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夏天(杨晓慧)
二十四年前的夏天也如现在这般炎热。
有些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逐渐淡忘,而有的却越打磨越清晰明亮,仿佛蚌中千辛万苦孕育的珍珠。玉的记忆长河便珍藏着一颗时间流沙孕育的珍珠。
林立的高楼,宽阔的马路,美丽的校园和穿戴时髦的人们,这一切在农村孩子玉的眼中是那么新奇,玉仿佛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阅尽城市的繁华后,玉面对的是穷学生的标签和骨子里携带的乡土气息。每当看到同学口如悬河时,内向、羞怯的玉感到一种深深的自卑。她以前只知道埋头苦读,不会唱歌、跳舞,连人多说话都会脸红。好友洁向她诉说暑假的打工经历时,玉毫不犹豫地求洁暑假带上自己。
暑假,玉对父母说学校组织补课。两个女孩子在城郊村租好房子,屋子小得仅放下一张床,但这丝毫不影响玉的心情,她做梦都梦到自己自豪地将一摞钱递给父母时,父母那惊讶的表情。计划好两人一起卖饼的,可事情有了变化。洁周末辅导的学生,因为成绩提高不少,家长要求增加暑期辅导。尽管一个人要去单打独斗,但玉突破自我的决心战胜了胆怯。
胡同里做饼的年轻东北夫妇提供了出摊的三轮车、案板、秤、刀全套的家伙什,还将饼赊给她。从未摸过三轮车的玉苦练几天后能自如上路了,她选择的地点是一个叫城隍庙的地方。那是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不仅下县的许多商户来这里采购货物,就连这个城市的居民都来这里买东西。玉曾跟同学来过几次,熙熙攘攘的人群比县城赶会还热闹。
早上五点多,玉将三张大饼放在车上,骑行了将近一个小时,赶到时,做肉夹馍的小伙,一把大刀剁得满案板流油;刚出锅的小笼包香味飘出半条街;卖豆腐脑的摊主也将小桌和马扎摆好。玉知道那些都是常摊,有自己的固定地盘,自己只能见缝插针,既保证不妨碍人家的生意,还得让人一眼瞧见。她寻摸了再寻摸,在一个靠近马路的油条摊旁将三轮车停好。这地方在进门的位置,旁边挨着一个卖小米窝头的大姨。
起初,玉羞怯张不开嘴,可看到别人热情的招呼声,尤其旁边大姨一箱子的窝头下去了大半,自己还没开张,也索性放开了嗓子:“新出锅的鸡蛋千层饼,来尝一尝啊!”吆喝声加上大饼诱人的卖相,一时间,围上来不少人,一会工夫,三张大饼全部卖光。去掉成本,每斤赚五毛,数了数挣了十五元。玉简直不敢相信,在农村一个熟练的大工,辛苦砌墙一天才挣二十多,如果下午再赚十五元,一个月就能赚八九百元,干不到两个月,毕业前的费用就不用给父母要了,玉想想就陶醉了。
饼卖得越来越多,一天能卖十几张。东北夫妇手艺好,他们的饼独一份,没人能做出那种味道。时间长了,玉的饼和她的学生身份成了周边食客们夸赞的主题。正当玉沉浸在喜悦中,她遇到了骗子。一天傍晚,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称了五斤饼,玉麻利的切好、称好,递给他,他接过去,一掏口袋却说忘了带钱,家在附近,回家拿钱送来,善良的玉看他着急的样子便信了,可直到都收摊了,也没等到他。
傻傻的玉在男子所说的小区寻找时,有位好心的老人劝她,骗你呢,哪能告诉你真地址?玉不相信骗子会骗一个穷学生,可后来发生的事情,让玉彻底相信了骗子的存在。
