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碎银子是怎么来的?(古代一两银子和碎银)

碎银是指比较散碎、大小、重量、形状没有规格,大小多少不一的银块,和铸造成固定形状、重量的银锭相对应。

和电视剧里不同,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是以铜钱作为流通货币,白银和黄金之在小范围内流通,到了明代,白银才正式称为货币,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白银是采用重量来计量,而不是银币形式。以重量计量的后果就是一个银锭是可以任意大小,并且可以分割使用的,于是这就产生了碎银。

当时的银锭通常由银楼、钱庄铸造而成,比较常见的是元宝型,偶尔也会有银条、银块之类,大多在一两以上成整数。少数的锞子不足一两,但是一般也是按钱来取整,这也是一种碎银。

《红楼梦》里第53回贾府过年时准备押岁锞子,220个押岁锞子共153.67两,平均下来每个只有7钱左右,成色不一,样子有梅花形、海棠形等等,这就是一种碎银。

另一种碎银是使用中产生的。

在明清,一两银子通常等于1000枚铜钱,这个其实是很大一笔钱了。像《儒林外史》里提到,万历中期,一户平民日常最低开销大约是50个铜钱,去餐馆吃饭大约只需要一钱五分银子。

所以很多时候,一个银锭通常会超出想购买的东西价值很多,这个时候要么店家用碎银、铜钱找零,要么就是从银锭上剪下所需的分量,这就产生了碎银。古代有一种小型的杆秤叫戥子或戥秤,比较精密,专门用来称量金银等小型贵重物品。店家一般都会备有戥子,用来称量剪下来的碎银分量是否正确。

当然,有的场合也不会这么严谨,比如《红楼梦》里有一回宝玉请大夫给晴雯看病,要一两银子车马费,麝月随手拿了一块碎银,一个婆子说这是5两的银锭剪的一半,起码有2两,现在没剪子,让换一个,麝月没在意,还是给了。

碎银的一个大麻烦是大小、重量太随意,而且因为各家银楼银子的成色还有所不同,虽然有经验的商家大致能看出成色的好坏,但是碎银一多还是很麻烦。所以有些人碎银攒的多了,就会重新去银铺熔铸成银锭。银匠会在熔铸时打上银铺名称、银锭成色等标记,方便使用查验。

比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一书了,秦重看上了王美娘,一夜花柳费需要10两银子,于是将自己攒的碎银到对面的银铺去称了一下,一共有16两,铸了一个10两的大银锭,又铸了一个1两8钱的小锭,其他的都重新收好。

#####

古代的碎银子,统统都是拿专用的剪刀从整块的银锭上剪下来的。

在很多古装影视剧中,大侠们在饭馆、酒馆结账时,都会拿出一整锭银子,往桌子上一放,豪迈地说道“小二结账,不用找了”。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古代基本是不可能出现的,要知道在古代,普通人每个月能有二两银子的收入,就已经算是“高薪”了。

而家里若是能有几块整锭的银子,那就称得上小康之家了,除非是买房置地,不然都是当传家宝一样存着呢,哪里会拿整锭的银子出来日常消费?即便是你真拿着出去,一般的小商贩也找不开。

那么,平常人们吃个饭,逛个街,买点生活用品,都是用什么来结账呢?

答案是铜钱,这是最普遍的交易方式,随身带几串铜板,这样买卖双方都方便,除了铜板之外,用得最多的,就是散碎银两。

古代大部分人的日常消费,用的都是散碎银两,也就是我们要说的碎银子。

所谓碎银子,就是指那些大小、重量、形状等不规则、不统一的银块,因为其较为散碎,因此就称之为碎银子。

碎银子大小重量不一,在结账时是根据其重量多少来作为凭证,从几两几分几厘几钱,都不一定,也就是说,碎银子是论块的。

但如果只是买两个馒头,显然即便是再小的碎银子也花不完,因此,比几钱还要小的碎银子,称之为“角”。

“角”已经是碎银子中最小的计量单位了,不会再比这个更小了,再小就只能用铜钱了。

按照明清时期的兑换比例,一“角”碎银子,能够兑换铜钱十枚,这就能看出来,“角”银真的是银子中最小的计量单位了。

无论是几两几分几厘几钱,还是最小的“角”,这些碎银子显然不是最初就这个样子,一般来说,银子都是整锭整锭的,就像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看到的一样,俗称“元宝”。

