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装备重装鱼雷的日本驱逐舰战绩如何?(二战时期日军装备)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要论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军有什么技术装备始终相比盟军占有优势,那唯有九三式氧气鱼雷,应该说直到战争结束,九三式鱼雷的战术性能依然优于大多数国家的舰用鱼雷。九三式氧气鱼雷是日本海军针对“渐减迎击”作战而特别设计的绝密武器,具有射程远(15~40公里),航速快(36~50节),威力大(490~780公斤装药),航迹不明显(采用纯氧作为助燃剂,不会产生大量不溶于水的废气)的优点,从各项性能而言都达到了传统直航式鱼雷的极致,当然也存在可靠性欠佳、造价高昂等缺点,但在太平洋战争中确实是日本海军最具威力的海战武器,在实战中给盟军舰队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在战争初期和中期的水面战斗中,日本海军结合战前苦练的技战术和氧气鱼雷的威力,屡屡重创对手。
保存到今日的日军氧气鱼雷,左侧为潜用的九五式氧气鱼雷,右侧为水面舰艇用的九三式氧气鱼雷。
攻占荷属东印度的海上战斗
九三式鱼雷首次实战发生在1942年1月至3月间的荷属东印度战役中。1942年2月18日,巴厘岛海战,日军“朝潮”、“大潮”、“满潮”和“荒潮”号驱逐舰先后与盟军3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和9艘鱼雷艇组成的三个战斗群交战,荷兰驱逐舰“皮德·海英”号被击伤,丧失航行能力,被日舰发射的鱼雷击沉,成为93式氧气鱼雷的第一个牺牲品,这也是九三式鱼雷的首次实战。
1942年2月27日,泗水海战,日军重巡洋舰“羽黑”、“那智”号,轻巡洋舰“那珂”、“神通”号和14艘驱逐舰与盟军舰队5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交战。在昼间战斗中,日军驱逐舰发射鱼雷39枚,击沉荷兰驱逐舰“科顿纳尔”号,夜间战斗中,“羽黑”、“那智”在10000米距离上发射8枚、4枚93式鱼雷,击沉荷兰巡洋舰“德鲁特伊尔”和“爪哇”号。泗水海战中日军发射的九三式鱼雷有三分之一发生自爆。
1942年2月28日,雅加达海战,美国“休斯敦”号重巡洋舰和澳大利亚“佩思”号轻巡洋舰袭击雅加达外海的日军舰队,两舰均被日军舰炮和鱼雷击沉,但日军鱼雷因为射程远,结果误伤己方运输船,击沉1艘,击伤多艘。3月1日,在泗水海战中被击伤的“埃克塞特”号遭到4艘日军重巡洋舰的围攻,被舰炮和鱼雷击沉。在一系列海战中,盟军被击沉巡洋舰5艘,驱逐舰5艘,其中不少是93式鱼雷的战果,而日方一舰未沉,其在战术上的优势非常明显。
战前进行编队训练的日军驱逐舰群,水雷战队是实施雷击的主力。
瓜岛水域的战斗
1942年8月7日,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图拉吉岛登陆,揭开了旷日持久、惨烈异常的瓜岛战役的序幕。日美舰队在瓜岛水域展开了一系列交战,其中水面战斗多以巡洋舰和驱逐舰编队的近距离夜战为主,氧气鱼雷终于派上了大用场,在几次海战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2年8月8-9日夜间,萨沃岛海战,日军重巡洋舰“鸟海”、“古鹰”、“青叶”、“加古”、“衣笠”,轻巡洋舰“天龙”、“夕张”和驱逐舰“夕凪”突袭瓜岛,除“鸟海”外,其他4艘重巡都装有93式鱼雷。在交战中,日军以迅猛的舰炮火力和鱼雷攻击击沉盟军4艘重巡洋舰,击伤1艘重巡洋舰、2艘驱逐舰,此战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最辉煌的胜利之一。
1942年11月11-12日夜间,瓜岛海战第一次夜战,日军2艘战列舰、1艘轻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与美军2艘重巡、3艘轻巡、8艘驱逐舰交战,在混战中,美军“亚特兰大”号轻巡洋舰、“拉菲”号、“巴顿”号驱逐舰被日军鱼雷击沉,“波特兰”、“朱诺”号巡洋舰被鱼雷击伤。11月13-14日夜,瓜岛海战第二次夜战,日军1艘战列舰、2艘重巡、2艘轻巡和9艘驱逐舰与美军2艘战列舰、4艘驱逐舰交战,日军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击沉2艘美军驱逐舰。
