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孙膑战胜庞涓后,被鬼谷子叫回民间了?

鬼谷子,姓王名诩,卫国人,现在河南鹤壁淇县人。民间称其为王禅老祖,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之一,诸子百家其中之一,纵横家的鼻祖,很有成就的教育家。经常在梦云山采药修行,隐居于清溪鬼谷,其实是归谷,两字发音相近,时间久了,变成鬼谷。鬼谷子招收学生从不挑剔,他的学问非常渊博而深邃,只要学会一种便能纵横天下。苏秦,张仪,庞涓,孙膑都是鬼谷子先生的徒弟,史记战国策中记录了苏秦与张仪,孙庞演义写的是孙膑,庞涓相斗的故事。还有人计算鬼谷子不可能活那么久,因为徒弟出山时间跨度达到四五十年,鬼谷子可能是一个门派,王诩是鬼谷子门派创始人。鬼谷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衣食住行,兵法战策,治理国家,外交政策,兵器发明,神奇推算,养生教子,无一不通。他著书很多,留下来的很少。孙膑,庞涓专门研究兵法,精通武术,和奇门八卦。



孙膑,本名孙伯灵,战国时期军事家,山东菏泽市鄄城县人,孙武的后代。

庞涓,战国初期魏国,与孙膑一样是华夏族人,很多资料没有他的描述,可能是后人并不尊重他。



他们二人本为同窗好友,庞涓去魏国做大将军,深知自己才华不及孙膑,想出诡计诱骗孙膑来魏国,捏造无须有罪名将孙膑双腿致残,使其终身坐在木车上,并在孙的脸上刺字羞辱他。后来被齐国使者发现孙膑才华横溢,偷偷用车将其带回齐国。



孙膑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打败魏国,使用围魏救赵的战术,将庞涓杀死。

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赵国夺取卫国漆及,富丘两地,今河南长垣县,遭到了盟国魏国的干预,魏国派兵围困赵国都城邯郸。第二年,赵国派使者向齐国,楚国求助。齐威王问众臣如何应对,邹忌反对救援,段干朋建议齐王派兵攻打襄陵,来分散魏国军队注意力,等魏国部队攻破邯郸后救援赵国,同时削弱了魏国和赵国。由田忌大将军和孙膑率领大军救援赵国,另一大军围攻魏国的襄陵。

马陵之战:魏国为了弥补桂陵之战的损失,去打弱小国家韩国,韩国向齐国救援,齐威王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的战术,进军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使魏军回去救都,解决韩国危难形式。一是用了减少灶坑的假象,让庞涓以为齐军被魏军打击的溃逃的假象。后来在剥皮的树干上写字,让庞涓点火把看,这时魏军已经进入了齐军的埋伏陷阱中,庞涓众军被孙膑的部队用乱箭杀死,庞涓把剑自刎。



后来孙膑去哪了?历史并没有记载,一种说法是去青州隐居了。一种说法他与田忌将军逃亡到楚国了。田忌去了楚国,楚宣王把江南之地赐予田忌。孙膑的墓地葬在江苏镇江,而后来田忌政敌邹忌病死,田忌又回到了齐国。孙膑没有再回齐国,因为孙膑这时在江南度过了24年,年事已高,接近58岁,所以他不愿回去,生前他在江南专心研究孙子兵法,鬼谷子的很多兵法理论,创作出不朽著作孙膑兵法。只有田忌得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两本绝世兵法书,把它们带回齐国。孙膑的后代是孙策,孙权,是三国吴国的统治者。

#####

孙膑战胜庞涓后,被鬼谷子叫回民间了?你从哪儿听来的消息?

事情还真是这样的。孙膑战胜庞涓后,还想帮助齐国称霸,可师傅鬼谷子担心这娃实诚,会吃大亏,都知道功高盖主、鸟尽弓藏的道理,于是就把孙膑叫回去了云梦山鬼谷岭专心著书,没过几年,孙膑就整理出了《孙膑兵法》。

这时孙膑没事做了,就在一旁看着师兄弟们的热闹:毛遂把楚王忽悠去救了赵国、徐福跑到日本开枝散叶、李牧打得匈奴不敢犯边,吕不韦李代桃僵将儿子变成了国君、白起坑杀了赵兵四十万、商鞅变法把秦国打造成了黄金江山,受不了这些刺激,孙膑干脆回了山东养老,在月厌河畔建起了一座花园居住,平时就看看书,修剪下花草,活成了一个普通的老农。

你不信?那就听我给你说一说。

拜师

战国时期山东云梦山有鬼谷岭,石洞穿山,里面住着一个奇人,就以鬼谷为号,人称之为鬼谷子。鬼谷子拥有一身神鬼莫测的本事,兵法、谋略、占筮、医药学、力学、奇门遁甲等无所不精,足不出户能知天下大势,掐指一算能见百年兴衰,培养出了一批批狠角色。

知道苏秦吗?七国战乱,秦国一家独大,其他六国人人自危。六国一边骂着秦国吃骨头不吐渣,一边又不得不服软交好,生怕成为秦国的首冲目标,谁都明白,一旦被打残了,其他小国肯定落井下石打土豪,谁都想在秦国吃肉喝汤后啃上点骨头。这时苏秦来了,一阵唾沫横飞,说得头头是道,只要六国联合起来,弱弱得强,对付起秦国来,那还不是小菜一碟,秦国是条龙也得盘着,是头虎也得卧着!六国被忽悠得热血上头,赶紧拜苏秦为相,讨伐秦国。六国各有小算盘,难以齐心,互相扯皮,结局当然失败了,但苏秦凭着一张嘴能够六国挂相,无疑将合纵术玩到了极致,鬼谷子都不得不夸赞一声:徒儿好,徒儿秒,徒儿纵横玩得呱呱叫!

比较意思的是张仪,师兄苏秦游说六国抗秦,他就说服秦国分化六国,以六国对付六国来削弱实力,最后来个一锅端,让秦国独领风骚。张仪将连横术又玩出了新高度。

孙膑出身也不差,乃是孙武的后代,两者相隔百余年。到了孙膑这一代,家族有些没落了,没师傅领进门,就算拿着《孙子兵法》也只能当引柴纸,所以孙膑就来到了云梦山鬼谷岭,拜鬼谷子为师。

孙膑其实不叫孙膑,膑乃是夏商的五大刑法之一,即剔去膝盖骨的刑罚,孙膑被师弟庞涓所骗受刑后以此为辱,便改名为膑,一是明志复仇,二是自觉有愧于先祖孙武,污了门楣,这才用了膑字为名。

谁也不曾想膑刑成就了孙膑,孙膑也让膑刑盛名一时,甚至连史书都忘记了去记载本名,后来太史公都没法考证出孙膑的真实名字,只好笼统地说了下孙膑的家世。

《史记》载:孙武既死,后百余年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同根相煎

庞涓天资聪慧,学习速度惊人,孙膑远远不如。当庞涓带着学来的一身本领早早出山时,与孙膑相约待到他站稳脚跟,就来迎接孙膑出山,师兄弟一起打造一个盛世强国,老实的孙膑信以为真,而师傅鬼谷子却在一旁叹息了一口气。

