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颜六色的唐卡,洁白的内心
由于佛教传入藏地后,吸收了藏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系,因此,其物质载体往往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繁复的色彩装饰,独特而强烈的搭配,不仅使藏地佛教用具具有很高的识别度,让观者印象深刻,每一种颜色也有对应的意义,不论对于制作者还是观赏者、供奉者,在与这些用具的接触中,都能通过它的色彩语言得到独特的体验。
藏传佛教用具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莫过于唐卡。
繁复的色彩,精致的细节让每一位观者不仅眼前一亮,也更心生敬畏。但你也许不会想到,在一幅运用了少则三四十,多则上百种色彩的唐卡中,有着绘制者对色彩运用的执念。
唐卡绘画在色彩运用上十分考究,不仅对冷暖色的对比色调有讲究,不同颜色搭配展现的艺术美感,每种色彩所对应的象征意义和宗教内涵也是绘制者关注的问题。在《彩绘工序明鉴》、《造像量度经》等藏传佛教绘画经典中,唐卡绘画的用色规范均被谈及。
与我们熟知的红黄蓝三原色不同,在传统藏画理论中,红黄蓝白四色才是基本色,又称为主色,而其他的颜色因为是由这四种颜色搭配衍生的,因此被称为副色。在工珠云登嘉措所著的《知识汇总》中,基本色又在四色基础上增加了绿色。
这五种基本色颜色是绘制佛像身体的主要色彩。在《藏族传统绘画》一书中,藏族著名画师旦巴绕丹就以诗歌形式详细描述了唐卡的不同颜色所代表的意义:
红和橘红色之王,永恒不变显威严,
青、蓝美丽幸福家,富饶、智慧者为伴,
亲朋知友在其中,暗色威武如武官(宫),
有你黑来再加劲,清澈三青如湖水,
不容让巴来离间,先行信使淡胭脂,
格西石黄侍活佛,土黄你把金垫当,
亲朋副色之行为,根据需要你去选,
烟色、雄黄油润厨,忠实帮厨暗翠绿,
色之天性从中明,劝君牢记在心中。
由此我们可知,红色多用于体现佛之威严;黄色佛像多象征富贵与荣耀;蓝色多绘欢喜佛、胜乐金刚一类题材,有吉祥喜庆之意;绿色也多含有家庭幸福的寓意,如肤色深绿的绿度母形象,即象征用增息怀诛四业的加持力利乐众生;白色佛像象征佛祖广大无边的智慧,也象征平和与安宁;黑色则被用于护法神、金刚等镇妖降魔神,象征着护卫、守护,并多施金色勾线,画面威严而庄重。
唐卡的绘制不仅用色讲究,颜料的制作也大有来头。
虽然雪域高原物资贫瘠,但并不能阻挡虔诚的信仰者们的赤子之心。为了采集适宜绘制唐卡的原料,他们寻遍藏区各个角落,既敢于冒着随时被活埋的危险深入矿洞,也不惧粉身碎骨的威胁攀岩走壁。
虔诚的信仰让他们无谓生死,只为成全心中的荣光。
在他们手中,孔雀石、云母、朱砂、青金石、雌黄、雄黄、瓷土矿、胭脂、许康草、花青、黄莲花等再不是些微不足道的矿石和植物,而是传达神域教化的圣旨和解脱苦难的渡船。这些矿物和植物原料根据材质不同还需要不同的加工。
在藏区,有这么一句流传甚广的谚语:雌黄、雄黄、白粉需要“壮汉”来磨,藏青、石绿、朱砂则需要“病妇”来磨。也就是说对不同的原材料研磨的力道、速度等都有所不同,这样才能使颜料最终呈现好的上色效果。
当然,这种对原料的再加工不仅需要针对性的研磨,还需要筛选、捣碎、加热、过滤等繁琐步骤,如此反复五六天后,粗犷的原料才足够细腻,才能最终成为上画的颜料。
刘晌在《油画色彩语言发展》中说,色彩是油画语言中的灵魂,色彩语言是用色彩表达情感和思想,并使色彩成为一种可以直接实现心与心交流的工具。
同理,唐卡的色彩也是唐卡的灵魂,这些明艳的色彩不仅在宣扬着佛家的慈悲与普度众生的教义,更表达着一代代唐卡画师内心最真实的崇敬和虔诚。
正如歌德所说,色彩是“内心的色彩”,因为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所以才竭尽所能选择最好的来绘制心中最神圣的形象。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126507的红唐绿度母唐卡: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