1942年11月30日,塔萨法隆加海战,日军8艘驱逐舰与美军4艘重巡、1艘轻巡和6艘驱逐舰交战。日军驱逐舰除一艘以舰炮反击外,其余各舰均以鱼雷进行隐蔽攻击,取得击沉1艘重巡,重创3艘重巡的战绩,这是在太平洋战争中93式鱼雷最成功的一次战例,由此美军真正领教了“长矛”鱼雷的威力。
在1942年11月30日塔萨法隆加海战中被日军鱼雷炸断舰首的“新奥尔良”号重巡洋舰。
所罗门群岛的交锋
在1943年,日美两军围绕所罗门群岛的争夺展开持续交锋,爆发了多次夜战,性能优越的93式氧气鱼雷是日军和美军抗衡的主要手段,在多次海战中对美军构成巨大威胁。
1943年7月6日,库拉湾海战,日军10艘驱逐舰与美军3艘轻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交战,在美军拥有雷达优势,抢先开火压制的情况下,日军驱逐舰发射16枚鱼雷实施反击,击沉“海伦娜”号轻巡洋舰。
1943年7月12日,科隆班加拉岛海战,日军1艘轻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与美军3艘轻巡洋舰、10艘驱逐舰交战,日军再次因对方的雷达优势而陷入被动,旗舰“神通”被击沉,各驱逐舰在首次鱼雷攻击中重创“利安德”号轻巡,之后重新装填鱼雷再次反击,击沉“格温”号驱逐舰,重创“檀香山”、“圣路易斯”号轻巡洋舰,此战日军舰队重新装填后杀的回马枪令人印象深刻。
1944年12月3日在莱特岛奥尔莫克湾被日军鱼雷击沉的“库珀”号驱逐舰。
在太平洋战争后期,随着美军掌握了战场制空权、制海权,加上雷达技术先进,取得了夜战优势,日军在水面战斗中处于下风,九三式氧气鱼雷的威力也无从发挥,日本海军最后一次使用鱼雷击沉敌舰的水面战斗发生在1944年12月3日,在莱特岛奥尔莫克湾执行运输任务的日军护航驱逐舰“竹”号利用美军舰艇的炮击失误,成功接近到雷击距离,发射了3枚93式鱼雷,击沉了美军驱逐舰“库珀”号,这也是日军驱逐舰在夜间鱼雷战中取得的最后一个击沉战绩。
原创不易,感谢支持,更多精彩内容敬军事:崎峻战史。
#####重装鱼雷?说的是装备了93式氧气鱼雷的驱逐舰吧。93式鱼雷应该是当时比较顶尖的大型鱼雷了,其直径达到610mm,长9米,射程长达20-40公里(同期英美鱼雷打不过5--10km),战斗部装药490kg,且航迹很隐蔽,比受条约限制的其它国家533mm鱼雷各方面都强很多,成为战争中令美英海军恐惧的东西。
93式鱼雷因为体积过大,所以潜艇是无法使用的(后来有潜艇的530mm的95式),又因为日军明白氧气是秘密更是危险,所以严禁官兵提及“氧气”,只能称之为“第二空气”鱼雷。
正因为93式氧气鱼雷出众的性能,日本海军对这种武器相当重视,他们称之为“弱者的利器”,合理的使用这种武器将让日军取得胜利。因此日本海军的舰队中很快便大量装备了这种鱼雷,并流行起一股“雷击决胜”的热潮。有相当一部分驱逐舰被赋予了“雷击”的任务。
熟悉太平洋战争历史的人应该都多少知道这些雷击驱逐舰们的下场。日本二战的驱逐舰都是些长歪了的怪胎,它们防空薄弱、反潜低能,反倒是一门心思大搞雷击战术,结果在潜艇战和海空对决中几乎帮不上什么忙,反倒让自己死伤惨重,战绩寥寥可数,哪怕知名的“雪风”也都是些捞尸体或炸沉自己船的祥瑞战绩而已。
日本人从一战开始就在琢磨对付美英舰队的方法,因为《华盛顿条约》带来的海军限制,他们提出了“九段渐减邀击”的作战策略。所谓“九段渐减邀击”,其实就是将海军划分为不同的段位,然后分次分段对美军进行消灭。
日本人的九段计划为:
1.远洋侦察、打击、监视。通过潜艇严控和骚扰珍珠港的美军主力。
2.大规模雷击。美舰队一出珍珠港,则使用潜艇车轮狂揍。
3.用潜艇疯狂袭扰,阻止美军接近马绍尔群岛并登陆;
4.在“内南洋诸岛”以战列舰和航母大量歼灭美军舰队;
5.在“内南洋诸岛”由潜艇在大型战舰制造的混乱中收割;
6.由“内南洋诸岛”的陆基航空兵出动,全力轰杀敌军;
7.采用夜战部队和“雷击战略”对美海军实施夜间水雷强袭;
8.航空母舰展开机动作战,全力发动攻击敌舰队;
9.终焉大决战,所有海军力量一拥而上,彻底歼灭米英海军,寸板不留!
