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故事」零陵古城这些历史收录得太全了,值得了解和收藏

【永州故事】零陵古城这些历史收录得太全了,值得了解和收藏

图文 陈瑜

「永州故事」零陵古城这些历史收录得太全了,值得了解和收藏


(一)潇湘

潇湘,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不知迷醉了多少文人骚客,有“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之神韵,风情万种,美不胜收。在史书上最早有“潇湘”二字出现的是东汉民间文学,三国时诗人曹植的《南国有佳人》诗中“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自后,历朝历代无数文人都咏叹“潇湘”,在《全唐诗》出现“潇湘”二字259次,在《全宋诗》中出现599次。历史上很多绘画作品无不浓墨重彩描绘潇湘胜景,如五代南唐画家董源的《潇湘图》、北宋山水画家李成《潇湘八景图》等等。

潇湘在哪?历代说法不一,初唐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中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的“潇湘”泛指江南,宋代画家米芾的《潇湘八景图诗有序》“潇水出道州,湘水出全州,至永州而合焉……故湖之南皆可以潇湘名水”的“潇湘”指整个湖南,宋代词人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中写道“郴江本是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中的“潇湘”是指湘南地区。唐代柳宗元有《零陵春望》中“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岭”中的“潇湘渚”就指潇湘二水汇合的蘋岛。潇湘二水在零陵汇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潇湘,潇湘应指零陵(永州之野)。潇湘也经历代文人的书写和绘画,这里充满了美的神奇,美的神韵,才有宋代诗人陆游“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之惊人赞叹。

(二)零陵

最引起关注“零陵”的史料就是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说明,零陵称呼的由来与舜帝南巡狩有关,先有舜帝南巡狩驾崩,后有零陵地名。根据古代文献及地方志的记载,零陵名称的原初含义就是舜陵。为何取名“零陵”? 众说纷纭。一是九疑山有泠水,古时“泠”“零”相通,零陵就是泠陵。二是零,指涕零,掉眼泪。相传舜帝南巡,崩葬九疑。娥皇、女英二妃千里寻夫,泪染九疑荆竹。后人感其诚,故将舜陵改称零陵。三说“零”是数字“0”也就是说“没有”,舜帝没有具体陵墓,四说“零”是数学符号“∞”,也就是说“无穷大”,九嶷山诸山峰一带到处都可能是陵墓,也可能是舜帝后代怕先祖的陵墓被暴露而招致盗墓和掘墓。因为西汉司马迁写《史记》的时间离舜帝南巡狩驾崩时间相去2000余年,也相当于我们今天去记述西汉时期的历史一样久远,各种猜测也实属难免。

「永州故事」零陵古城这些历史收录得太全了,值得了解和收藏


(三)历史沿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遂将舜帝晚年活动过的“苍梧之野”设置一个县,取名零陵,县治设今广西全州咸水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零陵郡,大致辖今永州、邵阳、桂林等地。郡治仍在广西全州。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将零陵郡治所移至泉陵县城(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却今零陵古城。零陵古城的前身是泉陵侯国。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首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侯国辖今零陵区、双牌、祁阳、祁东、东安县地。侯国都城称泉陵城,在今零陵城北,东山之西,今零陵泉陵街一带。泉陵城邑的面积不足明代零陵城的三分之一。这时,泉陵县与零陵县(治所仍在广西全州咸水乡)同属零陵郡。《永州府志》讲得很明白:“零陵本汉泉陵县,东汉郡治于此。”随开皇9年(589年)废零陵郡,置永州总管府,改泉陵县为零陵县。永州府治和零陵县治均在今零陵区。永州的得名,一说得名于永陵。《九疑山志》说“零陵又名永陵”。大约是从北魏温子升《舜庙碑》中“疑山永逝,湘水长违”那句颂词引伸而来。北宋地理学家乐史《太平寰宇记》也说:“舜陵一名永陵,自古禁樵采,置守陵户”。二说因“邵西南有永山永水”。永山,位于双牌县永江乡,相传为古代永国后裔迁居之地,故名。其山所出之水叫永水,即今永江。从此,零陵、永州成为一地二名,常交替使用。在朝代更替中,永州或称府,或称路,或称略,零陵县总被它管辖着。尽管永州辖地有所变化,但零陵县城却一直未变。

