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紫薇田园都市唐墓人骨种系初探(西安紫薇田园都市)
西安紫薇田园都市唐墓人骨种系初探
《考古与文物》2008年05期 陈靓(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本文中的人骨出自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北2公里的“紫薇田园都市”墓葬群。2002年9月~2004年12月,陕西省考古所在这一区域共发掘墓葬485座,绝大多数为唐墓①。可供观察和测量的39例头骨标本均为唐墓出土,包括男性头骨20例,女性头骨19例。这批标本为我们了解唐代长安城居民的人种构成提供了一份有价值的人类学材料。
一、性别、年龄的鉴定结果及死亡年龄分布
紫薇墓地人骨中可鉴定的骨骼标本51例,性别明确者49例,鉴定率96∙1%;年龄段明确者50例,鉴定率98∙0%。其中男性个体26例,女性个体23例,男女性别比率为1∙13∶1。
表一中列出了紫薇唐代居民死亡年龄的分布状况,该组居民的死亡年龄主要集中在中年期和老年期。青年期死亡的个体全部为女性,壮年期女性死亡率同样高于男性;这或许与女性担负生产的生理职能有关。到了中、老年期,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紫薇组的男性进入老年期的人数占一定比例,这可能与唐代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密切相关。
二、形态观察与测量
对于紫薇组头骨的27项形态观察特征和16项测量特征的分类结果见表二和表三。
表二中,紫薇组的颅型男女两性均卵圆形居多,男性椭圆形次之,女性五角形其次。眉弓男性全部在显著级以上,女性多为弱级;眉弓范围男性多大于等于整个眶上缘的1/2,女性多小于眶上缘的1/2。男性的额部倾斜级和中等级各占一半,女性多平直。男性绝大多数无额中缝,女性全部无额中缝。颅顶缝的前囟段、顶段、顶孔段男女两性都属于简单型,只在后段出现极少的复杂型。男性乳突多大级,女性多小级。枕外隆突男性多显著级以上,女性多稍显级。男性眶型多斜方型和椭圆形,女性多椭圆形。梨状孔男性多梨型,女性多心型;梨状孔下缘男女两性多钝型;鼻棘男性多Ⅱ级和Ⅲ级,女性多Ⅰ级。男女两性的犬齿窝都以弱级为主。翼区男女两性以蝶顶型居首。颧形男女以颧骨上颌骨下缘转角处欠圆钝者为主。男性鼻根凹陷多浅级,深级也近半,女性则无与浅级各占一半。男女两性的鼻梁均以凹型为主,鼻骨Ⅱ型最多,Ⅰ型居次。矢状嵴男性多显著,女性多弱级。腭形男女两性均多Ⅴ型,无腭圆枕者过半。颏形男性多方形,女性多尖形。下颌角区男性多外翻型,女性多直型。颏孔位置男女两性均P2位最多。男女两性半数以上的个体无下颌圆枕,非“摇椅型”下颌占绝对优势。
表三中,紫薇男性居民以中颅型为主,余为长颅型和圆颅型,女性多中颅型。颅长高指数表明,男性高颅型占绝大多数,女性全部为高颅型。从颅宽高指数看,男女两性大多数为狭颅型。垂直颅面指数显示,男性以中等宽的面型为主,女性面狭的稍多;额宽指数表明,男女两性均以中额型居多。鼻根指数显示,男女两性多小级和中等级。从鼻指数看,男性多中鼻型,女性以阔鼻型为主。眶指数显示,男女两性多中眶型。上面指数表明,男性多为中上面型,女性中上面型和狭上面型各占一半。男性狭、中、阔腭型各占1/3,女性多阔腭型。从上齿槽弓指数看,男性绝大多数属于短齿槽型,女性全部属于短齿槽型。面突指数显示,男女两性多正颌型。从总面角看,男性中颌型和平颌型各占一半,女性中颌型略多于平颌型。从鼻面角看,男女两性均平颌型最多。齿槽面角显示,男女两性以突颌型为主。从鼻颧角看,男女两性多属于中等级的鼻颧角。
综合以上形态观察和测量特征,紫薇唐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可概括为:颅形以卵圆形为主,中颅型、高颅型结合狭颅型。中额型结合简单型的颅顶缝,偏阔的中鼻型结合浅的鼻根凹陷和钝的梨状孔下缘;眶型多斜方形和椭圆形,鼻棘从不显到中等级,犬齿窝多浅级。颧骨上颌骨下缘转折处多欠圆钝。上齿槽突颌明显。从上齿槽弓指数看,属于短齿槽型。这些特征在亚洲蒙古人种中的出现率很高。