那么,除了“元宝”这种整块的银子之外,市面上流通的散碎银子都是哪里来的呢?它们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实际上,这些散碎银两,都是从整块的银子上“剪”下来的。

把整锭的银子,按照自己的需要,剪成大小不一的小块,这就是碎银子的来源,这样的好处有三个,其一出门携带方便;其二使用方便;其三也比较安全。

毕竟整天兜里揣着整锭的银子,万一丢了就亏大发了,还容易被不法之徒盯上,这就和我们现在身上揣个几万几十万现金性质一样,携带不便还容易成为目标。

所以,碎银子在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就会将整块的银子给剪成大小不一的小块,以备使用。

那既然是剪,自然就少不了剪刀,与平常剪刀不一样,剪银子是有专门的剪刀的。

这种剪刀分为大小两种,小剪刀就是剪一些重量较轻的银锭,而大剪刀就是剪那些如一块几十两的大银锭。

一般来说,小剪刀都会随身携带,这样在消费时,就能随时使用,即便是没有带,在各类商贩那里,也都备的有,总之就是很常见,随时随地的使用。

而大剪刀,一般是在各银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钱庄才会有这种东西,因为所剪的银子比较大,大剪刀在使用时,还要配合人力,将剪刀卡在银子上,屁股用力一坐,一块五十两或者一百两的银锭就会被当场剪开。

之所以银号会有这种东西,除了兑换之外,更重要的是用来验明银子真假,古代的冶炼技术不统一,民间就会有人想歪主意,将一些铅、铜等参杂到整块的银锭之中,但从表面是看不出来的,而被大剪刀剪开,银锭里面是否有杂物,就会一目了然。

这种事情,在很多相关的史料中都有记载,李然犀的《清末天津“钱鬼子”揭秘》一书中,就详细地记载了如何使用大剪子,以及如何验明银子真假等相关事情。

抛开这种银号使用的大剪刀不谈,单说随处可见的小剪刀,小剪刀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剪银子,但这就带来了一个相当普遍问题。

剪下来的银子大小不一,形状不一,人们是如何得知这碎银子的重量呢?

比方说,要吃一顿酒席,需要一两银子,怎么才能知道拿出来的或者剪下来的就是一两银子呢?多了客户不乐意,少了商贩也不会同意,这中间又是如何计算的呢?

这个时候,一个神器就登场了,这就是居家必备、出门必拿的好东西---戥(deng,三声)子。

如上图,戥子就是长这个模样,它与寻常的杆秤功能类似,但形状却大不同,是古代专门用来称贵重物品的器具,除了称金、银之外,还可以称药品、香料等。

戥子又名戥秤,它的发明者是宋代主管皇家贡品库藏的官员刘承硅,之所以他能发明这个神器,也是因为工作需要。

在秦始皇一统六国,统一了度量衡等计量单位后,普天之下,均按照这种方式来进行计量各种东西,其中关于重量的计量单位,由原来的“两、铢、累、黍”非十进位制,改为“两、钱、分、厘、毫”十进位制,这极大的方便民间对于相关物品的计算。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出现一个问题,当时的木杆称,最小的单位计量精度只能精确到“钱”,对于“钱”以下的单位,就不能计算,这在归于贵重物品的称量上,就造成极大的不便。

因此,深受这个问题困扰的皇家贡品库管员刘承硅,为了将所负责的工作做得更为细致,就决定发明一种可以更精确的工具,经过潜心研究,在公元1004年,发明了第一代戥子。

后又经过三年左右的不断改进,最终在公元1007年,戥子得以定型,从那时开始,这种专门用以称小单位的计量工具逐渐推广开来,并在民间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戥子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戥杆、戥盘以及戥砣,在实际使用中,与传统的秤杆原理一样,但其计量单位十分精确,最小的单位能到一厘,相当于今天的31.25毫克,这在当时整个世界的衡器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

有了这种工具,古代的人们在外出进行消费时,就十分的方便,不管你去哪里买什么,都会用到戥子,并且计量准确,人们也十分愿意使用这个工具。

到了明清时期,戥子经过数百年的使用和改进,变的更加的普遍和准确,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各行各业都会使用这种工具。

不过与我们现代不同的是,古代一斤为十六两,所以在兑换时,自然与现代不一样。

整体来说,古人们在进行小额交易时,所使用的散碎银两,都是从整锭银子上剪下来的,并用戥子对其称重,这种方式由来已久,得益于有相关配套的工具和方式,才能让古人在日常消费时十分方便。

那这些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散碎银两,最终流向哪里去了呢?

