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的美学意蕴(三):心净为美
《维摩诘经》的美学意蕴(三):心净为美
《维摩诘经》主张心净为美,强调净心即佛,净心即净土。什么叫净心?心无尘垢,一念不住,一念不生,不思善恶,不思有无,不思色空,身心内外寂然清净而又不思清净,连“不思”也不思,即是净心。若心里还有一个“不思”的念头,就已经心有尘垢了。这与《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是相通的。《维摩诘经》对“垢”、“净”的解释是:“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佛教三藏十二部的所有教义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维摩诘经》作为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自然也强调“自净其意”的重要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是佛教戒律的起用,而不是佛教戒律的体性,佛教戒律的体性是通过扬善抑恶而达到“自净其意”的终极目标。“自净其意”即要求心念清净。为什么佛教这么重视心念?因为身有羁绊,而心无障碍,心是最自由自在的,只要一动念,刹那间心就能穿越虚空,飞到外太空。这就叫一心能盖万法,一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心念的领域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人的起心动念,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都会对周围环境乃至整个宇宙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更不消说会对人自身的肉体和精神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了。所以学佛修行的关键在于调伏心念。
《维摩诘经》讲到心念与佛土之间的关系,认为心净则佛土净,只有念念清净才能证得“无量佛土皆严净”。一说到佛教的“净土”、“佛国”,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土地、世界或国家这些名词,实际上,佛教所说的“净土”和“佛国”不是形相的观念,不同于世间法中的土地、世界、国家这些形相上的概念,佛国、净土事实上是一种证道得道的境界,即佛菩萨的觉悟境界。简言之,佛土不是世俗所说的国土,而是学佛要求证、要达到的境界。佛土即境界,只不过,境界是从修持的因上讲的,而佛土是从修持的果上讲的。维摩诘经说:“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大乘佛教认为,众生都有佛性,都有如来智慧之德相,都有成佛的可能。众生自性本来清净,只是被无量劫以来的业力遮蔽了,被烦恼和妄念染污了,才显得不清净,为了去除蒙在自性上的污垢,使众生“入佛智慧”,转凡夫境界为佛菩萨境界,诸佛菩萨依据众生不同的根性、不同的业力、不同的知见成立不同的佛土境界,施行不同的教化方式。可以说一切佛法,一切法门都是为了调伏众生之心,使众生的自性离垢得净,成就清净佛土的境界。《维摩诘经》所说的净土,不是专指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而是包括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有的净土。心净则佛土净,理论上说说容易,实际做起来却很难。因为这需要很高的佛教修证功夫。只有真正修得禅定功夫的人,才能见到身心内外一片光明,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所见一切皆是清净庄严的佛土。
《维摩诘经》中佛在解答舍利弗的疑问时说:我们这个世界原本就是清净庄严的佛国净土,为何众生见到的却是秽土,那是因为众生的眼睛被自己的业障遮蔽了,所以看不到净土。犹如日月本来光明,而盲人却见不到。这“是盲者过,非日月咎。”无论从本体还是从现象的层面上说,这里佛说的是一切唯心造的道理。净与不净、美与不美都是唯心所造。在维摩居士开示光严童子那一节中,维摩居士宣说了什么是道场的见地:“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真正的道场是不着相的,真正的道场在心,不在外境,一念清净,当下即是道场。由此给予美学的启示是:一念清净即是美,美不用外求,美就在心中。真正的美是不着相的,真正的美在心,不在物,不在外相。长者子宝积赞美佛的偈颂有言“心净已度诸禅定”,意谓佛内心的清净已经超越了禅定境界,无需再借助禅定工夫来保持清净境界,坐卧住行,无论做什么,佛的内心随时随地都住在清净境界,无所谓定与不定。
