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是真的吗?有历史可以考证吗?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八月十五杀鞑子是哪个朝代)

好的,我来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提一下八月十五必备的食品——月饼。

我小的时候,月饼可是非常难以吃到的好东西,想吃到月饼,得有几个前提:首先家境要宽裕,能买得起月饼。其次得等到中秋之夜,父母或祖父母在院里摆好桌子,桌上放些祭品,长辈磕头祭祀之后,再把“月姥姥”或“天帝”吃剩下的月饼拿刀切开,视人数多少而分食。

我家兄弟们多,小时候每次总是一个月饼(当年都是半斤的大个月饼)切成四块,抢到了其中一块后,我总要先在鼻子下闻闻,再拿到灯光下欣赏一番,最后才一小口、一小口地细嚼慢咽。

而每年吃到的月饼虽然不同,但里面都有青丝和红丝,酸酸甜甜的,特别好吃,所以我对青红丝格外留意。

曾经问过大人,这月饼馅里的美食到底是什么做的,又为啥是青色红色夹杂着呢?大人没给出答案。

年龄大了后,听到好些人说,月饼里的青红丝,是因元朝末年“八月十五杀鞑子”而流传下来的。

一,元末的残暴统治。

大家都知道,元朝是由蒙古人靠武力建起的,被汉人称为“鞑子”。蒙人视汉人为下等人种,向来随意摆布。有些汉人便主动反抗,跟踪独自出行的鞑子到某个僻静之地偷偷杀死。甚至采取了被动的反抗,就是生子不养。

元惠宗末年,为了对百姓进行控制,防止串联和反抗,便出台了一项政策:派一些士兵居住到各家各户,没收这家的各种铁器,监视百姓的一举一动。

这些分派下来的鞑子兵,都是没有文化的职业军人,住到了谁家,就成了这家的“祖宗”,吃要好,穿要好,玩乐当然免不了。只要看中了这家的媳妇、闺女,就得任由他奸淫,稍有反抗,轻者被暴打一顿,重者全家丧命。

更令人可气的是,谁家要是娶媳妇,必须先交由鞑子过目,新娘子如果被他看中了,那么洞房和新娘子就都属于鞑子了。对此,百姓们恨不得把鞑子碎尸万段。

在这种毫无法度的政策下,遇到这些毫无人性的鞑子,百姓们的生活暗无天日,纷纷揭竿起义,朱元璋就是这个时候参加义军的。

二,妙计除鞑子。

怎么办呢?是这样忍气吞声地将就下去,还是团结起来,想个办法惩治一下鞑子呢?

这时刘伯温出了个主意:大家都对鞑子恨之入骨,不如借民众之手除掉他们,一来百姓能免遭鞑子之辱,二来可以帮义军扫除障碍,一举多得。

他出了什么主意呢?

临近八月十五时,大街小巷都是化妆成商人的士兵,每人抱着一箩筐月饼沿街叫卖。

到了中秋之夜,各家各户都在院里摆上月饼、瓜果祭月,鞑子见有好东西吃喝,也会凑过来大吃大喝。分食月饼时,会发现月饼里有张绵条,为了便于发现,事先染成青红两色,上面都写有“请在今夜子时杀死住在你家的鞑子兵”。鞑子不识汉字,看了后会问道:“这是啥玩艺儿?”就会回答他这是饼芯子。

到了子时,有的鞑子早已入睡,有的虽在饮酒,但也毫无防备。这时,各家各户纷纷拿着木棍、绳索、农具等,或者对着住在自家的鞑子脑袋上猛击,或者挽好绳套往鞑子脖子上一套,这些平日作威作福的家伙便一命呜呼了。

天亮时,大家在大街上互相打听,倘若偶尔一家因为特殊原因没有杀死鞑子,大家便一齐拥向这户,众人合力惩治一个没有防备的鞑子,轻而易举地就把他了结了。

于是大家弹冠相庆,而月饼里的青丝红线,也随之流传了下来。

三,这一说法是真是假,史书有明确记载吗?

