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解第十六讲

  主讲:释慧祥

  日期:2005年10月30日

  讲别:第十六讲

  请大家合掌。

  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并称念:“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并发愿:佛弟子(您们的名字)愿以今天听经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令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得种善根;已种善根者,善根增长;善根增长者,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转;菩提心不退转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广度一切众生无有障碍。

  并愿以此誓愿之福回向给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愿弟子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身体健康,家庭和乐,事业顺利,生生世世不堕三途八难,生生世世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早登正觉,广度众生。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

  好!请放掌。

  我们上次在第十五讲中,说明到“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其中,也举《华严经》的经文来说明“无量”、“无数”、“无边”这些词的含义就是“计数单位”。并且,引《六祖坛经》中五祖弘忍大师与六祖惠能大师的对话,来说明“迷时师度,悟时自度”的道理。因此而说,其实众生都是自觉、自悟、自度的。正如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真正的觉,是要自觉;真正的悟,是要自悟;真正的度,是要自度。

  虽然是自觉,自悟,自度,但是,当我们在迷失方向,不知门径之时,善知识的领导入门,走向正道,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因此,当一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男子或女人,在度众生时,应当如此想:其实,当我度成功一位众生成佛时,并不是我度他,我只是帮助他自己度自己。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只是创造因缘来让众生自己度自己。如果众生不长进,则我们也是无能为力的。虽然如此,而我们行菩萨道者,要难行能行。

  我为什么说,对不长进的众生,我们也是无能为力呢?如《解深密经》中说:「善男子!若一向趣寂声闻种性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众苦故。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弃背利益诸众生事;由彼一向怖畏众苦,是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我终不说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者,当坐道场,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说彼,名为一向趣寂声闻。」

  但是,如果他们自己懂得长进,则又不一样了!

  如《解深密经》中说:「若回向菩提声闻种性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何以故?彼既解脱烦恼障已,若蒙诸佛等觉悟时,于所知障其心亦可当得解脱。」

  因此,各位!希望您们常常长养慈悲心,则易于进趣无上菩提。希望大家常常为了无上菩提而不畏艰难困苦,能广学法门,来突破困境,直趣无上菩提。

  各位!当我们在度众生时,要有「其实没有一位众生是我度的,都是他们自觉、自悟、自度的。我只是给予得度因缘,我也愿意永远给予得度因缘,好让他们有机会自己选择正确的方法,因而自己得自度。」

  各位!诸佛菩萨,都是愿意为我们创造很多得度的因缘,而我们自己要懂得珍惜,别辜负了佛菩萨所安排的因缘。正因为所有的佛菩萨都愿意为我们安排得度因缘,只要我们面对一切境界时,能「正行、法行、持戒清净,所愿必得」。

  但是,我们面对一切境界时,往往都是「危险行、非法行、不清净行。」因此,才会下三恶道而受苦受难的。

  各位!善知识是很重要的。佛菩萨是我们的善知识。我们要常常从经典、律典中去与佛菩萨接心,去学习佛菩萨的悲、智、愿、行。

  善知识,是可以帮助我们圆满我们的清净行(全梵行)的。例如在《增一阿含经》就有记载:

  「尔时,阿难白世尊言:『所谓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也。将引善道以至无为。』佛告阿难:『勿作是言,言:「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识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与共从事,将视好道。我亦由善知识成无上正真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皆悉免生、老、病、死。以此方便,知夫善知识之人,全梵行之人也。』」

  各位!善知识者,「与共从事,将视好道。」

  因此,各位!当我们看到《金刚经》中载,佛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我们要如此来深入体会佛陀的教导:

  一、我们要发愿自己进步,好让我们不论遇到任何一类的众生,我们都有能力为他们创造得度因缘。

  二、我们要自我心理建设,虽然我们为任何种类的众生创造得度因缘,其实都是他们自己自觉、自悟、自度的,而没有一位是我们度的。

  三、诸佛菩萨也是如此,随时在为我们创造得度因缘,我们要自求上进,以免辜负了他们精心安排的得度因缘而自寻苦果。

  四、当我们遇到某些众生度不动时,不要起懈怠心,而应起增上心,发愿要再学更多法门,以便能度这类的众生。

  五、当我们在度众生时,不要执着一定要“我”来度他们,其实只要众生有得度因缘,谁来度都是一样的。

  六、当我们在度众生时,不要执着我只度某一类“人”,有些人我不想度他们。我们要发愿,不论遇到哪一类人,我都希望能有足够的慈悲、智慧、能力、方便、善巧、因缘来帮助他们自度。

  七、当我们在度众生时,不要执着我只度某一类“众生”,有些众生我不想度他们。我们要发愿,不论遇到哪一类众生,我都希望能有足够的慈悲、智慧、能力、方便、善巧、因缘来帮助他们自度。

  八、当我们在度众生时,不要被“时间”及“次数”障碍住我们度众生的菩提心。我们要发愿,不论要经过多久,也不论要经过多少次尝试,我都希望能不放弃任何一位众生,要开创更多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自度。

  【经文】“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释经】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在创造让众生得度的因缘时,卡在一定要我来创造众生的得度因缘,或卡在只为某类人来为他们创造得度因缘,或卡在只为某类众生来为他们创造得度因缘,或卡在有时间次数的限制之下来为众生创造得度因缘,则这个菩萨,就不能成功地行菩萨道。

  好了!下课。

  (注:已经慧祥法师初次校正。)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