美。

一开始我还不信,读完他的精读讲解,我服气了。说真的,如果不是听他讲,我自己读100遍,可能也悟不出来这其中深意来。(全文太长,大家还是自己去读吧~)

又比如《许子东细读张爱玲》,里解读了张爱玲的比喻。

张爱玲的文字看着就不俗,好在哪儿却说不出来。看看许子东老师是如何解读的。

他说张爱玲擅长“以实写虚”

我们一般人写比喻,喜欢“以虚写实”

比如脸红得像一朵花,心像大海一样,这花和海都是虚的,脸和心都是实的。

看看张爱玲的句子:

梁家那白房子黏黏地融化在白雾里,只看见绿玻璃窗里晃动着灯光,绿幽幽地,一方一方,像薄荷酒里的冰块。

张爱玲这个描写,是为了表现大宅里的鬼气妖气的,本体是房子,喻体就是冰块。

她用“薄荷酒里的冰块”这个很具体的对象,来形容一幢房子,按许子东的说法,就达到了“陌生化的效果”。

房子的那种阴冷,颓废,幽暗的感觉都出来了。

还有:

整个的世界像一个蛀空了的牙齿,麻木木的,倒也不觉得什么,只是风来的时候,隐隐的有一点酸痛。

世界像蛀空的牙齿,我们虽然感觉不到主人公的处境,这种牙痛的感觉却是实实在在的,一下子就带入了人物的感觉。

更妙的是:“薇龙那天穿着一件磁青薄绸旗袍,给他那双绿眼睛一看,她觉得她的手臂像热腾腾的牛奶似的,从青色的壶里倒了出来,管也管不住,整个的自己全泼出来了……”

把葛薇龙的胳膊比喻成了牛奶,那种被白白皮肤被绿色旗袍衬托的美,还有那情不自禁,控制不了的感情全跑出来了。

很多时候,这些句子,真的得细细品,才能发现精妙之处,在我自己读的时候,常常一个走神,这一段就从脑中滑过了。


《蒋勋细说红楼梦》,更别提了, 厚厚的8本书,讲透了一本《红楼梦》。

多年前遇到这套书的时候,一拿起来就放不下了,越读越激动,怎么能有人这么有耐性,把《红楼梦》讲得如此细致和动人。后来才知道这是当时蒋勋用了自己长达数十年的阅读感悟,化成了一堂生动的《红楼梦》赏析课,听课的人中就有林青霞,据说林青霞为了听课,每周专门从香港赶赴台湾。


网络上还能找到蒋勋说红楼的音频,但太长了,一回就要讲一个半钟头,远不如读书来得畅快。关键很多文言文字和典故,光是听会漏掉很多信息。现在流行这个课那个课的,每堂音频课只有15分钟左右,如果这个折算起来,差不多600多堂课的长度,读这套书划算极了。

蒋勋是美学大家,解读过西方艺术,解读过唐诗宋词,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蒋勋说红楼梦》并不是“红学”考据,而是迷人的美学文本。

后来遇到过很多个版的本解读红楼梦,唯有蒋勋的这个版本有它独特的美学滋养。总觉得当我读完这套书之后,整个人都变温柔和平和了,似乎有了佛心和慈悲心。

比如蒋勋老师曾说的一段话:

生命是一种"因果",看到"因"和"果"的循环轮替,也就有了真正的"慈悲"。 "慈悲"并不是天生的,"慈悲"是看过生命不同受苦的形式之后,真正生长出来的同情与原谅。


曹雪芹在繁华的人间,看到芸芸众生,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没有比较,只有欣赏,只有欢喜与赞叹。


《红楼梦》多读几次,回到现实人生,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原来也都在《红楼梦》中,每个人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或许我们会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也不再会随便说:喜欢什么人,或不喜欢什么人。


回看一生的荒唐、荒谬,错综复杂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纠缠,其实是讲不清楚的。《红楼梦》让我们知道,结局本来就是假的,是我们自己虚拟的一个结局。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坏,什么叫做命好,什么叫做命坏,大概也都很难确定。


在文学里面有"全知观点",就是有超越感,不成为小说里面任何一个角色。 如果作者要写的是自己一生的梦幻,繁华根本是一场梦,他或许根本不在意结局。他只是告诉你,在所有的生命中,权力、财富、爱情,全部是一场空。他要告诉你,知道是空,你还是执著。知道归知道,执著归执著。


《红楼梦》的迷人就在这里,明知道所有都是空的,可是每一刻又都在执著。 好的文学是真实的人生,不是一定有道理可讲。任何人的一生,像镜子一样地呈现,都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吧? 这个"痴"字在美学上是说:理智逻辑无法解释的现象,就是痴。人生没有这个"痴",也就无情,生命里执迷的东西,没有办法解释的"爱",就是痴。

这世上的快乐,分为“易得”和“难得”的乐。打游戏,吃美食,是“易得”的乐,来得快去得也快。而“难得”的乐,来得慢去得也慢。

读懂经典、读懂名著就是“难得”的快乐。当你第一次听别人讲透一个点,读懂一本书,会欢欣鼓舞,当阅读的能力在增加,慢慢自己也具备能把书读厚的能力时,那种快乐是无法比拟的。

文学的美,很多艺术的美,这种宝贵的美是非常难得的,不是像海边捡贝壳一样,随随便便就能带走的。可是一旦你能明白艺术家的心,能从心眼里感觉到美,那种快乐深入又持久。所以先请一些老师,一些好书,带着我们培养这种领悟美的能力。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