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极图看中国汉字的辩证之美


从太极图看中国汉字的辩证之美


从太极图看中国汉字的辩证之美


从太极图看中国汉字的辩证之美


从太极图看中国汉字的辩证之美


从太极图看中国汉字的辩证之美


从太极图看中国汉字的辩证之美


从太极图看中国汉字的辩证之美


从太极图看中国汉字的辩证之美


从太极图看中国汉字的辩证之美

太极图也美称为“中华第一图”,由伏羲和文王演周易开启,再由道家学派老庄的完善,才形成了众所周知的,意义更为丰富的太极图。我们知道,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著名书法家、学者、《汉字对称艺典》编著李京先生,在几十年潜心研究、发掘、创建中国对称体汉字体系过程中,发现太极图与对称汉字在形式、内容上的内在联系和根脉关系,揭示了对称汉字的对立统一和人文内涵,描绘了汉字辩证哲理之美和启迪心灵的智慧画面。

“中华第一图”,从孔庙大成殿梁柱,到老子楼观台、三茅宫、白云观的标记物,从道士的道袍图案饰纹,从中医、气功、武术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刊封面、会徽会标,到南韩国旗图案、新加坡空军机徽、玻尔勋章族徽、中国古建风水镇宅符号……等等,太极图美图无不跃居其上。这种广为人知的太极图,其形状如阴阳两鱼互纠缠在一起,因而被习称为“阴阳鱼太极图”。从这张图上看,很难想象它能和洋洋洒洒的中国汉字联系起来,我们只有通过了解太极图的内在含义和与汉字结构特征比较后才能发现其中的玄妙与博大精深。

我们所熟悉的“中华第一图”即太极图不是轴对称图形,而属于中心对称图形。在一个大圆内以其半径为直径(中轴),两侧做两个向外切且内切都相等的圆,两线自然相连呈曲线形,就画成一个太极图。显然,太极图不符合轴对称情况。中心对称图形特征: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度,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故太极图属于中心对称图形。太极图形还有个特殊现象:通过圆心像反“S”一样的平分线,也称阿基米德螺线,可以使两边在面积上对等,具有面积数据意义的对称性,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轴(曲轴),但不属于图形上的轴对称情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互相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说明,中心对称与中心轴对称的两者对称方式不同,同样是180度,前者是在平面下旋转进行,后者是通过空间翻转完成,但对称的结果是一样的,并且是在同一数据形体的平面或立体空间中完成。显然,太极图的主要特征是对称性,而且是在中心意义情况下的对称。古人为了区别阴阳对比的视觉效果往往用黑白来表示,以突出图案的立体感效果。太极图的另一个有趣的特征是,即在任何一点的中轴线两侧都是对称的。鉴别对称的方法是,如果将两侧阴阳对应部分进行互换,你会发现两个对称的黑白半圆精准地对称在一个圆中,是一个标准的中心轴特征的图形,这相当于中间的阿基米德螺线被拉直的情况,十分神奇!我们可以理解两者为互为虚实、互为镜像的镜像对应关系。同理可知,这个半黑半白的圆形可以诠释为阳的背影(阴)镜像翻转180度展开合并后,显示出的虚实结合空间圆球体。并且左右任何一方旋转180度也同样可以重合,可见,中心与中心轴的对称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逻辑上是可以互推的关系。排除图像透视因素,理论上物体与其影像永远是对称的。按此逻辑推理,前面所说的左右或阴阳任何一方平面旋转180度完全重合,形成中心对称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同样,中心对称暗含着中心轴对称也在情理之中。左右对称,阴阳平衡使太极图在视觉质感上凸显稳重,庄美,恒久,秩序,辩证之美。而平分阴阳两侧的反“S”螺线,又为太极图平添了运动之美,变化之美。

