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碑上刻有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李建成墓出土文物)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唐太宗李世民,想必各位读者皆不陌生,但凡读过历史,看过大唐电影电视剧的,多少都曾瞻仰过他的风采。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碑上刻有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图1

开创贞观之治的他堪称千古一帝,而说起他的哥哥李建成,大多数人想到的应该都是玄武门政变,而在那场夺嫡之争中,李建成终是落败。

关于两人,后人褒贬不一,国家的唐史考究工作也一直在进行,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揭开了历史面纱的一角。今日小编也想与读者们就此讨论一二。

兄弟过往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嫡长子,李世民则为次子。就隋末唐初的历史来看,二人的勇谋不相上下。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碑上刻有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图2

其实李建成曾率军到太原助他老爹起兵,而后招募义军攻取西河,在行军中整肃三军,与手下士兵共进退,教育手下不得掠夺百姓的食粮,后大胜西河,擒斩高德儒后班师回营,前后也不过九天。

此外,李建成在接下来的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平山东,退突厥,擒斩刘黑闼,立下汗马功劳。试问,如此驭下有方,又有勇有谋,还有嫡长子这一光环的李建成,李渊怎会不欢喜呢,尽管次子李世民也十分优秀,他还是更偏于李建成,这也是李世民心中拔不掉的一根刺。

李渊称帝后的历史,李建成的形象不尽如意。毕竟,九五至尊之争是历朝历代所不能避免的,天下既已太平,那么内部问题就来了。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碑上刻有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图3

还是秦王的李世民一直不满自己的父皇偏爱兄长,毕竟打天下时,确实多是李世民冲锋陷阵,而李建成则多作为后方防守,可最后被立为太子的居然不是他李世民,而是李建成。其实谁人不知后方指挥者的重要性呢。

在秦王诬告太子勾结外敌后,秦王府与东宫日渐不和,秦王府也因此损失不少志士,李世民在幕僚们的建议下决定发动政变.

于是有了震惊朝内外的玄武门政变,这一“变”可了不得,不仅把李建成、李元吉“变”没了,还逼退李渊,得亏成功了,不然单单是弑兄这条罪名就足以让他遗臭万年了,更毋说是逼宫了。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碑上刻有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图4

太宗改史隐兄长

李世民虽如愿登基,但逼宫始终是添了些不光彩,在恩威并用下偿愿看了《实录》后,将玄武门事变定性为“周公诛管蔡”。

关于这一改史,众说纷纭,因为在此之前,房玄龄曾对长孙无忌说过“莫劝王行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国”,这么算来,也不太算是改史。但此后的《旧唐书》《新唐书》皆受此影响,其中的李建国形象就成了昏庸之士。

后来的朱熹批李世民“一切假仁借意以行私”;近现代的曹印双教授在《李建成在初唐军政格局中地位的演变》中指出“李建成在李渊当权时期的地位始终是高于李世民的,他担当的责任也始终是高于李世民的”。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碑上刻有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图5

李树同先生在《唐隐太子军工考》也如是认为。而唐史学家孟宪实教授在经过团队严谨研究过后,指出“唐初历史经过系统篡改”。

可见,李建成的功德多多少少还是被隐去了些,并且被丑化不少。

登基后追封兄长

其实多数史书上,大都褒李世民而贬李建成,尤其是李世民改史后所出世的那些个史书。而2005年,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让世人对李世民多少有些改观,其墓碑上只有短短55个字墓志铭,志文如下: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碑上刻有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图6

“大唐故息隐王,王諱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於京师,粤以贞觀二年歳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於雍州长安縣之高陽原”。

值得注意的是,唐太宗给兄长追谥曰“隐”,而经过考究,这一“隐”字却是几经修改的。

这在《唐会要》中有记载,先是有臣下建议用“戾”,李世民否决,后建议“灵”,李世民再三斟酌还是不许,这二者皆是恶谥,这不是就容易陷太宗于不义之地吗,于是最后敲定用“隐”。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碑上刻有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图7

这个字乃是中性谥,也隐晦许多。太宗想说明李建成生前无作为吗,还是想隐去兄长的光环呢?太宗对兄长的追封是良心不安还是想堵住悠悠众口?这55字墓志铭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李世民哪怕是表现心胸宽广宽恕其兄旧部,可还是对李建成心存芥蒂。

结语:

大唐天下已成历史云烟,而我们也正在拨开迷雾的路上探索着,就目前而言,李世民确实功大于过,至于其人如何,有待进一步探究。读者们有何见解,不妨到评论区一同探讨一番。

参考文献:

《唐会要》

《李建成在初唐军政格局中地位的演变》

《唐隐太子军工考》

《大唐实录》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