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战犯廖耀湘被特赦,周恩来拉住他:这里有一个任务交给你(1948年甲级战犯)
“总理,我是一个罪人,怎么敢有这样的非分之想呢?”
1961年的年底,一群身穿囚服的中年男人从北京德胜门外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走了出来。其中一个戴着眼镜的男人看上去文质彬彬的,显得与众不同。
他叫廖耀湘,是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颇为倚重的“五大王牌”之一。后来在辽沈战役中廖耀湘被我军俘虏,住进了“功德林”。
不过,令廖耀湘和所有国民党战犯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共产党不仅没有清算他们的罪行。反而由周恩来出面接见了他们。
在见面会上,周恩来拉着廖耀湘的手直言不讳地说道:“建楚啊,现在我们的新中国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我这里有一个任务交给你,你意下如何啊?”
廖耀湘听了周恩来的话直接两腿发抖地站了起来。他的眼眶早已湿润,看得出来他对于我党的这个安排十分感激。
那么,周恩来到底给廖耀湘安排了什么任务,这个任务为什么非要交给廖耀湘,最后廖耀湘又能否成功地完成周恩来的嘱托呢?
这一切还得从廖耀湘被俘走进功德林开始说起。
形迹可疑的“住客”
1948年10月的一天,辽宁省中堡村的农会武装队长赵成瑞正在村里巡逻。不久之前,他刚刚接到解放区干部们的紧急消息:
“日前,国民党军辽西兵团头目廖耀湘兵败在逃。请京沈交通干线沿线的各村干部群众加强搜索,发现可疑情况立刻向当地人民政府或驻军报告!”
接到消息以后赵成瑞丝毫不敢怠慢,他带着村里的民兵对村里的旅店、饭馆、偏僻角落展开了仔细地搜查。突然,他们在街面上的一家旅店内发现了一些线索。
赵成瑞等人来到这家旅店内找到了十一个外地来的住客。
其中的一个住客目光闪躲说话带有非常明显的湖南口音,赵成瑞一看就觉得不对劲。他走过去对那人严肃地问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啊?”
“我叫胡庆祥,是江苏人。到这里做一点买卖。平时来往于沈阳和黑山屯之间。”这个住客的鼻翼上架着一副眼镜,整个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经商的气质。
赵成瑞轻蔑地一笑,对那人说道:“把你的身份证件拿出来给我看看。”
结果,这个住客磨蹭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拿出了一张身份证,赵成瑞发现,身份证上的照片与面前的这个人明显不像。而且身份证的背后还藏着几块大洋。
“长官行个方便吧,我和熊式辉(原国民党东北行营主任)是亲戚,后来出来跑生意了,大家都不容易嘛!”住客见赵成瑞不愿意收自己的钱,只好硬着头皮继续编瞎话道。
“你也不必跟我解释了,反正我也不认识你的那个亲戚 我们还是去解放军那里走一趟吧。”说着,赵成瑞等人就把枪口顶在了这十一个人的后背上,押解着他们走出旅店。
等赵成瑞他们一行人到了解放军的办事机关以后。机关里的小战士告诉了他们一个惊人的消息:这一次赵成瑞他们抓住的人正是战败潜逃的廖耀湘!
