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道德经》这句如何实践呢?(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什么意思?)

这里划出了一道宏线,生死线,无有去无间,无中生有。无者道始也。有者重生德也。间者中也。中者正当時也。也可以说是度也。过之不及都是虚无,发生一切事物都在正当時,守一生也。无欲未到也,观其妙可预测,有欲过也,观其徼回忆之意。同出而异名只在瞬间。不妄想未来,不思念过去,重点守住零位的无,长生之道。

尾骨朝前会阴处翘,骨子精髓放松到位,无我无它自然无追求入道也。再不明白无缘也。↗



#####

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力量。有,是展现事物外在形象的力量。

用抽象思维,去思考推动事物发展的力量。

用形象思维,去思考展现事物外在形象的力量。

用”无“观察天下之物的存亡,用”有“观察天下之物的兴衰。

此文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你的点赞、关注,是一种鼓励!!!

#####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一章。这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天地开始的时候我们把它叫“无”。万物的母亲,把它叫做“有”。所以常处于“无”,从无的角度来观察它的妙处。常处于“有”,从有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边界。

《道德经》的第一章可以说是整个《道德经》的门户。这句话我们要实践于生活。首先要对这个“无”字。进行深度的认知和理解。

老子在这里面着重强调的是大家看不见的那个无形东西的作用。我们要把这句话用于生活,只需要从老子在这里讲的“无”字入手。“大象无形,却力量无尽”。

打个比喻,自然界的大象风。风是无形的。但是它的力量却非常强大。所以,通常用“作风”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用“家风”来形容一个家族的教育;用“国风”来形容一个国家的文化。再来看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人所需要的氧气、营养和精神。这些都是我们看不见的。但是有形的植物在给我们释无形放氧气;有形食物在给我们提供无形营养;无形精神在支撑我们有形的肉体。这个就是无形和有形的对应。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真正的有形的物质世界都是被强大的无形世界牵动着的。

但事实上现在人们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却将这个思维活反了,都把焦点放在了有形的物质上面,却忽略了无形的作用。所以老子在开篇第一章。就说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无欲以观其妙”。这句话就是说我们如果能经常观察自己的精神世界、思想世界以及理想信念,这就是最大的力量。“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就是边界时刻要提醒自己,不可有过度的对有形物质的欲望膨胀和追求。要时刻观察并提醒自己不可有过度的欲望。

接老子的智慧,我也说句话送给读者:财富其实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满足我们正常生活需求的财富是天使。满足我们贪念、欲望膨胀的财富是魔鬼。


#####

谢邀,我手不释卷,常吟诵《道德经》,去探寻其中的奥秘,有时偶尔有灵感的闪光,但又苦于用语言难以表达,今天就试着解读一二,和大家共勉。《道德经》的内容,众说纷纭,大多数人认为,他掺杂了大量汉朝人的作品,更增加了道的模糊性,有些内容让人困惑,也不必去深究。它分为“道”和“德”两部分,道为体,为性,德为行,为用。换言之,只有明白了道的真正含义,然后才能去实践。怎样明白“道”的真正含义呢?

佛老合参。佛学遇到《老庄》,一拍即合,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很多人把他当做佛经来读,它又被称为《南华经》。

佛家有戒定慧三学,其中定,是禅定,高僧打坐,口中念念有词,就是追求一种忘掉世俗杂念的空的境界,你看,这和无名,天地之始,多么相似。这里的名,指的是事物,形状,无名就是什么也没有,这就是天地之始。

大道从那里来?古人很聪明,认为都是从大自然来,《易经》中所以的道理都来自于自然的启示。《道德经》也吸取了其中的智慧。所以,天地之始,也是大道之始。

《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至虚,极也,守静,督也。也是此意。虚无的状态,是万事万物的终点和极点。保持安静,保持内心的平和状态,才算没有偏离根本,有一点道的样子。怎样才能做到呢?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没有过多的欲望和追求,时常恢复到虚无的状态,才能体会到自然的奥妙。这就是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所以,修养道的人不为外物迷惑,常淡定从容,何忧何惧?

经诗合参,陶渊明躬耕陇亩,有道家风范,李白啸傲江湖,有仙风道骨。

陶渊明有诗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遵从自然的变化,归向生命的尽头,快乐听从天命,还有什么疑问呢?这和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一样,下学而上达,他们都在追寻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追求顺天应人的生活。

当李白理想之梦破灭后,发出“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也应向西流”的感慨。李白一直有报国之志,这叫恒有欲也,但苦无门径,只有以观其所缴了,去反省人生,认识万物运行的轨迹。

结束语:怎样去实践呢?完全靠个人的体验了,《道德经》是做减法的,你想体会美妙的境界,那就减少一些欲望,有时间走进大自然,徜徉山水间。你想有一番作为,那就要去把握世间的规律了。

#####

天机不可泄露

#####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上篇《道经》第一章《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这一章是老子给“道”做出的解释,他告诉我们所谓的“道”其实就是宇宙间天地万物的自然法则和运行规律。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如何实践,其实老子已经把时间方法放在这句话里了,那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如果题主还是不知道怎么做,那可能是对这句话有了其他的理解。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是什么意思?