1、同窗学艺

苏秦和张仪在外面玩得热热闹闹,孙膑跟庞涓却学得头皮发麻,实在是鬼谷子懂得东西太多了。

庞涓还好,天资聪慧,学习虽有难度倒是勉强还能应付,孙膑相比就学得磕磕碰碰点,但他性格老实,喜欢抱着一个问题死啃,学通学精再转换方向,因此比庞涓掌握的学识就少了很多,而且这个距离还在拉大。

孙膑比庞涓年龄大点,因此成了师兄,不过他这个师兄往往向师弟庞涓请教功课,每当这时,庞涓就会把声音提高一些,好让鬼谷子听得清楚,脸上也不由自主溢出着一股得意劲儿。

鬼谷子这时总是似笑非笑地先看庞涓一眼,然后才鼓励孙膑要向师弟多多学习,不要落下太多,但也吩咐孙膑切忌毛躁冒进。

庞涓有时会埋怨孙膑笨,拖慢了老师讲课的进度,孙膑就会向庞涓诚恳道歉,一脸的愧色。不过双方年纪都小,这事一会儿就过去了,谁也不在心底留根,很多时候庞涓还会拍着胸脯说:“别难过,慢点就慢点呗,谁叫我是你师弟呢!”

孙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小脑袋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

鬼谷子见庞涓领悟较快,慢慢地就有所偏重,除了教习两人兵法外,另外开始传授庞涓阵法,所以当孙膑开始学习阵法的时候,庞涓掌握的阵法已经略有小成。

这时的庞涓已经对师兄孙膑的请教不是那么热情了,显得有些不耐烦,而老实的孙膑毫无察觉,仍然虚心求教,得到的往往是庞涓搪塞的回答,虽然解决不了心中的疑问,孙膑也总是拱手表示谢意。

将这一切看在眼里,鬼谷子叹了一口气,按照庞涓的进度给以了更多学识的教学,而对孙膑却依然按部就班的教导。

庞涓很得意,孙膑也不气馁。

慢慢地两人长大了,庞涓发现自己虽然学得多,却没有孙膑理解得深,排兵布阵往往存在漏洞,于是借口考验孙膑所学将难题抛了了出来,孙膑则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理解一五一十告诉了庞涓,直到庞涓完全明白。

完事后的庞涓总是撇撇嘴,表示孙膑的理解太多肤浅,还得努力,孙膑总是谦恭接受,两人渐渐也有了一定的名气,人们便将两人与苏秦、张仪合称“鬼谷四友”。

2、庞涓出山

魏国西有秦,东有齐,南有楚、韩,北有赵,地处中央,怎么看都像块夹心饼干,是个人都想来啃上一口,但开国国主魏文侯是个狠人,一顿操作猛如虎,以李悝、翟璜为相改革;用乐羊、吴起开疆拓土;再任李悝依法治国,活生生把夹心饼干变成了铁疙瘩,谁想咬得先看自己牙口好不好,魏国崛起了,强得有点不像话。

儿子魏武侯有点不争气,任人唯亲,最后把吴起、公孙鞅、范雎等名将名士全给气跑了,还好没把魏文侯挣来的家业败光;等到孙子魏惠王上位时,庞涓出山了。

魏国经济、军事底子雄厚,只要把从鬼谷子那学来的本事用上,打仗那就是锄头挖大白菜,一挖一个准,但树大招风,庞涓决定还是以“合纵”的方式交好势力稍弱的宋国、卫国等国,然后集中三国兵力打掉赵、齐、楚、秦等强国,最后再来蚕食盟友,完成一统霸业。

这话痒的魏惠王直哆嗦,点燃了他那颗本就不安分的雄心:“爱卿啊,赶紧去办!这种事千万别拖延!”

庞涓的谋略过人,智计百出,随地势采用各种阵法辅助,所以大打大胜,小打小胜,地盘越抢越多,不仅成为了魏国的长胜将军,还成了魏国必胜的信仰,风光的他早忘了与师弟孙膑的约定,其实魏国有他庞涓就够了,至于师兄,做做学问就好了。

庞涓开始了强大魏国的奔袭之路。

庞涓今天正猛打韩国,转眼就伏击了前来救援的赵国;没等楚国幸灾乐祸完,自己的城下就出现了庞涓的身影;齐国出面说了公道话,还没等话音落,边境就出现了魏国士兵,所以四个国家对庞涓是又恨又怕,骂他疯子的不少。

每个国君都很烦,虽然不至于被魏国灭国,但动荡不安少不来的,这必然阻碍经济发展,在这个战乱的时代,谁落后就得挨打。别看盟友平时称兄道弟,一旦落井下石下手比谁都狠,发展才是硬道理,可庞涓就是不给他们发展的机会和时间。

庞涓,可恨!

3、同根相煎

庞涓有块心病,那就是鬼谷子传授不藏私,徒弟出山任其自由发展,考验徒弟个人眼光和本事,可以帮齐国称霸,也可以助秦国无双,这给庞涓有心壮大魏国添了一份危机,如果师兄孙膑出山搅局怎么办?

心病还需心药医,庞涓知道师兄所习阵法、兵法都领先于自己,在经过师傅鬼谷子这几年的打磨,师兄就像一只在渊的潜龙,时机一到,必然笑傲九天,如果龙变成了泥鳅呢?为此,庞涓设下了一个局。

庞涓派人到鬼谷请师兄出山相助魏国,声称打造一个盛世霸国的约定该付诸现实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孙膑欣然前往,只是出门时未察觉到鬼谷子脸上的一丝忧色。

庞涓先将孙膑安置为客卿,好吃好喝伺候着,说等到时机成熟便将其举荐给魏惠王。

不久,有人偷偷找到了孙膑,传来孙膑表兄的书信,让他前往齐国效力;孙膑这些日子虽被冷落,但却不忍负了小师弟,于是修书委婉拒绝了表兄。

拿到书信的庞涓即刻命人篡改,伪造成私通齐国的罪证,上呈给了魏惠王。

魏惠王勃然大怒,下旨斩首示众。

庞涓顿时痛哭流涕,声称有通敌文书为证,师兄孙膑的确罪无可恕,但应顾念着孙膑涉世未深,不知人心险恶,以至于被人利用而不自知,不妨改以膑刑,一来彰显魏王气度,引更多名士前来投效,二来也可警诫那些不诚之辈,三来可让孙膑为魏国出谋画策,待罪立功。

魏惠王本就对庞涓言听计从,当场应允,让孙膑留置庞府赎罪。

庞涓设局不是要杀了孙膑,而是图谋孙膑的家传兵书《孙子兵法》以及师傅鬼谷子这几年的私传,所以安慰师兄不可丧志,等伤好后两人再合力杀敌。

孙膑突遭此大祸,自愧于有辱先祖孙武之威,污了孙家门楣之风,于是改名为膑,意喻孙家的废人。

有感于庞涓的救命之恩,已无称霸之心的孙膑静下心来,给合先祖所著的《孙子兵法》以及师傅多年传授的心得,开始把自己的领悟写进兵法,准备传给师弟,替自己完成讨伐天下的壮志,这便是《孙膑兵法》。

在孙膑倾力著书的背后,庞涓轻轻一笑。

4、逃出生天

齐使出使魏国,听闻巨变大吃一惊,魏国拥有庞涓已有无敌之姿,再添一孙膑这一无双之才,雄霸天下垂手可得,却为何自斩一臂?