(四)零陵古城

零陵古城汉时为土城,宋代改建砖城,明清为砖石城。《永州府志》载:“今之城池,即汉零陵郡城。创建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宋绍兴中,赵善谧增修里城,开庆、咸淳增筑贰廓。元因其旧,洪武六年(1374),永州卫指挥更拓之,而形成城西以潇水为壕堑,由西南而东堤水为池,自东至北隅凿土为濠,自北至西隅联属为池之局,城墙围九里二十七步,高三丈,阔一丈四尺五寸。门七,曰: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太平、永安、潇湘,各建楼其上。”沿潇水东岸、东山山麓分布着一批以民居、店铺为主的建筑,形成两条空间轴线的城内大街和无数条纵横交错的街区小巷,从而构成了完整的山水古城风貌。正如民谚所说“两纵三横十八巷,青砖灰瓦马头墙,花格窗、石抱门,两山一水景潇湘”。历史风貌保存较完好的街区有:水晶巷、总督巷、外河街、内河街、文星街、三多坊、柳子街。老埠头古街横跨湘江东西岸,西岸街道长200米,宽4米,由青石板铺成,现有80余米街道两边保存7座清代至民国的商号、伙铺、作坊等建筑。老埠头兴起于唐代,五代设潇湘古镇,明代设湘口驿,清代称老埠头。现存有古码头、古道、古商铺、古桥梁。潇湘古镇至清代发展成街道绵延五里的商旅重镇。同时,老埠头也是“永(州)宝(庆)孔道,湘桂通津”,水陆交通发达。在此沿湘江及湘桂驿道通达广西,沿潇水及湘粤古道可至广东,沿湘江而下,可抵衡阳、长沙,是湘、粤、桂三省重要物质集散地和中转地。

「永州故事」零陵古城这些历史收录得太全了,值得了解和收藏


(五)古城风水

古人“创建都邑,必依山川”,“因山为城”“凭溪为阻”。零陵古城地处零祁盆地中心,为最佳人居环境选址。城池东靠东山,西临潇水,潇水西岸为西山所夹,可谓“山环水抱”,是典型的山水城市。隆庆《永州府志·形胜》载:“永扼水陆之冲,居楚越之要,衡岳镇其后,九疑峙其前,潇水南开,湘江西会,此形胜大都也。”“以之用兵则易守难攻,以之利民则可樵可渔,以之登览则可展文人学士之才,发幽人迁客之思。”零陵自东汉始建至清末一直都在东山与潇水之间地势由东向西缓缓下降的台地上发展,并以“东山”、“万石山”、“千秋岭”三山为最重要的依据和坐标。三山一水的形胜,是零陵选址稳定长达两千年的一个重要原因。潇水环抱之东岸,“地形高下起伏,冈阜环绕;郁然耸城之中者,高山为最”(光绪《零陵县志》)。东山又名高山,呈南北走势,绵亘近2公里;与潇水相夹出一条南北向狭长的平缓地带。零陵城池的规划建设即充分顺应并利用之一山形水势:①借东山之巅筑为东墙;②借潇水之畔筑为西墙;③既有这东山西水两道天然屏障,南向、北向则尽量收束;一方面减少可能遭受进攻的边界长度,另一方面也节省工料。因此零陵城的形态表现为一个由东山和潇水限定而成的枣核形。以人居环境安全防御的角度来说,零陵之山水地形天然绝佳;如宋人吴之道所评价的“不墉而高,不池而深,不关而固”。其城池的规划设计,也自创立之初即充分顺应并利用天然形势,遵守“依险设防”的基本原则,后代又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巩固,实现了古城的长治久安。