元末的暴政,引起广大农民、包括朱元璋、刘福通、陈友谅等的奋起反抗,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

在元代徐大焯所著的《烬余录》中,详细描述了蒙元士兵对苏州一带百姓的虐行:“北兵之祸,杀戮无人埋,甚至缚幼童于高杆,以射中其窍者赌羊酒。城乡遍设甲主,拏人妻女,有志者,率皆自裁。欲两全者,竟出下策为舟妓,以舟妓不设甲主,舟妓不辱身云。”

可以看出这些北兵丧失人伦的暴行,令人发指。他们把幼童绑到高处,射箭取乐。派往各处的“甲主”,对于看上的女子随意凌辱,以致一些女子被迫屈身为妓。

另外,《元史》及其它史料也有士兵对百姓泯灭人性的摧残、凌辱有所描述,所以蒙元士兵对江南百姓的残暴统治,是不争的事实。

但关于“月圆杀鞑子”一说,史书并无任何记载,所以我个人认为无据可考,只是人们出于对鞑子的痛恨,口口相传所形成的美好向往吧!

后记

纵观史上各个时代,欲成大事者莫不借谶语和各种人为的”吉兆”来树立身份的正统、奠定自己的地位。比如陈胜起义时派人模仿狐狸叫出“大楚兴,陈胜王”。刘邦为自己编造了一个“斩白蛇”之典等等,无不都有自我炒作之嫌。

“八月十五杀鞑子”也是如此!元末群雄纷争,仅江南一带,在朱元璋独当一面时便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北有蒙元士兵,形势险恶。合理借用谶语或各种“预兆”,是谁能问鼎中原、一统天下的便捷路径,在民间提出这种口号,纵使不能将鞑子杀掉,但至少增强了民众对鞑子的仇恨心理,也让蒙元士兵感到四面楚歌,使他们军心涣散。

所以说,聪明的朱元璋,及时利用民众对鞑子的仇恨心理,杜撰出这样一个口号来,也未可知。

至于月饼里的青红丝,原本是古代宫廷和贵族食品中的调剂品和点缀物,是由青杏蜜饯和玫瑰蜜饯做成的。沿袭到了后期,青红丝也只是冬瓜、萝卜、橘子皮等通过加工上色,而正宗的杏丝玫瑰丝,已很少见了。

但无风不起浪,正是一些北兵的暴行引起了民众的愤恨,才有了“月圆杀鞑子”的内心渴望,也就产生了青丝红丝的美好传说。

我是@非非空 ,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

“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是真的。但是,却没有史书记载,仅限于传说。对这一传说故事雏形,最早的还是元初徐大焯《烬余录》。这本书中所描绘的故事,基本上是蒙古兵进入苏州吴县,对当地百姓的残虐。这些情节,为以后“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故事做了铺垫。后来,又有人从《元史》中有关蒙古族在元朝时期的虐政记载中,进行了取舍、改编,把刘基(字伯温)设计为策划主谋的主角,合成了“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

很显然,这个传说是无法从文字记载的历史真实性的角度上去考证了。但是,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末年,苛政、虐政,残害了许多无辜的汉族人,引起了汉族人的愤怒,在朱元璋的带领下,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这是不争的事实,史料都有记载。

那么,“八月十五杀鞑子”传说故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八月十五杀鞑子”中的“鞑子”是关键词。

“鞑子”是专用词,最初专指“鞑靼人”。“鞑靼人”是蒙古族建立元代以后,由游牧人组成的,包括蒙古人、辽国、金国的女真人、满族人。到了明代,汉族人把“鞑靼人”说成“鞑子”,专指蒙古人,“鞑子”成了蒙古人的专用代名词了。

“鞑子”这个词的出现,有着强烈的蔑称、贬义色彩。是汉族人针对汉蒙民族间的政zhi、历史、经济、文化、汉蒙民族间的现实仇恨、政zhi军事对立和斗争等方面的宣传需要而叫的。

“八月十五杀鞑子”传说是有历史背景的。元末明初,广东农民起义军首领朱光卿、河南棒胡等起兵反元。此时,元朝御史中丞伯颜(蒙古人),奏本皇帝收禁汉人马匹,禁止汉人执拿兵器,不准农民使用铁禾叉务农,以防汉人造反。同时,又搓弄皇帝下诏诸中央、地方衙门幕僚长重用蒙古人,杀戮张、王、刘、李、赵五大姓汉人。