《维摩诘经》认为,美由心生,美从净念生。经中有言“于众言音,微妙第一。”众生心念清净,才能听到菩萨微妙第一的言音,而能感应菩萨微妙言音的人,哪怕世间一切噪音入耳皆能变成清净之声;反之,即使听到悦耳的声音也会变成烦恼之音。可见,与儒家以善为美不同,佛教的美学观是以净为美,即心净为美。内心清净寂灭,没有一丝杂念,没有烦恼缠盖,心如明镜,纤尘不染,即为心净。一言以蔽之,所谓心净就是心理上离一切染污,而离一切染污即是智慧。故此,“心净为美”是智慧美学。智慧不是世间所说的小聪明,也不同于知识,说某个人有智慧并不是说他(她)有多少学问和知识,有高深的学问和渊博的知识并不代表有智慧,智慧是一种纯然清净的心意状态,能降伏心中的种种烦恼,抵御外在的种种诱惑,内心明净无染才叫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就是《维摩诘经》所说的“乐降伏众魔,乐断诸烦恼”的人。《维摩诘经》有言“久积净业称无量”。 净业不同于善业,净业是非善非恶,善恶两边都不着。佛境界就是净业境界。佛善于分别一切法相,虽作意却不着,清净自在而不执着,不像凡夫于善恶总是有分别心,不是落入善念就是落入恶念,或者落入不善不恶的无记念。
《 维摩诘经》提出“烦恼即菩提”,认为烦恼不能断除,只能转化。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烦恼,“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烦恼并不可怕,只要转烦恼心为清净心,就能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种“离垢明慧”的境界就是佛菩萨的觉悟境界。“烦恼即菩提”揭示了如何转化烦恼的人生智慧,这一佛学命题实际上蕴涵着人生美学思想,为现代美学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一念清净,烦恼不生,对于世俗众生而言,这种境界即是审美境界。而对于佛教修行者而言,这种转烦恼为菩提的境界就是禅定境界。
《维摩诘经》认为,出家与否,不在于外在形式,人出家未必是真出家,心出家才是真出家。维摩居士训导罗睺罗的一段话充分体现了“心净才是真出家”的思想: “出淤泥,无系着,无我所,无所受,无扰乱,内怀喜。护彼意,随禅定,离众过。若能如是,是真出家。”这段话不是直接谈论美的,但它所蕴涵的深刻义理对现代美学仍有重要启示,它告诉人们:真美在于心,心净为美;真喜在于意,意净为喜。大美大乐皆在心内,无须外求。
传统美学将美的形态划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块。佛教的“心净为美”观扩大了美的形态,为美的形态增加了第四个板块,暂且将它命名为“心净美”。心净美与传统美学所说的心灵美有本质区别。从美学角度讲,心灵美属于社会美范畴,是社会主体即人的内在美。从伦理学角度讲,心灵美属于道德范畴,是人的品格、德行、情操和性格之美,它通过人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外化为美的感性形象,可以被他人感知到,因此心灵美具有外在形象性,不是纯精神层面的东西。心灵美与善有内在联系,它本身就是善的体现。而心净美纯粹是精神性的东西,它不需要有外在形象,完全是一种内心境界,这种心无挂碍、无分别执着、纯然清净的内心境界只有修行者自己体验得到,别人是无法感知到的。心净美不涉及善恶概念,只有当不思善,不思恶,一切都不思,连“不思”也不思,真正做到心无一物、一念不生时才能产生心净美,才能体验心净美。所以心净美超越了善恶概念,不能用善恶标准来评判和衡量,它是佛教修行要达到的一种宗教修持境界——禅定境界。只有达到了禅定境界,才能向更高的涅槃境界进发。学佛的最高境界是证得涅槃,涅槃的意义很丰富,通常翻译成圆寂、灭度或寂灭是挂一漏万,没有把其中所包含的丰富意义都诠释出来。一般人把涅槃理解成“死亡”,实际上,涅槃不是死亡,死亡了还怎么学道、修道、悟道?从佛教修持角度说,涅槃是一种一念不生、纯然清净的心理状态,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觉悟次第,是得道证果的菩提境界,当然从俗世的美学角度而言,涅槃也是至善至美至乐的审美境界。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侵权,请通过邮件cs@tlfjw.com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