(六)张飞岭的传说

话说零陵上将刑道荣与张飞战不了几个回合,就逃回零陵城里,任凭张飞挑战,太守刘度闭城不出。零陵城三面是水,一面是山,易守难攻。张飞见攻城不下,便将兵马驻扎在离城20里的接里桥。一天傍晚,张飞带着十多个扮成渔民的士兵,悄悄来到西城脚下,沿着通往潇水河里的一条排水沟爬进城里,躲到了东山之上,迅速爬到山的最高峰鹞子岭,张飞把一只8斤重的靴子踢到了离城20里的营中,将士们一看铁靴,就知道张飞进了城,便火速赶来,与张飞里应外合,攻下了零陵城。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飞取零陵的功绩,在他爬过的那个水口修了一座桥,取名“水口桥”;在他踢落铁靴的那个地方取名“接履桥”;张飞攻取零陵后,在东门岭与南门之间建了一个点将台,每日调兵遣将,操练军士,准备再取桂阳(后孔明没有派张飞去,派赵云去取了桂阳),他驻兵的那个山现取名为“张飞岭”,岭下的“点将台”至今依稀可辨。零陵人见张飞练兵辛苦,特地酿制了一种好酒慰劳他。因为张飞一脸大胡子,有人就把这种酒叫“张飞酒”,也有叫“胡子酒”的。

「永州故事」零陵古城这些历史收录得太全了,值得了解和收藏


(七)古城“九井”

古零陵有 “五码三台,九井三槐”之说,据《零陵县志》记载:“九井”是指撒珠井、紫岩井、吕虎井、春泉井、发珍井、惠爱井、朝京井、智泉井和杨清井,但“智泉”、“杨清”二井现已无法考证。除“九井”外,零陵古城内的霭士井、徐家井也是历史悠久,承载了零陵灿烂的古井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撒珠井:嵇有庆《零陵县志》载:井在“东山下,学宫前圹内。”在今撒珠井巷。井壁圆形,上设井栏,栏以巨青石凿成,栏上刻:“古撒珠井,民国五年 ( 一九一六 )重修”字样。井深五米余,水深一米许。即使久旱不雨,但水源不断。尤为奇特的是,井底均系小颗卵石,每逢日光下彻,水面晃动,犹如颗颗珍珠,古井名为“撒珠”。

紫岩(仙)井:该井位于中山中路文星街256号房址即张浚故居内,为张浚亲手开凿,至今仍然在供附近百姓取水饮用、浇灌。井为圆形,内径0.7米,外壁厚0.22米,用青石砌筑,深10.8米左右。井口和井底较小,中间较大,形似腰鼓。在用巨石凿成的八边形井栏上,至今还保存有明朝天启皇后亲书的“紫岩仙井,天启六年”石刻字样。天启六年,即公元1626年,距今已788年,但水仍清冽,四季水源不断,堪称仙井。

吕虎井:又称观音井,嵇有庆《零陵县志》载:井在“东山下,吴孙权遣吕蒙取荆州,驻兵于此,扦剑涌泉,谓其有力如虎故名。即今观音井。”此井位于今中山中路市中医院内,井为正方形,井壁以大卵石砌成,无井栏。相传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驻兵零陵,一日,在东山练兵,马渴人饥,吕跳下马背,拔剑掘土,泉水涌出,后人用卵石围砌,取名“吕虎井”。据说,后来唐代柳宗元被贬永州最初的居住地龙兴寺的前身就是吕蒙将军府,唐代草圣怀素从龙兴寺古井里淘出过一枚汉铜印“军司马印”,从此爱不释手,常在他的得意之作铃盖此印。吕蒙将军攻零陵,“军令严肃,百姓不扰”;零陵人民为纪念他,在东山建孱陵侯庙,“神即吴将吕蒙也”。