蒙古人所建的元代末年,丧失了人性人伦,实行的是残暴统治,必然会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元朝末年,全国各地老百姓纷纷揭竿起义,闹得元代朝廷心神不宁,坐卧不安。皇帝恐慌,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朝廷派鞑子兵弹压起义民众。这些鞑子兵到了每家各户,穷凶极恶,手段残忍地控制着民众的反抗。

住在民户家的鞑子,都是些歹徒。他们没收民户的兵器,甚至连做饭用的切菜刀也没收,由他们保管,用时再去找他们领,用后再交给他们。

民众称这些鞑子是“家鞑子”。他们来到民众家,无恶不作,除了强制民户不准动枪动刀之外,就是糟蹋民女,民户家眷和家中的其她女人,民户们真是苦不堪言。

家鞑子看到谁家娶媳妇,必须先由他们先睡。这事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反对。家鞑子为达到肆意妄为强暴女人的目的,抛出了“买门槛”的规定:民户高价“买门槛”。意思是民户拿足了银两,他们就可以不进民户家门槛糟蹋女人了。

家鞑子就是这样为非作歹的。富户还可以,有能力拿出银两“买门槛”躲过一劫,那些穷苦人家就不行了,他们为凑足“买门槛”的银两,倾家荡产。如果凑不齐,没办法,只能任由家鞑子糟蹋自己的妻女了。家鞑子的这种暴戾恣睢的恶行,使汉人特别憎恨!

家鞑子这种政虐,长此以往,谁能受得了啊!对鞑子的愤怒,日积月累,民众起义造反也是必然的了。

就在这个背景之下,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发动了起义。他试图带领穷人铲除暴虐。那些血气方刚,对现实不满的男子汉,纷纷冒死投奔朱元璋帐下。

朱元璋起义初期,实力难以强大。那时,蒙古人(鞑子)管制很严,起义队伍难以扩大,势力薄弱,朱元璋对此十分苦恼,怎么办?他只好向自己的军师刘基讨要计策。

刘基看到朱元璋为难消沉的神色,沉思了一会儿,微微一笑,给朱元璋鼓气。他说:“现在天下人都对家鞑子怀有刻苦的仇恨,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动手,斩尽杀绝家鞑子肯定没问题!”朱元璋眼前一亮,接着又皱起了眉头,回应道:“你说得有道理,只是全国这么多人家,用什么秘密办法告诉民众齐心协力,一起动手消灭家鞑子呢?万一走漏风声,万民就要遭劫啊!这可不是小事啊!”刘基手拈着胡须笑道:“请你不必忧心,我自有良策。”

刘基导演了“八月十五杀鞑子”这场戏。刘基组织、安排人力物力,农历八月十四、八月十五这两天,通知全国大街小巷卖圆饼子。买不起的不要紧,有人赠送。此时,家鞑子不懂,问身边汉人:“这是什么?”身边的汉人就告诉他:“是月饼”。家鞑子又问:“干啥用的?”身边汉人又回答:“是八月十五拜月用的贡品。”家鞑子似乎明白了,不再追问了。

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每家各户拿出月饼和瓜果祭月。然后,每家各户的家人们聚在一起,围在桌前,边喝酒边赏月。家鞑子在每家各户家,趁机喝了个一醉方休。

到了吃月饼的时候了,人们掰开月饼,只见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请今夜子时杀死你家的鞑子兵

家鞑子看到这张纸条,楞着问:“这是啥?”有的告诉家鞑子是“祝你全家团圆”;有的告诉他是“月娘娘保佑你平安”等等。家鞑子信以为真,咧着嘴傻笑,叽里咕噜地说“真有意思!还这么多名堂,你们汉人啊,就是道道多!”说完醉醺醺地睡着了。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到了午夜子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每家各户按照月饼字条上说的,立刻行动了起来。有的拿着木头棍、有的拿着农具等等工具,或者砸脑袋,或者戳胸口,趁着家鞑子放松了警惕,喝醉了酒,昏昏然欲睡的子时,每家各户人人动手。只听着空中传来“嗷嗷”、“哎吆”、“啊啊”的丧命声,不多会儿,平时专横跋扈的家鞑子被全部消灭了。