齐使暗地里不遗全力开始追查,多方查证后终于打探出了事情真相,罪魁祸首乃是孙膑的师兄庞涓,一个虽有大将之风,却是个小鸡肚肠的小人。

鬼谷子的徒弟魏国弃之如履,齐国却视若珍宝,于是买通伺候孙膑身边的童子,将事情真相告知了蒙在鼓里的孙膑,只要孙膑愿意,齐国将是他第二故乡。

闻言后,因受刑心灰意冷的孙膑顿时怒火中烧,藏在心底深处的憋屈,顿时化成一股不可抑制的力量,重燃争霸豪情,在这之前,得逃出生天。

孙膑疯了,不仅烧毁了自己所著的兵书,更是见人就打,时哭时笑,还与饿狗抢食,抓得浑身是血浑不自知,经过无数次试探,庞涓终于相信师兄是真的疯了,遗憾着宽下心来。

兵法未得是个遗憾,疯了的孙膑也不再对自己构成威胁,放了心的庞涓依然下令严密监视孙膑,虽然他下意识里不认为一向老实的孙膑会做出装疯之举。

卫兵们却慢慢放松了警惕,他们并不认为一个不能行走的废人能够飞天遁地,如果真能,那么他一定是死了,飞天的不一定是神仙,遁地的也不一定是奇人,还有一种是死人。

在不久的一个夜晚,后院井里扑通一声有重物落下,紧接着传来一个焦急的大喊声:“疯子跳井啦!”卫兵和暗哨蜂涌而去查探情况,谁也没注意到,几个穿着齐府衣饰的人趁机混出了大门,快速穿过大道,进入掩藏在阴暗里的马车,从偏门出城,融入深深的黑夜消失不见。

闻讯而来的庞涓也未令人打捞尸体,而是派人用巨石堵住了井口,再快马传令关闭城门。

次日搜查齐使所住地无果后,庞涓相信师兄是真地跳井自杀了,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庞涓突然觉得有点可惜,不禁叹了一口气,没得到师兄平生所学,太可惜了!

5、战场对决

孙膑到了齐国,无功难以服众,于是投在了田忌门下。田忌琢磨不透孙膑的用意,但也不敢怠慢鬼谷子的弟子,好吃好喝伺候着,多张口添双筷子而已,不差钱。

齐国喜欢赛马,马上将田忌自然也好这口,却因为马匹总比齐威王的差上那么一分半点,落了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常被齐威王揶揄为常败将军、散财童子,田忌心情那是一个惨,好比武大郎娶了潘金莲,揭开盖头才发现是王婆的既悔又恨。

孙膑就给田忌出了个主意,采用的是避实就虚之计,以下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上等马作为炮灰,然后用上、中等马的优势压制齐威王的中下马匹,以总比分取胜,当然了,得哄齐威王下重注,把这段时间的饭钱挣回来。比赛开始,田忌的下等马直接被齐威王的上等马刷了一个满圈,得胜的齐威王脸上就笑开了花,照常没头没脑地开始奚落田忌;很快齐威王笑不出声了,接下来的两场比赛田忌都以绝大优势取胜。齐威王纳闷了,输钱倒是小事,这常败将军就怎么翻身了呢?当得知事情原委后,齐威王当场就给怠慢了的孙膑赔礼了:“哥,你是我亲哥,齐国就交给你了!”

孙膑正式走进齐国政权的高级舞台,开始了复仇之路。

赵国手痒,抢了魏国小弟卫国的两块地盘,还没等捂热地皮,大哥庞涓带着大军直接把赵国首都邯郸给围了,摆明了要为小弟占场子,赵国悔得场子都青了,赶紧向齐国、楚国求救。

齐威王琢磨着救肯定要救,关键是要怎么捞到好处,既能让魏国、赵国两败俱伤,还能发笔小财,于是兵分两路:一路攻魏国襄陵,逼庞涓分兵;另一路由田忌、孙膑带兵奔赴赵国邯郸解围。当然了,不能冲上去就打,得等赵国快城破了的时候出现充当救世主,不但达到了削弱魏、赵两国的实力的目的,还能大捞赵国的好感一箩筐。

本来齐威王是想让孙膑当主将的,并且田忌也举双手赞成,但孙膑考虑到自己根基不稳,一旦风头过劲,很容易惹来齐国大臣的针对,因此毫不犹豫决绝了这一任命,只接受了军师一职,随大军救赵。

走到半途,孙膑却让田忌分兵了,压根儿就没去赵国。

派一路小股军马佯攻平陵,平陵南接魏国盟友宋国,北通盟军卫国,只要三军合围,就能把来犯的敌人包了饺子,强攻此处犯了兵法大忌,孙膑施展的是示敌以弱之计,暴露出主将指挥无能的特点,从而让庞涓生出轻慢之心。

大部队再次分兵,声东击西,派出小支轻装战车,直捣魏国首都大梁,兼施激将法。庞涓是个极其自负和骄傲的人,从来只有他欺负别人的份,如今有人要掏魏国的老窝,那比挖了他家祖坟还难受,庞涓必定班师回援。孙膑下令这支部队只准败不准胜,一击即溃,造成齐兵软弱的假象。

将无能、兵无用,作为魏国的战神庞涓还会有什么顾忌?一口气就钻进了孙膑在桂陵为他设好的口袋,而孙膑做的只是挥一挥手,田忌把袋口一封,捉庞涓就如同瓮中捉鳖。

无数阵法穿插,庞涓终于明白是师兄孙膑来了,再不敢轻慢,率领魏军左突右击,企图逃出重围。没那么简单,孙膑的阵法就连师傅鬼谷子来了都得吸口冷气,既然孙膑放出了网,那里面的鱼再怎么折腾也回天乏术,庞涓力竭被活捉。

此战史称桂陵之战,围魏救赵也成为了史诗般的战例。

孙膑客客气气地将庞涓请回了齐国,没有报复,也没有阴谋设计,偶尔还一起探讨兵法、阵法,庞涓觉得这比杀了他还难受,他的骄傲容不得孙膑脸上有胜利者的笑容,但他必须忍着,他知道,魏国少不了他,他脱困的那一天迟早回来。

借着魏国新败,齐、宋、卫三国准备痛打落水狗,奈何魏国家底深厚,在相持阶段拉来韩国助阵,反围三国联盟,最后楚国出面调停,各国休战;魏国与齐国在漳河边结盟,庞涓被释放回魏国,临别那一刻,孙膑挥手相送,庞涓头也不回地离去了,头上一轮夕阳大如盆!