无论各行各业,在日常经营中,会收到大量的散碎银子,这些散碎银子在达到一定数量后,商家们就会到专门兑换碎银的银铺进行兑换,换成整锭的银子,而这些银铺,则在和收集够多的散碎银两之后,进行熔铸,再铸成整块的银锭,流入时常,周而复始。

这就是古代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散碎银子的来龙去脉,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银子在古代一直都不是通用的货币,至少在明清之前是这样,银子是作为一种储备货币存在的,因此也就很少出现类似于电视剧中随手都能掏出一锭银子来结账的情形。

在古代的大部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最多的,还是铜钱,虽说各个朝代也曾推行过纸币,但因为没有相关的制度,以至于纸币滥发,最后如同废纸一般,所以,流通最广也最久远的,还是各个朝代铸造出来的铜钱。

#####

大部分碎银子是用剪刀剪出来的。

古代的散碎银子,大部分是从大银锭上,用剪刀剪下来的,消费付账时,用随身携带的小秤称量付费。

这种用剪刀剪银子的办法,一方面可以相对比较方便地消费零钱,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剪切面”的色泽,还可以检验银子的纯度。

古代人消费没有钞票零钱,出门购物需要带上散碎银子来付账,而碎银子由于重量不一,所以使用时需要称重。古人最豪气干云的一句话是“大秤分金,小秤分银”。

一般来说,古人在市面上最常用的是碎银子,面值要比银锭小许多。电视剧里面经常看到古代土豪消费用金锭银锭,实际上是非常罕见的,大部分古人,一辈子可能都见不到几个金元宝银元宝。

古代的碎银子,因为来源太过随意,所以 重量根本没有标准。所以古人出门消费,使用金钱的时候,随身大都带着两样东西:一是剪子,二是戥(děnɡ)子。

剪子不用说,都是利用杠杆原理的器具。戥子嘛,则是一种精确度相对来说极高的小秤,据说是宋代时出现的。到了明、清时代,随着工农业及商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戥子的制造、使用、管理已达到了一个非常完备的水平,但是仍然沿用了1斤等于16两的非十进位制单位。直至1959年,国务院才发布了计量单位一律改为10两为1斤的命令。

戥子,据说可以精确到厘,按照古代度量,一厘大约是31.25毫克。不仅可以用来称银子,还可以用来称金子或中药等贵重物品。古人交易的时候,需要用多少银子,就用戥子称多少付款。戥子是中国古代花银子时必用的计量工具。

古人的戥子,一般是装在一个专用的扁平的盒子里,这样不易损坏,也方便携带,另外,有一些设计精巧的盒子,外面会镶嵌一个小算盘,成为计算与称重一体的,交易必备工具。

大家一定要非常注意,古代是的度量衡,斤两和现在的斤两大有不同,一般来说,古代是“半斤八两”。当然,具体情况,各个朝代也不一样。

前面说过,古人在交易时用剪子剪银子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验证银子的纯度。

古代也有弄虚作假的坏人,常常在纯金银里面添加各种其他金属,所以,消费时,可以用剪刀剪开看看里面有没有掺假,看断层是否夹铅等。也是一种防火防盗的办法。

另外,古代交易比较频繁的人,还会随身携带一个蜡块,用于收集铰下来的银屑。聚少成多嘛,等这银屑积到一定数量,熔化掉蜡块,就能回收碎屑融成银子。

#####

古代的碎银子,主要在民间流通,碎银子有大小,分成色,形状五花八门,来历有多种。

有的是完好的银首饰,有的是破损的银首饰,有的是专门冶炼出来,的大小不一,不规则的小银块,有的是从银碇银元宝上,剪切锯割下来的。

从银元宝上分割,所用元宝都是前朝的,一朝一代积累,显旧,本朝官方元宝,禁止破坏,违者问罪责。

官方也发行一种碎银,不象民间的,小而规则,称重有标准,打上记号,方便流通。

老百姓们穷,物价用银交易贱,老百姓会把碎银,继续分割,进行使用,有的碎银,竟不比扣子大。

另外,有些盗贼,为了赃银的洗白,也会自烧炼重塑。

散碎银两的使用,在中国历经千年,一直到大清朝,还在使用,后来,因为中国积弱,大清腐败,列强欺辱,强取豪夺,把我国市场上流通的白银,几乎搜刮干净了,于是碎银子货币,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华强大,国人有梦,历史有教训,勿忘国耻!