太极图两个黑白各一的小圆点体现了阴阳互根,相互拥有对方的元素和特征以及偶然与必然的关系。这样的特征使看似松散的两个游动、对应的两条鱼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有、自相似的、无法割舍的基因联系和因果关系。在外观上,”鱼眼“让两鱼绽放了灵性,彼此观望,守护对方,内含上更多的是包容和设身处地的理解,体现圆融之易理。

太极图被誉为“中华第一图”不仅是因为它沧桑久远,玄机,神奇,它揭秘了宇宙,天地万象之大美,一种无声无象之美。比如它的对立统一,不同而合,阴阳互抱,运动消长,相互转化,生生不息,能量守恒等等。更令人感慨的是它与汉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它可以看到汉字的辽阔与纵横之美,哲学之美,两者文脉相连的映照之美。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论述汉字起源中记载:”古者包牺氏之天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舆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垂宪象“。 清代康熙年间由尤悔菴、周介菴编写的《历朝圣贤篆书百体千字文》记载,“万物化生莫不以太极为根宗,孔子所谓易有太极是也----伏羲氏得龙马负图因而画卦为万世文字之祖”。在“八卦文”、“洛书”释文标注:“包牺(伏羲)氏因河图始画卦,而文字之端见也;大禹时神龟出于洛水其背有朱纹丹字折之如书,故制洛书而叙九畴。”由此可见,太极图与汉字的从属关系,而卦象可能就是最初的文字,其诞生伊始就蕴育平衡对称的特征。自伏羲氏画八卦开始,“天人合一”文图思想内含就已孕育其中了。

我们通过六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古汉字外形与内含分析,来赏析中国汉字对称性,辩证性与太极图特征相互映照、中庸致和的大美之象!

如“埶”字。埶(yì)形声兼会意。金文。从坴( lù,土块),从丮( jǐ 执)。艺的本字。种植之义。基本释义:丮是双手执握种植,引申为技能。才能,技术,工艺,技艺,文艺,艺人,艺术,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从甲骨文、金文的字形来看,它像一个人伸出双手在种植苗木,人和苗木画得惟妙惟肖,非常逼真。它是一个会意字,会意一个人在用双手种植苗木。该字出自“金文”,左右对称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古人把两个独立的“埶”镜像对称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的对称汉字,烘托了生动,和谐的汉字气氛,强化了“埶”的技能性,渲染了“埶”的场景效应,增加了趣味性。这种左右两侧对应、对称完全符合太极图的对称特征,如果把正向(右侧)的“埶”视为阳,则左侧(反写的“埶”)视为阴,即成为阴阳合一的太极图模式。通过“埶”的演变示意我们看到:阴的“埶”刚好是阳“埶”180度翻转后的影像,与阳“埶”镜像精准对应,形成对称汉字的整体。可见对称汉字两个有趣的特征,如果单纯作为阳“埶”的影像,阴的“埶”与阳“埶”顺向是融为一体的,如果是阴阳对应展开,两者则是对立关系。而这两点,与太极图“两鱼”旋转180度完全重合相一致,“两鱼”首尾对应展开与对称汉字的“埶”相一致。这是一个太极图与对称汉字特征完全一致的,也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案例。