在这里面,驱逐舰负担了“雷击”的作战,日本人为了以小博大,将海军战术做了相当大的调整。1艘巡洋舰打头,12艘驱逐舰作战的“水雷战队”也因此被建立。甚至有些巡洋舰也被改成了一次能喷40发鱼雷的重型雷击舰。
日军的夜战计划是:由夜间侦察机进行侦查并探测到美军舰队的主力,然后各舰队统一调令接近攻击,期间将得到侦察机投掷的照明弹指引。夜战群所属重型雷击舰将突击到30000米的距离并发射全部鱼雷。而轻巡将率领“水雷战队”突进到3000-5000米距离上发射鱼雷再后撤(后撤过程也要不停装填发射鱼雷并开炮),然后由后续突击力量再行切入,继续进行同样的行为。日军计划如此能做掉美军10-16艘巡洋舰和战列舰。
然而日本人嘛,都懂的。所谓的“九段渐减邀击”在珍珠港打完没多久就与说好的不一样了,美军三艘航母硬是扛下了大局,日军联合舰队始终无法让战局按剧本走。反倒美军又是增援又是航空兵的慢慢扳到了上风。
如此一来日军的驱逐舰根本等不到自己的那部分剧情,只能跟在各大舰队后面跑龙套,像“雪风”就是如此,在日军缺乏制空权的惨痛情形下,它们这些驱逐舰队成为了日军运输补给和运兵的装备,在所罗门群岛代替了运输舰,专门给瓜岛上的日军运输补给和兵员。日军称之为“东京急行鼠运送”的任务持续了4个月。驱逐舰们唯一做的正事儿就是趁机炮轰了瓜岛的“亨德森机场”,它们自身也因为这种黑暗的“快递”任务伤亡惨重,差不多全军覆没。但因为日军运输舰的缺乏,他们更坚定了使用驱逐舰做“东京急行鼠运送”的决心。
就在这种差不多将驱逐舰雷击队荒废的关头,“东京急行鼠运送”的指挥官田中赖三却打了一场漂亮仗。
1942年11月30日夜间,田中带领第二水雷战队8艘驱逐舰对瓜岛进行补给,在瓜岛附近的塔萨法隆戈迎头撞上美军第67特混舰队的4艘重巡、1艘轻巡以及6艘驱逐。田中命令:“任务目的是输送弹药补给,非万不得已不得使用舰炮,只许水雷攻击”。于是水雷战队的舰长操起鱼雷就上了马,用目视的方式对美舰炮火焰方向发射鱼雷,93式氧气鱼雷以奇快的速度向美军蹿去,航迹在黢黑的洋面上非常难以察觉。
战斗持续了30分钟,日军驱逐舰在鱼雷的帮助下大显神威,水雷战队为“九段渐减邀击”而训练出的战术能力充分的发挥了出来。明明是一面倒的战斗,却让驱逐舰们打了个大获全胜。美军重巡“北安普顿”号被两条鱼雷击沉;旗舰重巡“明尼阿波利斯”、以及重巡“新奥尔良”、“彭萨科拉”被重创。
由此日军取得了塔萨法隆戈海战的大胜,代价是驱逐舰“高波”沉没。整个“东京急行鼠运送”顺利完成了补给任务。
更早一些的1942年2月27日,日军称为“泗水海战”的战斗中,日军2艘重巡,2艘轻巡和14艘驱逐对阵荷、英海军的2艘重巡,3艘轻巡和9艘驱逐,企图控制爪哇岛。下午4点10分双方交战,日军驱逐舰的93式氧气鱼雷开局炸断荷军驱逐舰科特纳尔号,混战中荷兰指挥官杜尔曼命令对日军发射鱼雷,但射程不够攻击失败。
夜晚9点55,英荷海军重新整队,结果又在晚11点让日军驱逐舰追上并投放了大量93鱼雷,活活将荷兰海军爪哇号轻巡和旗舰德·勒伊特号轻巡洋舰打沉,指挥官杜尔曼丧命。
但这场仗也体现出93鱼雷易偏航的问题,日军在这场战斗中通过20-25公里的距离发射了188枚鱼雷中4,12公里发射12枚中1,命中率只有凄惨的个位数。
对了,顺带提一下,此战田中赖三也率领第二水雷战队参战,驱逐舰雪风、时津风、初风、天津风都在其列。