6、最后一战

桂陵之战后,魏国不败的神话被打破,就此开始走下坡路,盟友也都貌合心离,有鉴于此,卫鞅劝说魏惠王称王,召开逢泽之会,借周天子之名号令群国,韩国等大国心知肚明,这魏国想做带头大哥呢,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当场翻脸走人。

魏国还是老作风,不服打到你服,只要打压住了冒头的,其他人自然服服帖帖,于是庞涓再次带兵出征,攻打韩国,一路势如破竹。韩国虽然口头不服输,可实力根本不如魏国,只能快马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召开会议定对策,韩国肯定得救,只是早救还是晚救是个问题。田忌自然还是听孙膑的,早早出兵等于是齐国拿人头去给韩国送大礼,如果魏国利诱韩国合攻齐国,这时候找谁哭去?不如等双方进入消耗战,在韩国快城破的时候,以精锐之师一举击溃魏国,整个名利双收。齐威王一听有礼,马上与韩使达成秘密协议,齐国助韩抗魏。

韩国有了齐国的承诺,底气足了,直接跟魏国大战了五次,接连大败,居然连齐国的影子都没看到,头皮一阵发麻,赶紧催促齐国出兵。

看火候也差不多了,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领齐国一群虎狼之师出征了。

孙膑又玩起了围魏救赵的把戏,根本不搭理正在混战的韩国,急行军袭击魏国首都大梁去了,摆明了给庞涓看:我就是玩,你能怎么办?你拿下韩国,我就拿下大梁,让你无家可归,明知道是计,你还不得不上当。

庞涓再坚持个两三天的确能拿下韩国都城,可价值远远不如大梁,一旦把老窝给丢了,魏国想东山再起那就是痴心妄想了。庞涓只能无奈点兵回援魏国,虽然知道齐国士兵在战场上就是软脚虾,但多了个师兄孙膑,这支部队的变数便有无限可能,因此警惕心大起。

好嘛,齐兵还是一样的没出息,一打就败,败就逃,原本十万个饭灶三天不到三天减到三万个,一算士兵跑掉了一大半,庞涓决定只带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击,活捉孙膑,洗刷桂陵之辱,让师兄明白,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追到马陵,其道路狭窄,众人只能缓缓骑马通行。此时天色已黑,忽见道旁一树泛白,庞涓于是命人拿来火把查看,只见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大怒,拔剑欲砍,就听见天空响起了密密麻麻的梭梭声,庞涓顿时脸色大变,连忙大喊“隐蔽”,瞬间就见无数箭支从天而落,士兵纷纷中箭落马,战马嘶喊挤做一团,互相踩踏,一时间死伤无数。

原来孙膑用减灶法为的是分化魏国部队,减少正面对抗的阻力,从而诱敌深入,当发现马陵道路狭窄,易攻难守时,就此设下伏兵;另在道旁树上削皮提字,当庞涓查看之时,就以火把火光为号,伏兵万箭齐发,根本不给庞涓正面交战的机会。

地上哀嚎一片,战力所剩无几,眼看齐军逼将上来,庞涓自知难以幸免,一时间意冷如灰,不肯再次落入孙膑之手,于是拔剑自刎而死,只是那心中那口骄傲之气咽不下,怒骂孙膑使用计谋乃是小人之举,不敢堂堂正正在战场一决高下。

功成身退

随着庞涓身死,连年征战的魏国再无争霸的实力,其盟友宋国、卫国都已经半残,直接被魏国讨伐的赵国、韩国也在战事中损失惨重,齐国顺理成章称霸东方。

这时其他国基本上没实力威胁到齐国,孙膑也不再出征,只是偶尔给田忌出出主意,一心著书,再现《孙膑兵法》。经过这些年的征战,孙膑的思想不再是怎么想着打胜仗,而是在反思战争带来的弊端以惊醒世人。战止乱世,却不能穷兵黩武;和平不可忘了忧患,应该长期备战,目的是自保抵抗外侮;“强兵”必先“富国”,占据民心才可百战不殆等等。

孙膑著书还有个目的,因为受膑刑自觉有愧于先祖孙武威名,如今就以《孙膑兵法》来洗清这份耻辱,承前启后之间,孙家人便该不负这姓。

当然,孙膑没有离开齐国,而是退居幕后,通过兵书在不断强大齐国将领的军事素质,培养出更多的年轻将领,在孙膑的影响下,齐国一改怯战、作战就成软脚虾的不良作风,真正成为了敢打敢拼的一支强军,最终称霸东方。

鬼谷子也没叫他回民间,孙膑直到晚年才辞官归乡,在月厌河畔修建了一座花园居住,看看书,修剪下花草,浇浇水,活成了一个老农。齐王可不敢把他当作农夫,经常派官员前往探视,并在花园东北建起了驿馆供官员歇宿。当孙膑辞世以后,这儿就成为了官员和当地百姓祭奠的圣地,驿馆也发展成为了驿城。

一个人兴一座城,孙膑洗清了受刑的所有憋屈,威名深深地刻在了历史长流中的战国时代。

唐德宗时,供奉六十四位名将于武成王庙内,孙膑在列。

(图片均来自网络)

#####

这个说法其实靠不住。鬼谷子深知天道,也遵从天道。庞涓和孙膑一起跟他学习,感情不错,而庞涓急功近利,提前下了山,鬼谷子能掐会算,早就知道了他们的结局,天命各有所归,鬼谷子不用去干预,结局早已注定。

其实历史并没有记载孙膑最后去了哪里,但这么一个大人物为什么会没记录呢?这说明孙膑用计逼死庞涓后,并没有跟随大军回齐国,而是不辞而别,归隐深山。当时大军得胜而归,齐威王也没有责怪他,所以他的去向不了了之。

至于他为什么突然不辞而别,有三种说法:1、庞涓死后,他觉得对不起庞涓,所以愧疚的退隐,不想再争名夺利;2、他知道这一次回去,田忌和他必定会被小人陷害,所以劝田忌造反,田忌不答应,所以他自己离开了;3、与问题问的想象,但孙膑不是被叫回民间,而是他回到云梦山,接任鬼谷子的职位,教育下一代学生

#####

这个说法从哪里开始又从哪里结束的呢。莫名其妙,莫非,还有这样的悬疑在里面,就是,马陵之战,诡异的孙膑出奇招,“减灶法”诱敌深入而大败庞涓,据史料上应是乱箭射死了庞涓,莫非也是,是鬼谷子安排好的叫孙膑下山?命令他战胜杀死不可一世的庞涓,然后又叫他归引民间,这么想想,其实,可以发挥想象,写篇故事了:

神人也,真神人也,鬼谷子大局在握,所有的也不过是鬼谷子安排好的局,他随手捻了几个棋子,一盘天下一盘棋的大局就在他似闭非闭的眼睑下徐徐展开了,原来,故事是这样,据说,孙膑与庞涓同时在云梦山十里鬼谷与鬼谷子学艺时,一天,天高云淡,鬼谷先生一早入深山亲自采药去了,身后毛遂紧紧跟随,只见那山道崎岖,但二人如履平地,放眼望去半山腰一派云蒸雾绕,鬼谷子不疾不徐的开口对毛遂说:“毛遂呀,何以孙膑与庞涓都乐意于学习兵法,要操纵天下大事,建功立业,为何你偏偏要与我学习医道呢?”

