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到底讲了什么道理?(李源讲《易经》)

《易经》是西周早期的一部筮书,并不是后世宣称的哲学著作。所以它不存在核心观点或一般道理。

《易经》到底讲了什么道理?

《易经》的创制是面向应用的,而不是为宣讲某个世界观。上古时代,人们认为自然与社会事物都受到某种神秘意志的支配,所以当人们遇到困难和疑惑时,就要求助神明。

神明只在观念中存在,不能为人们亲见。但是古人认为神明的意志会通过某个特别的物体显现。比如,商人认为神明的意志可以通过修制后的龟板或兽骨上的裂纹显现。商人称这种裂纹为“兆”。

修制后的龟甲或兽骨,经烧灼后出现裂纹是最自然的事情,它不可制与某个神秘意志关联起来。但古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总是要为那些裂纹关联某种意义,并宣称那就是神明的意志。这种关联只能是牵强附会的。

周人发明了卦象,认为神明的意志会通过卦象显示。卦象难道比兆更可能承载神明意志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卦象用于探问神明旨意并不比兆更多合理性。

《易经》到底讲了什么道理?

在周代筮法中,卦象是探问神明旨意的中介,我们称之为卜具。六十四卦就是筮法卜具的集合。卦象虽然不可能与某个意志关联起来,但却是具有意义符号。

每幅六爻卦象都是由两幅三爻八卦组成,它的意义是由下卦象到上卦象的变易。六十四卦的意义是象变,所以《易经》一书取名“易”,易就是变化的意思。

古人将象变的意义与人们日常生活中事物关联起来,实现帮助人们决策疑难的目的。比如讼卦。讼卦由上卦乾与下卦坎组成,它的意义是由坎到乾的变易。坎卦,重重阴气包围着阳、困缚着阳。乾卦三阳代表行键。由坎变到乾,其意义可以理解为在困缚中行健,逆境里进行不懈地抗争。

《易经》到底讲了什么道理?

这个意义与生活中打官司关联,蒙受了冤屈,进行不懈的斗争,以求伸张。所以古人将这个符号以讼命名。并将这个卦象用作人们日常生活中打官司之类事情的占问。人们若有为打官司解决纠纷之类的事情来占问,卜师就可以用讼卦来为其筮算。

再比如师卦。师卦是由上卦坤与下卦坎组成,它的意义是由坎变到坤。坎卦,重重阴气包围了阳。坤卦,无阳,代表阳气灭绝。由坎变到坤可以理解为阴气先围困阳、肃杀阳,以至灭绝。古人将这个意义与派军队镇压剿杀关联起来,并以师命名这个卦象,为人们筮算出师征伐之类的事情。所以卦辞讲利丈人之贞。丈人,行伍之人,军人。

再如旅卦。旅卦上卦离下卦艮,它的意义是由艮到离的变易。艮卦,太阴上一阴,当藏不藏,经文将它与离别家乡、告别亲人的远行旅人关联起来。离卦,小阳行健。经文将它与旅人的远游过程关联。全卦讲述了旅人客居异域的种种境遇,可以用来为人们筮算行旅相关的事情。

《易经》到底讲了什么道理?

所以,卦象都是讲人事的,不是讲抽象的原理。《易经》虽然不是哲学著作,而且主要用于筮占,但并不意味着它少智慧。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