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怎样写人(作文指导:怎样写好开头PPT)

一、写作指导

  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

  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语言,更应该如此。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几点:

   一、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适合采用对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为的牵强附会,为对比而对比。

  二、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写人,如果从一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往往单薄。如果从多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就容易丰满。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这个“侧面”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现人物形象。

  通过多侧面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称它是“众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侧面,“拱”就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不过应该看到,“众星拱月”的“众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所以在写“众星”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

  写一群人,比写一个人、两个人难一些,难就难在要通过一定的材料组织,巧妙地将一群人凝聚在一起,从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样组织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应该抓住贯串各个人物之间的线索。写人物群像,是不是每个人在文章中所占据的位置都一样呢?不是的。在一群人中,有的在文章中担任“主角”,有的在文章中担任“配角”,谁主谁次,是根据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决定的。

  人体是靠骨架支撑的,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灵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结构就是灵魂和血肉的“骨架”。

  因此,同学们在有了写人的材料以后,就应该进一步考虑它的结构。

  写人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总分总式。

  这是最常见最朴素的写人结构。它的特点是有一个点明题意的开头(A),简洁醒目,作为文章的总起部分。主干部(B、C、D)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几段互相独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在编排先后的次序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结尾E是文章的总结部分,它不仅是D的自然过渡,而且常常是对B、C、D的归纳小结,又是对A的照应。

第二种,逐层进入式。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用一件事写人。它的特点是:第一层次A,写事情的起因;第二层次B,写事情的发展;第三层次C,写事情的高潮;第四层次D,写事情的结局。文章的二三层次是全文的灵魂和力量所在。这两个层次写得好,常常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

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貌

   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的描写,叫做外貌描写。我们有的同学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时,往往是作这样的描写: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模样。其实,世界上的人有千千万万,没有完全相同的外貌。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

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呢?

第一、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在特征。每个人物都有他(她)自己的特有外貌,总是在一定的程序上表现出内在状态。由于人们的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自己鲜明的个性,这些在他(她)的表情、姿态、服饰等方面都能流露出来。

第二、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描写外貌。

有的同学他们不分主次,不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描写。“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是效果呢?罗里罗嗦,让人看半天也不会知道特征在哪里。

第三、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好外貌描写的顺序。对于一个人的外貌,作者往往是从多方面进行的. 这些方方面面,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但是,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或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外貌描写的顺序也会有变化。

总之,外貌描写要有利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有利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文章的外貌描写是成功的。


二、范例       

           妈 妈 的 手 

  在手的世界中,有勤劳的手,懒惰的手,致富的手,灵巧的手,然而,我写的却是妈妈一双勤劳的手。她的手不怎么大,长期的劳动使茧皮爬上了手指,使手背上长了一层浅黑色的皮。

  当鸡叫三遍的时候,妈妈的手已经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早点。临近中午,她的手又工作了:忙着做午饭。下午,她的手又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晚饭。夜晚,当明月高悬的时候,妈妈的手又工作了:忙着洗衣服。总之,妈妈的手时时刻刻工作着。

  妈妈的手既是勤劳的手,又是充满母爱的手。记得一个寒冬的下午,天气比较冷。我在做作业,妈妈在做针线活。

  夜深了,天气变得更冷了,我的手直打颤,不敢写了,怕把作业做坏。这时,妈妈走到了我身旁,关心地对我说:“冷吗?”我轻轻地把我的手夹在她的两手之中。顿时,我觉得无比暖和。在她的鼓励下,我终于认真地完成了作业。

  记得还有一个隆冬的早晨,天气很冷。为了御寒,我和伙伴们到小河边滑冰。我一不小心,双脚跌进了石灰坑。我好不容易把脚提出来,可皮靴里已塞满了石灰。“不能穿了”,我果断地把皮靴脱掉,准备要妈妈给我洗,又一想:妈妈会批评我的。最后,我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皮靴藏到门缝里,等天气暖和一点再洗。第二天,天气稍微暖和一点,我就去洗皮靴。但门缝里皮靴的影子都没有。我着急得差点哭起来,过了一会儿,镇静下来,就到别处去找。刚找到后门,就听见熟悉的“唰、唰、唰”声。这不是妈妈的手工作时的声音吗?我随着声音走去,在天井里,我发现了妈妈,她正在为我洗皮靴。她的手冻得红红的,裂开了几条缝。虽然天冷,但是从妈妈的两颊中仍然掉下几颗晶莹的汗珠,我走到她的身边,夺下刷皮靴的刷子,一边说:“妈妈,我来洗。”妈妈关心地说:“振振,我来洗。”我怎么也不答应,可是,她已经把皮靴和刷子夺去了。最终,还是妈妈洗了。她洗完后,又一丝不苟地烤皮靴,当我重新穿上皮靴时,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了。

