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主以中原皇帝之位引诱杜重威,杜重威深信不疑,弃甲投降(契丹为什么不入主中原)
杜重威受石敬瑭厚恩,石敬瑭死后,他却置国家危亡于不顾,还妄图做中原皇帝,任手下士兵哭声震野,却不为所动,依然向着契丹主俯身下跪。
杜重威在阳城借助大风之力,以及张彦泽,符彦卿诸将齐心协力,击败契丹军队,但他并没有乘机扩大战果,而是回马镇洲。
镇州是受杜重威节制的蕃镇,杜重威坐镇期间,高额聚敛赋税,百姓早就痛苦不堪,凡是有点能力的都举家逃离此地。
因此州城之内人口流失严重,户口凋敝,十室九空。
此时,契丹军队又时刻威胁中原州城,杜重威从内心惧怕契丹军队的袭击,他自己的斤两自己知道,而且镇州能供他榨取的油水越来越少,就急忙上表乞求调回京师。
杜重威表章尚未送到京师,他就已经迫不及待领着一家老小踏上了归还京师的道路。
边境重镇擅离职守,换成别人早就降罪杀头。但是杜重威却仗着自己多年积累的势力与人脉,令朝廷未对其进行追究,只是急招马全节前去代任。
马全节到了镇州发现了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就是镇州百姓流失,粮食收不上来,军队无粮可用。
军队没有粮食,战士吃不上饭,肚子就会饿,饿就没有力气,怎么抵抗契丹军队的进攻,因此马全节急忙上表朝廷。
朝廷派殿中监王钦祚火速到镇州督办粮食,结果王钦祚在镇州的集市上筹粮没有筹到,却在杜重威的私宅里面发现了十万斛谷子。
于是王钦祚就与马全节商量,替朝廷做主,将这些粮食尽数充为军粮。
朝廷动用了杜重威的私粮,直接就补偿杜重威价值十万斛谷子的绢,数万匹。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土地上的东西其实都是天子的,但是杜重威不这么认为,“我的就是我的,而且你们的也将是我的!”
所以杜重威得到了补偿却并不满意,大怒道:“我又没有造反,为什么把我的粮食都充公了?”
皇帝石重贵似乎觉得拿人手短,也有些理亏,居然没有责怪杜重威,反而将他改任邺都留守。
种种迹象表明杜重威既无运筹帷幄的作战能力,又没有为国家社稷付出一切的爱国之心。
但是整个后晋似乎没有了杜重威就不行一样。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后晋天子石重贵再次以杜重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去接受契丹人高牟瀚在瀛洲投降。
此时正是秋季,天降大雨,一连下了六十多天,造成遍地泥泞,四处积水。
杜重威带兵行走于泥水之中,所过之处,只见饥殍遍野。
老百姓们为了取暖,做饭,把自己家里没被雨水浇过的家具都拆了。
军队更是难上加难,往来调度,埋锅造饭,一切都成了问题,本就不情愿打仗的杜重威只会满腹牢骚。
杜重威好不容易带领部队赶到瀛洲,结果发现高牟瀚是诈降,人已经弃城而去。剩下一座空城等着他们进入陷阱。
倚仗着梁汉璋与契丹死战,杜重威才能够及时回军,屯兵武强。
此时契丹主携大军南下,再次侵犯镇定二州。
杜重威不能装作不知道,只得硬着头皮带领军队西趋镇州,在中渡桥,与契丹军队隔滹水扎营对峙。
杜重威面对彪悍勇猛的契丹军队一筹莫展,心中想到的只是应付一时是一时,因此既不进攻,也未后退。
但是契丹军队却主动出击,已经隔断了杜重威军队与后晋朝廷的联系。
失去了可以倚仗的军队,后晋朝廷已是乱作一团。
危机之时总会有爱国志士,与力图挽救国家危亡的勇士出现。
随杜重威一道而来的检校司徒王清对杜重威说:“咱们现在距离常山五里,假如始终驻守于此,守株待兔,时间一久,只会变得营孤粮尽,到时候退无可退,进无可进,反而会为敌所乘。不如给我两千兵马,我愿意带领他们夺桥开路,给咱们杀出一条血路,将军只管率领大军在后方跟随,只要咱们杀到常山,则可保军队无恙。”
杜重威见王清说得坚决,不好反驳,只得答应,并另派宋彦筠配合王清的进攻。
王清在军中以勇力著称,带着二千兵马一鼓作气便拿下中渡桥,契丹军被王清的勇力所震,向后略有退却。
杜重威看到王清攻占顺利,却按兵不动,并没有及时带领大军应援王清。
宋彦筠早就得到杜重威的叮嘱,此时见杜重威果然并未及时挥兵跟进,便急忙带着自己人从王清部退走。
王清心志坚毅,依然带领兵马镇守北岸,严阵以待。
到了黄昏,契丹军队增援赶到,大股生力军的加入,让契丹军队重整旗鼓,再次向王清军队进攻。
然而,杜重威部队在桥对岸,却未给予王清任何增援。
王清面对契丹大军,对手下兵将说:“如今,将军手握重兵,却不发一兵一卒前来相救,只是坐观我等受困于此,想来已经心存异志。 吾辈赤胆忠心,当以死报国耳!”
兵士都受到王清勇气感染,个个奋勇当先,居然没有一个后退的,战斗一直打到夜幕降临。
契丹军队接连增援,越战越多,最终王清与二千战士尽皆战死。
报国志士以身捐躯,不能改变杜重威的立场,也不能让杜重威有分毫感动,他想到的只是自己的前途。
原来在王清请战之前,杜重威已经偷偷派人向契丹主表示归附之意。
当时契丹主心中大悦,并向杜重威表示,只要杜重威带领大军诚心归附,一旦中原平定,将保杜重威做中原皇帝。
人贵有自知之明!
杜重威作为一个贪婪自私,寡颜无耻之辈,完全是靠外戚关系爬到今日的位置,居然还梦想做皇帝!
皇帝贵为天子,我想老天不会愿意认他这个儿子。
国难当头,有的人抛头颅洒热血,有的人投降卖国。
杜重威投敌之心已决,便在自己的营帐之内暗藏甲士数十人,以防不测。
然后召军中诸将开会,他倒也开诚布公,直接说出降敌之意,自然先把降敌的好处说与人听,自己被许诺为帝之事却是隐而不说。
诸将听后一时间面面相觑,还未开战便要投敌,主将之心端地让人捉摸不透。
但是既然主将心意已决,其他诸将自然为主将马首是瞻,都俯首听令。
杜重威见无人反对,心中大喜,急忙写下降表,让人送到契丹营帐。
一切准备就绪,杜重威命手下所有士兵解甲归降。
士兵们本以为是要上战场,此时突然宣布投降,难以接受,个个抱头大哭,一时间哭声震天,整个降兵的队伍之上居然就此生出团团大雾。
契丹主看见后晋军队卸甲投降,大为满意,立马赐杜重威禇袍以见诸军,并且任杜重威伪加守太尉,仍然为邺都留守。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