又如“嶽”字。嶽、岳(yuè)形象转形声。甲骨文。从山,狱声。在甲骨文中“岳”是上面两个小山,下面一座大山,表示一种更高、重叠,山外有山的样子,趋于象形。基本释义:表示很高的山。篆书以后出现了“嶽”字的写法。即“山”加“狱”,于是“狱”成了“嶽”字的声旁,变为典型的形声字。该字包括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在内的书法家都曾写过,作者将右面的“反犬旁”(相当其阴影)翻转180度后变为左面的反“反犬旁”,与右侧实现镜像精准对称。“嶽”字中的“狱”左侧实为“犬字旁”,在篆书中均统一为“犬”,古人主要是考虑对称和谐性的缘故。“狱”字除了左右两侧“犬”镜像对称具有前面“埶”字的共同特征外,其中“言”作为一个构件,应视为中心轴对称汉字,在该汉字中具有中轴线的意义,成为“嶽”中的组成部分,在中轴线的分割下,“言”成为左右两侧各自的一部分,如果纵观整体“嶽”字,其中的“言”既是左侧“嶽”的言,又是右侧“嶽”的言。于是就出现了左右两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映照,虚实的三维空间状貌。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嶽”作为一个整体对称汉字本身也是一个阴阳同体,不过是其一,由于“言”的共用压缩了体积的横宽、臃肿庞大,视觉上还是一个字的容量,其二,是阳覆盖了阴,两者重合,相当于阴阳叠加而已。本质上,每个汉字的反面都有与自身对称的一套(阴)影,不对称的汉字影像翻转180度即形成镜像对称,原有已对称的汉字即使中轴翻转180度,也与原来的重合,可以理解对称汉字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对称汉字重合体。可以明确:所有视觉上不对称的汉字都具备对称的基因,只是需要对其阴影进行强化和规范的一个过程。这与太极图的主要特征是相一致的。“嶽”字的演变折射了太极图阴阳互根,彼此拥有、互映的本质特征。

再例如“泊、品、畢、困”。四字均是古体对称汉字,“泊”出自楚简,其余三字分别为吴昌硕、杨沂孙、吴大澄书法大家书写。其中“泊”也有不对称写法,本字取对称案例。由于“泊”的“白”上有一点标志,因此连同“品、畢、困”一起被视为中轴线对称汉字。该四字“泊”为上下结构,“品”为品字结构,“畢”为独体字,“困”为全包围结构。这些汉字结构不同,但中轴线,左右两侧平衡对称是相同的。该类型汉字图案将两侧对折后完全对称,中间折痕呈明显中轴线特征,与太极图特征明显吻合。与前面汉字案例相比中轴线视觉清晰,界限分明,两侧对应稳固,呼应动感略逊前者。但双方映照,彼此拥有,对称特征是一致的。

通过上述汉字结构分析,我们看到了汉字与太极图内在的高度相似性,一致性。汉字或许成为太极图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作为具有音形义三大功能特征中华优秀文化的汉字,在外形结体的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尤其是形式美方面是任何文字难以比拟的。例如甲骨文的图画美、对称美,金文的严谨端正美,秦篆的纯净简约美,汉简的质朴自由美,隶书的抽象顿挫美,汉印的匀称装饰美,行书的收放张驰美等等。对称结构形成了众多神奇、对称的汉字图案, 几乎每个字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其中有很大的联想和创作空间。如《象》、《法》、《艺》、《虎》、《寿》、《雅》等,与本字的概念形象十分接近,令人惊叹。我们仿佛看到憨态可掬的大象向我们走来,代表正义化身的独角兽那威严的眼神。对称汉字营造了一个的汉字艺术“魔方世界”。大容量的对称汉字图案使人们仿佛进入了汉字艺术的“万花筒”和“百花园”!对称赋予她们更多的内含和灵性,古汉字“活”起来、动起来,“美”起来了,她们迈出了时代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著名书画艺术家,百岁老人孙菊生在评价对称汉字艺术时曾经说过,它是抽象艺术中的形象艺术,形象艺术中的抽象艺术。不仅如此,我们通过这些优美,神奇的汉字外貌之美,还可以看到、体会汉字蕴含的能量、智慧、辩证、哲理之美、时空之美和诸多耐人寻味的启迪。

比如,我们通过对称古汉字“埶”与太极图的结构分析,看到左右对称、和谐,趣味,生动的字形外貌,同时也感悟其中的辩证哲理、玄妙与启迪。

首先,是“埶”字所包含的对立统一,不同而合规律。我们看到两个正反的“埶”被统一在一个汉字之中,就像两条阴阳鱼被统在一个圆内一样,它们各自朝向不同,但它们同样“对视”着彼此,“目不转睛”地观望的目标、方向是一致的。这种互为目标使统一成为可能。它告诉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可以存异求同,同流但不合污。