春泉井:位于中山中路水晶巷444号。井呈四方形,深五米余,井壁以青条石砌成,井栏系用四块大青石拼组,四周空地为9平方米。此井水质清澈,四季不涸。

发珍井:位于原零陵县人民法院内,水色明净,冬温夏冽,井栏呈圆形,建国以后修理过两次,现在的井栏是用水泥砌成,地面用水泥冻为四方形,旁有排水沟。

惠爱井: 嵇有庆《零陵县志》中引王元弼《名胜志》曰:“井在县治前,水极清冽,相传水脉通江水,远近之民赖之。惠爱之名,未知始自何人? 予作记并书‘惠爱井’三字,因系以铭:惠之爱之,视井如斯;我来为吏,以井为师。”县治前,原名县门口,即今中山 南路零陵区医疗器械修配站所在地。

朝京井:嵇有庆《零陵县志》载:此井“在朝京坊”,即今东风大桥下面的北街,一九五九年该厂修建厂房时,此井被填,已掩没无存了。

徐家井:徐家井现位于徐家井中路南侧徐家井菜市场内,挖掘于明朝,井为方形,青石围成。相传明成祖永乐年间,朝廷对交趾(今越南)用兵,成祖皇帝特从开国大将军徐达的后人中,挑出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带兵前往永州。交趾战事一结束,凯旋的徐将军奉旨驻守永州城。因其母爱参佛,看到府邸周边居民饮水多有不便,徐母便命人在府前凿了一口宽大的井,以供百姓日常之用,这就是徐家井。后来徐府毁于战火,而井延续至今。

霭士井:位于七层坡居委会中山南路新街北侧346号,始建于宋代,现存井为明代重修建,井为正方形,1米正方,外壁后0.2米,青石砌成,深3米,井四周地面铺青石。此井自明重修后从未进行维修,但仍保存完好,水仍清冽,四季不涸。据《零陵县志》记载的零陵九井之一的吕虎井,又名观音井,在东山西麓(永州第二中医院内)。井呈正方形,井壁以大卵石砌成,无栏。井水清洌,附近居民赖以饮用。明代,在其址修关羽庙。零陵人还在城南百家渡修诸葛庙,在东山建汉寿亭侯庙(祭刘备)。

(八)古城“三槐”

“三槐”,系指永州市内的三株槐树。槐树何以被列为胜景,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谓槐树系落叶乔木,初夏开花,如蝶形,色黄白,实为长荚,状如连珠,中有黑子,可作药用,因此,它可点缀风景,又有实用价值,一谓它在历史上有“槐衙”,“槐厅”的掌故。前者指唐代天街两旁多槐树,故号曰“槐衙”(见唐朝尉迟屋的《中朝政事》);后者指唐代的学士院第三厅阁子前有一株巨槐,因号“槐厅”(见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永州城的“三槐”可能这两种说法均而有之。如三株槐均种在祠宇或衙署之中,而未种在一般的地方,似乎可资佐证:

一株在“寿佛祠”内,即原北门大米厂。由于树身已空,人们经常将字纸(过去人们以“敬惜字纸”为美德)抛入,三十年代的一天,有人误将火种投入树洞,火势蔓延,树被烧毁。

一株在“镇署”前,后零陵地区人事劳动局所在地,六十年代,以有碍基建被砍。

一株在“府治”内,即原地区工商银行内。树身已空,扁平,树干成四十度左右倾斜,因小孩经常爬树,脚印较深,宛如板梯,株围抱余,高四米多,上分三支,直指上空,全树高十米许,历尽磨劫,树皮剥落,但入春以后,枝叶依然青翠茂盛,树干依旧劲挺,显示了它无穷的生命力。此树究竟是何年所植,无从查考。

(九)古城“五码”

“五码”,即潇湘门码头,大西门码头,小西门码头,太平门码头,南门外码头。昔年无自来水供应,城内居民用水除汲取井水之外,就都往码头提水或洗濯,每天晨昏,担水的人们你来我往,是相当热闹的。后来随着生活需要又增加了三个码头。

