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释迦摩尼为什么能悟道?大肚弥勒佛为什么是下一代佛祖传人?(佛祖释迦摩尼曾说过)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七仙女告知孙悟空,王母娘娘举行的蟠桃未曾邀请你,猴子听了顿时心生怨恨,于是使了个定身术便前往会场。一顿胡吃海塞后,整的是乌烟瘴气一地鸡毛,又溜达进兜率将太上老君的金丹,像吃豆子一般狼吞虎咽。

玉帝得知后气的火冒三丈,派托塔天王李靖带十万天兵,摆下十八阵天罗地网缉拿归案。奈何众天降皆不是对手,观音菩萨举荐灌江口二郎真君,在太上老君“金刚琢”的相助下终于擒获了妖猴。斩妖台上刀砍斧剁雷屑钉打却伤不了妖猴分毫,八卦炉里七七四十九日,太上老君开炉取丹却跳出一个火眼金睛得妖猴,一根如意金箍棒打上凌霄宝殿,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踪。

玉帝忙传旨让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佛老降伏。

众将果退,大圣也收了法象,现出原身近前,怒气昂昂,厉声高叫道:“你是那方善士,敢来止住刀兵问我?”

如来笑道:“我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

——《西游记》·第七回


这就是释迦牟尼,西天灵山大雷音寺的如来佛祖。之后,一个巴掌将撒泼的孙悟空压到了五行山下。西游里,如来佛祖貌似高高在上的武林盟主,麾下三千诸佛、五百阿罗、八大金刚、无边菩萨,一抬眼便观尽四大部洲。真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下面来看问题,佛祖释迦牟尼为何能悟道?弥勒佛为何又是下一代佛祖传人?这是两个问题我们先看第一个。

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人。如来佛祖就是释迦牟尼佛,也称释迦如来。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母亲名摩诃摩耶。摩耶夫人在途径蓝毗尼花园时,生下了释迦牟尼,据说是右手抚摸了无忧树的枝条,从右胁诞生了释迦牟尼,刚出生披着一身金光。有位名叫阿私陀的星相学家,端祥安然而卧的太子,惊讶地说:“非凡人!非凡人!相貌奇妙面如满月,将会成为人间的救世主 。”

母亲生下释迦牟尼七天后便去世了,从小由姨妈波提抚养,十六岁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了儿子罗睺罗。三年后,感觉到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于是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父亲想让释迦牟尼继承王位不愿意让他出家,于是给他找了许多美女去迷惑,但释迦牟尼都不为所动。为了寻求解脱每日静坐思考,身不着衣不避风雨只吃一麦或一麻,坚持不懈长达六年之久身体极度消瘦,可仍然没有找到真正解脱的方法。

后来,在一棵枝叶繁茂的毕钵罗树下,用草叶铺了个座位,面向东方盘腿静坐。并发下誓愿:“我若不能证到无上正觉,宁让此身粉碎,永不起此座!”有心人天不负,一个寒冬的凌晨终于大彻大悟。

其实,到这里关于释迦牟尼已没必要再作过多的了解了,因为对于他如何能悟道已很清楚了。

首先,佛曰: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人生的拥有不是获取多少,而是在于放下多少。释迦牟尼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是身份尊贵无比的太子,是未来国王的接班人。一出生便拥有了别人无法拥有的财富地位以及梦想,因为世人想要的一切对于他都来说是手到擒来。可是,释迦牟尼却毅然放弃了拥有的一切选择苦修。

抛却山珍海味选择了一麦一麻,脱下了绫罗绸缎宁愿栉风沐雨,六年的苦修身体皮包骨头却仍然心向往之矢志不渝,试问这样的选择与坚持世上能有几人能做到。地位、金钱、美女,其中任何一个恐怕都让常人难以割舍,红尘中多少人终日只恨聚无多,更别谈让其放下了。成佛是割肉饲鹰舍身饲虎,有几人舍得将刀割自身。

孙子兵法有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舍就是得,不舍那有得,只有放下才能观自在,人生诸多烦恼苦痛不是看不开,而是放不下。

其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人生成功的一大要素就是坚持,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才能抵达终点。如屈原在《离骚》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一旦选择了方向就应该坚持不懈,即使前方荆棘丛生狂风暴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不可能那么轻而易举,经得起磨难考验的人,才有资格接受命运的馈赠。

荀子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生无论什么事情都贵在坚持二字,有心不怕千里远,无心寸步也难移,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那么所有的梦想都触手可及。

所以说,释迦牟尼的为何能得道,就是因为放下了世人放不下的,坚持了世人不能坚持的。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里丁元英说过:“想做成点事情,就要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罪”。这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存在什么神仙佛祖,倘若你能做到释迦牟尼的放下与坚持,你也能悟道,你就是释迦牟尼。

再看第二个问题,弥勒佛为何是下一代佛祖接班人?

