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规律探赜之乾卦(《周易》系辞全文)

乾卦是《周易》第一卦,卦象是上乾下乾,六爻都是刚爻。

八卦乾,按《说卦传》,为天,为王。上天下王,合之有王祭天之象。所以卦辞曰“元亨”。

卦名“乾”,按闻一多考证,同斡,从倝gàn,从乙。倝,日出光芒四射之义,在乾字中取光芒义;乙,斗,都是北斗七星的形状:乾,斡,都是北斗七星熠熠生辉之义。“北斗”之名在商朝时应该还没有固化,《诗经·大东》中“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中的“斗”是北方七宿中的南斗,而《史记·天官书》中称北斗为“帝车”。帝车更符合北斗旋转不止的特征,应该是比北斗更早的称呼。“帝”指天帝,在《山海经》中也称为帝俊(通夋qūn),在星象中对应北极星,后世道家又称为紫薇大帝;北斗七星最早被视为天帝巡视四方的车舆。而在中国神话中,天帝之车舆是由龙来拖曳的,《淮南子·注》中“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就有以龙御车的神话基因。乾卦六根刚爻,被视作牵车之龙是符合这一神话逻辑的。所以爻辞中“龙”之象不是取自乾卦,而是取自组成组成乾卦的刚爻。

《周易》系辞规律探赜之乾卦

因为北斗七星不管旋转到什么方位,其斗杓都始终指向苍龙七宿,如果把斗杓视为车辕,那么牵引帝车的龙就是苍龙七宿,所以爻辞中的龙指苍龙七宿(从南至北依次为角、亢、氐、房、心、尾、箕)。仲春出于地平线(二月二龙抬头),季春升于东天(飞龙在天),夏天高居南天(仲夏昏亢中),秋天坠于西天(七月流火),冬天隐于地平线以下(龙尾伏辰)。《诗经》中已有龙的记载,如《蓼萧》“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商颂·长发》“何天之龙,敷奏其勇”等。虽然这些“龙”多被注为“宠”,但其本义显然是威势赫赫、健行碌碌的龙。

按《大象传》,乾为天道(天行),为健,也是以北斗七星取象。北斗旋转不止,古人以北斗建时令。《鹖冠⼦·环流篇》:“⽃柄东指,天下皆春;⽃柄南指,天下皆夏;⽃柄西指,天下皆秋;⽃柄北指,天下皆冬。”象辞中“健”为健行不止之义。

《周易》系辞规律探赜之乾卦

《周易》系辞规律探赜之乾卦

从卦辞“元亨”可推知,爻辞实际上描述的祭天帝(包括帝星——北极星,帝车——北斗七星,车驾——苍龙七宿)的故事。

《礼记·月令》曰:“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这里说农历四月,在黄昏时翼宿居于南中天,而苍龙七宿则在东方天空。杜预注《左传》“龙见而雩”说:“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也。”由此可推知乾卦中的元亨就是四月的雩祭。

六根刚爻所系之辞,从初至上是按从昏至晨的时间顺序来展开的。初九“潜龙勿用”是天黑以前,上九“亢龙有悔”是黎明之前。“潜龙勿用”,稍安勿躁;“亢龙有悔”,意犹未尽。

乾卦为天,古人祭天在郊野举行,故乾卦有郊野之象。九二系辞“见龙在田”,田即郊野之农田。雩祭本就是农耕之祭,与农田紧密相关。但“见龙在田”不是说苍龙七宿出现在农田之上,而是指祭祀焚烧的像龙一样的烟柱出现在农田之上。《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以禋yīn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yǒu祀司中、司命、飌fēng师、雨师。”禋、实柴、槱皆为焚烧牺牲以祭天的仪式。

乾卦为王,居下卦可称君子(王之子),故九三系辞“君子终日乾乾”。

乾卦为天,故九四系辞“或跃在渊”。渊指天上的银河。苍龙七宿的尾宿在银河中。“或跃在渊”意思是相比“二月二龙抬头”,四月的龙身出现得非常完整了。

九三、九四居上下两个乾卦交接处,故九三言“乾乾”,九四言“跃”。

乾卦为天,故九五系辞“飞龙在天”。

六爻皆为龙,故用九系辞“见群龙,无首吉。”系辞内容与九四呼应。

爻辞中的“大人”指主持或参加祭祀的高位之人,源自“元亨”之事,不是因爻取象。“利见(现)大人”相当于说大人给部族带来了福祉。

关注我,可以读到其他卦的分享,给你一个全新的周易世界!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