1、潇湘门码头:始建于唐代,宋、元、明、清均有修缮,为永州古城沿河四大码头之一,青石砌筑,上码头直进潇湘城门。先前是停泊船只和供居民饮用取水的码头。

2、大西门码头:明万历十九年(1591)知县万金复架浮桥,命名为平政桥,1969年,东风大桥建成后将浮桥拆除,后因两岸人行往来不便,于1970年在此设轮渡,日渡2000余人次。1993年恢复浮桥,命名为霞客渡,纪念徐霞客游零陵时在此过渡去河西。

3、小西门码头:位于南津渡办事处七层坡街西端,东临七层坡,南临现沿江东路,西与愚溪桥隔河相望,北临外河街。始建于汉代,宋、明代均有修缮,为零陵古城四大码头之一。相传三国时,诸葛亮攻打零陵在此渡河。

4、太平门码头古称“百家渡”,又称杨梓塘码头,位于南津渡办事处七层坡居委会255号中山南路太平门路西端,始建于明代,青石砌成,现仅存临江石阶,宽9米,近深6.2米,保存了200米长的太平门城墙,高约50cm。原系人工摆渡,1970年改为轮渡,日渡3500余人次。1985年萍阳南路建成通车,过渡行人减少。

5、廻龙塔码头:又称老渡口,1968年前,系322国道车辆专用渡口,先是人工摆渡,后改为轮渡,东风大桥建成后,改为行人渡口,过渡行人很少。

6、诸葛庙码头:位于朝阳办事处诸葛庙村,系青石结构。现存码头为明代所建,宽4米,石级48级,临江水台阶为半月形,上23级台阶有歇台,码头两侧沿河围有三级40余米长的方形青石,且码头建筑风格独特,是零陵城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码头之一。

7、南津渡码头:位于城郊南津渡村,系青石结构,建于明代,宽4.2米,石级44级,临河台阶为半月形。上9级台阶设歇台,上35级设小歇台。该码头是沟通城南郊区潇水两岸行人往来的渡口,人工摆渡日渡500余人次。

8、潇湘古镇东岸码头:位于七里店办事处老埠头村三组,西与潇湘码头对称,并与西岸潇湘古镇隔河相望,东面附近为老埠头村三组村民住宅,往南为东岸潇湘古镇旧址。该码头为青石砌筑,临河为歇台,上歇台再转向自北向南拾级而上坡长30余米。由于年久失修台阶青石条已大部分坍塌,仅存5级青石台阶。

「永州故事」零陵古城这些历史收录得太全了,值得了解和收藏


(十)古城“三台”

“三台”即“望乡台”、“望江台”和“望月台”。

“望乡台”在三贤祠—今东风大桥东头右侧的高坡处。他乡游子,每感旅游寂寞,登上山坡,徊徘四顾,总不免兴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感慨。这可能是“望乡台”命名的由来吧。

“望江台”在城中心偏西处的新街——今零陵区七层坡小学门前,这里的地势也颇高,潇水就在它前面流过。宽阔的江水,滚滚滔滔向北流去。登高俯视,怎不会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情怀!

“望月台”在千秋岭—今千秋岭小学所在地。这里靠近东门,每当月出东山,徘徊斗牛,此时此刻,墨客骚人徜徉于此,是会游目聘怀,以极视听之娱。古人就此命名,是富有诗意的。

(十一)古城古桥

1、愚溪桥:位于愚溪入潇水处,系石拱桥,建于清乾隆年间。桥为2拱,长19.5米,宽4.5米,两边护以石栏,两端上下有石级,石墩石基坚实,20世纪70年代将石级填平成为城区公路桥,可通行4吨载重汽车。《零陵县志》记载:“愚溪桥,河西愚溪上,地面清旷,木石丛秀,留连憩止,为一郡之胜。”传说,每年的中秋节晚上,一旦皓月当空,清辉播洒在河面上,人站在河东遥望愚溪桥,桥拱变二为三,谁也弄不清是何缘故。因此,“愚溪望月”成为一大奇观。而“愚溪眺雪”则是著名的永州八景之一。

