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经常给予你帮助的人,是什么心理?

01

也许你经历过以下这些情景:

过年的时候,母亲新做了几样美味的点心。尽管明明知道邻居也不缺,但你们还是很乐意把这些美食分给他们一部分。你们提着篮子,开心地敲邻居的门,把自己做好的东西分给不太会做饭的邻居一家,之后感到非常快乐和满足。

外卖小哥迟到了一两分钟,你本来可以不给好评的,但收到他发来的短信:您的一个好评就是一块钱,对我们尤其重要,希望能给个好评谢谢!

虽然浪费了一点时间,但是你还是给了五星好评。

有人说这跟施舍没区别,但人的本性里,就是喜欢给予的。

那个经常给予你帮助的人,是什么心理?

欧·亨利《最后一片树叶》的故事是个典型的“牺牲自我也要给予”的类型。

故事中病重的姑娘觉得自己救治无望,数着窗外的树叶,认为最后一篇叶子落下时,就是自己的死期。

但却有一片树叶怎么也不落下来。她终于开窍:冥冥中有什么使那最后的一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了自己过去是多么邪恶,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的想法。于是又有了求生的欲望。

病愈之后,才得知那片叶子是同医院的画家贝尔曼画上去的。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夜里,画完后他便因感染肺炎去世了。

这种不求回报的给予,到底是出于一种什么心理呢?

研究表明,人类的慷慨行为与幸福感的增加有直接联系,这就是促使人们慷慨待人的原因。为了研究将慷慨行为与幸福感联系在一起的大脑机制,研究者召集了50名志愿者参与一项金钱支出任务,并分析他们的大脑活动状况。

他们告诉参与者他们连续四周每周会得到25法郎。其中一半的参与者被告知这些钱全部属于他们自己,并被要求制定支出计划(比如,为自己买一顿饭);另一半参与者则被告知这些钱是给别人的,他们也要写下支出计划(比如,带一个朋友或自己的另一半出去吃晚餐)。

作者发现,承诺将钱花在别人身上的参与者在另一项任务中也表现得更加慷慨,他们大脑中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区域也更加活跃。

那个经常给予你帮助的人,是什么心理?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大脑中存在将自发的慷慨行为与幸福感连接起来的区域。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明明自私自利可以让自己拥有更多资源,而我们却还是乐于给予、分享。现在我们知道:因为给予能刺激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感到更加快乐。

很多明星喜欢做慈善,也许是为了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但不可否认,多数人做慈善的确只是因为有“乐于给予”这样的心态。

所以,假如一个人或者多个人经常性给予你帮助,不要多想,这就是人类的本性。给予让他快乐,并且能够得到幸福感。

02

有个失意的人爬上一棵樱桃树,准备从树上跳下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他决定往下跳的时候,学校放学了。小学生成群走过来,看到他站在树上。

一个小学生问他:“你在树上干什么?”看着小孩,他心想,总不能告诉小孩他要自杀吧。于是他只好说:“我在看风景。”

“你有没有看到身旁有许多樱桃?”小学生问,“你可不可以帮我们摘樱桃?你只要用力摇晃,樱桃就会掉下来了。拜托啦,我们爬不了那么高。”

那个经常给予你帮助的人,是什么心理?

失意的人只好答应帮忙。他开始在树上又跳又摇,很快地,樱桃纷纷从树上掉下来。小学生们全都兴奋地抢着捡食樱桃。

一阵嬉闹之后,樱桃掉得差不多了,小学生们也渐渐散去了。失意的人坐在树上,看着小学生们欢乐的背影,不知道为什么,自杀的念头一下子就没有了。

给予,永远比索取更令人快乐。这句高尔基的名言我们从小听到大,却很少去深究它背后的意义。

当动物的行为以自己受损为代价而使另一个动物受益时,生物学家便将这称作利他行为。

心理学研究者阿比盖尔·马什探寻了人类无私行为背后的驱动力,例如肾脏捐赠者。

他们会将自己的肾脏捐赠给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也就是说他们完全自愿地承受一个大型外科手术来移除自己身上一个健康的肾脏,捐给一个从未见过、甚至也永远不会相见的陌生人。

那个经常给予你帮助的人,是什么心理?

也许许多人都想问:“谁会想做这样的事啊?”。而答案很可能是那些极端利他主义者的大脑有他们的独特之处。他们擅长识别他人的恐惧,他们确确实实更能察觉处在悲痛中的人。

这种行为部分源于他们的杏仁核会对这些表情做出更活跃的反应。最后,利他者的杏仁核也要比平均水平大,大百分之八左右。

从心理咨询角度讲,如果有求助者求助心理健康与人格的完善,常会建议求助者采用一些利他行为。如依恋关系未满足的求助者,会建议他们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来获得心理能量,事实证明,这是很有效的。

所以,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妨去尝试着帮助一下他人,体验下给予的感觉,让给予的幸福感和充实感冲淡一些生活中的不愉快。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