佛教中按方位划分有横三世佛,分别为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与西方阿弥陀佛。按时间划分又有纵三世佛,分别为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问题中显然是指后者,燃灯佛是已过去的庄严劫为佛,是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曾在过去世预言释迦牟尼未来将成佛,是释迦牟尼的老师。释迦牟尼佛是佛贤劫第四佛,与胁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以佛法济度娑婆世界的一切众生。弥勒佛未来佛是贤劫中的第五佛,弥勒时代尚未来临以前,还是兜率内院的菩萨。

弥勒佛,即弥勒菩萨,也叫弥勒菩萨摩诃萨,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就是贤劫千佛中的第五尊佛,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其形象常为袒胸露腹笑容可掬,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佛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与释迦牟尼佛是一个年代的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所以,释迦牟尼是弥勒佛的师父,弥勒佛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入灭,为一生补处菩萨,之后,因缘成熟时从兜率天宫下生人间接替释迦如来佛,主持佛教的工作。常说的龙华三会就是指弥勒佛在华林园的龙华树下成正觉,现身说法普度众生。

释迦牟尼佛曾发愿在五浊恶世里成佛,拔济苦痛的众生象征着释迦佛的悲心。弥勒菩萨下生的世界是净土,发愿在净土成佛是慈心,因修习慈心法门而称为慈氏。弥勒佛是将来的一尊福佛,到时候海水平静土地肥沃,到处是自然乐园,一年四季风雨调顺百花开放,没有任何灾难,人心皆为大善,没有贪、嗔、痴、慢、疑,也没有杀、盗、淫、妄、酒等一切不良的思想言行。是一个土地平广街道整齐,人心平等相见欢悦的清平世界。

陶渊明《桃花源记》里,一个武陵的捕鱼人,发现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这不正是弥勒佛出世的净土吗?不正是我们向往的大同世界吗?不正是人类追逐的理想乐园吗?

昨天、今天、明天,昨天是已过去的燃灯佛,今天是正在经历的释迦牟尼佛,明天是弥勒佛。燃灯佛为人们照亮世界,释迦牟尼佛为人们解脱苦难,弥勒佛为人们带来欢乐。今天每一个人努力奋斗,不就是为了明天幸福的生活吗?

初会龙华是燃灯,二会龙华释迦尊。三会龙华弥勒祖,龙华三会愿相逢。明天是美好的也是值得期待的,牢记过去勇敢的面对今天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其实每个人都在经历一场龙华三会,希望每个人在经历后都能与明天的美好相逢。

弥勒佛象征着美好的明天,是教徒心中的寄托,所以,是释迦佛祖的接班人。《三国演义》开篇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你看弥勒佛不都是笑着吗?


大家好,我是@云中之笔。欢迎朋友们留言点评,一起交流学习。我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哦!

#####

佛祖原名释迦摩尼,原本是一名皇子。在皇宫中无忧无虑的生活,有一天出宫游玩,发现百姓生活疾苦,多病多灾。他就不禁反洗为何自己幸福生活,但是众人去深受苦难。于是他离开皇宫,离开锦衣玉食的生活,放弃高贵的身份。想要寻求答案,寻找真理。

释迦摩尼在街道中漫无目的的行走,他始终想不出为什么会这样。走路几天后,释迦摩尼饥肠辘辘,这时他就想到曾经在皇宫里吃到的山珍海味,十分怀念。走着走着就问道了一股香味,顺着香味追寻过去,发现是一户十分贫穷的家庭。一名妇女在生活做饭,食物却是十分粗糙。释迦摩尼为了挨过饥饿,就远离有人家的地方。晚上也是随便找一个草堆睡觉。每晚他都会皇宫中舒适的床和柔软的被子。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释迦摩尼从宫中穿出来的衣服,已经十分脏了。并且从离开到现在都没有洗过澡。他越来越想不通自己想要寻找的真理到底是怎样的存在。这时候有一队苦行僧从他的身边路过。这些苦行僧和他一样寻求答案。并且在搜寻答案的过程中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释迦摩尼就跟随在队伍的后面,一起修行。但是在修行途中,有许多僧人都相继死去。让释迦摩尼怀疑这种寻找真理的方式。