毛遂道,“老师,学生愚鲁,认为自己身体还没有治理好,所以没有那个奢望要驾驭千军万马,况且,当今天下,正值乱世,战事纷纭,伤亡疾苦的人很多,学通了老师的医道,能济世救人,这就是我现在的追求了。”

鬼谷子低吟,“唔”了一声,淡淡的看了看毛遂,若有所思的停了下脚步,然后又说,“你倒是有些长远的眼光啊!庞涓天生盛气好强,这是他致命的弱点,他有极强的功名之心,他下山的愿望已经很强烈了,不久会向我来辞别下山的,之所以,担待着,是一直我还没有把孙武的兵法传授给他。也不是我不愿意传他,只是传了他不但会害了他而且会害了你们不少同门师兄弟和天下苍生。再者,这孙武的兵法,也算是孙家的东西,看来还是要归孙家人去学习了,现在合适的人选就是孙膑,孙膑,哪.....”突然,鬼谷子叹了一口气,转头看了眼毛遂。

毛遂,若有所觉,也是一时不明,便问师道,“老师,既然知道庞师兄下山会造祸,那何不想办法留住庞师兄在山上?”

:“人各有志,岂可强留,欺天道不公否?留不住,而况,那是他的人生价值所在。”鬼谷子说着脚步放大了直往一处开阔处走去。毛遂紧随。

山是大地上隆起的结果,河谷是大地凹陷的结果,但是,世间事往往如此,并无绝对,你看那山中高低起伏的不平,却也有平坦处的所在,不一会二人到了方圆大有百十平米的一平坦处,当然,这个好地方二人不陌生,而且相当熟,时常是他们师徒们习武修道演习摆兵布阵的场地,只见那一面是万丈悬崖,一眼不见底,一面紧邻溪壑,流水潺潺,一面是高涯耸峙,直插云霄,另一面就是刚不久前,鬼谷子考验新来的苏秦的舍身台。暖阳高照,微风徐徐,鸟鸣花俏草绿天蓝,一派分光无限。

鬼谷子忽然弯下腰,右手食指指着地上一处黑压压密密麻麻的一片,沉静的说到,“毛遂,你过来,你看这一大群的蚂蚁,有何想?”

毛遂便弯下腰,细细的去看那匆匆碌碌密密麻麻的蚂蚁,原来正在进攻一条草叶般颜色的青虫,但见那虫似乎声嘶力竭了,蚂蚁虽小,但实在太多了,看来青虫就要被杀死,命运难逃了,除非,突然,天气陡变,大风大雨一起来,把整片的蚂蚁都冲跑刮跑,要不,青虫只能成了蚂蚁的食粮了。毛遂边看边这么想着。

鬼谷子道,“你看那青虫,是不愿意战斗的,它本就只是食些青草喝些露水,但是,它不愿意战斗,却并不能防止战斗厮杀的发生。天下攘攘皆为食其利。那,你捡一根小树枝来。”

毛遂随即捡了一根树枝交给老师,鬼谷子接过树枝用另一端轻轻挑了几下青虫,青虫竭力的挣扎了几下,被惊吓的蚂蚁也跑散了一半。“战争要么是侵略,另一种就是防止侵略,我拿这个棍子调停,能起到止战就是恰好不过了,停战了棍子也是没用的,各归本位便恰好了”鬼谷子说着,然后又轻轻敲了几下青虫,虽是轻敲,但对于小虫子而言就是受到剧烈打击了,由于突然遭到大的打击,那虫子拼死似的挣扎着猛力往前爬去,就这时,蚂蚁倏地被惊散甩掉了一大半,但是,青虫刚挣扎几下就又懒散了,蚂蚁复又围上来了。

谷鬼子道,“没有誓死决心的拼搏挣扎坚持,倏然的侥幸就只会越来越糟,终是死路一条,你看,青虫是要一股作气坚持拼死的抗争下去突破并不是很难,然而,往往是渐渐的蚕食,青虫并不以为然并不会全力挣扎抵抗,渐渐的就被蚂蚁一小口一小口的毒液麻痹了,最后麻木无知觉无力挣扎而死于非命。”

说着的同时,蚂蚁确实很快又包围了青虫,鬼谷子又用棍子轻轻挑起青虫挑离了蚂蚁包围圈,青虫身上仅仅还趴着几只死死咬着不放的蚂蚁,鬼谷子用棍子不断的轻打刺激着青虫,青虫便不断挣扎着往前爬、爬,渐渐,死咬着的蚂蚁一个个也被甩下身来,终于青虫脱离了危险重新活了过来。

毛遂道,“老师我明白了个道理,帮助病人祛除病邪不如激活病人让其自己祛除病邪。”

鬼谷子道,“是的,内因为主外因为辅。去帮助青虫一个一个去杀死蚂蚁,那蚂蚁何其多呀,而且,帮一方杀一方,终究还是杀。不若去尽力帮助激活青虫,唯有自救才是真救,激活了则是青虫的命,激不活了是天命如此。”

鬼谷子深吸了口气然后淡然而沉静的又说,“毛遂呀,另外,你看到,现在我手中的棍还有什么用呢,自然把它随手归于自然回归到它原来的地方,世界相安无事呀,可是,你我会如此想,但对于,那青虫如果也有我们一样的大脑,它就更多可能会想了,这棍子是个好宝贝呀;这棍子就好比武器呀,可以是棍子,可以是大刀、斧钺钩叉,这是一类;另一类还可以是唇枪舌剑,谋略思虑呀,这后者往往虽无形却更多决定有形且有更巨大的破坏力杀伤力。”

毛遂恭耳倾听,信服的看着鬼谷子,若有所思的问到,“老师,这也是你为什么不传庞师兄孙武子兵法的原因吧?”

鬼谷子,微点头,接着又说道,“泰山虽移本性难改,观念天性不是哪一时半会就能完全清洗的,天下大势所趋,潮流涌动,人生一世,我不能仅从我的意志来考虑,也不应该主观的影响他二人的人生轨迹,庞涓需要下山。”

“老师所说,他二人,一是庞涓,另一位就是孙师兄嘛?”