此时此刻,全国各地一片欢腾。每家各户完成杀死家鞑子任务之后的人,纷纷走向街头欢庆。大家相互报功,问对方杀了几个家鞑子。人们敲锣打鼓,放鞭放炮,以示庆贺。

“八月十五杀鞑子”具体内容就是以上这些。这个传说不管有没考证,可是真实地反映了元末明初的社会尖锐而激烈的矛盾,是统治阶级压迫劳苦大众的真实写照。就凭一张纸条,能唤醒人们团结一心,合力铲除家鞑子,这说明当时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有多么的火爆,似一堆干柴,一点就着火了。

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传说故事,对于我们认识历史,珍惜今天安宁幸福的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八月十五杀鞑子”是南方地区广为流传的民俗故事,北方比较少,古人又将称“月圆杀鞑”,这故事来自元朝末年。

元朝时,蒙古人统治中原,他们对汉民族是十分歧视的,在各村、各镇、寨都派有一名士兵负责监管,当地人叫他们家鞑子。这些人都是穷凶极恶之徒,无恶不作,元朝时规定老百姓家里不允许放置铁质刀具,普通百姓人家连饭都不知该怎么做。在元朝还有一个非常变态的制度,就是“除夜权”制度,说的就是所有中原地区的妇女都归蒙古人所有,他们可以尽情蹂躏,不管你是大姑娘还是小媳妇,甚至是人家洞房的初夜。因此,汉人们对这项举动敢怒不敢言,很多人逼不得已,也就只能出高价钱来贿赂,防止自己家里的女孩受到祸害糟蹋,大家对于这些蒙古兵都非常痛恨。元朝末年,朱元璋起义,却不知该如何联络各地共同举事,到了8月15这两天上,军师刘伯温想出了个好主意,那就是在月饼中塞上纸条来传达信息,内容是“今夜子时杀鞑子”,汉人多数能识汉字,但蒙古兵却不认识,还以为是月饼里的小游戏,保佑平安之类的祝福。因此,到了8月15这一天,大家掰开月饼,发现了起事的信号,争相而起,杀死了驻扎在村镇中的蒙古兵,全国举事一举成功,这就是中秋大家分吃月饼习俗的来历,至今在阜阳地区还留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民间传说故事。

亦文亦物出品,原创不易,关注看更多有趣、经典、实用的传统文化小知识

#####

小时候常听老人说“十五晚上杀鞑子——活要老子的命”。

老百姓用这句话,多为发泄一种不满情绪,有时表达的意思已远远偏离其本身含义。

“八月十五杀鞑子”看上去似乎是一首民间谚语,但每一谚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相随。


鞑子是谁,鞑子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征服华夏时,民间对蒙古人的称呼。忽必烈统一中国后按民族把人民分为四等:第一等是高高在上的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指被征服的西域色目人和没被汉化的北方少数民族;第三等是汉人,指原被金国、西夏统治的汉族人及被汉化的北方少数民族;第四等南人,指的是原南宋汉人和南方少数民族。

等级制度的建立,蒙古统治者为统治需要在每个非蒙古人的村落,都要派住蒙古人来领导,而这个领导在被当地人称为鞑子,当时鞑子这个称呼已包含了统治者的意思。在全国范围内鞑子的在当地高高在上,规定在特定鞑子管理区域内,每当辖区内有人结婚,第一晚上新郎必须靠边站,由鞑子来完成新娘的初夜。


没有尊严的手无寸铁的“下等人”,只能过着忍辱负重的生活。可是忽然有一天人们忍耐达到了极限,己忍无可忍,就有人提出不如把鞑子杀了以除后患,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拍手称快,约定杀鞑子于八月十五的晚上。鞑子被蒙在鼓里,结果丢了性命,也许鞑子坏事做尽,天要灭他,八月十五这个晚上竟成了所有鞑子的噩梦,也就是说八月十五晚上天下所有鞑子被杀。民间传说杀鞑子是天命所归,所以大家不约而同,是神的意志,那当然是后话了。


民间传虽然无从考证,但口口相传到今天,也并非主观臆造,历史上确实有蒙古人黑暗的血腥统治,受压迫民族反抗是必然的。

“八月十五杀鞑子”我知道的都说了,希望友友们探讨批评!!!

