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流传“人过70不上坟”?有没有道理?(为什么喜欢农村生活)

我们这边农村也有流传“人过七十不上坟”的说法。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人一旦超过70岁的年龄段就不要到坟墓之内的地方去了。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我觉得,有一定道理,但是也不全对。

这让我想到在天国的爷爷。

我爷爷他老人家是86岁仙逝的,是15年冬月走的。

爷爷走的当天下午,我当时还在成都上班。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下午,我心神有点不宁,右眼皮一直跳个不停,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

大概是下午四点左右,我正在做事,突然手机铃声响起,我一看是爸打来的电话。

我当时也没有多想,就随手接起电话,以为我爸找我有事。

可接起电话的一刹那,话筒传来了爸的哭泣声:你爷爷走了。

爷爷走了,去哪里儿?我当时还纳闷呢,爷爷去哪里,是不是走亲戚去了。

随后我爸就叫我赶紧买车票回来,去看看爷爷他老人家最后一眼。我这才回过神来明白,爷爷他老人家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

其实,爷爷的离开,是出乎我的意料,但也是情理之中的是。

就拿爷爷离开的前一年,爷爷坚持跟祖宗上坟这件事说,他老人家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随意走动,毕竟常年卧病在床的他,连吃饭上厕所都要专人伺候。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只要自己身体条件允许,几乎是年年都跟祖宗上坟,从没有间断。

14年春节,他老人家硬是拖着自己孱弱的身子,在晚辈的搀扶下,拄着拐杖,一晃一拐的,坚持跟祖宗上完坟。

当时家里人劝说爷爷不要去了,让晚辈们代替去。

可爷爷硬是不听,还发脾气,说那怎么成,不去的话,就是不孝;不去,就是对不起祖宗。

我当时有点不理解,觉得他老人家倔脾气,不拿自己的身体当回事,简直是头倔驴。

可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开始慢慢理解爷爷当初坚持上坟的原因:

其实,站在爷爷他老人家的角度看:他时日已经不多了。死,对于85岁的老人来说可能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今天脱下鞋和袜,不知明日穿不穿。

去跟祖宗上坟,在亡故的亲人面前,爷爷仍然是个孩子,哪怕活到一百岁,只要还能走,就一定带儿孙去上坟,跪拜父母,跪拜亲人。

为自己的长辈扫墓,岁数再大,只要能走动!都可以去上坟!这是对先祖的怀念!

这不是迷信,这是一种思念,更是一种念想,一种执着。

所以对于“人过七十不上坟”这个说法,我是不太赞同的,我就经常看到许多头发花白的老人独自一人跟逝去的先人上坟。

当然,“人过七十不上坟”既然能流传至今,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是从身体,安全角度看

人过七十,身体机能开始衰竭,行动已不方便。而且一般先人的墓地都在离村较远的地方,不适合老人跋涉。万一老人在路途中意外摔倒,就得不偿失了。

二是:上了年龄的老人比较忌讳死亡。

死虽然是自然规律,但是人往往越是年龄大越是怕死,为了免去这样的悲伤,所以七十岁的人尽量别去上坟。

三是:从情感角度看。

人一旦上了年龄,就特别念亲情。到坟地去祭祀先人,年纪大的人肯定是会很伤感的,触景生情,也会联想到自己,情感也更难控制。一旦脆弱的情感被触动,会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

还有人说,墓地阴气重,去上坟的老人本来身体就虚,这时还要去墓地,心情就有点压抑,有可能回来就大病一场。

不过话说回来,上坟的意义是什么?

上坟并不是简单的烧纸烧香磕头。

上坟的意义是为了让子孙后辈礼敬祖宗、慎终追远,以表孝心和追思,这也是一种传统孝道。

人都是有感情的,去祭拜的都是至亲的先人,从这点来看,不管年龄多大,只要有条件允许都应该去上坟。

做人,切不可没了根,忘了本!

当然,老人去上坟扫墓还得看个人情况,如果性格开朗看得透彻,乐观,可以安全出行。

要是身体的确不行,又不适合出远门,最好不要去了,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看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爱慕]

#####

这句“人过70不上坟”的话语,我们当地农村怎么没有呢!

难道你们那里说“人过70不上坟”这句话的意思是担忧他们的先人把他们接过去吗??

我觉得毫无道理吗?

