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墓前有61个石像无头,多年来难以解释,后被考古专家解开(武则天墓前有61个无头石像)
1958年年底,陕西省咸阳市的民众在炸石取料修路时,意外炸出了乾陵——武则天陵墓的墓道入口。
当考古人员打开墓道入口后,他们惊讶地发现,道路两旁伫立着几十尊无头的石像,每个石像都是双臂放在胸前,拱手肃立着。
武则天的陵墓中为什么会有这些石像呢?它们又为什么都没有头呢?
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这些石像与武则天陵墓一起又经历了什么?
坚固神秘的乾陵
虽然乾陵入口在1958年已经被发现,但是许多历史学家极力主张不要对乾陵进行深入发掘,这是因为乾陵的强大“气场”曾多次让挖掘者望而却步。
民国时期的孙连仲,作为手握重兵的一方军阀,因为只是名义上归顺了国民政府,所以军费问题还是要自己想办法才能丰衣足食,这一度令孙连仲感到头疼。
在路过陕西乾县时,听到部下说梁山上的武则天陵墓中有许多金银财宝,于是,孙连仲对乾陵中的财宝动起了歪心思。
他当时调集了几千人的部队,以军事演习的名义驻扎在了梁山脚下,用石头在梁山上一通狂炸。
孙连仲
就在大家以为乾陵的墓道口马上就要炸开时,突然大风骤起,尘土漫天,飞沙走石,白昼瞬间变得暗如黑夜。
更怪异的是,混乱中十几名官兵竟然被狂风卷飞起来,打了几个圈后被摔到十几米外,摔成重伤。
孙连仲听当地人说是对盗墓行为的惩罚,便惺惺作罢。
从武则天入葬起,民国时期的孙连仲自然不是唯一一个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试图盗掘乾陵的人。可是在一千多年之中,乾陵经历了多次的刀劈、铲挖甚至炮炸的“洗礼”,却依然安然无恙。
作为唐十八陵中唯一没有被盗掘的陵墓,这不是因为它里面无财可盗,而是因为真的挖不开!
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为了筹措军费,曾纠集了几十万农民军昼夜不停地来到乾陵挖墓。
本来是信心满满,结果都快把梁山挖掉一半了,还是一无所获,只在梁山上留下了深达40米的“黄巢沟”。
乾陵遇到的第二次大规模挖掘,是五代时期的耀州节度使温韬所为。
温韬在任时,短短几年之内,便将长安周边的18座唐朝皇帝陵墓全部盗掘了一遍。
其中17座陵墓全部被温韬盗掘一空,而只有武则天和唐高宗的乾陵,温韬在盗掘的过程中多次受到天气的阻挠而最后不了了之。
乾陵之所以如此坚固以及乾陵墓道口之所以如此隐蔽,与其在选址与施工上所花费的力气是分不开的。
乾陵所在地是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建造因袭唐太宗因山而陵的葬制,从公元684年开始修建,历经23年的漫长时间,整个工程才基本完成。
首先,乾陵所在的梁山上是一座天然形成的的山脉,石灰岩层覆盖其上,到处是各种形状的坚硬的岩石,这些堆积的一层岩石就是乾陵的一道天然的屏障,让盗墓者很难轻易掘进和寻找墓口。
其次,因为乾陵是作为唐高宗和武则天共同的陵寝,再加上其中还有许多皇室贵胄的墓,所以设计上耗费了许多心力,结构很是复杂,墓道口设计得极为隐蔽。而且工程规模也相当巨大,可以说几乎掏空了梁山。
另外,武则天在为乾陵选址的时候,也是专门花了心思的。山脉有三峰耸立,包括一处北峰和两处南峰,其中北峰最高,南边二峰较低,且东西对峙,当地的群众给这座山起了一个外号——“奶头山”。
从梁山的东边向西望去,梁山整体看上去就像一位女性仰卧在大地上的躯体。其北峰为头,南二峰为胸,当时的人说它是武则天的绝妙象征。
据传,武则天当初在为自己选择陵墓的地址时,召见了当时非常有名的两个风水先生——袁天罡和李淳风,帮其挑选皇陵的地址。
两人游遍长安周围各地,回来所给出的最佳选址都是梁山。
据说,当时李淳说自己在梁山上某处插下了一枚铁钉,袁天罡说自己在梁山上的一个地方埋下了一枚铜钱,后来使臣带着两人前往梁山确定,结果,李淳风插下的铁钉正好扎在袁天罡埋下的铜钱的方孔里。
武则天听后非常满意,重赏了二人,将陵址选在此地。
因为在各个方面都花费了足够心力,乾陵才能在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骚扰”而至今还安然无恙,而之所以多次引人不惜派军队花费巨力前来盗墓,当然是因为它里面大量的金银财宝。
由乾陵陵区的地面建筑和人们推测的地宫可知,陵墓中的建制仿照当时长安城的格局,从内到外分为皇城、宫城和郭城,再加上其中放置的各种各样的陪葬品,从某种程度上几乎可以作为唐朝文化生活的缩影,是具有高度研究价值的一座艺术宝库。
如此宏大的陵墓建制,其中的金银珠宝也不会少。
在众多陪葬的宝物中,最让世人牵肠挂肚的就是那部据说被放进了乾陵的《兰亭序》,这件无比珍贵的宝物曾经吸引了不知多少盗墓贼前去挖掘。
发现无头石像
1958年冬季,乾县当地政府召集农民修复经过乾陵的西兰公路,因为当时石料不够,大家便到梁山上炸石取料。
11月27日下午,当地人在距武则天的无字碑向北1000米处的梁山北峰东南坡炸石头,前两次爆炸还很正常,但是第三炮爆炸后,有几块长条形的石头飞了出来。
大家本来想收取这些石头,可是他们发现,这些石头棱角分明、表面光滑且有明显的长方形形状,不像是爆炸造成或自然形成的,而像是人工凿的,仔细看去,上面还有一些凿刻的文字。他们立即上报到了当地的文物单位。
经过文物单位勘察确认,炸出石头的地方正是乾陵墓道入口。
从此,乾陵墓道便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考古人员随后还发现在乾陵朱雀门外的神道东西两侧,共伫立着61个无头石像,西侧32个,东侧29个。