“对的,一阴一阳,天道无亲,纵横捭阖,我不应该太个人感情阻碍他二人的传奇人生,历史上会浓墨重彩的留下他二人的光辉事迹。”

“毛遂呀,我观你的骨相,你是晚成大器,昨天我给你卜筮一卦,你毛氏后辈定有完人呀!但是,从今天开始往后你必须用心的跟我学习太极玄道,此乃天书,内有玄机,天机不可泄露,日后你自会明白,尽看你的造化了。”

毛遂兴奋的连向老师躬身施礼道,“谢谢老师,弟子一定不失老师所望。”

……

一向安然。一月后,庞涓果然来辞别了鬼谷子,鬼谷子应允了。再后来,庞涓身居魏国大将军之职,一路杀伐征战,所向披靡,短短几载征服了若干小国,使魏国称霸一时。

庞涓征战的几年,孙膑一直跟随鬼谷子,孙武子兵法孙膑完全背熟吃透了,尊师傅之命然后就把孙武子兵法付之一炬。不久,庞涓听闻孙膑已得老师传授孙武子兵法,很是嫉恨,便假以魏王之名盛邀孙膑下山与自己一并辅助魏国,孙膑得师许可乃下山了。然而,庞涓实是为了想得到孙武子兵法,可是当孙膑下山后,才知孙武子兵法已经付之一炬毁弃了,要能得传只能经口授心传。于是庞涓瞒天过海,把孙膑陷害的施行了膑刑,孙膑经友人告知,知道中了庞涓之计,将计就计,用了假痴不癫一计逃离魏国去了齐国,发誓,要打败魏国战胜庞涓,报一膑刑之仇。于是,弱小的齐国,在孙膑孙武子兵法的娴熟运用下节节打败击退了强大魏国的进攻,最后,在马陵道一战,上演了人类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

这也不知是哪年哪月了,总之是孙膑已经战胜杀死庞涓后不久的某一日,毛遂有个问题已经疑惑很久了,这回终于耐不住疑惑开口问正在打坐的鬼谷子了,“老师,你已经坐了两个月了,这一次是你面壁闭关修炼进食最少的一次了,我想问下为啥孙师兄一定要杀死庞师兄呢?”

鬼谷子微微的眯着眼,那低沉的却又有穿透的嗓音从懒得似乎张开的嘴唇中挤出来,“毛遂呀,这不是孙膑的过错,是庞涓太过于强悍自负,记得吗,曾让你看过那蚂蚁进攻青虫的场景,庞涓呀像那个死死咬住青虫不放的蚂蚁,反被青虫拖到死穴里了。天意呀!孙膑双膝已废,行动不便,我已经算到,他定是辞去齐国军师在来山上的路途中,你在半山腰要逢着他,婉辞他下山,我不想见他。另外你婉辞孙膑后,收拾行囊也下山去,苏秦、张仪已下山,其他师兄弟我也各有安排。对于你,你要记住,要自荐。为师已经道果即将完成,太上老君马上就要招令我去上界位列仙班了,切记,我鬼谷门不准烧香磕头祈祷,一切要靠自己,毛遂呀,下山后,你要自荐,切记,切记,我早给你说过,你毛氏今后必出千古完人,所授与你的太极玄道,你要时时勤修习,造化全在你了。”说完后,鬼谷子又闭目寂然了。毛遂轻轻离开。

一日,毛遂果然迎上了举步维艰的孙膑,几言几语后,孙膑毅然辞山归隐在一山村……后来写出名震华夏的《孙子兵法》。

不久,谨遵师命,毛遂下山后,果然来了个自荐,世称“毛遂自荐”,凭三寸不烂之舌曾击退百万雄师,免去了无数生灵涂炭,毛遂秉承太极玄道,时时勤悟修习后来突有领悟大笔一挥写就“太极所生历钟瑞气,华胄出后定有完人”寄寓了毛氏家族人的追宗敬祖、光炳祖业的思想。果不其然,毛氏家族世代相传,果然在第二十代子孙中,出了一位震撼世界的奇人、伟人毛泽东。

后来的后来呢,后来的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就是这位叫毛泽东的人带领中华人民开创了新中国。就在就在1949年的今天,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豪迈的宣布了......宣布的结果,就是有了今天的国庆喔,差不多了,故事到此为止......后续来日访谈。

本故事纯属鬼谷式的纯属虚构的故事,莫当真,仅飨读者玩味,适逢国庆,仅以此故事愿新中国繁荣昌盛!神人、才人辈出!

#####

凡是拿到了免死金牌的功臣,死亡率高达90%,剩下的10%是把免死金牌还了回去;凡是拿了至尊名号的臣子,鲜有善终的。

鬼谷子的学生,几乎没有善终的,他们只学了鬼谷子的一半:只知道进,不知道退。他们指点江山后,最终被江山上的石头所砸死。

苏秦纵横天下,最终被刺杀而死;张仪被秦武王所不喜,卒于魏国,算是善终;庞涓在魏国做大将,四处攻伐,陷害自己的同门孙膑。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帮勾践灭吴后范蠡临走前对文种信中如是说。

“卿为寡人七条计策灭吴,寡人用其三而吴国灭掉了,其四君为我试之于先王”——勾践灭吴后逼迫最大功臣文种自杀时说的话。

商鞅变法强秦之后,最后落得被车裂而死,自己逃走的路上因为自己的新法而没有成功。

秦国施行军功爵制度二十级,杀八千人可封大将,白起长平一战坑杀赵军40万,该封什么?封无可封,只有一个方法——让白起打败仗。不肯打败仗的白起拒绝邯郸之战,秦昭王逼迫白起自刎。

李牧数次击败秦国,最终被赵王迁猜忌杀了。

孙膑是一个残疾人,在朝堂政治盘根错节的齐国,没有任何根基没有任何势力依靠。越是有才华,越是有功劳,越容易成为别人嫉恨的对象。

齐国有田氏、齐王之间的微妙政治平衡;孙膑懂得兵法却未必懂得政治和人心。

前面有那么多的鬼谷弟子掀起了风云,又死于自己掀起的风云。自己的弟子,没有几个善终的。孙膑时自己最后一个得意弟子了;在顶峰退却,是为了保住他一条命。

#####

孙膑离开齐国是因为邹忌的原因,不是鬼谷子的打算,鬼谷子不会管下山的弟子如何做事的。当时田忌兵变清君侧失败,孙膑随着田忌逃离了齐国并隐居起来,没人知道去处。

当时田忌与邹忌是政敌。由于田忌带领齐军战胜了魏国,剿灭了十万魏武卒,逼庞涓自杀。这时候田忌权倾朝野。邹忌害怕田忌实力太过强大以后拿自己开刀,于是便鼓动田忌手下的齐军家属起来闹事。

孙膑在攻打魏国的时候采用了诈败之计,他让一万老弱部队强攻魏国大粱,然后再假装惨败逃走让庞涓等人来追击,这事发生在减灶计之前。孙膑此计直接造成了齐军一万多人阵亡,否则也不会骗得庞涓中计了。但却也给孙膑埋下了地雷,大家对这个计策褒贬不一。大家可以接受打仗死人,但是接受不了用战死去当诱饵,反正作为齐军的家属肯定是不答应了。所以,当邹忌组织这些人起来闹事的时候整个齐国都快崩塌了。齐王不得不下令逮捕田忌跟孙膑。这时候,孙膑就提议田忌以清君侧的名义带兵入临淄杀邹忌。

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但是因为阵亡那几万人当诱饵使得将士们也不好受,军心士气差。这支部队在临淄城下被勤王的齐王部队打败,田忌孙膑只能逃走,并落下叛国的称号。