#####

用专门的剪子或特制的夹钳剪出来的。

古代的银子分官银和私银。官银因为要入库管理,所以都会铸成统一样式,并打上官银标志。

钱庄持有的私银也一样,为了管理方便,也会把所持有的白银铸成统一样式,打上本号标志。

这样一来,银锭就产生了。

但一方面,官锭是用来入库的,主要用在军队饷银,官员工资,宫廷开支,各地建设,以及赈灾等方面的支出。

另一方面,白银在古代的购买力很强。

官府规定一两银子兑一千文钱,但“银贵钱贱”,在市面上,一两银子实际上可以兑一千七八百文钱。而很多老百姓一天的收入也就几十文。这种情况下,别说一锭银子了,就算是一两银子,很多做小生意的都找不开。

这就好比你现在去买两斤肉,没钞票,只有一两金子(唐代以后一两约等于37克),这么大的价值,老板哪里找得开。老板只能把金子剪碎,只收取一部分,其余的还给你。

同理,因为价值太大,找不开,所以古代老百姓出门买菜买米,一般使用的就是铜钱。

非得用银子,也是只能用碎银。

如果只有银锭,那就得剪碎了再用。这便是碎银的另一个主要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现在“元”、“角”、“毛”的概念,就是从古人用银子的习惯演变而来的。

“一元钱”的概念,起自清末的机制银币。最有名的就是民国时期的袁大头了。

(袁大头一元钱)

“一角钱”的概念要早很多。

古人得到银锭或银块后,会把银锭或银块的几个角剪掉(因为薄,方便剪)。“一角”的概念也就这么产生了。

由于“一角”银子也很值钱,出去吃早餐,老板依然可能找不开。

于是古人又把“一角”银子剪碎,剪成非常小的分量。古代谓之“毫”,又称作“毛”。

当然,现在一角和一毛是一个意思了。(一元银币是制式货币,一角、一毫的碎银子不是。正常情况下,老板收到碎银子后,要拿戥子称,以称出来的实际重量为准)

总之,银子本来就是碎状的。银锭是官府或私人组织为了方便管理,融化后又铸造的。但由于官银不能流通,且白银购买力大,大块银锭必须要剪碎了才方便流通。所以实际上碎银子才是民间白银的常见形态。

现在很多电视剧,买个馒头都给银子,这是很夸张了。买馒头,别说用不着银锭,就连碎银都用不着,几个铜板就够了。

#####

碎银子在明清时期的使用比较频繁,主要是这一时段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白银实际上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流通范围比较小,因其太贵重,因此在民间使用的很少,除非是大宗买卖。而在这个时期,更加流通的是铜钱。

“盘缠” 这个词就是专门为铜钱发明的,一般,百姓出远门的时候都是将铜钱串成一串,盘起来缠到腰间,这就是“盘缠”的由来,这也可以看出铜钱带着并不是很方便,通常说的一贯钱就有一千文钱,虽然带多了很麻烦,但是百姓的一般日常生活用铜钱是最合适的。

所以在唐宋时期,铜钱还是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唯一的问题就是一旦碰到大宗的买卖,带钱就是个麻烦事,唐朝时期的开元通宝十文钱就是一两,一贯钱就是六斤四两,按现在来算就是十斤。

一两银子和铜钱的换算关系在古代的不同时期并不一样,不过大体上就是一两银子约为一千文钱到一千五百文钱之间,而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在唐宋时期基本上相当于一千元以上甚至几千元人民币,放在现在,一个人拿着一张面额几千元的大钞出去购买一般的商品的话,都是很难找零的。而当时一枚铜钱的购买力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的几块钱,在日常购买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的时候是绰绰有余的。

但到了明清时期,白银大量涌入市场,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有所下降,在几百元到一千多元人民币之间,银锭和铜钱同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相互补充。铜钱能满足一般的消费,但是带多了比较麻烦,而白银能满足大宗的买卖,就是找零有些麻烦。

银锭的重量一般分为几种,有一种是重五十两的;有重十两的,还有重一二两的银锞子;还有就是碎银子。

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就已经很大了,因此带着一两银子外出就能买很多东西,不可避免的就会遇到找零的问题,这就需要碎银子的出现,通常碎银子的单个重量都不足一两,比铜钱好用,比官方流通的固定价值的银锭也好用。

那么这些碎银子是怎么来的呢?