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需要结合全章来进行整体的理解和分析。全文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纵览全篇,我们可以看到这句话是放在中间部分,而事实上,这句话起的也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这句话的前面,老子对我们说所谓“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能够说得清道的明的“道”也就不是“道”了。并且提出:宇宙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从无中生出的有,又从有中衍化出其他的有。这其实就是老子对天地本源的解释了,他在这一章的前半部分提出这个概念。


然后,老子便接着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承接前面他发现了天地本源的“无”和“有”)所以我们就要开始观察这两个东西了——常常观察我们看不到的天地法则,去理解它的玄妙;常常观察我们看的到的自然规律,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端倪。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要经常去观察生活。


接着,开启下文,老子又告诉我们,在通过一番观察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有无相生”,有和没有原来是同样的东西——世间万物有形有态,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但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间又蕴含着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法则规律;世间万物的规律法则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又能够通过具体的事物看出它们的端倪。


综上所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意思就是说:当我们发现一个模糊的概念的时候,要保持好奇心,要学会去探究和思考事情的来龙去脉,最终便会明白问题的答案所在。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具体怎么操作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是我们都承认的事实,所以不管用什么方法来实践,最终目的都是要让这个实践形成习惯,并且最终改变自己。


好习惯的养成有三大基石——阅读、运动和复盘。这句话的具体实践方法,就是培养复盘的习惯。


为每天的结束都做一个总结,把自己得失记录下来,好则改之,无则加勉。长期坚持,形成习惯,最终受益无穷。


说到复盘,不得不提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中的那半个人,同时也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曾国藩就是通过每天早上坚持写复盘日记,把复盘日记当作《忏悔录》一样去写,然后结合实际改变自己,最终才做了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精神偶像。


在《人性的弱点中》戴尔·卡耐基也频繁提醒,无论学习多少知识,经历多少事情,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学以致用”。而学以致用需要一个内化吸收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学会经常反思和复习。


实践方法就是写复盘日记,重点在于持之以恒。

以上。


END.

感谢阅读!我是一迪,欢迎讨论和交流哦~

#####

这一段论述的是有无。

无,名天地之始。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以无,是天地之始。就是说天地未生之前如何呢?就是无,无极,混沌。

有,名万物之母。因为万物生于有。这个有也就是一(混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就是太极,太乙,生万物。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这里的妙,指的是万物化生之妙,指有创造才能称得上妙,比如至今我们还不能完全搞清楚生命创造的奥秘这个“妙”。那么怎么样学习研究妙呢?就要观察无,因为从无而有,这是妙的显化,就要从这里得其妙。

故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的徼,指的是物的终结。凡是有形有相的物,必然有“徼”的一天。因此,着眼于有,自然能观到万物“徼”的过程。

这一段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去体道。要持着有、无两端去观。也就是从物的生灭两端去体会万物生死之妙道。

#####

想“解读老子”,确实不是靠书面的语言去解读的,而正是要靠你题目中所说的“实践”二字。

需要用自己的实际生活和行为方式,去细心体悟和行动。

下面,使用《道德经》(帛书版)内容,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帛书版相对其他版本,更接近于老子原意,也更方便解读学习。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第一:恒无,恒有,只是我们心中的愿望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这是帛书版内容,如果“王弼版”的话应该是“故恒无欲,以观其妙”。

关于这句话,很多大教授们争论很多。其实从老子来说,他并不反对欲望,为什么?他说无欲有矣,就是没有欲望、有欲望都可以,所以道家是鼓励欲望的。因为他提了这个欲,有人写成“恒无欲以观其妙。”用他们的解释就是说恒定的无是用来观察它的变化的。

当我们在说这个“无”的时候,其实“恒无”这个“无”是不存在的,从老子的观点来看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非要说“无”,非要把这个概念提出来,其实是我们的妄念,也就是我们心中的愿望,我们希望把它拿出来,这就是“欲也”的意思,不要把它跟什么“无欲有矣”,把它跟欲望结合在一起。

甚至还有人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搞什么道家双修之学,男女什么乱七八糟的,那都是后面的杂道、外道搞的。

这个“无”到底是怎么回事?

