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什么?作者是谁?创作何时?有何作用?(易经是什么时候写的)
提到《易经》,很多人会有神秘感,因此,《易经》也很容易被一些机构和个人拿来骗人谋利,这也是为何平台会限流推荐《易经》知识的原因之一吧。
《易经》是四书五经之一,也是“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中最古老的经典,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经》作者是谁?产生于何时?最初用来干什么?
种种疑问,甚是难考,但剥茧抽丝,草蛇灰线,我们还是能通过古籍和传说来理清《易经》的大体脉络。
《周礼‧春官‧大卜》记载:“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三字经》说: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可见《易经》并非一本,而是至少三本,分别是炎帝(烈山氏)《连山易》,黄帝《归藏易》,以及今天我们能读到的《周易》。
第一,《易经》的作者是谁?
《易经》既然并非一本,那么作者也不可能是一人,即使是《周易》,也并非一人所作。
《周易》由《卦名》、《卦序》、《卦辞》、《爻辞》、《易传》五部分组成,而《易传》又分为《象传》上下、《彖传》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10篇,合称《十翼》。
周文王姬昌通过演绎伏羲氏的八卦,而形成了符合周族治国理政理念的64卦体系,后世称为《易经》;
文王的儿子周公旦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卦辞》,每卦六爻;
传说周宣王时的史官史籀给每一卦的每一爻创作了《爻辞》;
孔子晚年喜《易》,韦编三绝,与其弟子创作了读《易》心得笔记《易传》,又称《十翼》。
所以《易》更三圣,世历三古,“三”代表众多,不仅只是伏羲、周文王和孔子。
第二,《易经》产生于何时?
我们把《易经》的作者群体脉络理顺了,就能得出《易经》产生的年代,最早与《易经》有关的人物是伏羲氏。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
“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可见,伏羲是《易经》体系核心“八卦”的创作者,但不能等同于伏羲创作了《易经》。
最早的《易经》是《连山》,根据传说《连山》是盘古开天地后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创,而天皇到底是谁?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有天皇、地皇、人皇、泰皇等说法,历代典籍对“天皇”是谁的记载也是有争议的,所以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未说明,只是以《五帝本纪》为开篇。
即使《连山》的作者是伏羲,这个创作年代目前也是无从可考,但可以确定,最早的《易经》体系是“图”或是“卦象”,应该早于人类文字的产生年代。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贾湖刻符”,被认为是目前中国最早的文字,距今9000-7800年,我们可以想象《易经》的产生年代。
第三,《易经》究竟有何用?
孔子晚年喜欢研究《易》,经常手不释卷,韦编三绝,他说,“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孔子总结了《易经》的四大作用,分别是“象、数、理、占”。具体内容我们后文专述。
(作者:一堂国学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