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瓦罐坟有多残忍?年过60就被关进坟墓,一顿饭加一块砖(中国古代瓦罐坟)
你敢相信吗?在向来崇尚孝道的中国,在古代却有一种让人难以相信的丧葬习俗。
它叫做“瓦罐坟”,活到60岁的老人,不管有没有生病,都会被儿女送进提前盖好的坟墓中,活活等死。
古代的“瓦罐坟”到底有多残忍?
这种丧心病狂的习俗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反向尽孝的产物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便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
从汉朝时期,就用“举孝廉”的人才选拔制度,也因为孝道,我国对于丧葬制度也十分重视。
父母在世时,要孝敬父母,父母离世后,还要为父母守孝。
然而在历史上,子女尽孝还有一种奇特的方式,让现代人难以接受,那便是“瓦罐坟”。
古代的60岁和现代的60岁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现在的老人即便是到了退休的年纪,还有很多仍在继续工作的。
但是在古代,能活到60岁,那就是高寿了,但因为失去了劳动力,也被认定为没有劳动价值了,或者无异于是给家庭增加负担。
所以当家中老人快到60岁的时候,子女们会提前在偏僻的地方为老人修建好坟墓。
等到老人60岁一过,便会由儿孙背着送进坟中,也有老人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主动要求前去。
不过这时候老人还是好好活着的,坟墓也不会立即封死。
子女们虽然把老人送进坟墓里,但是良心上是不安的,于是会每天来给老人送饭。
每送一顿饭,就砌上一块砖,直到把坟墓彻底封死。
老人在墓中没有了食物,也没有了空气,便会i活活困死。
也有说瓦罐坟的封口正好是365块砖,刚好是一年。
在古代,有的老人活的岁数太大,会压制儿孙的运势,于是为了后代,有的老人虽然身体仍旧健壮,但不得不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有的子女不孝顺,好几天才会给老人送一次饭,倒是加砖更加积极,往往坟墓还没有砌完,老人就已经被活活饿死了。
这样的坟墓从外形上来看,酷似一个“瓦罐”,所以又被称为“瓦罐坟”。
这样的丧葬习俗,放到现在许多人都会觉得无法理解,在《说文解字》中对“孝”的定义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善待父母,是古往今来的道理,而“瓦罐坟”,听上去和亲手杀死自己的父母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为此,很多人怀疑“瓦罐坟”是真实存在的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陋习呢?
瓦罐坟真的存在吗?
关于“瓦罐坟”这种明显有违孝道的丧葬形式,在官方的正式记载中查阅不多,因此一直存在争议。
确实,对于从小就接受“孝道”的中国人来说,这种习俗太过于残忍。
其实胡适先生就曾表达 过“瓦罐坟”可能存在的猜测,胡适认为,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加上统治者一层一层往下剥削,许多农民其实是食不果腹的。
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失去劳动力后变成了家庭负担,所以这种“弃老”的行为,或许是真实存在的。
图:胡适
自从2000年以来,在我国的四川,陕西、湖北等地相继发现了大批古代的“瓦罐坟”,不过各地的叫法并不一样。
在湖北武当山周边的部分村落里,曾发现了许多隐藏在灌木丛中的窑洞,并且还在窑洞中发现了白骨。
这些窑洞被当地人称为“寄死窑”,是古代用来安置失去劳动力的老人的。
这些窑洞形状规整,有人工开凿的痕迹,洞内非常平整,刚好可以容纳一个人,可以蹲着或者躺着。
而在古代敦煌地区,似乎也存在这样的习俗,在敦煌莫高窟的一处壁画上,有着这样一幅诡异的画面。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一处瓦罐形状的坟墓中,,一群年轻男女面色沉痛、掩面痛哭,还有一个孩子伏在地上痛哭,这显示把老人送进坟墓的意思。
在敦煌壁画中,这种“老人入墓”图共有38处,说明在河西走廊地区,这种“弃老”的丧葬习俗也是存在的。
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也有这种“寄死窑”的存在,不过当地人叫做“知死墓”,意思也差不多。
在70年的潞州区一带,八一水泥厂取土工地就曾挖出过自死墓,墓内有土炕、灯盏,还有板凳等生活用具。
虽然在正史中没有关于“瓦罐坟”的记载,但是随着这类坟墓的发现,证实了这种丧葬习俗在中国古代是存在的。
其实不光是中国,一位日本导演在1958年曾拍摄过一部电影叫做《楢山节考》。
电影讲述的便是村里的老人一旦过了60岁,就要由儿子背到村后的楢山上去,任其自生自灭。
在楢山上,四处可见被遗弃在这里的老人们的骸骨。
儿子把母亲放在一块上面没有骸骨的岩石上,便头也不回地快速下山了。
电影或许有些地方夸大,但是电影背后却是一件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这样残忍的丧葬习俗,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古代的统治者为什么不制止呢?
为什么会出现“瓦罐坟”?
传说最开始流行这一陋习的是秦始皇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仍旧对幸存下来的六国老人不放心,害怕他们因为思念故乡而起反抗之心。
秦始皇心想这些老人就算是活着,也没有能力走上战场,这对国家来说无异于是一种负担,于是便下令,家中但凡超过60岁的老人,统一被活埋!
秦始皇的这道命令惹得天下众怒,不少人甚至想要造反。
秦始皇
这时有一位年老的大臣帮助秦始皇解决了一个难题,秦始皇突然觉得,老人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于是便下令废除这道命令。
而到了元代,因为外族入侵,中华文化的“根脉”险些断了,但这种混乱的情况下,“瓦罐坟”再次死灰复燃。
因为中原地区长年战乱,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房田农舍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老百姓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在这种生存都成了问题的情况下,老人的存在就变得有些尴尬了。
他们上不了战场,也下不了地,活着只有消耗粮食,还得有人照顾的。
相对于老人,儿童虽然也不具备劳动力,但是他们长大后,总会创造价值,但是老人就不一样了,他们的价值已经消耗殆尽了。
因此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老人就是一种负担,“瓦罐坟”也再次流行起来。
那么“瓦罐坟”又是如何废除的呢?
相传在宋仁宗时期,一位官员的父亲到了60岁,但是这位官员非常孝顺,舍不得把父亲丢进山里,于是便为父亲偷偷盖了一个窑洞,让父亲藏在里面,每天都有人来送饭菜。
宋仁宗
天儿子看看父亲,脸上闷闷不乐的,老人便问出什么事情了了?
官员给父亲说道,外邦送来一只外形像“老鼠”的动物,个头非常的大,没有人能驯服他,使者甚至以此来要挟皇帝称臣。
老人想了想便告诉儿子,准备一只九斤半的狸猫带去,没想到第二天,狸猫真的成功制服那只老鼠。
皇帝得知背后出主意的是官员的父亲后,觉得老人的智慧对于社会还是有用的,于是便下令废除了这一陋习。
并且宋朝在养老方面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古代官员到了70岁便可退休,退休后仍享受福利待遇。
其实在各个朝代,皇帝对于老人的生存问题都是非常重视的,比如在唐朝、在南北朝时期,都设有“养老院”。
但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民们是接收不到这一套概念的,他们会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规定条例。
或许“瓦罐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所以正史上不会有记载,但却又是真实存在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