  啊!我要赞美,赞美妈妈的手,更要赞美您――妈妈。

老师点评

   《妈妈的手》作者写妈妈的勤劳品质,不是像许多同学那样,就“勤劳”写“勤劳”,而是选择一个侧面,从“手”的角度,具体而集中地表现了妈妈勤劳的特点:吃的,是妈妈这双手做好;穿的,是妈妈这双手缝成;温暖,是妈妈这双手送来;懒惰,是妈妈这双手驱走……,由于作者巧妙地选择“妈妈的手”这个角度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因而文章中“我”对妈妈无限敬爱之情就表现得非常充分。

            我的语文老师

  瞧,这位身穿黑华达呢中山装,戴着黑色宽边眼镜,脸上带着微笑的中年教师,他就是我们敬佩的语文老师――陈老师。陈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我们尤其爱听他的作文课。他讲起课来总是那么风趣、幽默,引人入胜,使我们兴趣盎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作文,逐步懂得一点写作的“奥秘”。

  “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这一节是作文课。陈老师大步跨进教室。今天他显得格外兴奋,走到讲台前,笑嘻嘻地说:“同学们,今天我特别高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高兴吗?”我们都咧开嘴,摇摇头。陈老师接着说:“今天早上,我到贸易市场,一元钱,买了两只老母鸡,你们说能不高兴吗?”    同学们哄的一声笑了,张瑾笑得连腰也直不起来了。我想:陈老师准又在开玩笑了。哪知陈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真的,我从来不说假话,不信,我读给你们听。”说着,他拿起一本作文本大声念了起来。原来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写他跟爸爸到贸易市场去买鸡,爸爸只付了一元钱,买到两只肥壮的大母鸡。同学们恍然大悟,陈老师在批评有的同学写作文不顾事实,胡编乱造。陈老师说:“不管你的描写多么生动,词语多么丰富,不真实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就不是好作文。”我想,我也常犯这种毛病,如以前写秋游时,总写“春光明媚,百花争艳……” 打这以后,同学们写作文时,总要细心琢磨,深入了解,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便问老师、家长或者查阅资料,类似的错误就大大减少了。

  又是一堂作文课。今天,一向和蔼可亲的陈老师,忽然一把拉着陈俊同学拖出门外。我们都吓得大气也不敢喘一口。哪知陈老师关上门,转过身来笑眯眯地说:“同学们,大家不要紧张,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你们熟悉陈俊吗?”“熟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陈老师接着问大家:“你们说陈俊今天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式样的衣服?脚上穿的是皮鞋,布鞋,还是跑鞋?”这一问,大家都怔住了,谁也不吭声。过了一会儿,陈老师叫陈俊走进教室,我们这才打量起来: 他上身穿一件天蓝色拉链衫。下着海蓝色的裤子,脚穿一双解放球鞋。陈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这就叫仔细观察。”接着又讲了几个仔细观察的小故事,然后布置我们去观察校园的花园。这次我们看得更仔细了。对花辅的每种花草,从它们的颜色到形状,生活习性及生活规律,都进行深入的观察,有的还翻查有关参考书。这次作文,大家都写得较好。通过这件事,我们懂得:要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作文。

   陈老师就是这样指导我们学习和作文的。你说,我们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能不感到高兴吗?我们对写作怎么能不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老师点评

《我的语文老师》中,作者对两次作文课进行详细的描写,通过这两个典型事件,反映出了陈老师生动的教学风格,写作文象画画一样;我们写人,反映一个人的特征,应该巧妙的选择角度,作者就是从一个学生的角度,通过对陈老师在课堂上的动作,语言的描写,非常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教师的形象。


         小小音乐家

  我的小伙伴——张梦瑶,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可爱极 了。告诉你,她还是同学们公认的“小小音乐家”呢!