“无”就是说我把某个东西消失不见,消失不见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这个“无”是没牵扯了,我把这个“有”的东西抹掉,变成一个“无”,这个是什么?叫做“以观其妙”。“妙”这个意思其实就是变化的意思。妙则无穷变换。

那么当我们强调这个“无”,并且把“有”有意的抹掉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无”上面画很多的内容、做很多文章了,这就叫变化。

说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当一个男人没有女朋友的时候,他就可以娶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女子。同样的道理,对一个女孩子来说,她说她没有男朋友的时候,她可以嫁给世界上任何一个男人,对不对?

所以这就叫“恒无恒有也”,可以嫁任何人的变化,但是,如果他说“他有”的话就是怎么回事呢?“以观其徼”。一旦他说了“有”,那么“徼”就成为一个边界了,

当说这个有的时候,其实也是一个概念而已,而且这个概念它本来不存在,但是他一定要让它存在的原因,就是为它划定一个框,他必须在这个框子之内看问题,因此“有”这个框子是向内的,“无”这个框子是在外的,那从“无”和“有”的观点来看,“无”的变化是不是要多很多,“有”是不是就有限?这就叫“徼”,就是框徼。

第二:恒无,恒有,带给我们的妙用

对于这种解释,我们能不能把它应用到我们生活当中去呢?就是说,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没必要一定去划“无”和“有”这样的概念,如果当我们需要划它的时候,它只在某一种程度上有用,非要把它视为恒常的不变的东西,所以它叫“故恒无欲也”,“恒无”只是你一种愿望,一种不存在的东西,是你在思想观念上能够存在的东西。

在现实生活当中它应该不存在的,我们只不过用它来观察奥妙之处而已。因此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就会用词准确得多,不会乱用词,而且会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说清楚,不会把很多事情混在一起说。

比如我们举例子:说一个概念——“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我们划“大学生”是不是就划了一个“有”,一个框子,说现在大学生比以前贬值了,把“大学生”用一个框子划出来,“贬值”又用一个框子划出来,大学生好像是一个独立的群体,然后我们就把他划出来,其实大学生是不是独立的群体呢?也是也不是。

我们大学生每一个人也在社会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概念说这些人是大学生,那些人不是大学生,或者说大学生一定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对吧?其实是不好划的,不好区分开来的。

但是我们划出来的目的,是因为我们希望给他一个边界,我们很明确地划出了一条边界,不要超越他的这个边界去讨论问题。

可惜我们现在上学,有很多论证类的练习,就是超越它去讨论问题,就会形成我们思维的混乱,我们的思维混乱之后接下来导致什么?

导致我们行为的紊乱,导致我们像没头苍蝇一样地乱转,导致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糊里糊涂地过一辈子,会不会?

老子他发现了有这样的问题,所以他写《道德经》这本书,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清清醒醒,念念分明地面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和真实社会。

#####

《道德经》实际上是社会政治哲学,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宪政哲学”。它射出的箭,旨在治国者(当然也射向民众,但重在治国者)。全书的“无为而治”,是说治国者不要胡乱作为,民众能自行完成的绝不干涉。“小国寡民”才有存在感,才有信任机制。司马迁写《太史公书·老子韩非列传》,是在是目光如炬。

治国者是聪明的,但常常“聪明反被聪明误”。于是老子的《道德经》开宗明义要讲明自己的言说范式:道,能够用概念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恒常不变的道;能够用概念语言指称的语言就不是恒常不变的名(它们只能用指示性、导引性的语言来言说。全书多用自然事物比喻象征就是)。言说时使用的是“对生互补”的方式(阴阳、有无、难易、高下等),故这里的断句应该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用有无来言说天地万物的开端。实际说的就是“道”)。

“道”玄妙而又切身,在开篇它是表明全书的言说方式。要说实践意义,就在于改变单相度的言说方式。



#####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一章,意思是“无”,是天地的源起;“有”,是万物的开端。所以,要经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是万物的起源,而“有”,是万物的母体。这里的“无”和“有”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没有和有的意思,所谓的“无”,指的是万物生成之前的混沌寂寥的状态;所谓的“有”,指的是万物的形体生成之后的初始状态。