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将玉逼到了城隍庙里面,一个七八岁的漂亮小姑娘甜甜地叫姐姐,说妈妈没回来,爷爷、奶奶没钱买饭,她能不能先赊着,妈妈回来,她一定将钱送过来。玉刚建立起来的戒备心在纯真的眼神里土崩瓦解,她毫不犹豫地将几斤饼递给了那个可爱的孩子。那天,玉等到城隍庙关门都没等来那个小姑娘,那天的雨一直下到了玉的心里。
此后,玉更加小心翼翼,可更残酷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玉发现油条摊主的女儿也卖起了一样的饼,可很多老主顾还是买玉的。后来,那个女孩竟按进价销售,震惊的玉告诉东北夫妇时,两口子诧异地说不可能,有个学生来批饼,他们问了她出摊的地方和玉不同。东北大哥亲眼看到女孩将饼原价卖时,气愤地对玉说:“以后我不批给她了。”批不到饼后,那家人竟在玉出摊的地方摆上了东西。
卖饼以来,玉对周围的人都近乎讨好的客气,几乎所有的摊主都对自强有礼貌的玉赞不绝口,玉实在想不出哪地方得罪了这家人?玉生气将东西挪开。没想到,玉一动东西,油条摊主那黒壮的女儿,便指着玉破口大骂,玉生气质问为什么欺负人?那泼辣的黑丫头没想到玉敢还嘴,怒气冲冲地来打玉。两个人撕扯到一块,身材矮小的玉根本不是黑丫头的对手,有好心人劝:“丫头,快走吧!”,玉还隐约听到一位老人愤怒的声音:“太他妈的欺负人了!”披头散发的玉边骑车边流泪,洁好言安慰受伤的玉,不行换个地方。可玉总觉得气愤难平,一晚上未眠的玉晕倒在厕所里。
洁吓坏了,将玉送进了医院,还跑到管辖的派出所报了案。所长亲自过问此案,将黑女孩拘留,还将玉从急诊室转入了特护病房。洁从派出所民警口中得知,油条摊主见玉饼卖得好,便萌生了让女儿也卖饼的想法。黑女孩一路跟踪玉,找到做饼的东北夫妇,竞争不过,就采用进价卖和占地方的办法把玉挤走。玉听完洁的诉说,出了一身冷汗。这种情节只在电视里看过,没想到一个炸油条的夫妇却将这种下三滥手段演绎得淋漓尽致。
东北夫妇在玉进医院后吓得连夜搬走了,好心的房东大姨让小女儿在医院帮着照顾玉,义愤填膺的她怒气冲冲去了城隍庙,油条摊主看到事情不妙,端起大油锅跑了。更让玉恶心的是那对夫妇不惜编造男人得了重病,女儿精神也有毛病的谎言开脱,甚至还让外甥闺女冒充玉的校友来病房刺探情况,玉简直要被这对无耻男女给气疯了。最后去做鉴定检查,没想到黑心夫妇不惜花钱买通了人,派出所长及时发现,替换了跟去做鉴定的人员。幸好,脑部CT检查没事,但玉对于摊主夫妇的卑鄙行径深恶痛绝,她觉得只让他们出医药费和护理费,太便宜他们了,这种恶毒的人就该严惩。
派出所长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我知道你委屈,我的这些民警身上都是和歹徒搏斗时留下的累累伤痕,可是每次出警,他们照样奋勇争先,虽然世上有坏人,但还是好人多。”玉望着几个英姿飒爽的民警安慰鼓励的目光,心里的怨恨消散了不少。毕业后,玉当了一名记者,她用手中的笔惩恶扬善,无论多凶险,那个令她难忘的声音总会支撑着她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只是,玉不愿提起读书的城市,也从未回去过。
二十年后,出差的玉站在城隍庙门口,目光扫过林立的店铺,她看到了苦等骗子来送钱的女孩,看到了被撕扯的披头散发流泪的女孩。玉伸出手想拉女孩一把,可抓住的只有空气,不由得泪流满面。“你需要帮助吗?”有好心人关切地问。“谢谢,我没事。”玉擦干眼泪,挥手招了辆出租车。“师傅,去美丽华派出所”,玉急切地想找到一个人。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