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衣的讲究差两件(寿衣 讲究)
寿衣的讲究差两件
穿衣前,要给逝者净身,让其干干净净地走;穿衣时,最好一个人穿,一个人帮,先将寿衣从里到外套好,一次性穿上去,再整理。穿衣时,要让逝者有一个合理体位,便于操作。寿衣穿戴最好在人刚走的时候,由家属来做,这是亲人最后接触机会。寿衣一般要大一些,寿衣大,寓意宽裕,寿衣长寓意辰久,都是福泽子孙后人的意思,选择大一点的寿衣,在穿戴是更加方便老人穿着。
寿衣 讲究
1、材质:棉质最好,丝质最贵重。2、四季穿棉:不论春夏秋冬,都要穿棉,也就是把一年四季的衣服穿全。3、穿单不穿双:寿衣一般为单数,按照上下身相加的总数还有讲究:三领二腰,古语讲五岳为尊;“四领三腰”,古语讲“七级浮屠”(浮屠就是宝塔);五领四腰,古语讲“九五至尊”。4、铺金盖银:被褥一般是铺金盖银,褥里是红色。象征着老人铺金盖银,后辈红红火火。有些地方的风俗是把盖单剪下一条,由儿女保存。因为铺的褥子是地,盖的被子是天。所以剪下一条盖单的意思就是给儿女留下一片天,为儿女遮风挡雨,保佑后辈平安吉祥。5、不用扣子、缎子:寿衣上一般不用扣子、缎子,因其有扣住子孙、断子绝孙的谐音。6、长衣长裤:寿衣只穿长衣服,不能穿短衣短裤,意在不能让遗体遭受风吹日晒雨淋。7、寿鞋:鞋为棉制,底上有莲花,因莲台是佛的座位,代表着脚蹬莲台,去往西方极乐世界。8、垫背钱:七枚铜钱摆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意思是七星引路,魂归北斗,后辈发财。9、不空手:可以手持金银元宝、金银戒指、手绢等物,老人走后不能空着手。10、绊脚绳:过去讲为防止诈尸用,将双脚绑上,入殓后解开。现在则是为了防止运输路途颠簸,影响老人仪容。11、盖脸布:盖脸布又称“幎目”、“面衣”。清朝入关后,汉人改穿满服,剃头留辫子。江山移主,无脸见先人。故脸上盖布。现代沿袭此风俗,意在与世长辞,一来逝者面容未化妆前,脸色乌青,并不好看,二来是卫生的需要。12、不穿皮鞋:寿衣的材料不能用皮、毛,鞋也不能穿皮鞋。老话讲是沾了皮毛,转世有可能成动物。13、口铃:老讲是嘴里不能空。或者是转世时不要忘了多说好话。14、提前准备寿衣:早年间,在老人六十岁时就把寿衣布料准备好,七十岁时由女儿做好,每当过寿时,都要穿一穿。寿衣的寓意实际是很吉祥的,尤其是在得病时准备寿衣,甚至能为老人冲喜,帮助老人延年益寿。只是近些年,人为的偏见将寿衣跟死亡划上了等号,这是有悖于传统习俗的。寿衣数量上有讲究没
古代人死后穿寿衣,有什么讲究吗?中国人讲究孝道,礼仪之邦,尤其是古代,更加的讲究,不像现在形式大于内容,古代的讲究是非常多的,而且是那种“上行下效”,从皇帝开始的,古代皇帝老子去世后,虽然是刚登基,可能心里非常高兴,还是要去给老皇帝守孝,而且还要忌讳很多,当然寿衣也是其中比较讲究的,而且过去只要是寿终正寝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寿衣,有的还要请人制作。
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水浒传》中的王婆,打着让潘金莲做寿衣的旗号,给西门庆做媒,其实就是这样的桥段,而手艺好的人才能给人做寿衣,不像我们现在都是那种做工很差的流水下寿衣,古人讲究孝道,一般要给父母做几套寿衣,就像在人间一样,要有个更换的,所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定做。从鞋袜、衣服、裤子、帽子等一应俱全,有的甚至连金银首饰也都有,就是希望死者到了另一个世界能够有吃有喝,尤其是富贵人家,更是如此,恨不得把在家使用的一切都原样打造一份,只是色彩上会有讲究,白色、黑色、红色为主,一般很少有花纹,数量上取单数,跟祭祀时的习俗是一样的,根据死者的年龄,寿衣准备的数量也不同,依次为7件,9件、11件不等,年龄越长的准备的越多。
不同的地方:古人非常有智慧,为了区别于人间,寿衣在制作的时候都是跟人间是一样的,但是一旦人死了以后,无论是衣服和裤子,上面的口子都要去掉,不能跟人间一样。
活着不孝死了乱叫:中国人爱面子,有时候到了形式多余内容,在丧葬这件事上尤为如此,无论是墓地、还是寿衣,总之方方面面都想讲究,而且也心知肚明,这些做给活人看的,其实还不如活着的时候好好孝顺父母,比啥都强,甚至有人嘲笑这种形式主义,叫做“活着不孝死了乱叫”。
活着体面比死后体面重要:中国人爱面子,其实自古都是这样,也有人说“逝者为大”认为一切事情都要给他让路,从情理上讲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是打着这个旗号铺张浪费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现在的丧葬手续繁杂,各种引导消费层出不穷,作为子女的碍于情面不好说啥,只能在那些所谓的知宾诱导下胡乱采购,即浪费钱财又污染环境,但是又没有办法,毕竟这可能是为亲人做的最后一件事情,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有时候这种形式多余内容了,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亦可以说是丧葬的陋习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