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退位后,为何要徙居大安宫?(唐高祖李渊有几个儿子?)

谢邀,大安宫,也叫太安宫,原名弘义宫,李世民当亲王时的府邸。

《新唐书》本纪第一高祖:贞观三年,太上皇徙居大安宫。

《旧唐书》:尊帝为太上皇,徙居弘义宫,改名太安宫。

弘义宫是当年李渊为了表彰李世民,专门为他在武德5年修建的,位于皇城的西边。

李渊当皇帝后,一直住在在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之一的太极宫(隋朝大兴宫)里,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继位,李渊依旧住在他的太极宫,也就是宫城的主殿,李世民住在太子东宫办公。

《新唐书》,高祖大惊,乃以太宗为皇太子。八月甲子,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

李渊在太极宫一住就是三年,到了贞观三年,才搬出太极宫,住到了太安宫。

皇帝住在太子东宫办公, 太上皇住在皇宫的正殿太极宫,多少有点不合适吧?

于是想要拍马屁的人自然就有了,正合李世民的意,李世民就搬到了正殿太极宫办公,李渊去哪里呢?就只有去李世民做秦王时的府邸弘义宫了。

这个就有点打脸了,似乎在告诉李渊,现在君臣易位了,我是君,你是臣。

虽然进了皇帝住的太极宫,但是李世民也不喜欢住二手房,

贞观八年(634)十月,李世民决定在宫城的东北方向营建永安宫,也就是大明宫,作为太上皇的“清暑之所”,其实是为自己修的。


#####

李渊退位是被逼迫的,从太极宫迁往大安宫也是无奈的。

玄武门兵变后,李世民就命尉迟恭派兵以宿卫名义(保护)李渊,实则为软禁。

李渊被软禁的九年,并不像小说和电话剧描写那样生活惬意,歌舞升平,李渊被软禁的前三年住在太极宫,太极宫是李渊修建的,环境比较熟悉,也保留了部分歌舞带目,生活佣人,厨师等生活应该还可以。

因李渊儿子众多,李世民怕其他兄弟与李渊联手,威胁到他的皇位,所以在李世民即位的第三年,强行把李渊搬到自己以前的家弘义宫,并改名大安宫,说是老父亲李渊喜欢那里的山水布局,自己也打着孝顺名义成全李渊,失去权力的李渊也只由任人摆布。

大安宫比太极宫小很多,方便管理和看守,李渊被禁在大安宫六年,基本没有见到其他儿子和大臣,李世民也只走看过几次。

古代帝王墓都为九丈高,李渊死后陵墓被降为六丈,从此我们可以想到,李渊最后的几年生活是多么的凄凉。

#####

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李世民

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在皇城玄武门弑兄戕弟,史称“玄武门之变”,三日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唐武德九年八月九日,李世民就逼迫李渊退位。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李世民完成了从亲王到太子再到皇帝的蜕变,由此可见,李世民夺取皇位的心是多么的激进与强烈。

当上皇帝的李世民首先要解决的是已为太上皇老爹李渊的安置问题,所以在李渊退位后,李世民将其软禁在太极宫内,行动受到极大的限制。但李渊毕竟是开国皇帝,一直住在太极宫中给朝臣影响是有“两个皇帝”,自古”一山容不得二虎“,国无二圣;还有玄武门的流血事件,李世民手上留着残杀手足的血,和老爹同在一个屋檐下晃荡,心里难免有芥蒂,更坏的影响是让朝臣觉得随时有可能发生第二个”玄武门之变“,朝局不稳,人心惶惶。那有什么地方既能让李渊离开自己又不脱离管控呢,有,自己曾经的住所——弘义宫,即大安宫。

另一方便:李渊自己

李渊退位后,已是花甲之年,回顾自己的前半生,那是戎马疆场,风来雨去的铁血人生,然在即位不到十年时间里,自己的儿子竟然手足相残,老来丧子,自己的晚年将是如此凄凉。作为统治者的角度,李渊可能想,把天下交到李世民手里会更有发展;但作为一个父亲的角度,他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再背上一个弑父的千古骂名。想想自己也老了,累了,不在参与朝事了。所以,李世民让他迁往大安宫,他就到大安宫,平时除了参加一些李世民的宴会外,几乎都不曾出外出。

其实,归根结底就一个原因:权力

#####

大家好,我是历史领域创作者小明,很高兴能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说到唐高祖李渊,就不得不提唐太宗李世民,大家都知道,李渊是被李世民被逼退位的。李世民为了得到自己的皇位,不惜发动了玄武门事变,杀害了对自己皇位勾成直接威胁的太子哥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最后架空了父亲你愿的权利,逼得父亲退位,成功夺得了自己的皇位。