#####

谷鬼子素有奇谋,但他的弟子却鲜有善终。孙膑先后于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军,并逼死魏国大将庞涓,为齐国立下旷世奇功。不过,孙膑的最终去向,却是一个历史谜团,始终众说纷纭。

翻阅史书可知,孙膑的归宿大体有两个版本:

依照《汉书·刑法志》所讲:“孙、吴、商、白之徒,皆身诛戮于前,而功灭亡于后”。按颜师古所注,孙、吴、商、白四姓为五人,分别为孙武、孙膑、吴起、商鞅和白起。当然,颜师古以“孙”为孙武、孙膑并称之说,倒也不见得合乎班氏本意。

不过,据曾巩所作的《战国策序》来看,似乎还是赞成《汉书·刑法志》中孙膑被诛戮之说的:

战国之游士……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亦灭其国。

大体而言,班固、颜师古、曾巩等人均认为,孙膑在功成名就后,应当是没有躲过“兔死狗烹”的命运。按此说,孙膑当身死于齐国,并没有被鬼谷子召回。

依照《东周列国志》所讲,孙膑逼死庞涓后不愿为官,只求“闲山一片,为终老之计”,而齐宣王则从其所愿,到一年多后,孙膑却踪迹难寻,有人说是被“鬼谷先生度之出世矣”。按此说,孙膑也并非是被鬼谷子叫回了民间,而是在恩师的帮助下得道升仙了。

显然,《东周列国志》的“出世”说是并不存在的,是一种文学化的书写方式,给历史人物赋予了特殊的光环。

就以上两种说法来看,孙膑战胜庞涓后,应该是在齐国风光了一段时间。不过,这个时间并不长久,很快就死于政治纷争了。不过,由于孙膑生前著有《孙膑兵法》,且战绩卓越,使得他的名字得以载入史籍,并流传下来罢了。

#####

说到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鬼谷子往往是榜上有名的。

现如今能找到的相关资料除了一部精简的《鬼谷子》之外,几乎再也找不到只言片语的介绍。然而仅仅是这寥寥数言,却几乎包含了宇宙万物的深意。正所谓大道至简,恐怕恰是如此,鬼谷子之所以传神,还在于他所教出来的那些徒弟,前有张仪苏秦,后有庞涓孙膑,各个都身负经天纬地之才,这也正是鬼谷子的神秘之所在。

其实不光是鬼谷子这个当师傅的,他的徒弟也和他一样神秘,比如说孙膑,众所周知,孙膑乃是兵圣孙武的后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无出其右的军事大师。

作为鬼谷子门下的师兄弟,庞涓和孙膑这一对曾在魏国反目成仇,庞涓因为嫉妒孙膑的才能而向魏王进献谗言,不仅将孙膑搞成了终身残疾,还差点杀死孙膑。

好在孙膑凭借装疯卖傻躲过一劫,又得到了齐国田忌的帮助,这才得以逃出魏国并受到齐王的重用。直到后来齐国拜孙膑为军师,又以田忌为大将军,凭借马陵之战等战役击败庞涓,迫使其刎颈自尽。

而齐国也因为击败劲敌魏国而实力大增,一跃成为中原强国。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立下大功的孙膑,却并没有出现在加官进爵之列,而是在大败魏国杀死庞涓以后便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销声匿迹了。

关于孙膑到底去了哪?史学家历来是争论不休的。

有人说,孙膑在杀死庞涓以后,随即收到师傅鬼谷子的召唤,于是选择归隐深山,最后终老于青州。这种说法虽然颇富传奇色彩,但却毫无根据可循,更像是世人凭空杜撰而来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田忌和孙膑联手击败庞涓重创魏国以后,两人身价大增,却因此招致齐国权臣邹忌的嫉恨,于是进言诬陷这俩人,无奈之下最后两人只能是一同逃亡楚国。直到后来邹忌病死,齐国大权旁落,两人的生命安全才总算是有了着落。

这时候田忌选择重新回到故国齐国,而当初一起逃出来的孙膑此时却已经是六旬高龄,不愿意再去颠簸流离的他索性留在楚国终老。此后几年,孙膑一直埋头著写兵书,这也就是后来传世的《孙膑兵法》。

根据相关记载,孙膑和田忌当年从齐国逃出来以后,楚王将江南之地封赏给二人,后来田忌回到齐国,江南封地自然是落到了孙膑一个人头上。这一点倒与后来的考古发现不谋而合,因为后来所发掘的疑似孙膑的墓穴恰恰是处在江浙一带,这在一定程度上恰好验证了这一说法的可靠性。

这样看来,无疑是后一种说法更具有说服力,但是也未必完全可信,毕竟时间久远,而且像孙膑这样的鬼才,又有谁能真正猜透他的想法呢?

综合这两种说法来看,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在打败庞涓以后,孙膑是心甘情愿退出政坛隐于江湖的。

或许是受到政敌打压,亦或者是受到师傅的召唤,而归根结底还是追随于自己的本心。实际上,孙膑真正去了哪去不重要,毕竟在经历过同门相杀之后的他早已经是身心俱疲,无心于争斗了。从当初要好的兄弟到后来的骨肉相残,饶是孙膑才华过人,又如何忍受得了这种反目成仇呢?

所以一个真正僻静和不被打扰的居所才是最适合他的去处,无论青州还是江南水乡,都是比身居高位更适合他的去处。更重要的是,他给我们留下了毕生所学汇集而成的军事巨著!或许其人可以销声匿迹不见踪影,但他智慧的结晶和军事才能的摧残却是无法掩盖的,这才是最值得我们探索的,不是么?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

很遗憾的是,我们并不知道孙膑到底是不是真的被鬼谷子老师叫到山里去了。因为鬼谷子老师本人就非常神秘,也不知道他那些学问从哪儿来的,可能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不小心也罢鬼谷子的身份经历也给抹杀了吧。我觉得孙膑的下落应该是这样的。

孙膑被庞涓陷害,所以得名孙膑。

庞涓是魏国大将,他之前的身份是孙膑的师兄,两个人都师从鬼谷子。可能孙膑是贵族出身,这一点让庞涓十分不爽。而且鬼谷子老师应该常常夸奖孙膑,认为他有先祖孙武的遗风,庞涓就更不爽了,因为他没什么出名的先祖。

所以庞涓对孙膑十分嫉妒,庞涓下山以后,成为魏国大将,孙膑前来投靠,却被庞涓陷害,只能通过装疯卖傻苟活了下来。可惜却遭受了膑刑,也就是两个膝盖骨都被庞涓给挖掉了。从此孙膑成了一个废人,再也无法上阵杀敌。

孙膑原来不叫孙膑,他叫孙伯灵。可是经历了这次膑刑以后,孙膑的大名也就出现在历史上了。初出茅庐的孙膑,还不知道江湖的凶险,他本身也是文武双全,绝不是一个文弱书生,可是膝盖骨没了以后,他就只能瘫坐在椅子上指点江山了。