#####

这个问题我也答一答,在我们当地流传的的不是八月十五杀鞑子,而是农历五月初五,岳飞杀鞑子。

那时候汉人民间把蒙古人称为鞑子。鞑子侵犯大宋,并占据了大片彊土,同时也给百姓带来灾难,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鞑子首领下令,凡是汉人家中有年轻女人的,都要养一名鞑子兵,有很多女人不堪忍受其辱,而悬梁自尽。

后来岳飞暗地下令,屠杀蒙古兵,凡是汉人家有蒙古兵的,农历五月初五,门口挂葫芦作为记号。

可是这个计划,并没有宰杀到蒙古兵头领,他从西窗户逃脱了,至此蒙古后人为了纪念这一天,家家户户住房都留有西窗户,一直延续到今天。

我们松原就有一个蒙古族自治县,在生产队时期,农村都是土房,当地的蒙古族人,就是所谓的鞑子,那怕是住两间小土房,也留西窗户,而汉族人,就没有这个习俗。

自从有了砖瓦房之后,汉族人也开始留西窗户了,当然不是为了纪念,而是图意夏天通风凉快。

岳飞杀鞑子一事,也是当地民间传说,究竟是否真实,很难考证,就当是一个故事好了。

#####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这个传说是假的,没有历史可以考证,所以也就谈不上具体的内容了。

所谓的鞑子,是元朝时期汉人对蒙古人的蔑称,自从元朝建立以后,对长江以南原来南宋范围内的百姓进行残酷的压榨,以至民怨沸腾,民间反抗日渐激烈。

但是由于蒙古人的力量相当强大,老百姓力量相对分散,如何在重压之下集合起来共同反抗,成为了当时很多人思考的问题。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八月十月传月饼杀鞑子”的传说,这个传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简单复述一下。

说是刘伯温想出计策一条,把写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字条塞到月饼里,然后借每家每户走亲戚的时节,把这些饼传到各地,于是大家就看到了里面的字条,于是在八月十五一起起来杀敌人,推翻元朝的统治。

故事是不错,但是经不起推敲,月饼可不是刘伯温发明的,早在殷商时代,在中国的东南部就出现了一种饼,边上薄,中间厚,叫“太师饼”,据说是人们为了纪念商朝太师闻仲而发明的。而到了唐代,大量文献中记载了唐朝皇帝将月饼赏给臣民的故事。唐诗当中关于月饼的诗句更是俯拾即是。

而月饼这个词,经考证,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文学家吴自牧的《梦梁录》中,也就是说,在明朝刘伯温之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月饼了。所以他用月饼来传递杀敌信息的事情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而事实上,元朝末年,第一个坚起反元大旗的人可不是刘伯温,更不是朱元璋,他们都是后来看到形势日益不对,而后加入反元大军的。最早反元的是白莲教的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他们长年累月在黄河边传教,利用宗教来凝聚人心,鼓动受到压迫的老百姓起来反抗元朝。

但是后来,在元朝政府优势兵力的镇压下,韩山童和刘福通先后阵亡,由他们一手创办的红巾军也失败了。

但是他们所点燃的元末农民起义之火再也没有熄灭掉,在战争中,朱元璋越打越强,直到最后取得胜利,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可能是出于宣传的需要,为了强化朱元璋在反元斗争中的领导作用,他手下的谋士们一手策划了所谓的“月饼传信息”谣言,并且广为传播,让人们认识到朱元璋就是真龙天子,只有真龙天子才能想得出如此绝纱的方法。