这里的“万物”,指的就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而何谓“宇宙”呢?“宇”,指的是空间;“宙”,指的是时间。宇宙间的万物所呈现的形式就是空间和时间,而在宇宙形成之前,是无所谓空间和时间的,这就是所谓的“无”,而宇宙正是从这“无”中源生而出的。当宇宙生成之后,也就是“有”了,这个“有”,就是万物的母体,万物皆由此孕育而出。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欲”也就是没有人的主观意志的状态,而“有欲”就是存在着人的主观意志的状态。只有在人们不进行主观介入的情况下,才可以观察到万物的本原状态,比如说一棵树,如果人们对它的枝叶进行了修剪,也就无法知道它按照自身的规律会长成什么样子了,即“无欲,以观其妙”;而也只有在人们进行主观介入的情况下,才可以考察出万物生成的端倪,比如说人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经常会做一些实验,而做实验的目的也就是想要了解事物的界限是怎样的,举一个例子,人们通过人体在不同条件下对某一电压的实际感受和对人体触电所受伤害情况的详细分析,得出了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伏这一科学认识,这就是所谓的“有欲,以观其徼”。

实践中的应用:诸葛亮抱道而行

东汉末年,满怀雄心的刘备在动荡的局势中一直在寻找发展壮大的机会。但是,在他年届五十之际,还屈居于新野小城,托身于刘表门下。当他得知诸葛亮是不可多得的王佐之才后,便不辞辛苦,三顾茅庐。

见到诸葛亮后,刘备坦率地跟他说:“汉王朝已经衰败了,大权落在奸臣的手里。我自不量力,一心想挽救日益衰落的汉朝,可是我的能力有限,以致于屡次遭受挫折,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但我仍然还有光复汉室的雄心,你认为我应当怎么做?”

诸葛亮见刘备这么谦虚有诚意,就推心置腹地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了,即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他首先分析曹操和孙权集团,说:“如今,曹操在北方,已经拥有了百万大军,挟持天子来号令天下,这个人您不能跟他对抗。孙权占据了江东,已经有三代,而且江东地区紧靠长江,地势险要,民心归附,这个人,您可以与他结成联盟,作为外援,也不可以算计他。”

接着诸葛亮又分析了荆州的形势,以及盘踞在这个地方的刘表集团的情况,说:“荆州地区,北方有汉水和沔水可以作为屏障,西边连接着巴郡、蜀郡,地势相当重要,是一块重要的军事基地。可是占据荆州的刘表懦弱无能,您可以夺取荆州作为自己起家的地盘。”

接着他又分析了益州,说:“益州边界地势险峻,中心地带土地肥沃,素来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但是占据他的刘璋昏庸懦弱。益州北边还有张鲁相邻,虽然土地肥沃,百姓富庶,财力充足,但他不知道珍惜,志士贤才都盼望着有一个圣明的君主来治理。”

分析完天下的形势,诸葛亮水到渠成地指出了夺取天下的最佳策略:“您是汉朝王室的后裔,很有威信。您可以先夺取荆州,再占据益州;之后,与西南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再和孙权结成联盟,对内修明政治,对外观察时局变化,等待时机北伐。这样,您就能够建立霸业,复兴汉朝王室了。”

刘备听了这番精辟深刻的分析,不禁茅塞顿开,不得不佩服眼前这个年轻人,连连赞叹:“好!真是好!”刘备极力邀请诸葛亮帮助自己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也觉得刘备礼贤下士,谦虚谨慎,志向远大,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君王。于是欣然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诸葛亮不仅有宏大的战略视野,更有高超的军事、外交和政治才能。诸葛亮出山不久,曹操大军南下,击溃刘备的军队,并且以优势兵力大举南下,已经威胁到孙权。刘备走投无路,急需和孙权达成同盟;而孙权一方内部主降、主战两派各抒己见,孙权举棋未定。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进行游说。这次游说的政治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要坚定孙权抗击曹操的决心,促成孙权和刘备两方的政治军事结盟。

针对孙权的心理状态,诸葛亮首先分析了孙权一方在当时形势下所能做出的选择,及其各自的利害关系,指出了犹豫不决的危险后果。接着,诸葛亮又使出激将法,一面表明新近战败的刘备是汉室之胄,盖世英才,绝不可能投降曹操;一面又故意劝说“全吴之地,十万之众”的孙权投降曹操。当孙权决意联蜀抗曹后,诸葛亮进一步指出:曹军虽然表面上强大,但是却存在孤军深入、远来疲敝、不习水战、军心不稳等方面的致命弱点,从而坚定了孙权必胜的信心。最后,诸葛亮还分析了抗曹胜利后必将出现的三足鼎立的政治局势,为孙权展开了光辉的前景。经过这一系列成功的游说,诸葛亮达成了自己预期的目的。孙权态度坚决地和刘备联合起来,并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奠定了以后三足鼎立局面。

结语

因此可以说,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是诸葛亮对大道的把握和运用的结果。“常无,欲以观其妙”,诸葛亮预见天下三分;“常有,欲以观其徼”,诸葛亮指挥得宜,成功实施战略构想。大智慧的人,抱道而行,无往而不利。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