但是虽然李渊退位了,但还是居住在自己的以前的宫殿里,这让你市民非常恼火,但又不好直接去说,落得个不孝的骂名。所以李世民便让大臣们积极上书,奏请李渊翻出宫殿,还让人故意将这件事情传到李渊的耳中,这时的李渊当然坐不住了,明知自己已经大势已去,也没必要厚着脸皮不走,还不如亲自提出来,也能挽回点颜面。

所以李渊便主动对李世民说,我可以搬出去,我搬就要搬到宏义宫,宏义宫本是历代皇帝消遣居住的地方。虽然李世民有点不愿意,但经过再三考虑,还是答应了父亲。至此也将宏义宫改为了大安宫。而李渊也算如愿以偿,挽回了自己的颜面。所以说在这件事情上,李世民作为一个儿子的身份,还是做的非常周到的。

感谢大家的阅读,喜欢就给我点个关注吧,谢谢大家!

#####

自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自其父李渊手上夺得皇帝之位,开始总览朝政。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但正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从隋朝乱世手中打败其他诸侯,建立唐朝的唐高祖李渊真的这么轻易得就让自己的儿子李世民夺走自己的权力?



所以当太上皇李渊从太极宫迁出,搬到大安宫,这看上去不是什么大事,但实际上是一个很突出的信号,就是李世民真正的掌握了唐朝的主导权,李渊被彻底夺权。

很多人以为,在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就掌握了全部权力,李渊没有丝毫的反抗,接受儿子的胁迫。表面看起来也是如此,自玄武门之后,李渊先是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下令朝廷所有事务将有太子李世民处理,再禀告李渊。这实际上李渊让出手中的权力。

但事实并非如此,从李渊起兵反隋到最终建立唐朝,都可以看出李渊绝非易与之辈。虽然看上去李渊在反隋中几乎没有出征过,但是他善于御下。可以说李唐能在多时间里就统一全国,李渊的指挥可是功不可没;更重要的是李渊懂得为将者当心狠手辣,不管是功臣刘文静,还是敌人窦建德,还有投奔自己的李密,李渊该下手的时候就下手,从来不讲什么仁义,也没有一点犹豫。而且懂得平衡制约,让李建民压制李世民,从而让自己壁上观战,企图从容应对。

而且重要的是李渊自发迹到当上皇帝,必定有自己的班底,这些人对李渊也是极其忠心的。

那为何最后还是逼得李渊从太极宫搬到大安宫?



这就是李世民技高一筹

李世民也意识到虽然自己夺得了权力,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还是会有人反对。虽然他当年东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可是被李渊和李建成打压多年,许多原本忠于自己的部属都开始慢慢的疏远,所以他在上台之后以优柔手腕待人,对李建成等旧臣进行赦免,避免事态扩大化,撤换了一大批旧臣,并保留了有用之才,如魏征。更将自己的心腹房玄龄、杜如晦等占据重要的文武臣之位,控制朝政。

李世民是不甘于这样,他是个有理想的人。连续做出各种举措来改变形式;比喻他下令三品以上官员讨论国家大事,必定要有谏官随行,随时纠正不当行为,这实际上就是用自己的人去限制那些老臣。借机进行敲打,以收复众心。

更对做地方官的,不服自己的,进行杀一儆百。如负责镇守幽州的庐江王李爰,本是李渊的堂侄,能力平庸却又被封为王爵,镇守大郡。杀之以儆效尤。

其次从新修订法律,一方面是唐朝刚刚建立时李渊设立的法律过于粗疏;而另一方面也是让自己的旧部借此立功。还变革了地方行政区划,将自己的人安排在各个重要地方。

对外更是建立了对突阙的战略优势,保护了边境和平。在贞观三年,一直袭扰边疆的突阙额利可汗被擒获,被送往长安治罪。



这正是完成了这些,才彻底巩固了自己的大权,跟容易实现自己的抱负。并无形之中瓦解了李渊退位后所留下来的各种不良影响。

所以李渊搬到大安宫,正是因为看到自己的儿子李世民以完全掌握权力,自己也无计可施了。更为了自身的安全,毕竟已经退位,还留在皇宫,会给人二王当政的错觉感,唯有搬离皇宫,远离政治中心,才能让李世民安心,君臣和睦。唯有安享晚年,安心做自己的太上皇。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