其实所谓的八月十五杀鞑子是经不起推敲的,当时元朝政府不仅势强大,而且在基层老百姓当中广布眼线,有任何的风吹草动,朝廷很快就会知道。

单单凭一个月饼就能把众多老百姓联合起来,而且纸上只有一句话,到哪里集合,怎样集合,用什么武器,都没有写明。你觉得以当时老百姓的文化水平,他们能够凭一张纸条就起义吗?当然不可能,这显然就是为了突出朱元璋的作用而刻意制造出来的。

#####

过去蒙古人分鞑靼和瓦剌两个部分,鞑靼是主要的一部分,也是残害宋朝人最狠毒的一支。对于说“八月十五杀鞑靼”这个传说有没有,没有历史记载。小编分析这个传说应该是有的……。

1:鞑靼居住的地方环境恶劣,物资极度匮乏,每年都在大雪来临之前,或者说冬季来临之前都会来中原地区或者说内地来掠夺。

2:八月十五也是收获的季节,中原地区组织起来抵抗鞑靼来掠夺应该有的,应该是某一个地方的集结号,呼吁大家一起抵抗。

3:很多传说无从考证,大部分都存在的,就像抗日战争时期,地方的许许多多的抗日组织,他们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上记载的很少很少。

传说应该是存在的,他就是集结号……。

#####

这也是民间传说:蒙古人统治是非常残酷的,他们在各村寨安插1~5人不等作为领长;不定期的住进每个家庭里,吃你的饭、用你的妻;任何人也不敢惹他们,如若不然,他们骑着马报告上司,将遭到杀身之祸。他们还强行制止走村串户,其目的就是怕汉人阴谋造反。汉族人恨死了他们!有道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汉族人的怨气冲天,八月十五是汉族人,蒙古人共同的节日;蒙古人允许走村串户,汉族人借此机会策划来年八月十五相互送月饼,月饼内均有“杀鞑子”字样,此举措发展自全国。来年的八月十五,在相互送月饼的同时,一举消灭了鞑子多年的残酷统治。

#####

我看过一本叫《中华节令》的书,作者是刘刚。他在书中介绍,明朝田汝成所著的《熙朝乐事》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人们把它当作食品赠送亲友,是汉民族的一种心理反映。"传说,元朝未年,蒙族统治者惧怕汉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士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忍无可忍,便乘八月十五赠送月之机,在饼内放一蜡丸,丸里有纸条写着八月十五杀鞑子七个字。"一直流传至后世。

#####

八月十五杀鞑子,来自民间一个传说。这个传说,无任何的历史依据,因而无法作为史料来证明其真实。

这个故事起源于元朝未年,汉人无法忍受元政府的残暴统治,朱元璋揭杆反元,说元军控制严密,刘伯温献计。


刘伯温的计策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会互送月饼,如果把字条挟在月饼中,大家吃到,就会知道统一的反元时间,全国汉民同一时间干掉鞑子,起义便也就速雷不及掩耳地成功了。字条的内容是“八月十五杀鞑子”。这个故事,是有文字记载的,故事的雏形见于清朝光绪年间首次刊行的元初徐大焯巜烬余录》中,该故事描写了蒙古兵进入苏州吴县后对当地汉民的残虐。后来有人摘采《元史》及蒙古族相传的虐政记载加以改编,把足智多谋的刘伯温当作策划月饼传讯的策划者合成了“八月十五吃月饼杀鞑子”这样的传奇故事。

这样杀鞑子的原因是


元朝对中原汉地的统治是很严的,他们为了防汉人造反,实行了一种一个鞑子管十家汉民,十家汉民养一个鞑子的制度。这个鞑子十分难养,好东西要先给他吃,娶媳妇要让他先睡,而且不让汉民三朋四友相聚,同时,还将汉民用来打猎的器具全部没收,连菜刀也由这鞑子保管,用时去领,用后还回,每十户汉人用一把菜刀,这激起汉民的极大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刘伯温出了一计,用“八月十五杀鞑子”字条挟在中秋月饼中,有说这种“月饼传讯”整整传了十二年,然后一举推翻元朝统治。

这种传说无任何史料


纵览元末明初各种正史,没有什么八月十五的大暴动,蒙古人也没有按插人员的社会管理制度。除了民族等级制度,元代社会的管理制度是极其松弛的。元末也无集体性向蒙古人报复的屠杀。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