有些就是直接从银锭上掰下来的,官方熔铸的银锭都有固定的形状,马蹄形的、馒头形的等,边角都是非常薄的,大力气的人一掰就能掰下几块来。掰下来的小块就成了碎银子,即便是很小的一块碎银子,其价值也有十几枚甚至数十枚铜钱那么多。

再者就是用锤子或者凿子直接把银锭砸成几块;还有一种夹剪,专门就是用来剪银锭的。

这几种弄碎银子的方法在民间买卖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操作,手中经常过银子的卖家一般掂量几下就能确定碎银子的重量,再配合几枚铜板就能轻松搞定一次交易。如果双方认为纯粹的掂量不能正确估值,还有一种叫做戥子的小秤来称碎银子的重量,这种小秤的精确度还是比较高的。

在明清时期,还有一种专门的店铺为顾客提供关于银锭碎分和熔铸的服务,这种店铺叫做倾银铺,在冯梦龙、凌濛初的“三言二拍”中经常出现,顾客可以带着银锭子到店里来制成碎银子,也可以带着碎银子来熔铸成固定重量的银锭。

因此,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时候,是完全不用担心没有碎银子用的,人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将官方流通的固定重量的银锭弄成碎银子,以方便日常买卖双方的交易。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电视剧电影上,古人吃完饭以后会留下一些碎银子付账。

很多人很疑惑,古人怎么知道这些碎银子值多少钱?又没有秤。

其实,在清末之前的古人,日常付钱全部都是使用铜钱。

只有老百姓交税,或者商人之间大额交易,才会使用银两。

平时,没有人会用银两,用铜钱就足够了。

到了清末,出现了大量的洋人银元,后来清政府又铸造自己的银元,老百姓才逐步使用起大洋来。

而所谓的碎银子,其实都是民间自己搞得东西。

在古代,民间不得自行铸造银锭,因为可能会掺入其他金属导致不纯,扰乱国家金融。

所以,私自铸造银锭之类是违法行为,严重要处死的。

但切割银锭则不违法。

碎银子就是这么来的。

红楼梦中这么写:开了抽屉,才看见一个小簸箩内放着几块银子,倒也有一把戥子。麝月便拿了一块银子,提起戥子来问宝玉:“那是一两的星儿?”宝玉笑道:“你问我?有趣,你倒成了才来的了。”麝月也笑了,又要去问人。宝玉道:“拣那大的给他一块就是了。又不是做买卖,算这些作什么?”麝月听了,便放下戥子,拣了一块掂了一掂,笑道:“这一块只怕是一两是了。宁可多些好,别少了,叫那穷小子笑话,不说咱们不识戥子,倒说咱们有心小器是的。”那婆子站在外头台矶上,笑道:“那是五两的锭子夹了半边,这一块至少还有二两呢!这会子又没夹剪,姑娘收了这块,再拣一块小些的罢。”麝月早掩了柜子出来,笑道:“谁又找去?多了些你拿了去罢。”



碎银子就是自己切割的。比较规则的切割,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有些不规则的,则需要用上面说的戥子,也就是小秤 自己去秤一下。

其实银两使用哪怕是官方铸造的银锭也是很困难的,交易双方往往要去钱庄找专业人士鉴定。

至于碎银子的使用更是夸张,还需要鉴定成色和称重,很少有人会用的,宁可用铜钱。

#####

古代的碎银子只有一个来源,那便是银锭剪碎而成。但了解古人用银子交易的过程,瞬间不想穿越了。

银子这东西,在古代是作为货币存在的。当然,在明清以前,白银和黄金的流通范围还很小,人们大多数使用的是铜板。明以后,白银才普遍被作为货币使用。

所以,在阅读明清小说时,我们经常能看到关于碎银的情节描写。

譬如《金瓶梅》第一回里,西门庆称了四两银子让小厮去购买猪羊鸡鸭和金华酒等物品;

而在《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路过女儿国一节,在他们临走时,文中写道:

那女王又赐出碎金碎银一盘,下龙床递与行者道:“你三人将此权为路费,早上西天。待汝等取经回来,寡人还有重谢。”

直到一百多年前,人们还在使用白银作为货币,譬如仲芳氏的《庚子记事》十月初七日就有记:

“香油每斤银一钱四分,猪肉每斤银一钱。”

那么,白银在古代,究竟是怎么流通的?