此时的廖耀湘早就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威风”。等待他的只有人民的审判与功德林的学习改造。那么,廖耀湘在功德林里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战犯”变“模范”
廖耀湘刚刚被俘虏时,按照规定被关在辽宁省的“抚顺战犯管理所”。
在这里他依旧心存侥幸,认为国民党的失败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他们还会再打回来。到时候自己官复原职,衣锦还乡也算是不虚此生了。
1956年,为了方便管理和节省开支,廖耀湘等人被安排到了北京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刚刚来到功德林时,廖耀湘和很多其他的国民党军官一样,他们上蹿下跳拒不配合看守人员的管理。甚至有的人还在私下串联企图在战犯管理所当中搞“暴动”。
躺在战犯管理所的床上,廖耀湘时常会想起当年在黄埔军校的那段日子。
作为一个黄埔出身的“名将”。他也曾经作为蒋介石的“绝对亲信”出征缅甸击退日寇的侵略。当年的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如今的他又是何等的屈辱。
每每想到此处,廖耀湘恨不得立刻自杀。还好当时的看守人员细心,几次发现了他藏在衣袖里的刀具,这才没让他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去。
“廖耀湘,你要明白,你过去的几十年都是在为国民党反动集团卖命,这是非常不值得的!”管教人员对于廖耀湘的行为颇为不解,几次三番地向他劝说道。
“我是一个罪人,你们如果也觉得我有罪,为什么不干脆把我枪毙了呢?”廖耀湘头也不抬地回答道。
他的心里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耻辱感”。这种感觉让他每时每刻都备受折磨。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心胸是无比宽广的。
廖耀湘他们在战犯管理所内被关押了好几年的时间。管教的同志们从来没有向他们提过“投诚”之类的字眼。反倒是组织他们看电影、讨论学习经典的马列著作。
起初,廖耀湘还觉得这一定是共产党在给他们“洗脑”。可是慢慢地他发现马克思主义也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过去旧中国的地主恶霸是怎么欺负穷人的,他可是见得多了。“马克思主义”不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吗?
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之后廖耀湘觉得自己的浑身都充满了力量。他主动向看守所的管教们提出要交代自己的罪行。
随后,他又主动参加了“功德林”里的学习交流会,大谈特谈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在生活中,廖耀湘也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从前的他从来不愿意参加劳动,甚至等到管教来查房时,他还会百般推辞逃避劳动任务。
但是,自从参加学习以后,廖耀湘一下子就成了所有战犯当中“劳动积极性”最高的那一个。哪里有脏活累活,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如果有人问起廖耀湘如此改变的原因,他总会乐呵呵地回答道:“现在我学习了正确的思想,要为人民多做点事了。”
很快,廖耀湘就被“功德林”管理层的同志们评选为积极改造的“模范”。
不过,要说廖耀湘的思想转变全部都是因为学习了马列理论这倒也不尽然。因为,在此之后他还有过一段非常特殊的“职业经历”……
刘伯承的“聘用书”
一天,廖耀湘正在跟其他人一起参加劳动,突然门房传来了一个奇怪的消息:有一位首长要找廖耀湘谈话。
这下大家都纳闷了,为什么突然之间解放军首长就要找廖耀湘谈话呢?难不成是因为他表现得好,要被提前释放出狱吗?
廖耀湘此时也是一头雾水,当他带着满身的尘土来到门房时看到了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
这个男人的表情十分亲切,上来便用四川话对他打趣道:“听说我们的廖司令如今学马列理论学得还不错嘛!”
“长官谬赞了,我非常惭愧。”廖耀湘非常谨慎地找了一个角落坐了下来,表情当中带着几分羞涩。
“现在我们在南京搞了一个军事学院,请你去当教员,你看是不是方便啊?”原来,这次来找廖耀湘的人是刘伯承,他此番前来就是为了给廖耀湘递交“聘用书”的。
廖耀湘像是触电一般立刻站了起来。他对着刘伯承敬了一个军礼,非常恭敬地说道:“刘将军,我廖某是败军之将,怎敢接受这样的安排?况且我败在了解放军的阵下怎么好意思再当他们的老师呢?”
刘伯承见廖耀湘太过紧张马上安慰道:“你不是败给了解放军,你是败给了人民。你是黄埔出身又在法国留过学,现在也应该把你的知识贡献出来才好啊!”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廖耀湘也不好再推辞了。于是,他一边朝着刘伯承微笑一边难为情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感谢刘将军了。”
到了南京军事学院以后,廖耀湘如坐针毡。
作为一个曾经被解放军俘虏的国民党将军,现在共产党方面却让他去当解放军的老师。自己应该如何面对这群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精兵悍将呢?
