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与觉知(觉知 观照)

观与觉知

知觉与觉知

Holender(1986)对无需有意识识别下的语义激活的实验研究进行了调查和评估,认为大部分研究在说明刺激呈现时刻它的意义是否进入意识时所基于的实验方法都是失败的,主要表现在:⑴报告过的研究结果在统计上都很弱;⑵很难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视觉掩蔽启动单词确实是被无意识知觉到的;⑶发表过的研究结果很少被重复出来;⑷重复自己或别人已发表的研究结果的尝试大多失败了。
大多数研究都是采用任务分离范式进行的,该范式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阈限确定阶段,即找到一个刺激与掩蔽之间的 SOA,使得刺激的有意识辨别为零,掩蔽刺激的作用主要是阻止对先前呈现刺激的加工上升到意识水平,在这一阶段,常常要求被试或者判断目标刺激前是否有刺激呈现,或者要求进行具有更多选择的迫选判断(例如,包含启动刺激在内的四选一);第二阶段是启动阶段,当启动刺激的呈现时间为第一阶段确立的 SOA时,看它对目标刺激的是否有语义启动,如果有,则证明存在无意识的语义启动,要求被试执行的任务多为典型的二择一的分类任务,如要求被试确定目标刺激字母串是否为一单词,或者确定单词的意义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为保证启动刺激在觉知阈限下呈现,通常采用两种途径,一是操纵刺激条件,主要是呈现时间与掩蔽;另一个是通过指导被试如何分配注意力加以控制。
当前的不少研究基本上沿用上述实验范式,只是更为严格地使客观侦别阈限值尽可能地小,更理想地,是使其接近零点,甚至在确定客观阈限时,也将那些可能属于概率性的正确反应项目删除。同时,更采用回归的方法计算是否产生“没有直接效应的间接效应”。从以往所做的这些努力看,严格意义上说,这些方法都摆脱不了企图使旁观者对方法的效度产生心理上的可信性,而非产生真正客观的、可重复的标准。有些研究者在确定客观阈限时,往往通过不同的时间控制(刺激呈现时间、或 SOA、ISI)确定临界值,而在间接测量中往往取较大的临界值标准而非较小的临界值(如 NaccacheL,Dehaene.S,1998,2001),而采用较小临界值(如启动刺激呈现仅 1 或 5ms)的研究者则抛开对启动刺激的掩蔽。实际上,这种“小心翼翼”的选择标准正反映了以前常受到质疑的一个问题,即所谓的无意识加工是由于总是存在一少部分的残留意识加工所导致,当意识觉知成份完全消失后,所观察到的无意识语义加工也就消失了。因此,近几年不少研究者对掩蔽启动实验采纳非语义的解释。Greenwald(1995)做了大量有关阈下语义启动的研究,他也承认,不少阈下语义启动的实验难以被重复;虽然获得了语义启动效应,但较小。他在一项研究中推算,若想有 80%的可能性通过重复他的实验获得用截距代表的显著阈下效应,需要大约 900 名被试。而Marcel(1983)在他最初获得间接测量效应时也使用了多达 363 名被试,在元分析中又使用了396 名被试才获得了不能算有充分证据的间接测量效应。Merikle 则通过标准的启动范式实验证明,所谓的无意识启动效应同启动刺激的不同识别水平呈正相关,在客观识别阈限条件下,没有启动产生,主观阈限条件下有轻度启动产生,最大的启动出现在阈限上条件中。该研究有力地说明,无意识启动的大小同意识成份的参与有很大相关。
Greenwald(1996)和他的同事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为摆脱无意识语义启动中可能掺杂着觉知成分影响的质疑,将他们所描述的反应窗口程序与视觉掩蔽程序结合起来,试图获得可靠的、统计上显著的阈下启动效应。被试被要求执行分类任务,或者根据意义将单词划分为愉快与不愉快,或者根据命名划分性别,每个实验均为不同的条件,启动与目标刺激之间的 SOA 在 67 至 400ms 之间变化,启动刺激持续时间为 50ms,阈下测量时有前后掩蔽,阈上测量时没有前掩蔽。间接测量结束后,对启动刺激进行识别能力的迫选测量。发现阈上启动在 SOA 从 100ms 上升到 400ms 时明显变得强烈,阈下启动在 67ms 时最大,到 100ms时反而降低,超过 100ms 又开始上升。他通过对比以前的研究结果,发现以前几乎所有的阈下启动研究均使用了超过 250ms 的 SOA,而他的研究表明,阈下启动只能在 SOA为 100ms或 100ms 以下才能稳定地获得。