这些刻像的大小与真人比例为1:1,穿着上各有不同,有的身穿宽大的束腰服装,有的穿着束袖翻领的胡服,有的披发左衽,而唐朝汉族人的服饰是交领右衽,因此就算不看脸,单从这些石像的服饰上来看,也能判断出他们都不是汉族人。
这些石像都是双手拱起并手持大臣上朝时用的笏板,这说明这些石人是唐朝的大臣。
另外,石像中有20多个人腰上系着个袋子,据专家介绍,这是用来装官印的袋子,这说明这些石像都是身居要职的官员。
专家得出结论,这些石像是臣服于大唐的少数民族的首领或大臣的石像,他们在自己的部落是领袖,在大唐是重要官员,于是把它们叫做“61蕃臣”。
关于这61尊石像的来历,有的历史学家认为,这些石像刻的是唐高宗去世时远道而来参加唐高宗葬礼的外国首领或大臣,是武则天下令所刻,为了表彰他们对唐高宗的爱戴,也显示大唐帝国的强盛。
但是经过考证发现,这些石像所刻的人有些是死于高宗之前的,不可能来参加高宗葬礼,所以这种看法不成立。
还有的专家认为,这些石像刻的是武则天时期在唐朝做官的原少数民族酋长,但是这其中有些人是在武则天死后才归顺唐朝的,所以这种说法也不对。
众说纷纭之中,乾陵为什么要雕刻61位藩臣像,很长时间都没有完全确切的定论。大多数专家的看法则是:它们是唐王朝为了彰显国威而刻,至于是谁下令刻的,有的是武则天,有的是唐中宗。
唐朝作为对汉民族影响最大的朝代之一,在强盛时期可谓是“千邦进贡,万国来朝”,疆域辽阔,军力强大,包容开放,经济繁荣,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做官,许多外国商人往来通商。
唐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世界性的朝代,作为开放包容的朝代,唐代文化渐渐扩散到周边许多国家,成为了周边一些国家的文化中心和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开放而不失友善的精神贯穿了唐人对外的交往中。
唐高宗和武则天在位时,继续保持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在他们去世时,外国首领或大臣纷纷千里迢迢前来参加葬礼,后继之君感念于此,便将这些首领和大臣刻成石像放在乾陵中。
石像无头之谜
那么,这些石刻为什么都没有头了呢?关于这个,有许多的说法。
据当地传说,早在唐初,有位突厥可汗名叫阿史那元庆,带领部落和大唐帝国结盟,在他死后,唐朝皇帝将其雕刻成了石像,放在了乾陵。
后来,他的孙子阿史那石明听说自己的爷爷被雕刻成石像放在皇帝陵墓里,很是生气,于是找到了乾陵,一气之下将石像砸烂,并窜入邻近农田里大肆踩踏,还四处造谣说这是石像作祟,只有砸碎石像的头,才能解灾去难。
当地民众信以为真,群起而砸之,最终毁掉了这61尊石像的首级。
虽然有此传说,但是后来的史料证明,事实上原因并非如此。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曾到过乾陵,并曾题诗曰:“蕃王俨侍立层层,天马排行势欲腾”。描述了石像威严站立的情景,由此可见,在明朝初年,这些石像还是完好无损地排列在乾陵里的。
而到了明朝末年,一些诗人描写乾陵的诗句中却出现了“赤马剥落离倒旁”的诗句,说的是乾陵的立马和石像都许多都倒在地上的情景。这说明在明朝期间,这些石像受到了明显的损毁。
考古学家经过对这些石像和史料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可能是自然灾害给这些石像带来了灾难。
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农历腊月十二,也就是公历1556年1月23日,我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发生地震,震级高达8—11级,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嘉靖关中大地震。
当时的地震波及了大半个华夏大地,甚至福建、两广等地百姓都有震感。各处军民因压砸、饥饿、瘟疫、溺水、焚烧而死的人不计其数,光是记录在册的死者就达83万之多。
这场地震的中心就是陕西华县,而乾陵距华县只有100多公里,就位于震中地带之中,因此乾陵也在这次地震中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据专家推测,这场地震才是造成这61座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石头人像以外,乾陵中许多马的石像也都是在头部上受损了。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这些石像大多是取自自然石材,所以材质并不是非常结实,再加上石料中其他的一些瑕疵,而脖颈部位又是最脆弱的地方,所以石像受损的时候,脖颈处是最容易发生断裂的。
1961年03月04日,国务院将乾陵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唐朝十八陵中唯一没有被盗的陵墓,乾陵已经在当地文保员和文物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被很好地保护了起来,再也不会遇到可能被破坏的情况了。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她死后的陵墓的坚固隐蔽与被盗掘时的特特现象更是让世人对她充满了敬仰与好奇。
她的陵墓在经历了风霜雪雨后,以偶然的方式向对它来说安全的人们打开通道,似乎是想要向世人慢慢展现更多有关这位神秘女人的传奇故事。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