在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廖耀湘仔细聆听了那些参加过“三大战役”的解放军指战员诉说他们的战斗经历。
他好像明白了自己和自己所代表的国民党政权为什么会失败了。因为他们这些人已经背弃了人民!
回想起自己被俘虏时的那一段经历。如果不是解放军和当地的老百姓们军民一心,自己怎么会被一群“民兵”给揪出来呢?
还有在淮海战役期间,无数的老百姓用小推车甚至是肩背马驼帮解放军运送物资和弹药。这样的事情在国民党的军队里是无法想象的。
有一次,廖耀湘站在台上向大家分享自己当年随着“中国远征军”一起在缅甸作战的经历。为了让自己的这一堂课足够通俗易懂,他甚至事先就在宿舍里练习了好几遍。但是没想到讲课的时候还是紧张得大汗直流。
“对不起,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讲课,大家不要见怪。”此时的廖耀湘说话都说不利索了,只得将头埋起来,对大家说话。
突然,刘伯承从教室的后门走了进来,哈哈一笑说道:“廖将军为国征战,勇气可嘉,不失为中国军人之楷模啊!你的课也讲得很好,要是能够放松一些就更好了。”
刘伯承的话音刚刚落下,全场就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一阵笑声。人民解放军的指战员们终于认可了廖耀湘这个由“俘虏”变过来的教员。
自此以后,廖耀湘走在军事学院里不会像过去一样抬不起头了。他能够自由地与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们畅谈战术,分享经历,也会主动虚心向解放军将领们学习。
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廖耀湘不由得感慨道:“其实不是我教会了这些解放军的将领什么知识,而是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和行动给我这个罪人上了一课啊!”
不久之后,廖耀湘结束了他在南京军事学院担任教员的日子,又回到了“功德林”继续改造。不过,这一回他给狱友们带回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近期中共中央可能会根据在改造期间的表现,特赦一批前国民党的高级军官!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功德林”都沸腾了。大家纷纷开始计算起自己在改造期间的所作所为,推算着到底谁会在“第一批特赦名单”当中。
等待与煎熬
1959年12月4日,功德林大礼堂里张灯结彩。
今天,所里的管教同志们将在这里宣布由中共中央批准的“第一批特赦名单”。所有的战犯们都打扮得非常精神,他们都期盼从广播里听到自己的名字。
廖耀湘和他的狱友们挤到了一起,今天的他也一改往日的斯文气质,变得十分活跃。当管教同志拿出一封长长的名单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杜聿明、宋希濂、邱行湘……”管教同志一个一个念到战犯们都名字。这些人也随身站起来走到台前向大家鞠躬致谢,整个礼堂里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然而,廖耀湘盼望了许久还是失望了。因为,这份名单上根本没有他的名字。
一瞬间,一股酸楚的情绪涌上心头。他到底还要在功德林里待多久,难道他要在这里关一辈子吗?
不过,失意的廖耀湘并没有找到管教大吵大闹。因为他知道这份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一定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或许自己再努力表现就可以出去了。
回到功德林宿舍以后,廖耀湘默默地拿起一本《新民主主义论》翻阅了起来。也许自己和那些被特赦的狱友们还是有所差别的。而眼下的他还是得好好地“改造”。
每天晚上,廖耀湘都会辗转反侧。他的心里很矛盾。
虽然他跟这里的战犯们一样渴望自由,但是如果共产党人现在就把他给放出去了,他又不知道以自己这样的能力和身份能去干什么。总不能再回到南京去当“军事教员”吧?
廖耀湘不知道的是,仅仅就在两年之后,他就迎来了自由的日子。而且,在他正式进入新社会之前,他还会得到周恩来总理的“特别关照”。
特赦后的“新生活”
1961年年底,廖耀湘终于被上级组织安排特赦出狱。如今的他已经五十五岁了。虽然此时的廖耀湘须发尽白。但是他依旧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因为廖耀湘是黄埔六期的毕业生。所以,他一出狱就接到了“黄埔同学会”的邀请。廖耀湘不知道的是,在这一次活动的嘉宾里,还有一个神秘的人物——周恩来。
周恩来曾经担任过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所以在一众的黄埔学员们面前他的地位非同一般。
活动一开始,杜聿明等人先站了起来向周恩来敬酒,极少饮酒的周恩来这次也索性破了规矩,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之后,宋希濂等人这才想起了坐在一旁的廖耀湘,立刻将他引到周恩来的身边说道:“建楚啊,如今你也被特赦了,你也是新中国的公民了。你可要好好地建设新中国啊!”