1942年11月12日夜,瓜达尔卡纳尔海战,阿部弘毅率日军联合舰队与美军舰队在瓜岛遭遇,双方驱逐舰在混战中都开始了向对方大舰的决死雷击,美军亚特兰大号轻巡被鱼雷击沉,随后朱诺号被日驱逐舰围殴中雷,与同样被鱼雷击伤的海伦娜号双双退出战斗,日军驱逐舰凶狠的展开突击,炸毁了旧金山号重巡的舰桥,美军舰队司令卡拉汉战死。但日军驱逐舰“晓”和“夕立”也惨遭击沉。
等到14日,近藤信竹率战列舰“雾岛”和第二舰队增援瓜岛,美军战列舰“华盛顿”、“南达科他”以及若干驱逐舰参战。结果日军故技重施,在远距离释放93氧气鱼雷,给美军驱逐舰带来两沉两残的代价。“南达科他”关键时刻掉链子,出现电力故障,炮塔无法转动,被雾岛轰得血流成河。于是近藤信竹派出“爱宕”、“高雄”、“凌波”三艘驱逐舰突击雷击。但93氧气鱼雷突然也掉了链子,一些鱼雷没有贴到“南达科他”就爆炸了,还带歪了许多同伴,让美军战列舰捡回一条性命。结果反倒让“华盛顿”号找到机会,使用副炮猛轰,打得雾岛节节败退,爱宕、高雄也拖着残血逃亡,驱逐舰“凌波”也被对方打沉。
不过最最经典的一战发生在1943年7月的库拉湾海战,美军战功赫赫的“海伦娜”号等三艘巡洋舰带领4艘驱逐舰拦截日军近海骚扰的第3雷击战队10艘驱逐舰。雷击队司令秋山辉男使用了田中赖三的经验,利用夜幕中美军的炮口焰来发射鱼雷,一击即走。很快他们通过93氧气鱼雷击沉了美军驱逐舰斯特朗号。
美军此时已经有先进的SG雷达辅助,参战的也都是些对海槽无比熟悉的老兵。当再次交战到来时,美军舰队火力有力的压制了日军驱逐舰的行动,并击沉了日军驱逐舰“新月号”,当时秋山辉男正在新月号上指挥战斗,也一同葬身大海。
随后日军“谷风”、“凉风”驱逐舰发动了唯一一次反击,它们匆匆投放了16枚鱼雷便拉烟逃跑了。结果这些鱼雷在隔了好一会儿后,让“海伦娜”号接了个满怀,当即这艘巡洋舰便中弹3发,断成三截沉没了。海伦娜号是美军损失的最后一艘轻巡。
到1943年后半年,美军的制空权愈发强大,潜艇部队也彻底完成了对日本的运输封锁,因此日军的驱逐舰和鱼雷再怎么牛逼也很难打出成绩。它们甚至经常在任务中让美军潜艇击沉,拙劣的反潜能力实在是提不上台面。在海空绞杀下这种小船体的军舰损失惨重,没有太大用武之地的氧气鱼雷也爆发出危险的一面——这东西特别不稳定,很容易造成连带的殉爆。
最后,日军驱逐舰队只留下“吴之雪风,佐世保之时雨”,这里的吴和佐世保值得是吴港和佐世保两个海军基地,雪风和时雨则是两艘驱逐舰“祥瑞”。具体的事儿老王就懒得说了,祥瑞御免嘛,连上面提到的“神通”也是被一颗明明射向“雪风”的鱼雷给整死的。
#####谢邀:
在二战时期,日本很重视鱼雷的发展,专门设计建造了轻巡洋舰来作为鱼雷舰队的旗舰;九段减击策略中也有一段专以夜战鱼雷为主。甚至在重型巡洋舰上也装备了鱼雷这种射程短、命中率感人的武器。
要说日本驱逐舰的战绩,最开始是在对马海战中,日本一艘驱逐舰用鱼雷击沉一艘沙俄的战列舰,这就让日本看到了鱼雷也能以小博大的价值。
实际上在二战中,日本海军水面舰艇以鱼雷取得的战绩是很多的,泗水海战虽然命中率着急但是战果还是有的。塔萨法隆加海战,田中赖三指挥八艘驱逐舰对阵美军四艘重巡和数艘驱逐舰,最后击沉一艘,重伤三艘,都是依靠鱼雷取得战绩。如果真要统计战绩,舰载机第一的话,鱼雷我觉得能排到第二。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