无论任何时代,钱币都是由国家设有的专门机构来铸造。譬如在清朝,北京东城石大人胡同的宝源局和北新桥的宝泉局,都是专门铸造钱币的官方机构。

但是银子,却不一定是官方浇铸的,而且市面上的白银大部分都是民间的炉房和银楼浇铸的。

这些新浇铸出来的银子,有每个一百两、五十两的大元宝,次一级的,是每个十两、五两的银锭,最小的也是每个一两的银锞子。

可是呢,在古代,银子的购买力是很强的。譬如在《红楼梦》里,刘姥姥一家五口的农户一年全部花销也才20两银子;而晴雯、麝月这些比较体面的丫头每月月钱是一吊钱,还不到一两。

这还是在清朝的购买力。

在写于明朝《金瓶梅》中,银子的购买力更强,如西门庆“用五两银子另买了一个丫头,名称小玉,服侍月娘,又替金莲六两银子买了一个上灶丫头,名唤秋菊”。

而当武松为了要证人帮忙打官司而摸出五两碎银子给郓哥时,接过银子的郓哥是这么寻思的:

“这些银子也够盘得三五个月,便陪他(武松)打官司也无妨?”

由此可知,那个时代的底层市民,一个月的生计大概一二两银子就能搞定。

所以现在有些古装剧里,一顿普通饭菜动辄十几两银子,一个赌徒动辄输掉上千两银子,是非常不符合史实的。

而显然,在日常购买活动中,极少有物品的价格会超过一两银子,像前文我们例举的,“香油每斤银一钱四分,猪肉每斤银一钱。”如果是一大家子,一次性购买两斤猪肉,那也只需要白银两钱,那么如果给出去的是五两的银锭,该怎么操作

银子这东西,不像钞票或者钱币一样,看的是“币值”,银子流通看的是重量。所以如果你要用五两银锭购买两钱的猪肉,有两种方式,要么剪掉自己的银锭,将二钱碎银付给店家,要么店家收下你五两银锭,找给你四两八钱的碎银。

无论哪一种方式,你手中多了一把碎银子。

除了找零,碎银的来源还有一种,那就是剪断验明真假。

如前面我们说的,银子大多由民间炉房和银楼浇铸,而这些老板人品参差不齐,有的会偷偷在银锭里面灌铅,就是表面一层薄薄的是银子,但是中心都是廉价的铅。

譬如在明清小说《醒世恒言》中,写到一个名叫强得利的地痞流氓,骗得人家二锭大银子,就去找银匠倾销,这银匠见过无数真银假银,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他的银锭是假的:

“大郎被人哄了,这是铁胎假银,外边是细丝,只薄薄一层皮儿,里头都是铅铁。”

强得利不信,老银匠便给他剪开,果然那银皮裂开后,露出了假货,

因此,为了避免收到假银锭,大部分人在交易中收到银锭时,会将其剪断。而经过这么一剪,如果是真的银锭,那很自然就变成了碎银。

如此看来,古人使用白银购物似乎也不太复杂,无非最多比我们今天使用钞票多一道“剪银子”的程序而已。如果这么一想就错了,虽然是剪银子,但其繁琐程度超乎你想象。

在《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丫头晴雯生病,贾宝玉命人从外边请来一个大夫为她看病,因为不是自家合约的大夫,所以要给人家车马钱。丫头麝月就和贾宝玉去找钱,文中写道:

“于是开了抽屉,才看见一个小簸箩内放着几块银子,倒也有一把戥子。麝月便拿了一块银子,提起戥子来问宝玉:“那是一两的星儿?”宝玉笑道:“你问我?有趣,你倒成了才来的了。”麝月也笑了,又要去问人。宝玉道:“拣那大的给他一块就是了,又不作买卖,算这些做什么?”麝月听了,便放下戥子,拣了一块,掂了一掂,笑道:“这一块只怕是一两了,宁可多些好,别少了,叫那穷小子笑话。不说咱们不识戥子,倒说咱们有心小器似的。”那婆子站在门口笑道:“那是五两的锭子夹了半边,这一块至少还有二两呢!这会子又没夹剪,姑娘收了这块,再拣一块小些的吧!”