2、接履桥:又名接音桥,位于接履桥镇接履桥村。始建于三国,明、清重修,古时是沟通广西、衡阳大道。桥为单孔石桥,桥面上有明、清重修之石刻,建筑面积约110平方米。桥上建亭,原亭内设有关公石刻像及石碑,桥两头皆立一对石狮均于1967年被毁。亭由于年久失修,于20世纪90年代倒毁。传说三国时,张飞攻打零陵,后援上不来,他在东山猛喝声,关公在此听见了,飞马驰援张飞,故名“接音桥”,后音变为“接履桥”。前面谈到接履桥得名的另一种说法,孰是孰非,请游客判断。

3、茆江桥:位于南津渡办事处茆江桥村,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是典型的湘南双拱石桥,长45米,宽6.2米,拱高8米,宽15米,桥面立雕花石栏,桥西端设石狮一对,现仅存一座石狮。现为零(零陵)菱(菱角塘)公路桥。

4、仙人桥:位于南津渡办事处茆江桥村四组,建于清代,南北走向。桥面面积为200平方米,双拱石桥,拱高6米,拱宽13米,桥长32米,宽6米。

5、贺家桥:位于七里店办事处向家湾村二组,建于明代,青石结构,面宽3.6米,面积为21.6平方米。一拱,拱高3.5米,拱底宽3.2米。桥面东西两侧置长方形石栏,是潇湘古道的必经之路。

「永州故事」零陵古城这些历史收录得太全了,值得了解和收藏


(十二)古城城门

古城门分为东城门与南城门。东城门位于零陵区城东、东门巷101号,是永州古城七大城门中唯一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门,分为内外两道门,且相距12米。其中宋城门(内门)墙基为青石所砌,其上小青砖砖砌,券顶底宽3.5米,进深2.5米,通高4米。明城门(外门)全为青方石所砌,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底宽3.5米,进深6.4,券顶通高3.3米;外层底宽2.8米,进深4.6米,券顶通高2.8米。该城门于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城门位于零陵区城南路南端,建于宋代。青石砌成。现存城门券顶已塌毁。原门宽4米,进深6米。今存城墙段43米。

(十三)古城古亭

1、福寿亭:位于南津南路西侧,南津渡办事处福寿亭居委会辖区内。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东西向,长13米,宽7米。东西墙为石牌坊,中设券门,抬粱式,盏小青瓦,现存西牌坊,上题“福寿亭”,环以取龙戏珠石雕。亭内有石柱四根,高约5米,宽约0.4米,4根方形石柱刻有楹联。福寿亭历史久远,是永州古城保存至今唯一的清代青石结构式建筑,结构独特,石雕精美,其历史、文学、艺术价值甚高。

2、节孝亭:位于钴鉧潭村,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清翰林院待诏邑人熊学礼为母节敬孝捐修建。亭系砖木结构,抬梁支撑屋面,盖小青瓦,封火山墙,各有一券门。亭长11米,宽7米,内有石柱4根,高4米,上面阴刻两副对联,一副是“古井流香,人怀六峒;贤泉比洁,地纪零陵”。一副是“憩片时,沿堤寻柳迹;饮一勺。放步到枫林”。南券门上,有竖写“奉旨旌表”四个大字,下面横写“节孝亭”,四周饰以浮雕云龙图案,均为石刻。亭旁同时建茶舍,内有熊学礼亲笔题写的《奉节母命鼎建茶亭记》石刻一块。2003年5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诸葛庙亭:亭位于潇水河畔诸葛庙村。现存建筑系砖木结构,东西券门为砖造,硬山墙,山墙门额竖刻“诸葛庙亭”四字。亭深13.5米,宽11米,面积为148.5平方米。2002年7月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四)古城古街巷

永州古城内的大部分古街巷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走向和空间尺度,巷内历史元素也保存较好,基本延续了历史风貌。