  有一次,我跟赵梦雪去找张梦瑶玩,梦瑶正在练习拉二胡。她说:“你们来当小听 众,听我演奏二胡,行吗?”我们答应了,坐在沙发上,听着,看着。只见她左手拨弦, 右手拉弓,脚不停地在地上打着拍子,显得那么投入,又那么富有感情。她说:“我在 艺术节比赛时,一定要夺到冠军。”张梦瑶拉了一遍又一遍,我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艺术节文艺汇演那天,我跑到后台,去给张梦瑶送冰淇淋。她说:“你吃吧,我没 有时间。”我只好自己吃。我边吃边对梦瑶说:“梦瑶,祝你成功!”她忙说:“谢 谢。”轮到梦瑶上场了,她走上舞台,向观众鞠了一个躬,然后,坐到椅子上,忘情地 演奏起一首曲子——《光明行》。她的演奏优美动听。观众们仔细地听着,我也入了迷, 仿佛回到了抗战的岁月,跟着抗日军民浴血奋战。正当我沉浸在乐曲中时,一个高音 “i”,结束了整个曲子。顿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和同学都为她的出色演 奏表示祝贺。

  几天之后,老师宣布,张梦瑶获得了艺术节器乐比赛第一名。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 息,梦瑶激动得眼泪夺眶而出。她知道这是自己几年来坚持苦练的结果,多年的汗水没 有白流,终于为学校争了光。为此,她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啊,张梦瑶,我佩服你,你是我们的骄傲!

 老师点评

开头点题,中间叙写苦练情景和参赛场面,最后回应文题。一个小学五 年级同学能写出这样布局合理、语句流畅的文章,实在难能可贵。这篇习作还说明,要 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就必须潜心钻研,刻苦练习。            

  “小馋猫”    

  瞧!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帅小伙”,他眼睛大大的,眼神里流露出一种小男孩特 有的机灵劲儿。他的脸儿黑,姥姥曾说他掉在地上找不着。他便抿抿嘴,眼珠子一转, 说道:“黑是健康色嘛!”一句话说得姥姥哑口无言。和所有的小男孩一样,他特别贪 玩,只要给他一件东西,哪怕是一张纸,他也能玩个不停。他是谁呀?让我来告诉你:他就是我6岁的弟弟。

  弟弟有个最大的特点——嘴特馋。今年夏天,天气炎热,一次姥姥家买了很多雪糕。 这对于弟弟来说,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见他右手吃着,左手拿着,一会儿,六根雪糕都进了他的肚子,可他的舌头还不住地舔着嘴唇,好像是在回味那雪糕的 滋味。他又蹦蹦跳跳地回到家打开冰箱,又准备拿雪糕。这次可被正在做饭的姥姥制止了:

  “唉,你都吃了六根了,还要吃呀。”姥姥关切地劝告,“再吃你的肚子就会吃坏 的。”

  “没事,我的肚子是冰肚子!”弟弟边说边拍了拍他的“将军肚”。

  “不行,这一根我说什么也不允许你吃了。”

  “好姥姥,就让我吃嘛。”“不行!” ,弟弟见姥姥“意志坚如铁”,无可奈何地坐到沙发上,左手撑着下巴,皱紧眉头, 冥思苦想着什么。一会儿只见他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蹦了起来,来到姥姥身旁:“姥姥,我忘记告诉您了,刚刚你在外面做饭时,姥爷打电话说他十点从沈阳回来, 让您去接他,瞧,现在都十点十分了,您快去呀!” 经弟弟这么一说,姥姥忽然想起来,前天姥爷临走时,是说过他今天回来。于是, 她解下围裙向车站走去。弟弟见“阴谋”得逞,咧开小嘴笑了,又拿了两根雪糕出去玩 了。这还不算,弟弟的“好戏”还在后头呢!

  今年的十月一日是姥姥的六十大寿,三层大蛋糕摆在餐桌上,那诱人的香味不时散 发出来,早已引得弟弟垂涎三尺了。但大家都没上桌,作为小辈,弟弟不敢轻举妄动。 他看了看蛋糕又看了看姥姥,又有了新主意。他凑近姥姥说:“姥姥,你想这蛋糕好吃 吗?” “我想一定很好吃。”姥姥笑着答道。“那您想吃吗?”弟弟又发问。   “想!”姥姥边说边摸了摸弟弟的头。 “那好!”弟弟就用手挖了一大块奶油。他的举动恰巧被小姨发现了,小姨训斥道: “你这孩子真没礼貌……”没等小姨说完,弟弟扑闪着他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大声说道: “不是我想吃,是姥姥想吃!”边说边把奶油往姥姥嘴里塞。姥姥只舔了一丁点儿说: “剩下的你吃吧。”这正合了弟弟的意,他迅速地将奶油舔得一干二净,眼睛又盯着那 桌子上的蛋糕了。大家都说:“你呀,吃着碗里,望着锅里。”听了这话弟弟红着脸笑 了。