并非为了凑字数,这段精彩的文字实在无法做删减。在这段描写中,可以知道,富贵豪门如贾府,最多也就放一把戥子,这戥子是小型的秤,专门用来称金银等轻量物品的重量的。至于剪银锭的“夹剪”,却不是家家户户会备有的。

为什么?

因为夹剪的操作并不方便。

古代剪银锭的夹剪,形状是剪刀的样子,但剪口很短,剪柄又长又粗,其中一只剪柄被固定在木案上,另一只剪柄可以随意张合。在使用夹剪时,一只手拿着银锭放在夹剪的刀口,另一只手扶着那只可以活动的剪柄,然后斜着身子用屁股狠狠往那剪柄一坐,银锭就被剪成两半了。

虽然吧,这白银算是比较软的金属,但单靠一只手压这银锭,压力还是不够的,而且还非常费劲。此外,如果遇到不太有规则的小银块,在夹剪的过程中是很容易打滑的,夹剪的人因此会伤到手,甚至还会在坐下剪柄那一刻摔下来。

所以夹剪银子,需要身经百战的经验。这些人大多是银楼、钱庄、炉房等银钱业的学徒,一些规格大的店铺学徒也会操作。

是以,即便怡红院备有夹剪,那些娇滴滴的丫环也是不会用的。当然,像贾家的银库中就肯定会有夹剪,而且下面的伙计都必须会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银块最小只能剪到二三钱大小的碎银,就不能再往小剪了,所以在人们使用碎银时,还需要用到单位更小的铜钱搭配。

总结上面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想在古代买件东西,你得揣着沉甸甸的银子,看好要买的东西后,给店家银子,如果是大银锭,你得找到夹剪将其夹开证明它是真银子(店家非常信任你除外),如果是真的,因为夹剪剪的银子重量并不能保证准确,只能估摸个大概,这时你将这块银钱给了店家,双方开始放在戥子上称重量,多了店家给你找些更零碎的银子,或者用铜钱代替,反之亦然。

除了交易时需要反复称量重量、需要借助夹剪,人们还得顾及到该银块的纯度成色的问题,一番操作下来麻烦到你难以想象。细想前几年刮起的“穿越风”,无数少女梦想着穿越到古代体验生活,只怕单是买东西这一项,她们都要打退堂鼓吧。

#####

碎银子是一种货币形式,等同于当代我们使用的零钱,而银锭相当于大额面值的人民币,其使用原理是相同的。不过古代的银锭不可以直接使用,而是做为官方流通,比如缴税、拨款等大宗国家行为的交易。

我们祖先最早交易形式是以物换物,所以不存在货币一说。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交易逐渐频繁,为了方便高效,人们用某种特定的东西充当货币,比如精致的贝壳、色彩艳丽的小石头等。

到了夏末商初,人们学会了冶铜技术,因此开始用青铜铸造形状各异的货币。秦始统一六国后,把货币规范统一,但基本都用铜做材质。当然,清朝咸丰年间也曾用铁铸过钱币,但使用寿命肯定比不了耐腐蚀的铜币。

人类最早使用银子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但是我国银资源相对匮乏,因此把银子做为货币流通的时间比较晚。汉朝时候,官方用铜代金,如果说赏五十斤金,那肯定是铜。之后的朝代都是把方孔铜钱做为主流货币。

明清大航海时代,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西方贸易者用银子交换我国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然后运回自己的国家,赚取丰厚的利润。从此中国进入白银时代。

银子是以重量做为计量和使用单位的,因此才会以两来统称,但是古代有专门的秤量碎银子的工具,叫做戥,类似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天秤,可以精确到钱。

戥的另一个用途就是称中药,古代中医的药方用量都是用“钱”来表述,一钱大至相当于现在的5克。因此古人用银子到店消费的时候,店里都有秤银子的戥,还有切割银子的工具。如果消费者带着大块银子,店家会根据所购商品计价,然后切割下相应分量的银子,这就是碎银子的由来。