其次,为人处世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主张辩证、换位思考。当“埶”的太极图运行轨迹出现阴旋转180度与阳重合的时候,阴阳就完全统一一致了,这说明它们由原来的对立面转换为对方的角度,和对方站在同一个立场、角度,自然就吻合了。它启示我们,做事,看问题要有辩证思维观念,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很容易达成共识,凡事彼此双方都能这样想,做成功的概率会很高。

再次,对立与统一,相互转化的规律。同是一个“埶”,里面却包含了两个侧面,即阴“埶”与阳“埶”,两个相互对立的元素被组合在一个汉字整体中,正如太极图两个阴阳鱼统一在一个圆中一样。如前所说,如阴为阳影的话,那么,阳也可以成为或视为阴的影,这源于太极图的阴阳对称规律,那么阳“埶”也将成为或被视为阴的影像!这种变化启示我们,一件事物有两个方面,或好或坏,或正确或错误,两者均存在相互转化的因素,如果可以洞察事物的利弊,就会将矛盾统一在一件事物中,就能掌控平衡发展的方向。一旦把握失衡就会偏向对方。如果是这样,你的影子就会被对方掩盖或湮没!就像太极图旋转180度后一方被另一方重合,覆盖一样。他也同时告诫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要看到希望,光明,在风生水起的时候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要了解事物在运动发展过程中互相转化的规律。

再比如,“嶽”字。与“埶”相比,中轴线痕迹明显,属于中心轴对称汉字。“埶”结构为两个独立镜像的对称复合汉字,而“嶽”总体为上下结构,下部分中的“言”像纽带一样将左右两侧“犬”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如果通过中轴线观察,“言”字被分割成左右(阴阳)两部分,成为“嶽”字左右(阴阳)两侧各自的一部分(半个“言”字)。从阅读的角度看,如果读左面的“嶽”即占用了右面“嶽”的一部分“言”,读右面的“嶽”即占用了左面的一部分“言”。换言之,左右(阴阳)都有对方的一部分,是一种互为交叉的连体关系。这一点,与太极图阴阳“鱼眼”特征相吻合,即黑鱼白眼,白鱼黑眼。试想,如果将“鱼眼”黑白各自填回原处,即左右两侧仅存“黑白”为对称了。“嶽”的结构内含納了太极图阴阳互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规律特征。它告诉我们至少有以下几点。

其一,要培养逆向思维,发现共性中的个性。让我们在消极中要看到积极的因素,在大好的形式下看到可能产生的弊端和不利。看到在解决问题或制定解决方案包括战略研究方面,要善于发现利弊,不搞全盘否定,也不能以偏概全。

其次,要善于洞察秋毫,不因小而不为。即使很小的元素,基因也可以发展或影响到整体。千里之堤可以毁于蚁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整体与局部是辩证、变化、发展的,了解这些方能扬长避短,谨慎笃行,防患于未然。

再次,见贤思齐,与人为善。“嶽”的易理告诉我们,你的对方以及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闪光点,哪怕一点点,都有与自己可以相融的地方,有值得学习之处,看在“善”的一点儿上,寻找与自己相同的部分,可谓是小“鱼眼”大启迪,大智慧!

再看“泊、品、畢、困”这四个字。它们尽管结构形式虽然不同,但对称特征是相同的,其中后两字中轴线特征十分明显,汉字结构形式多变,但与太极图的内在逻辑联系是稳固的,左右对称特点不会改变。由于中轴线的垂直,两侧对称均等特征,对称汉字的结字外形显得端庄,富有重量感,稳如泰山。由于对称,使它们左右互相等于对方,以左推出右或以右可以推出左的彼此互推结论规律显而易见。另外,根据太极图对称原理,不仅左右对称,而且正反也是一样的,我们因此得出几点启示:

