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宏肇的悲怆之路,已是托孤重臣,手握禁军,为何却被族杀(一)
一朝大权在手,谈笑间,强敌血肉横飞。
史宏肇以残酷血腥的手段令人无不畏服,他自己的亲随将吏则替他聚敛盘剥,在他所辖之地,无所不至,每月搜刮近万缗,以致于整个辖境之内,暗地里将史宏肇当成了仇敌。
此时,关西用兵获胜,郭威的威名与名望与日俱增。
隐帝刘承佑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了帝位的洗礼,已经开始明白,皇帝乃是天下之主,当管理天下之事,天下任何人任何事都应该受皇帝管辖,而不是为人所制,因此对于这些托孤重臣渐生猜忌,反而与一些奸险妄臣亲近。
郭威河中平叛班师回朝,并没有独揽功劳,而是将功劳分予大家,并且将史宏肇坐镇京师,令京师平稳之功推为首功,建议隐帝封赏,隐帝即授史宏肇为中书令。
隐帝身边的小人此时即得宠信,就开始干预朝政,太后的亲族见到小人得宠,便多有笼络之意,引得史宏肇与杨邠心生不满。
恰巧,太后有一故交,求人把自己的儿子补上军职,结果被史宏肇得知此事,史宏肇二话不说直接将此子斩了。
史宏肇斩了太后故人之子,证明了自己这托孤重臣的份量才心满意足。
隐帝刘承佑对乐曲才生了兴趣,爱屋及乌,因此不断赏赐伶官,赐予教坊使玉带,伶官锦袍。
为了表示对于托孤重臣史宏肇的敬重,隐帝让这些伶官与教坊使带着赏赐去向史宏肇言谢。
哪知史宏肇见了,勃然大怒,并说“健儿为国戍边,忍寒冒暑,未能遍有沾赐,尔辈何功,敢当此赐!”于是史宏肇当众将这些赏赐之物夺回,让人尽数送还宫中。
史宏肇眼中的隐帝还是那个少不更事的孩子,因此他觉得孩子不懂事自然应该由自己事事把关。
只是少不更事的隐帝此时已将近二十岁,作为青年正是一个梦想与野心刚刚产生雏形的阶段,作为一个皇帝,赏赐下人一些东西居然还要让人管束,这个皇帝还有什么意义?看来要想实现梦想和真正作为一个皇帝来施行无上的权利,都要摆脱眼前的束缚。
辽人侵扰边境,能出去征讨辽人的人选落在郭威身上,郭威本来在朝中任枢密使一职,此次既然出镇邺都,那枢密使一职就不便由他兼任。
郭威与史宏肇具是武官,而且二人相交经年,感情甚笃,此时史宏肇便建议,为了郭威能够便于把握战机,应该让郭威兼任枢密使。
当时托孤第一重臣乃是苏逢吉,苏逢吉却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朝廷建制应该是由内御外,而不应该由外御内。但是苏逢吉是文官出身,他的不同意见被史宏肇所阻,面对史宏肇的嚣张跋扈,苏逢吉不敢正面相争,无奈只能就此罢休。
第二日,窦贞固府上开设酒宴,朝中重臣都列席其间,史宏肇与郭威同席,他端起酒杯跟郭威说话,却怒颜面向苏逢吉“昨日在廷上商讨政事,谁有什么不同意见,可在此继续说出来。”
杨邠,苏逢吉也急忙端起酒杯说“昨日咱们在朝廷议论的是国家大事,绝不是针对个人,今日咱们只谈喝酒不谈国事。”
大家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史宏肇见苏逢吉低头不语,就又接着说“国家大事,安邦定国,哪件事都离不开长枪大剑,至于那毛锥子,有什么大用?”
史宏肇口中说的毛锥子指的是毛笔,实际意义就是文人何用!
苏逢吉见史宏肇疾言厉色,并未敢接就此接话,那边三司使王章却不高兴了。当时就说“纵然有长枪大剑,但是没了毛锥子也不行,要知道,三军军费,后勤粮草,没有那毛锥子的统计,这些东西能用枪剑记录吗?”
这王章原是武官出身,此时朝中财政大权抓在他的手中,因此说起话来也是底气十足。史宏肇原本只是针对苏逢吉,见王章说话,倒也不便相顶,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没过几日,三司使王章也在家中开设宴席,诸位重臣再次聚在一起,席间为了增添饮酒的乐趣,有人提议,边喝酒便划酒令,输的人就灌酒。
众人之中唯有史宏肇不擅长这酒令,不过坐在他身旁的是阎晋卿,阎晋卿深得酒令真髓,每每史宏肇停顿不出之时,就会加以提醒。
接连几次,被苏逢吉看见,因为酒过三巡,苏逢吉的胆子就比平时大了许多,便借势讥讽史宏肇,“史将军身旁有一位姓阎的相助,一点也不用担心会被罚酒。”
苏逢吉这句话原本只是一句玩笑,没想到却捅了马蜂窝,史宏肇有个妻子就是姓阎,而且无巧不巧的以前还是一名陪酒的妓女。
史宏肇当时就火了,我去,你这是骂谁呢?瞧不上我媳妇以前干的工作是不?你居然敢当大家的面拿出来说事,我特么是给你脸了不是?
于是,史宏肇对苏逢吉是破口大骂,怎么难听怎么骂,只把苏逢吉骂得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史宏肇是越骂越生气,即便苏逢吉此时已经被骂得不敢发出一声。
史宏肇忽然起身,隔着众人就准备殴打苏逢吉,苏逢吉知道史宏肇那是能三拳两脚就能把人殴打致死的武官,因此二话没说,冲出客厅骑马就跑。
史宏肇见了,更是怒从心起,骂完了我媳妇就想跑,老子今天宰了你,直接操起宝剑就要追出去,被杨邠急忙拦住……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