当然一些小店是用不着银子的,使用银子都是购买大宗商品,而这类的人都比较阔绰,身份非同常人,所以消费档次也不一样。而影视剧里,满桌甩大锭银子的情况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另外,朝廷指定的钱庄有把碎银子化零为整的权力,碎银子太多不利于存放和计量,这些大钱庄就把碎银子铸成一定分量的大银锭。同时也会铸造一些相对规范的小碎银,但是银子在流通使用的过程中,又会被切割成小块,这样一来碎银子就会周而复始的存在。

由于银子是稀有金属,光泽鲜亮,还具有消毒功能,因此多用来加工成首饰佩带或是餐具使用,另外银子的工业用途也非常广泛。但是我们当代人是体会不到化银子的真实感觉了。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

古代的货币其实是有着不同的形态,甚至还出现过纸币,不过无论什么时期,金银都是硬货币,任何朝代都是允许银钱交易,在民间有条件的人还是更多去使用银子。

在影视剧里面,我们也见到不少的银子,其中有很多人在平日买东西的时候,会随手掏出一些碎银子,这些银子一块一块的,和整个的银元宝有着很大的差别,价值也有明显的不同。

那么碎银子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官府发行的官银是很难出现这种情况的,碎银子大部分都是民间创造出来的,我们也知道银子分量还是非常重的,古代也没有什么银行之类的,出门的话必然要随身携带这些钱财,那么带着这么多的银元宝,肯定是一个大的负担,因此就有人专门是把银元宝给切割开,或者是把边角部分给切开,这样就成为碎银子。

这些银子也可以用来交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把整钱换成零钱,毕竟银子在当时是非常值钱的,在日常花费的时候,除非是你特别大手大脚,否则也用不到这么多银子,碎银子也就派上用场。

那么银子的交易,主要还是看成色和分量,历代的官府都有着严格的银钱比价,按照比例来进行银钱的转换,在交易的时候,商家会用自己专门的秤来称量这些碎银子,并通过色泽和分量来判断出这些银子的价值。

当然,一些商家也都是老手,他们有的时候只用眼和手就可以判断出碎银子的价格,可碎银子其实并不是常见的交易货币,因为古代银价是非常高的,一般民众根本就没有见过银子,他们大部分是使用官府的制钱,即便是少数人运气好,得到一些碎银子,他们也舍不得去花。

还有一点也很关键,碎银子使用起来就不如制钱那么方便,毕竟使用银子是需要先称量一番,这么做就有些太麻烦,外出遇到一些条件不好的商家,随身使用银子对方也很难去给你找钱。

从《红楼梦》中我们看到,贾府在大宗开支的时候主要是按照银子支付,不过他们家里也随时都有着制钱与碎银子,大户人家由于条件非常好,自然就能备下足够的银两,因为货币常常会发生贬值的情况,有的时候制钱就不值钱。

可金银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硬通货,现在也是一样,很多人为了理财也是不断囤积金银。不过随着银票的出现,银子在交易中的位置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后来白银大量外流,银价不断上涨,之后就是银元这些货币的出现。银子也渐渐从常规货币里面淡出,在这之前,明清时期银两交易达到一定的巅峰,不过银子并非是完全由官府发行的,很多都是私人铸造出来的,甚至不少人把银器这些东西给融掉然后去制造银子,这样打造出来的银子成色不会太好。

清代的银子按照成色分为纯银,足银,纹银以及标准银。纹银就已经算是银子里面非常好的,不过后来西方贸易越来越发达,与清朝也有一些贸易往来,从南美以及欧洲各地不断有外国人进来做生意,他们所使用的当然不是本土的银两,而是从他们的国家里面带来的银元和其他的银钱。这些东西的传入,也改变国内的银钱交易,沿海地区大部分都喜欢使用这种银元。

而清朝官方也承认这种银钱是合法的,因此在清朝银子是很难被真正管控的,先不说这些外国流入的银元,就单单说民间私自铸造银两,这就让政府非常头疼。嘉庆之后,铜资源越来越稀缺,价格不断上涨,原本的制钱交易发生改变,银元由于便捷携带,开始成为主流的货币,而原本的银子地位也受到威胁,随着袁世凯把清朝取代后,他发行的袁大头基本就取代制钱与银两,成为国内新的主流货币。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