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据《易传·乾文言》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思维,来理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话是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中所讲的,原文是这样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之又玄,众妙这门。”的这个“玄”字,本来的义是小,引申而有精微玄妙的意思。“玄之又玄”,指精微玄妙之处。“玄\\\"指“无\\\"和“有\\\",“玄之又玄”,指的是“无”和“有”的尽头,当然指的就是\\\"道\\\"而言。而“道”是万物万理的出处,所以说是\\\"众妙之门\\\"。老子的“道”,包含着宇宙万物的发源、生长、变化、归宿的道理,是非常玄妙而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讲的,也就是说更不是凡夫俗子用“世智聪辩”能够解释清楚明白的。但是又不能不说,所以只好立了这五千余言。就是佛家说法讲到最高境界时,也只是说:“不可说!”比如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并未说破,而迦叶参悟禅机,也只是微笑而已,不用语言解说。因为形诸语言,反而破坏真相,横生枝节,所以“大道至简\\\",只能会意,不可言传。佛教禅宗所谓\\\"说是一物即不中”就是还个道理。事实上,对所有书籍,都不应该过分执着它的文字,孟子所谓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同样是这个意思。

苏东坡在日喻一文中,对这个道理有一个很精辟的譬喻。他说:“有一个天生的瞎子没见过太阳,就问人,太阳是什么样子?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形状跟铜盘一样,于是他敲敲铜盘而晓得了它的声音,后来他有一天听到了钟声,就认为那是太阳的声音。还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就跟蜡烛一样,他摸摸蜡烛了解了它的形状,后来有一天他摸到一根短笛,就认为那是太阳”。太阳是有形象的,只要不瞎,人人都可以看到,但经过用语言解说给没有见过的人听,结果却由铜盘错成钟,又由蜡烛变成了笛子。道是抽象的,任何人都没见过,比太阳要难知得多了趣,如果要单听语言的解说,那还更不知道错成什么样子了。
说到此咱们就再来看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句话的出处与解释。这句话是《周易》开头“乾\\\"卦第五爻中是这样说的:“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飞龙在天”,为天下人所利见,孔子讲,这个就象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就象水向湿处流,火向干处燃,云从龙,风从虎一样。因为圣人作,为万物所愿睹。是说九五有君德又有君位。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对这个讲法也不一样。程传说\\\"本乎天者如日月星辰,本乎地者如虫兽草木。再看朱熹是怎么说的,他说.:“本乎天者亲上\\\"谓动物,“本乎地者亲下\\\"谓植物。二位易经大家比较,我看还是朱熹的解释较好一些。“则各从其类也”,意思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一样。
从以上的两个不同概念的解释当中,本人见识甚少,更不知道提问者是怎样把这两句话凑合到一起的,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我痴愚不敏,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我也只能是翘首以盼着,想看一看其它高人的解释了!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予理解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因果根性,迥异为殊,夏虫语冰,无不逆旅。其与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只是阶级递进,能悟后者,己臻大乘矣。

#####

可否据《易传乾文言》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思维,来理解玄之又玄,众妙辶门?这个题目很大。一是内容上相同之处是,是中国两位古代思想家的重要观点。二是阐述内涵有不同表述。孔子的《易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观点,強调的是同声,同气,人际关系的哲学。老子的《道德经》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观点,强调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道德,阴阳,五行遵循道的准则。三是两位思想家观点相通之处,在于他们强调相应,相求辩证关系。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符合老子的道是众妙之门的哲理。四是两位思想家都从不同角度认识道的重要性。老子道的核心内涵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理。与孔子的相应相求的道理吻合。他们共同认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类事物相互感应。人与人之间,兴趣爱好,意见相同的人能够互相响应,自然的结合在一起了,都是建立在大道相同的前提和基础之上。总之,道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条主线。是中国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智慧结晶。虽然他们阐述不同,但是道理相通。

#####

不可以!两者思维的方式不同。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此两者是静态的思维模式。

玄之又玄之,是动态的思维模式。

老子曰: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以上六者,皆是”玄之又玄之“的动态思维模式。

可以借鉴上述六者来体会”玄之又玄之“,而不要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来体会”玄之又玄之“。

此文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你的点赞、关注,是一种鼓励!!!

#####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显然,不能依据“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正常思维,理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辨证思想。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正常思维,其基本含义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我们看到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就会发现个人会因血缘、学识、偏好等共性聚在一起。就像古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样,人们天生就有差异。气味相同的人才会聚到一起,气味对立的人就不能聚在一起,也不能出入同一个“大门”。

如果对立的双方同时从一个大门中出入,按照正常思维就不能理解。觉得这个现象很“玄”,也就是“玄之又玄”。也很“妙”,出入之门也就是“众妙之门”。显然,这种对立的现象是“有”与“无”,它们的关系是对立统一,我们不能用正常思维理解它,只能用辨证思维理解它。

总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基于等级差异的正常思维,显然不能理解基于“有”与“无”对立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表达的辨证思想。



#####

这两者好像不是一码事儿,不应混为一谈,按现时说法,孔子的话,和老孑的话出发点不一样

#####

谢邀!

这两句话,天差地别。

老子的,高不见形。

孔夫子的,处世俗情俗理。

因还在国外忙工作。不能展开来解说与比较。请谅!

#####

阴阳各异,各表不同:

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指阴阳生克顺逆之说,特指有形物相;

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指阴阳变化中阳气化生无形无相之作用玄妙,特指无形无相之阳气是万物生成之本。

故说两者之间,一个是指阴气化生五行之生克、顺逆说,另一个是指阳气上升为天气、气象之无形无相之万物生存根本的玄妙作用。


#####

不能,玄有玄数!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托名孔子《易传,文言》解《周易》“乾”卦九五爻之辞。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道德经,六章》老子之言,后面还有一句,“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易传》解《周易》八卦,乾为天。

而老子的“众妙之门”,即“玄牝之门”。

“是谓天地根”,天,地,都出自此“众妙之门”。

显然,老子的道比孔子的道,高一个层次。

孔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