一是,为人处世的礼尚往来的行为礼节与文化。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中国人对于礼尚往来十分重视,而且礼文化也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记·曲礼上》说:“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理则危。”这种有来有往,就是一种平衡对称和谐的文化。以和为贵,不仅指出人们希望和平相处的愿望,而且也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衡,双向,对等,不可偏向任何一方。国家,个人,亲朋好友之间实际上,就是这种把握平衡关系的模式,是礼仪文化的根基与生发。太极图彼此尊重,平衡的内含特征通过汉字的形式汉字得以体现,成为礼仪文化的化身和载体。

二是,由此及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去做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个准则。即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简单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作参照物来对待他人。本质上是对称逻辑的推理。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想着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应该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平衡思维。

三是,为人正直,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我们通过“泊、品、畢、困”四个字可以发现,它们不仅两侧对称,而且翻转到背面也是对称、正反都是一致的,并且字形端正,稳重,这与太极图的基本特征相吻合。它暗示我们:人间正道是沧桑,做人做事要表里如一,人前人后都一样,光明正大,不搞阴谋诡计。

太极图作为“中华第一图”,它的美是体现在多个层面角度,它的曲线美,简洁美,动态美,和谐美,对称美,中和美,阴柔美等。然而,更让人释然、震撼的是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包罗万象,纵横无极的大象之美,化天地宇宙与于汉字的点画间的抽象与具象之美。上古传说仓颉仰则观于天象,俯则察于地理,中通人事,乃造文字,确立了汉字伊始与乾坤太极的血脉关系。它以文字的方式绽放“中华第一图”的运动之美,无声无形之美,时光穿越之美,之美,道法恢宏之美,纵览万物的包容全息之美,辩证哲理之美!

汉字本身具有太极图辩证特征,运动特征,时空特征,能量特征这也是一种美。汉字作为自然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天人合一的文化结晶,汉字的音形义是汉字基本属性特征。它诞生伊始就孕育了有声音,有意义,有形状信息能量的特质。传说仓颉造出文字,“天地惊,鬼神泣”。是说有了文字可以让鬼神哭泣,这就是汉字的能量。而对称文字又被赋予更多的隐形能量信息特质。阴阳是运动变化之源,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动则产生阳气,静则产生阴气,如此一动一静运转无穷。运动产生能量,产生各种光能、动能、磁场。这种运动本质是对称的神魂所在。而所有这些都是在时空的前提下进行的。前文说过,对称汉字具有太极图的基本特征,换言之,它可以称之为文字版的太极图,每个汉字相当于潜在一个隐形太极图,象征着运动能量的阿基米德螺线渗融于字里画间,形成一种运动的能量体。对称文字是由阴阳两组文图构建,它诞生伊始就孕育了运动和能量的天性。这种能量是守恒的。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永远不会变化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总量保持不变。这种运动,能量,变化与天体宇宙空间自然运行融为一致,形成了天人一体的大真大美之象!

“中华第一图”表明,一个稳定的结构其内部能量是均衡的,独立的双方都有均衡的能量和平等的结构地位,这也是和谐稳定的基础。和谐对称也是汉文化的重要风格特征,这从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在词句中的使用等方面可以得到很好地体现。文字和文化具有自相似性,文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传播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工具,通过文字可以很好地了解文化文化,诠释文化。通过汉字中体现的和谐对称思想,深层次地解读汉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国学思想以及和谐对称文化和整体思维体系,辩证思维方式。同时,图解太极图的精深文化内涵,分析汉字结构的时空变化,发现汉字的外在美和深层次文化内涵,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汉字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石嶙)

注:《汉字对称艺典》由李京先生编著,著名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李范文教授作序,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各地新华书店发行,网络商场经销。该典分为:出版说明、序言、编委人员名单、部首索引、艺典正文、拼音查字表六个章节。载入6133个常用对称汉字,繁简两体。拼音直接导入页内汉字下方,部首索引、拼音查字、边框注字翻阅快查任选其一。全典为983页,竖版精装,787*1092 1/16开本,重量约2公斤。采用布面汉字压凹烫银一次成型工艺,轻型护眼道林纸4色印刷,是一部难得的具有实用意义又有美学价值的典藏。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