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门惨祸,没有让他自甘堕落,而是立志勤学,石敬瑭要用他为相。

不同的经历,演绎了不同的人生。十五岁的他突然经受灭门之祸,义士相救令他逃过一劫,多年求学,反而让他,器宇不凡,公正刚直。

吕琦字辉山,幽州安次人。父亲吕兖沧州节度判官,累迁至检校右庶子。

本是富裕不错的家庭,吕琦作为官二代,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可能是上天为了降大任与他,因此先给了他一个大大的难关,以作考验。

燕王刘守光攻破了沧州,吕琦的父亲吕兖被擒,落在刻薄寡恩,虎狼之性的刘守光手中,怎是一个惨字了得,全家拉出来,逐个挨刀。

吕琦当时年仅十五岁,正处在生命中的大好时光,可惜富足安逸的生活就此中断,反而被刘守光手下的抓住,正要行将就戮之时。一个救他的人出现了,赵玉,游荡于幽州,蓟州的义士。

灭门惨祸,没有让他自甘堕落,而是立志勤学,石敬瑭要用他为相。

这个赵玉早年经常出没于吕兖的门下,多次受到吕兖的敬重,此时见到吕兖家只剩下这一个男丁,有心相救,当下对监官说道“这人可不是那个要犯,你们认错人了,这人是我的一个小同乡,可不要滥杀无辜。”

那监官想来也是不满刘守光的残忍冷酷,见有义士出头分说,竟然就相信了。

吕琦就此捡了一条性命。

赵玉带着吕琦,急忙离开这个充满了危险的家乡。

三十里路程,对于普通人来说在正常不过,但是吕琦生于官宦之家,出门从未徒步,不是骑马就是坐轿,这区区三十里的路程把他折磨得已是双脚起满了水泡,再也寸步难行。

赵玉不能原地等待,只得背起吕琦负重前行。

就这样,在赵玉的帮助下吕琦逃到数百里之外,方才改名换姓,乞讨求生。

弱冠之年,招此不幸,以致邈无所依,吕琦开启了第二次生命。他立志勤学,游历于汾,晋二地。

吕琦长相出众,仪表不凡,且器宇轩昂,灭门之祸的经历,让他比旁人更是多出一副稳重与忧郁。

多年求学,让他学富满车,不凡的经历让他比旁人更珍惜每一次机会。

是金子总会发光,勤奋的人终究会等到机会。

庄宗争霸天下,开府门以招贤人,吕琦凭借自己出众的能力与才华,得到庄宗的任用,并且受到监军使张承业的器重。

天成初,拜吕琦殿中侍御史,迁驾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河阳帑吏盗窃财物的事情被发现,皇帝下诏令军巡院审问这件事。

当时的军巡使叫做尹训,尹训能做到军巡使这个位子,是因为与上面的许多高官有着密切的交往,因此他仗着自己背后的势力,在这个案子上大势敛财,欺上瞒下,颠倒黑白,造成大量喊冤蒙屈者。

这些喊冤叫屈的人不时到京里上访,皇上不得已下诏让吕琦去继续调查此事。

吕琦奉诏前去,自是秉公执法,不多时日,事情原委是查的清清楚楚,直接向上进言,要求严惩尹训,但是发出的进谏却被阻止,很难送到皇帝面前。

吕琦见此,既然一次不成,我就再上,再上不行,我就一直上。

灭门惨祸,没有让他自甘堕落,而是立志勤学,石敬瑭要用他为相。

这一下尹训服了,见过固执的,但没见过这么固执坚持的人,给钱人家不要,就是一心要把自己告倒,早知道有吕琦这样的人来查,当时,说啥也不贪这些钱财,一想到自己的罪孽必将大白天下,尹训惶惶不可终日,终于奈不住内心的煎熬,自寻短见了。

尹训一死,案件的真像自然大白天下,许多被冤枉甚至被要杀头的人平反了,这些人都感谢吕琦,吕琦公正直言的名声越传越广。

后唐末帝之时,石敬瑭于太原反,吕琦受诏观军于北陲,正巧赶上石敬瑭派使者传消息于附近的郡县,吕琦将这使者抓住直接斩首,然后间道而回。

之后没多久,石敬瑭兵胜,直接进入洛阳称帝,并没有对吕琦的事加以指责,只是改授秘书监。

灭门惨祸,没有让他自甘堕落,而是立志勤学,石敬瑭要用他为相。

石敬瑭建立后晋,谋求辅相,当时的宰臣李崧,向石敬瑭竭力推荐吕琦,称道吕琦公正刚直,气概宽宏,当可大用。

石敬瑭便数次召见吕琦,论及国家要事,吕琦言语必出奇技,石敬瑭为其言论所折,正要重用吕琦,授为辅相之时,吕琦忽患重病,竟不治而亡。

身处逆境的人,眼前即便是颗一稻草,他也会奋不顾身的抓住,以求生存。

而那些吃穿不愁,出生就过着安逸生活的人,眼前面对着一座金山,他也不会去开采,因为眼前的安逸迷住了他们的眼睛,迷住了他们的身心。

正如现在读书的孩子们,在父母细心的照顾下,一点也看不到未来的忧愁,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眼中只有手机,而恰恰错过了能让他们享用一生,用之不尽的大好学习时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