  弟弟特别馋,于是我们就赐给他一个“美称”——“小馋猫”。

老师点评

  这篇文章写“小馋猫”弟弟,全用白描手法,全用事实说话,极为真切 形象,将一个贪玩、嘴馋、机灵、会耍小“阴谋”的小男孩形象摆在了读者面前,让人 叫绝。   这篇作文当然难说有多大的思想意义,但所表现出的这种如实描绘的能力却是极为 宝贵的。                 

 

               鲜红的荣誉证书  

  我们家不久就要搬家了。最近,爸爸妈妈一有空不是到新居忙活,就是在旧居收拾 东西。上个星期天,我一人在家东翻翻,西看看。突然,一个沉甸甸的小包吸引了我: 这装的是什么,硬邦邦的?我好奇地打开一看,啊!尽是一本本鲜红的荣誉证书,而且 大多是爸爸的。真怪,这么多荣誉证书,怎么平时没有听他说起过呀!我一本本打开,一行行醒目的字映入我的眼帘:“蒋国林同志荣获公司二等功”、 “联合公司新长征突击手”……这些荣誉证书有教培中心颁发的、有集团公司颁发的、 还有扬州市教育局和共青团江苏省委颁发的呢!这时,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幕幕往事。

  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傍晚,小朋友们都陆陆续续被自己的爸爸妈妈接走了。 我双眼紧盯着幼儿园大门,眼睛都盯酸了,仍不见爸爸的踪影。我咬着嘴唇,不让自己 哭出来。六点了,老师们该下班了,她们临走前叮嘱我:“除了你认识的、可靠的人, 其他的人要接你,你千万别跟他们走。”我含着眼泪点点头。老师把我交给传达室的师 傅后走了。老师傅陪我说话我才没有哭。一会儿,我觉得十分孤独,便玩玩具来解闷, 打发时间。传达室的师傅不喜欢玩,在一边看电视。七点半了,爸爸还没来。这下我吓 呆了,一个劲地大哭。老师傅是个好人,哄了我半天,并做好面条给我吃。我抽泣一下 吃一口面,八点多了才吃完了一小碗。最后在传达室师傅的陪伴下,我睡着了。   突然,我被人摇醒了,睁开眼睛一看,是爸爸。我的泪又涌了出来,用小手直打爸 爸:“坏爸爸,你怎么现在才来呀!”爸爸的眼睛也潮湿了,他一边给我擦眼泪,一边 说:“好儿子,对不起,爸爸把你妈妈出差的事给忘了。” 事后我才知道,有名中学生因为与父母闹了点矛盾,竟不辞而别离家出走了。我爸 听说这一情况后,饭也顾不上吃,与另一位老师一同寻找。他们找遍了生活区,直到晚 上八点多才在胥浦河边找到了那名学生。经过我爸爸的耐心说服教育,那位学生才跟我 爸爸回家。当我爸爸把那名学生送回家,疲惫地走进自己家门时,才猛然想起我妈出差了,我 还在幼儿园呢!他这才急匆匆地赶到幼儿园……

  1995年1月,爸爸读了《中国青年》杂志上的《特困生,你要挺住》的系列报道, 为了给特困生温暖,并教育仪化中学生,他萌生了把我送回老家,接北京的两名特困生 来仪化过春节的想法。在教培中心党团组织和学校领导、中国青年杂志社的支持帮助下, 我爸爸的愿望实现了。于是,才7岁的我就被送回家过春节了。在我的记忆中,那是我 过得最不开心的一个春节——我想爸爸妈妈,一想到就会哭……有些情况我是事后对才 知道的:那个春节,我爸和我妈热情地招待远方来客,还为其中一名特困生举行了生日 晚会。大年三十,爸爸还给了他们压岁钱,并支付特困生的路费,开支千元以上……

  爸爸是那样爱他的工作,爱他的学生。平时,他很少有时间管我的身体和学习。我 有些怨爸爸,劳累的妈妈也常常责备他,可我又觉得爸爸的形象像无数老师那样高大、 可敬。

  我小心地把这一本本鲜红的荣誉证书又放回小包里,拉好拉链。这时,我觉得自己 又长大了许多,懂得了许多。

老师点评

  文章用补叙的手法记叙了爸爸忘我工作、热爱学生的两个小故事,重点 部分描写细腻、感人。前后联系紧密,首尾呼应。字里行间表达了小作者对当老师的爸 爸的敬爱之情。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