三、比较与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紫薇唐代居民的次一级种系特征,本文选取了现代亚洲蒙古人种各区域类型的17项主要颅面部测量项目和指数项目的变异界值与之进行比较,见表四。图一是根据表四数据绘制的折线图。
表四和图一中,紫薇组的17项测量均值和指数项目中,94∙12%(16项)落入了亚洲蒙古人种的变异范围之内,仅有颅高绝对值超出了蒙古人种的变异范围,但是接近其上限。同时,紫项(此外,紫薇组的颅高、最小额宽、颅指数、鼻根指数这四项绝对值和指数项目接近东亚类型的上限或者下限。紫薇组落入北亚类型的项目有8项)。但是在代表颅型的颅宽、颅高、颅长高指数、颅宽高指数以及代表面型的垂直颅面指数和鼻颧角、面角等项目上,紫薇居民与北亚类型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与东北亚类型相比,紫薇组虽然也有9项数值落入其变异范围之内,但在诸如额角、垂直颅面指数、鼻颧角、眶指数、鼻指数和鼻根指数等较为重要的面部特征上,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形态学上的偏离。
简言之,紫薇唐代居民的种族特征为中颅、高颅结合很狭的颅型,中等的额宽、较为平直的额部、略阔的鼻型,偏低的眶型及中等偏小的面部扁平度,相对低矮的鼻根等,这些特征与蒙古人种的南亚类型相对较为接近,同时也接近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该组居民较大的面宽值还有可能受到某种程度东北亚和北亚类型成分的影响。下面选择与紫薇组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联系的19个古代、现代组的19项测量项目绝对值以及指数进行比较,②数据见表5。这19个古薇组9项界值落入了南亚蒙古人种类型的变异范代组分别是昙石山组、柳湾合并组③、仰韶合围内,占全部项目的52∙94%。超出南亚类型界值的项目有颅长、颅高、面宽、上面高、颅指数、颅宽高指数、上面指数、鼻指数等8项,其中除颅高、面宽和上面高外,其余5项都接近南亚蒙古人种的上限或者下限。与东亚蒙古人种相比,紫薇唐代居民落入其变异范围的项目计有8并组④、庙底沟组⑤、城卜子组⑥、上孙家寨汉代组⑦、瓦窑沟组⑧、西村周组⑨、殷墟中小墓I组10〇、乔村组11〇、彭堡组1〇2、河宕组31〇、大保当组41〇、蒙古组51〇、茵纽特组1〇6、藏族A组7〇1、藏族B组〇18、华北组〇19。根据表五做上述20个古代、近代组欧氏距离的聚类分析,绘出的聚类图见图二。
从图二聚类情况看,在距离小于20的范围内,上述各古代、近代组可以分为两大类群,12、14和16组为一个类群,代表低颅、阔面、面部扁平度很大,鼻根低平,鼻型略狭的北亚类型的人群。8、1、4、15、1、5、10、7、17、19、3、20和9为一个类群,6组的形态距离介于这两大类群之间。后一类群中,刻度小于10的组又可以分成三个小一级的类群,8、1、4、15、1、5和10组为一个小的类群,代表高狭颅,中等面宽,中等的上面部扁平度,低眶、低面、阔鼻的人群,该类群的体质特征以南亚类型为主,同时还有东亚类型因素的影响。紫薇唐代居民聚入了这一小的类群。7、17、19为一个小的类群,代表中等高的颅型结合长颅,阔面,面部极其扁平,额部后斜,鼻根略高、狭鼻型的东北亚类型人群,3和20组为一个小的类群,代表高狭颅、中面型、面部扁平度中等、鼻根中等、中鼻型的东亚类型人群。2、13、18组由于与其他各组形态差异较大,所以最后与两大类群聚类。
以下利用表五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前三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六。
表六中,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分别为40∙42%、5∙2%、68∙15%,大体代表了19个变量所包含的多数信息量。第一主成分(PC1)的最大载荷变量有颅宽、最小额宽、眶高、鼻高、面角、颅指数、上面指数、垂直颅面指数、眶指数、鼻颧角等,代表颅型的长宽,面高、面部在水平方向上的突出程度以及鼻型、眶型的特征。第二主成分(PC2)上的最大载荷变量有颅长和眶宽。第三主成分(PC3)上的最大载荷变量有颧宽、鼻宽和鼻指数,代表颅部长度、面的宽度以及鼻和眶的形态特征。