但是,他的研究结果并没有提供在与间接测量同等条件下直接测量效应大小的证据,因此,无法排除阈下启动中觉知成分的存在。从另一个角度讲,阈上与阈下之间的反向分离实际上也正反映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意味着阈下启动测量中觉知成分的存在,正说明了我们前面提到的测量的敏感性问题,换句话说,阈下启动测量只不过对无意识成分更敏感而已。同时,若他的研究结论成立的话,就意味着,以前绝大部分有关阈下语义启动的研究结论实际上都是在觉知水平以上获得的。 对于前面所说的测量方法,从理论上看,它的成立还要接受另一种更一般的假设,即若任何一个行为均受意识和无意识影响,而行为测量既是意识过程的反映,也是无意识过程的反映,那么,这种敏感度的测量就变得毫无意义。因为使用客观测量建立的最少刺激条件不仅会降低觉知状态下知觉的可能性,也会降低无觉知状态下知觉的可能性[8]。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以及其它研究所表明的,当采用严格的客观阈限为觉知状态的测量标准时,启动也大为下降,甚至消失。从以往所获的大多数研究结果看,这种趋势也还是比较明显的。另外,Holender(1986)在谈到直接与间接测量效应时提出,要想得出有效的结论,直接测量必须对任务刺激的所有意识效应敏感,必须只能反映意识效应,这就是被称为“充分性和唯一性”的假设。根据这一假设,没有直接效应的间接效应的结论不仅为无意识认知的存在提供证据,也为分离提供了证据,还很少有研究符合他所提出的标准。因此,有研究者认为,他所提出的标准对于阈下语义激活的证据而言,过于严格了,于是,转而接受Merikle(1988)等提出的较为宽松的标准。根据 Merikle 的假设,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一样,既包括意识成份的贡献,也包括无意识成份的贡献。从以往研究结论看,无法对这一假设作出否定。
实际上,在探讨阈下知觉效应是否存在之前,还面临着一个更加基本的问题,即如何看待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对它的回答实际上构成了测量方法的理论前提。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有 3 种不同的观点:排它(exclusivity)、冗余(redundancy)和独立(independence)。Jacoby 和 Jordens(1997)曾提出了一个模型来对此加以解释[20]。排它观点认为,一个人或者意识到或者意识不到某种影响;冗余观点认为,如果把无意识比作一座冰山,那么意识仅仅是冰山的山尖,因此,意识加工可以产生于无意识加工,被无意识加工的项目只有达到一个特定的阈限值才可以变为有意识的,而在自动化形成过程中,则是逐渐退回到认识阈限指向而变为无意识的;独立观点认为,意识过程个和无意识过程是相互独立起作用的,进一步说,不管有没有无意识加工,意识加工都可以发生,反过来也是这样。显然,对基于不同意识与无意识关系假设基础上的测量方法的解释不能超越其理论假设基础。
Merikle 提出,从对行为后果的定性差异上看,主观觉知阈限本身就是对觉知存在与否的最好测量指标,把他的这一结论放在阈下知觉近百年的研究历史中看,等于表明这一百多年的大量探讨只不过从多个侧面更加严格地证明 Sidis 等人最初的研究是正确的。也正因为如此,Merikle(2001)等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提出,由于无意识知觉的存在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在有关无意识研究方面,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是探讨意识知觉与无意识知觉之间的本质差异、无意识知觉到的信息如何影响有意识的经验,以及任何功能差异是怎样以及如何受不同神经通路所调节。有些研究者近些年在这几方面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觉知和觉悟

欲望是天性,生来就有,可以自控,可以自主掌控,转化能量,转化为进去、求知、开拓、创新的力量源泉,在乎觉知,重点在于自己觉悟、去掌控、去做。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