1、水晶巷:在永州古城内的古街巷中,以水晶巷最为出名。该街巷东连中山南路,西接正大街,长约150米,宽3—5米不等,类似京城胡同。街巷两边多为1-2层的古老木板屋和一些解放前的砖瓦结构建筑,云墙和青石院门、台阶等历史元素保存较为完好。街巷内多石库门,穿过石库门,就是一个个呈“中”字、“品”字或“串”字的院子,院内粉墙黛瓦,漏窗巧缀,富有江南水乡的风韵。

2、鼓楼巷:该街巷分为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段,走向基本保持原状。东西向又成“Y”字型布局,总长度约为300米,宽3-6米不等;南北向长约100米,宽4米左右。鼓楼巷两边现多为多层的现代建筑,保存了部分1-2层的木结构房屋和成片的鹅卵石铺地。

3、总督巷:该街巷呈“L”型布局,总长度约300余米,宽2-4米不等,空间尺度基本保持原状,多曲折,为青石板路面,保留了大量的1-2层木结构房屋和民国时期的土砖建筑,巷内的青瓦、漏窗、古石墩等历史建筑元素保存较好,具有较为浓郁历史气息。

4、三多坊:该街巷因先前是酒、面粉、轧籽等手工业的工作场所,而被命名为“三多坊”。解放后,因古城墙的拆除和城市的相继改建,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三多坊总体结构逐渐演变为“T”字型布局,分为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段。东西向东起正大街,往西走80米则到街巷尽头,宽约4米,两侧多为多层现代建筑,道路正中间为青石板铺地,两边配以鹅卵石铺地;南北向长约100米,宽为3-5米,其南、北两端进口较窄,中间较宽,两侧完整地保留了以青石砖古墙和部分木结构房屋,较好地延续和保存了历史风貌。

5、内河街:现存内河街长度约为80米,宽2-3米,巷内较为完整地保存了长约40米、高约2.5米的青石砖古城墙,这是永州古城内最为珍贵的遗址之一。

6、文星街:该街巷位于七层坡菜市场北侧,呈东西向,东连中山南路,西连解放路,南过菜市场为七层坡,全长 330米,宽约3米,因南宋“文星”南轩夫子—张栻曾随父张浚在此街居住近十年,而以“文星”命名。目前,该街的基本走向和空间尺度保持原状,且较好地保留了部分木结构房屋。

7、大西门路:该街巷东接新街,西至大西门码头,长约150米,宽约7米,以永州古城七门之一的大西门命名,原是通往大西门码头的必经之路,现可从此过黄叶渡浮桥至河西柳子街。现存街道两侧多为现代建筑,保存了部分木结构或青石砖历史建筑。

8、小西门路:东接七层坡路,西至小西门码头,长约100米,宽约4米,以永州古城七门之一的大西门命名,原是通往小西门码头的必经之路,河西对面的是古愚溪桥。现存街道两侧多为现代建筑,保存了部分木结构历史建筑。

9、太平门路:该街巷是东起中山南路,西至太平门码头,长约250米,宽 9.5米,以永州古城七门之一的太平门命名,自古以来是城南东西走向最长的一条老街。这条街解放前曾叫县城隍街,因为县城隍庙的旧址就在城南路北端与太平路三叉路口附近,且由于城隍庙的存在,该条街巷在当时是永州古城内较为繁华的街巷之一,后因抗日战争中城隍庙被日军飞机炸毁,街巷逐渐萧条。现存街道两侧多为现代建筑,保存了少量的木结构房屋。

「永州故事」零陵古城这些历史收录得太全了,值得了解和收藏


(十五)收录后记

如此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在全国都不多见,确实是永州人民的骄傲,如何去按照“修旧如旧”的指导思想恢复这些景点,是当今永州人要倾全力去做的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振古城旅游经济,永州人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史料收录,本着宣传古城,让更多人了解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不在永州长大,对永州过去的历史了解不深不透,未必全面,也难免有不实之处,希望研究古城历史的专家多批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