第一和第二主成分组成的二维平面散点图见图三,第一和第三主成分二维散点图,见图四。从第一和第二,第一和第三主成分围成的散点图上看,紫薇唐代组位于4、5、8、9、10、1、15组组成的类群中。表明紫薇居民从颅部到面部的形态特征与由仰韶合并组、庙底沟组、瓦窑沟组、西村周组、殷墟中小墓I组、乔村组等组成的中原地区古代组存在较为接近的形态学关系。与2、13组和12、16组所代表的南亚人种和北亚人种类群明显偏离。
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看,紫薇唐代居民具有偏狭的中颅型、中额型、中等的上面
高、低眶、鼻型略阔等形态特征与以仰韶合并组、瓦窑沟组等为代表的古代中原地区居民类群比较接近,与这一类群偏离的项目是紫薇居民面更宽,面部在水平方向上的扁平度更小。这说明紫薇居民的体质特征中已经包含了比较复杂的人种因素,在蒙古大人种下次一级的类型中,紫薇组还受到了来自北部、东北部亚洲蒙古人种甚至南部亚洲蒙古人种因素的影响。
在紫薇组头骨中,出自M47的头骨形态特征比较特殊。这是一例老年男性个体,眉弓突度特别明显,眶型为长方形,眶口平面前倾。梨形的梨状孔下缘为锐型。鼻根凹陷深,鼻棘显著,
犬齿窝中等深。鼻梁为凹凸型。颧骨纤细,无颧颌缘结节,其下缘转折处较圆钝。无腭圆枕。他的鼻尖指数为40,鼻根指数51∙58,鼻颧角134,上面高69∙3毫米等数值都落入了欧罗巴人种的变异范围(见表七),因此M47的人种归属应该为欧罗巴人种。
按欧罗巴人种下次一级种群特征划分,M47属于阔额,低宽面,眉弓和眉间突度强烈,鼻根部深陷,鼻突度强烈,阔鼻、低眶,面部在水平方向突出明显的人群,其形态特征与古欧洲人类型较接近,但是与典型的古欧洲人类型相比,M47的颅型偏短,偏阔又更接近中亚-两河类型。有学者认为中亚-两河类型的形成大约是在铁器时代初开始的,欧洲人种的安德洛诺沃变种类型弱化是其形成的基本因素〇21。因此,M47的种系特征属于一种“古典型”的中亚-两河类型。
四、结论
从前文的形态观察和测量的数据分析,紫薇组唐代居民颅骨的形态学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中颅、高颅结合很狭的颅型,中等的额宽、较为平直的额部、略阔的鼻型,偏低的眶型及中等偏小的面部扁平度,相对低矮的鼻根等特征,这些特征既接近蒙古人种的南亚类型,同时也接近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该组居民面部较宽等特征可能还受到某种程度北亚类型和东北亚的影响。
与其他古代组和近代组的比较表明,紫薇唐代居民与仰韶合并组、瓦窑沟组、殷墟中小墓I组等组组成的中原地区古代组存在着形态学上比较接近的关系。朱泓曾将我国先秦时期的古代居民划分为五个基本的种族类型,它们是古中原类型、古华北类型、古华南类型、古西北类型和古东北类型22〇,按照这一分类体系,紫薇组唐代居民属于古中原类型。这一类型的居民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原始土著居民。到了唐代,生活在黄河中游陕西关中地区的紫薇居民的基本种系成分仍然是古中原类型,但在他们身上也体现出了北亚类型,甚至东北亚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唐长安城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这里生活着国内外各色人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类学博物馆。除了汉人居住于此以外,当时自立的吐蕃、南诏、回纥、龟兹、于阗、疏勒等少数民族以及突厥人也在此定居,还有一些西域及其他外国王子、质子、才士艺人、商人适兹乐土,世代安居。对紫薇M47出土头骨的种系成分的分析研究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唐代的长安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都市。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