孙膑帮助齐国战胜魏国,杀掉庞涓。

这个仇恨孙膑是一直都没有忘记,在齐国田忌的帮助下,孙膑成功逃到了齐国。齐国一直遭受魏国打压,魏国当时有庞涓在,几乎战无不胜。所以齐国总是吃瘪,得到孙膑以后,田忌对他言听计从,田忌赛马以后,孙膑的威名被齐王所熟知,所以齐王任命孙膑为军师,协助大将田忌发起对魏国的战争。

在这之后,孙膑连续帮助齐国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重大胜利。并且在马陵之战中,孙膑成功击败并杀掉了庞涓,为齐国解除了最大的祸患。从此齐国成为了东方大国,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格。

孙膑劝说田忌不要解除兵权,结果回去便遭到了邹忌的清算。

邹忌是齐国著名的相国,我们曾经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所以说邹忌也算是贤能的相国。但是他对功高盖主的田忌十分忌惮,这就有点像秦国的范睢了,不过他比范睢好的地方是,顾全大局,在田忌出征的时候没有下绊子。

想着等到田忌回来再收拾他,孙膑早就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劝说田忌千万不要解除兵权回去。田忌觉得自己打了胜仗,应该要获得封赏,没有听从孙膑的建议,反而选择回国,结果就遭到了邹忌的清算。

跟着田忌的孙膑也没有幸免于难,两个人为了活下去,只能逃到了楚国。据说楚国给了他们一块封地,等到田忌回国以后,这块封地就是孙膑的了,他在这里著书立传,了却余生。

鬼谷子的学生,没有一个是回头的。

传说鬼谷子教育过无数学生,这里面比较著名的就有四个人。纵横家苏秦、张仪,兵家孙膑、庞涓。这四个人都是有天赋异禀的才能,从鬼谷子这里下山以后,在世上创下了不朽的功绩。可是奇怪的是,这四个学生,没有一个是回去看望过老师的,似乎鬼谷子老师有这么一个规定,下山以后,就再也不能回来。

回来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剿灭师门来了,还有一个是学艺不精回来深造。前者这些徒弟自然是做不出来,后者如果发生的话,鬼谷子也不会让他们下山。所以这几个徒弟要么被杀,要么终老,是不会回去的。孙膑也是这样,鬼谷子是不会无端将他叫回去。他击败庞涓的时候才不过34岁,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这个时候老师不会拦着他建功立业的。

《孙膑兵法》的出土,代表孙膑晚年还是得以善终的。

为了烘托出孙膑当时内心的情感,孙膑跳崖自尽。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孙膑被困在魏国,天天住在猪圈里装疯卖傻的时候,他都没有想过死,在战胜了生平宿敌庞涓以后,他又怎么可能想到自杀呢?我认为孙膑应该是在取得胜利以后,带着自己的一帮门人,回到了乡下。

当时并没有和平的净土,越靠近中原,越会惹上是非。所以孙膑选择了江南之地作为自己隐居的地方,他在这里一边耕种,一边整理自己的兵法。这是孙膑最完美的结局,毕竟他杀掉庞涓以后,已经看透了一切,不想再参与到战争中去了。其实如果他真的愿意搅局的话,可能秦国没那么容易就能一统天下了。

总结:孙膑战胜庞涓后,归隐乡林,著书立传。

  1. 孙膑原名孙伯灵,可惜因为被庞涓陷害,受了膑刑,所以被大家称之为孙膑。他失去了两个膝盖骨,从文武双全的能人,变成了残废的军师。
  2. 在齐国田忌的帮助下,孙膑来到齐国,得到齐王赏识,被任命为军师。孙膑帮助齐国战胜了魏国,杀掉了生平宿敌庞涓。
  3. 孙膑劝说田忌不要解除兵权回去,应该直接把邹忌赶下台,田忌不听,结果遭到了邹忌清算,孙膑和田忌为了活命,只能逃到楚国避难,楚王给了他们一块封地,孙膑在此地写书,了却余生。
  4. 鬼谷子的学生中,没有一个是回去过山门的,所以孙膑也不例外。况且孙膑才34岁,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鬼谷子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让他回来。
  5. 孙膑晚年应该是得以善终了,他或许是带着一帮门人回到了乡下,开始著书立传,最终《孙膑兵法》才得以流传到了后世。

#####

孙膑战胜庞涓报仇之后,有没有被鬼谷子叫回民间无从考证,但他确实是自马陵之战后在官场消失,杳无音信。

首先,我们对孙膑生平进行一个大概了解。孙膑大约在公元前378年,出生在今天的山东菏泽市。18岁时离开家乡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与庞涓结下了同窗之谊,庞涓先于孙膑出来做官,在魏国做了将军。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设计陷害孙膑,导致他收了膑刑和黥刑。23岁时孙膑设法来到齐国,与将军田忌合作,通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杀死了庞涓,报了陷害之仇,同时也使魏国失去霸主地位,当时孙膑34岁。

那么孙膑为什么在取得成功后,杳无音信了呢?笔者有以下几个猜测:

大仇得报,看透人生

20来岁的孙膑怀着远大抱负和一腔热血来到自己的同窗好友身边,本想共同成就一番事业,可是没想到遭到的却是好朋友的陷害,这导致他之后的十几年一直生活在仇恨当中。这十几年与庞涓斗来斗去,渐渐地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发生了变化,当马陵之战庞涓身死的那一刻,孙膑快意了一会,却再也没有了任何斗志。十几年人生的黄金时光,竟然都放在了与师兄弟的互相残杀之中,一刹那所有梦想烟消云散,只想平平淡淡的过过日子。

厌倦战争,远离战场

孙膑的军事思想是慎重对待战争,反对穷兵黩武。强调政治、经济、军心、民心才是战争胜利的保障。但是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战争是顺应军心、民心的呢,那一场战争不会导致民生凋零、生灵涂炭呢。十多年的打打杀杀下来,孙膑认清了战争的本质,也意识到在这个多国林立的年代,自己的军事思想是不实用的,打败了魏国,还有秦国、赵国、燕国、楚国等国家等着他去打呢......想到此处,孙膑意识到再打下去,自己和一具行尸走肉也没什么区别,不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心思纯正、无意争权夺利

孙膑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研究行军打仗上面,对于朝廷上的争权夺利他基本是一个愣头青,一直以来可能都是好搭档田忌在朝堂上独自战斗(有人说是狡兔死、走狗烹,在此笔者不认同,因为齐国的霸业还没完成呢,国王舍不得)。马陵之战后,田忌和孙膑风头无限,得到重赏的同时,肯定也会遭到更大的排挤。这个时候自己退出,或许对田忌来说也是一种保护。

不管以上哪一点符合孙膑当时的处境,都会使得这个聪明的军事家果断急流勇退。至于孙膑离开朝堂去了哪里,有人说他回了老家,有人说他等着田忌一起归隐于江南水乡,有人说他回到了老师(鬼谷子)那里继承衣钵......笔者异想天开的以为孙膑被鬼谷子天顶传功,长生不老啦,哈哈哈!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孙膑的传说呢,欢迎留言讨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