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午时三刻你知道是几点吗?为什么是午时三刻处斩

午时三刻,古代一刻到底多长时间! 古时候的人们除了用圭表、日晷计时外,还以漏刻计时。这种计时方法把一昼夜分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
午时三刻!古时一刻到底多长?
“漏刻”中的“漏”指漏壶;“刻”指刻箭。漏刻是一种比日晷用途更大的计时器,它可以用来计时、守时,而且不受夜晚和天气变化的限制。
午时三刻!古时一刻到底多长?
最早的漏壶很简单,就是一把带提梁的壶,在壶的下边留一小孔,箭秆上有刻度。看水退到哪一刻度就知道是什么时间。经过人们不断改进,漏刻的结构日臻完善。中国目前现存最完整的一件古代计时漏刻,是元代所造,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它由四个漏壶组成,安放在阶梯式的坐架上,高2.64米。由上而下,最上层的漏壶叫做日壶,第二层的叫做月壶,第三层的叫做星壶,最下层的叫做受水壶。日、月、星壶的下部都有一个滴水龙头,水依次沿龙头下滴。在受水壶铜盖中央,插着一把固定的铜尺,自上而下刻有子到亥时,共十二时辰。另外还有一个木质的浮箭,固定在浮舟上,紧靠铜尺,指向时辰刻度。
午时三刻!古时一刻到底多长?
我国古代用日晷把一昼夜分成十二份以十二地支命名这就成了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再配以漏刻计时把每个时辰分成八份这就形成了八刻。 三国到唐是以“时辰+刻度”来表达时间,如:申五刻,意思就是申时后第五刻。
午时三刻!古时一刻到底多长?
古代自唐以后将十二个时辰分为初、正两个部分,即每个时辰分成初、正,如:子时包含子初子正两个时间段,这就和现在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一个意思了。午时三刻即午正三刻(非午初三刻)。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百刻制(清以后改为1日96刻),《说文》:“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即每刻14分24秒,午正三刻约当日12点45分。
午时三刻!古时一刻到底多长?
而现如今随着西方机械钟表的传入配以清代以后的一日96刻都以一小时四刻每刻15分钟计,方便又准确。 不过漏刻在中国古代计时中功不可没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到近代西方钟表传入并在中国推广,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