于是他远离众僧,独自来到河边思考。这是看到一位年前的女子在河边洗衣服,他就坐了下来看着。女子要洗的衣服十分多,时不时洗累还要用手擦拭额头上的汗水。但是这名女子嘴上却是一直挂着笑容。看起来格外真实,格外甜美。释迦摩尼内心十分疑惑。为何如此艰苦的人生,却能活得如此真实,如此充实。他愈发的怀疑修行寻求答案的方式是不是错的。这时女子也是快洗完衣服了。就从衣篮里拿出一枚木钵,里面装着白米饭。女子涉过小河,送到释迦摩尼的面前,释迦摩尼不解的望着女子,女子的笑容也就真实甜美释迦摩尼迟疑地接过了木钵。女子十分开心的转过身,去往河的那一边,拿着衣篮回家。释迦摩尼想,女子生活如此不易,为什么还要将食物赠与他人?释迦摩尼看着这木钵里的米饭,没有任何的菜肴。他想到一路修行的坚持,吃到这碗米饭会是放弃修行吗?但是看着众僧饿死,他又怀疑探寻真理的方式。于是用手抓起一点米饭,并且吃掉。没想到被其他的苦行僧看见,纷纷朝他砸向石头。他就有想自己是不是不该吃。苦行僧砸完石头就弃他而去。他想了很久,他得到了答案,他寻找到了真理。最终他将米饭吃完了,十分的开心。

他看着空空的木钵,笑了起来。抬头望着上天,并说道:如果我错了,就让木钵随波逐流,如果我对了,请上天让木钵逆流而上。最终他就木钵放在了河面上。木钵顺着水漫漫往下漂。释迦摩尼不禁皱起了眉头。但是突然,莫泊旋转了起来,快速的向小河上游游过去。释迦摩尼得到了答案,最终悟道成佛

#####

释迦牟尼,之所以成为佛祖,就如老子成为道教的始祖一样,是后人的推崇,是借此兴教。同理,弥勒佛之所以成为未来佛,也是将佛教的兴旺寄托在他的身上。教派文化,之所以屹立几千年不倒,是有着时代的需求和不断完善的内容体系分不开的,他完整地诠释了人类原来、现在和将来都难以企及的空间和时间概念,将人类最平常又最频繁的生命之问,给出了最智慧的回答,这种非常有哲理的论断几乎贯穿于他们的文化体系中,使人们对于“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要到哪里去”等的千古一问,有了心灵的安慰,且这个问题,也是各大宗教同样的问题,所以,答案,唯一确定的答案,他的揭晓,将使人类跨入另一个高度,或将产生不一样的新世界。

#####

佛教讲六道轮回,三世因果。燃灯古佛给如来授记,如来授记弥勒佛,刹那既永恒,永恒既刹那,寂静涅槃。

#####

佛祖释迦摩尼原是一名王子,放弃了名利等舒适的生活而专心修行终于在菩提树下目睹明星而悟道成佛。佛家讲因缘和合,释迦摩尼成佛是多少劫的因缘、因果所决定的,也就是命中注定,不是偶然为之。这点在释迦摩尼成佛后,具有了宿命等神通后,在经中有讲述前世后生。同样,弥勒佛在释迦摩尼入灭多少劫后,在西天成佛,成就极乐乐土,都给安排的妥妥的。

虽然人的命,天注定,但是修行还是要靠自己,不能稍有懈怠。一句话,大事靠因果,小事靠自己,大事说白了也是小事的因果慢慢积累而成的,俩者有密切的联系。每个人都终会成佛道,普通人既然接触了佛法,说明因缘已起,开始走上觉悟之路,继续努力吧。

#####

福报所致,多劫所修,割肉喂鹰,被割劫不嗔,以身铺路让比丘过泥坑,佛亦告诉我们人人可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

佛祖之所以能悟道,是因为也许他上辈曾立下如此宏愿,当他懂事后看到了人间的疾苦,发心为世人找到一条明路,结果他是找到了,但他发现这条明路太神奇了,太颠覆人类的认知,纵然说出来也没人会相信的。

发心为世人而找,到头来却只能是为自己找。

咱们这辈子在干的事,也许就是上辈子立的誓愿,看起来虽然很平凡,但好好把它完成好,尽量做到完美些,已经非常了不起,非常值得骄傲啦,哈哈哈!

#####

你看《妙法莲华经》就会有答案

#####

天生万物日月星辰皆照本演绎!佛也是如此!

#####

弥勒佛原来不是大肚子,是健美青年。传入中国后不知道怎么就变大胖子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