廖耀湘看着周恩来的眼睛,止不住地抽泣。
过去,他帮着蒋介石维护反人民的统治,做下了太多的罪恶。可是如今他实在是不知道自己还能为新中国做些什么。
“总理,我一无是处,但只要国家需要我,我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廖耀湘看着周恩来声音颤抖地说道。
没想到周恩来早有准备,他趁势握住廖耀湘的手向他交代了一个“任务”:“建楚啊,我和毛主席已经考虑到你的情况了。你有军政经验,又熟读古文。我看你完全可以当一个政协委员嘛。顺带着搞一搞文史编辑工作我看也挺适合你的。”
廖耀湘听后连忙摇头道:“总理,我是一个罪人,能够活下来就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我怎么还能去当政协委员呢?我实在不敢有这样的非分之想啊!”
周恩来还是像过去一样风度翩翩。
他等到廖耀湘将心里话全部说完,这才开口对他安慰道:“建楚啊,你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很好。但是爱国不分早晚,为人民服务也不分早晚,你看看你的这些学长们不也在我们国家的新政府里任职吗?”
周恩来一面说着,一面向杜聿明、宋希濂等人投去了意味深长的目光。
这些人曾经都是蒋介石的“王牌战将”,如今他们一样也可以为人民服务。既然他们都可以,那廖耀湘又有什么需要犹豫的呢?
最终,廖耀湘接受了周恩来的这个“任务”,受聘成为了我们国家的一名“文史研究员”。在这个岗位上,廖耀湘终于可以践行当年自己报考黄埔军校,一心报国的理想了。
为了照顾他的生活,党中央还给他这样的前国民党军官批准了一项补贴。这样一来,廖耀湘每个月的收入足足有一百多块钱。
1964年,廖耀湘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当选之后,廖耀湘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关系与交流合作,在我党对于前国民党人员的思想工作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廖耀湘、范汉杰、宋希濂等人会被我党推举为政府内部的高级官员。
坦白地说,廖耀湘他们作为前国民党的军政高官,本来就掌握了一定的信息,并且拥有着不错的政治影响力。
正如后来毛主席所说的那样:“因为这些国民党高官们说上一句话,就可以少死几万人,避免很多牺牲,所以他们这些人对于人民和国家还是有功劳的啊。”
1968年12月2日,廖耀湘因为急性心脏病于北京的医院内去世,享年六十二岁。
廖耀湘去世的消息在海峡两岸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无数人自发地给这个沙场老将举行了悼念活动。
然而,海峡对岸的蒋介石却对于廖耀湘的死鲜有表示,似乎这也是他能够想到的“最佳应对办法”了。
1980年,经过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特别批准,廖耀湘的骨灰被迁移到了“八宝山革命公墓”之内。
这意味着,新中国的政府和人民永远地记住了这位由“战犯”转变而来的“人民政协委员”。
不得不说,当初周恩来总理给廖耀湘安排这个“当政协委员”的任务还是非常周到的。这样既保护了廖耀湘,也能让他为国家做贡献。
结语
时至今日,大家对于廖耀湘的评价依旧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十恶不赦的战犯,也有人认为他是改过自新的“合格公民”。
或许早年的廖耀湘只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他并不清楚自己打仗到底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代表了谁的利益。
直到进入了功德林之后,他内心的“曙光”才终于得以觉醒。这既是他个人的幸运,也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幸运。
其实在人民的字典里,所有的人无论身份,不论年龄,只要是能做到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都是人民的功臣。
编辑:浊酒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