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缘自“河图洛书”,但“河图洛书”是图?还是书?(河湟文化和河洛文化)
河图洛书中的方位谜团
传统文化中最受宠的,往往不是那些朴素的真理,而是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这种传统似乎也对得起西方人给咱扣的那顶大帽子 — “东方神秘主义”。
2007 年夏天,那是第几次研讨《易经》了?恐怕河南人自己都不知从哪算起。但这次的研讨更旗帜鲜明,就叫“弘扬河洛文化”。河洛文化
这个颇有引经藏典意味的文化词,读书人耳熟能详,但细究起所云何事何物,连《辞海》也未给出个定论:“河图洛书”是古代儒家关于《周易》和《洪范》两本书的来源的传说。《易 · 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依“图”和“书”,画成八卦,成为后来的《周易》来源。另说,大禹时,上天赐他《洪范九畴》(也被认为是《尚书》的来源),大禹依此治水成功……
“河图洛书”由神而授,圣人依此办事 — 这个说法出自《易》,但又没有详解,圣人是依图办事,还是依文办事?“河图洛书”到底是“图”,还是“书”?从先秦到唐代,没有人见过“河图洛书”是什么模样。时至今日,就是开了无数河洛文化研讨会的河南,也拿不出这方面的考古实证。所以,大家仍沿着《易》布下的迷魂阵,一路瞎猜。
今天被大众所熟悉的八卦图,源于宋代。宋初,华山道士陈抟(音:团)将河图洛书演绎成两幅图。这两幅图从北宋传到南宋,从华山道观传入鸿儒书房。最后,经朱熹之手刊于《周易本义》中,遂成儒道共用的“河图洛书”的母本。“河图洛书”就这样弃“书”从“图”了(见图 1.17)。
图 1.17 “河图洛书”的复原图
说起来,一个道士演绎的图,竟成了大儒认可的经典,颇为荒谬。但若从考古发现而论,还是有背景可查的。从周原遗址出土的卜骨上看,周时已有用“-”和“--”表示的卦象。而 1977 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太乙九宫占盘”,其图式就与洛书完全相符(见图 1.18)。此占盘至迟为西汉时期文物。其正面按八卦位置和五行属性(水、火、木、金、土)排列,九宫的名称和各宫节气的日数与《灵枢 · 九宫八风》首图完全一致。小圆盘过圆心划四条分线,在每条等分线两端刻“一君”对“九百姓”,“二”对“八”,“三相”对“七将”,“四”对“六”,与洛书布局完全符合。“九上一下,三左七右,以二射八,以四射六”,也与《易纬 · 乾凿度》相合。有人据此认为,“太乙九宫占盘”的出现,说明“洛书”至迟于西汉时期已经形成,而北宋道士陈抟演绎的“图”,也应该是有所本的。
不过,“图”虽确立了,但对那些非黑即白的小圆点排列组合的破解,一千年来从没有统一过:上古星图、阴阳五行图、东西南北方位图、阴阳数字图……还有人认为河图为上古气候图,洛书为上古方位图……总之,天伦地理,尽在图中。
图 1.18 1977 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太乙九宫占盘”,其图式就与洛书完全相符
近来读了西南师范大学编的《中国历史地理文献导读》,书编得很好,但所收 30 多篇历史地理文献中,独独没有《易》的身影。《易》虽然巫气重重,毕竟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核心地理观。《易》对天地方位做了第一次大整合,也为后代布下了一个解读天地方位的千古迷宫。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