不管这句话有没有在农村流传过,都是没有道理的。

上坟是为了悼念先人,是一种精神寄托。

70岁以上的老人更比年轻人懂得感恩,懂得孝道。

他们虽然年纪大了,上坟去悼念自己的先人无可厚非。

反观现在留守在家里的老人们,还都很在意上坟的事情,或许上坟的那天,是他们和先人聊天谈心最近的一天。

反而,向出门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几乎到了悼念先人的节日,都没有那么主动去上坟悼念先人的。

据我观察,在农村,只要到了悼念先人的节日,大部分上坟烧纸送钱的人还都是留守在家里的老人们呢。

我们村就有很多已经到了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他们每当到了纪念先人的日期,都比任何年青人都积极主动去坟头悼念各自的先人呢。

#####

其实这句话只说了半句,下半句叫“八十不拜土”。

先说“七十不上坟”。旧时,人们的平均生命年龄远没有今天高,称七十为“古来稀”。到七十岁还去上坟,跪拜的死者多是比自己年幼许多的“短命鬼”,不符合民族“长者为尊”的传统,更让逝去的人“承受不起”。其二是高龄之人上坟,会产生“推人及已”的想法,会影响上坟者的情绪,甚至导致精神崩溃的后果。

再说“八十不拜土”。旧说人过八十,死后去了地府,都不是被鸡脚神吴二爷锁去的,而是被阎王下请帖召去的。到了那里,阎王还亲自下座迎接。以土地神在神界地位之卑微,是断不敢接受八十老翁对自己行跪拜礼的,否则,玉皇大帝要问他的罪。这就是“八十不拜土”的来历。

#####

当自己身体强壮、思想没负担时,常常会说不怕死、死了就死了的话语,可真正到你频临死亡之时,你就会留恋人世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死不了”和“死不下”!

有个小伙为琐事与妻子闹矛盾,想不开一气之下喝了农药,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又说“打死我都不喝农药了”。如果真正有人与他打驾,他会白白送死吗?

人活七十古来稀。虽然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有明显增加,但压力也随之增大。村里有位老人去世,发小前去吊纷,谁知他在灵前下脆时,突发脑溢血,幸好及时抢救,命保住了,但躺床上六、七年之久,自己受痛,家里人受累,最后还是弄的家庭成员不和而撒泪而去。

古话说“人过七十不上坟”,是有它深刻道理的。它在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要量力而行,不能自以为是,盲目自大。要符合自身的条件,还要满足公众的心里要求。在农村过红白喜事,本是一家一户之事,为什么要专门请有威望的人做为总管,就是这个道理,避免乱中有错。总管知人善任,主家平安度过。人常说“过事过事,避免不了事”,但人们肯定地心想,一切顺利正常。年龄大的人,一般己不安排实质性的活,只按你的能力象征地做些活罢了,即是对你的尊重,又能给主人及相封有所交待。

不仅七十岁之人要知道自己的处境,年龄不大身体差等各方面有障碍的人也要有所注意,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

谢谢你的邀请。

答:因为,我们威海地区,是革命老区,人的精神面貌,思想文化,都很先进,这些封建迷信的观念,早就不流行了,所以,我也听不到,人过70不上坟的说法。

#####

谢邀!

我的回答是:

有些道理。主要原因是考虑以下三点。

第一,过去“人过七十古来稀”,活到七十岁已经是老迈多病,苟延残喘了。假如让老人去

上坟,会引起怀旧思亲,过度伤感,导致心情郁闷,对身体不利;

第二,如果遇到风寒雪冷的天气,很容易感冒,对原来就有基础病的老人更加雪上加霜,可能会对健康和生活造成伤害,甚至缩短寿命,得不偿失;

第三,有点迷信因素在内,认为人老体弱了,阳气虚乏,最容易被阴间妖魔鬼怪缠身,所以,尽量远离坟地和送葬场所,防止添病。

#####

古传语,人生七十古來稀。

七十岁说明你老了,思想承受力和体力都已达到上限!上坟必见景生情,给自己带诸多的怀念与悲痛!尽量少去或不去为好!

#####

人过七十不上坟很有道理。从实际想人年纪越大,越喜欢回忆过去,越喜欢多愁善感,情绪经常波动。而扫墓无疑会成为老人情绪波动的触发点。有些老人血压高,心脏也不太好,一旦扫墓时悲伤不已,可能会因此引发疾病。

从逝者方面想他肯定不一希望自己的子孙过的不好,年纪大的老人上坟他们往往在坟前痛哭流涕,一方面是因为思念逝者,另一方面会触发他这一生的好多不如意。“上坟”本身就是对逝者进行祭奠,寄托自己哀思的行为。“生”与“死”的空间阻隔更能触发人对于“生死”问题的思考。岁数大了去上坟会长时间沉浸在这种悲伤的情绪中难以自拔,对老年人身体极为不利。

还有就是现在提倡文明祭祀摆点鲜花,老年人很难接受这样的方式,用传统的方式(烧纸钱)尤其是在野外,容易引起意外造成火灾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

可能是人到70岁史是个坎坷吧?上坟很可能回想很多,激动悲伤使自已悲伤过度,造成危急病产生,所以70不上坟。

#####

有道理,七十后各种机能加速衰退,大小疾病渐露头,生死问题将提上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果去一些举办白事的环境,难免触景出情,产生悲恐。因此,少去为好!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