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过了两个月才登基?(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何时登基)
根据史料的记载,李世民即位是在武德八月初九,“八月甲子,(李世民)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此时距玄武门之变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既然李世民已经采取非正常手段来夺取皇位,为何还要等待两个月的时间呢?其实这件事的原因并不复杂,简而言之,李世民既要面子,也要里子。
所谓面子不难理解,虽然李世民是 一代明君,但他也是名副其实的篡位者。按照唐高祖李渊的意愿,他选择的皇位继承人是李建成。李世民虽然拥有战功,但李渊从来没有打算册立他为继承人。如果按照正常的继承顺序,李世民根本与皇位无缘,所以他采取了非正常的手段,来夺得皇位。
人人都爱面子,李世民也是如此,而且他还是一位有“洁癖”的皇帝。李世民在称帝后,打破历史惯例,翻看本朝史书,甚至让史官进行修改,他显然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所以在玄武门之变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即位,而是通过一段时间进行过度。比如说他先让父亲封自己为太子,然后用两个月的时间来淡化政变的血腥。
除了面子外,李世民也很在意里子,这里所说的里子,指的是当时朝野形势,或者说是客观现实。李世民虽然拥有一帮坚定的支持者,但他的对手,李渊、李建成、李元吉手下也有一大群的支持者。所以李世民在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他依然需要皇帝李渊,作为自己发号施令的工具。
我们来看李世民是怎么安排的。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三天,李渊下达诏书,册封李世民为皇太子,同时决定“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这当然李渊在李世民的压力下做出的决定,至此李世民以皇太子的名义,名正言顺的掌握了朝政。
李世民接着做出了一些列的人事安排,“以屈突通为陕东大行台左仆射,镇洛阳”, 以秦府护军秦叔宝为左卫大将军,又以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候大将军”,“以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左仆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
这么说吧,凡是秦王府的官员、李世民的亲信全部被委以重任,掌握朝廷所有的要害部门。与此同时,李世民还让归顺他的魏征“宣慰山东,听以便宜从事”。经过两个多月的安排,李世民完全掌握了全国的形势,谁也无法撼动他的地位。到这个时候,他才选择正式登基。
参考资料:1.《旧唐书》;《新唐书》;3.《资治通鉴》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这天,整个变乱持续了一天,终极以李世民全胜结束。作为失利者,李建成与李元吉当场死亡。数日之后,李渊下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月之后的八月,李渊颁布发表退位,李世民承袭皇位,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这一年,他虚岁只有29岁,尚且不满而立之年。如此年轻,使人感慨。
从玄武门事情到登位,李世民过了两个月时间才登基呢?他为何能这么耐着性子?要知道,当时李渊身体很好,精力也很旺盛。李世民这么急忙的要即位,会给人以“得位不正”的话柄。这对他来讲是尤为不利的。 通过玄武门之变的“洗濯”,长孙皇后生的四个儿子只剩下李世民了。不会有人还能与他抢位子。他或许可以当一段时间的皇太子,日后水到渠成承袭帝位,何必性急呢?
李世民之所以能在那末短的时间内完成权利的交代,首要是两个成分剖析劝化的结果。 第一个是外部成份,突厥入侵。对于大唐王朝来说,武德九年的六月,除了发生发火玄武门之变外,还产生了一件大事,那就突厥进犯。此次突厥的入侵,由颉利可汗亲自率领,来势凶猛。在李世民动手以前,李建成计划在大军征讨突厥的宴会上杀掉李世民。遗憾还没比及大军出征他就先“挂掉”了。突厥雄师自东南攻入唐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直逼长安。在这种生死死活之际,容不得李渊和李世民犹豫。李世民方才规划掉本人的两个兄弟,现在他有责任与责任站到最后背来操持这场危机。
武德九年八月八日,李世民正式即位,二十天以后,突厥大军攻到了渭水的便桥。即位后的李世民立即调兵遣将,他自身也冲到了最前方,在便桥上痛斥颉利可汗驷马难追。 颉利可汗看到李世民和他私下里士气低沉的唐军,纯粹不比是经历了政局动乱的容貌。颉利可汗此时总计着冲击不能占到便宜,该抢的工具也抢得差未几了,因而便和李世民握手言与,率军退避。
第二个是内部因素,李渊本身不愿意当傀儡。玄武门事变当天,李世民的武官尉迟敬德就持兵器到李渊的府邸,名为保护,实则幽禁。玄武门事项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他便大赏犯人,纯粹不把李渊放在眼里。可见此时李渊已经被架空,李世民已经掌握了实权。李渊尽管继续当天子,李世民也不会逼得太急。但是,在国难(突厥入侵)面前,当个傀儡又有什么含义呢?总有一天他要退位,早一天迟一天又有什么相关呢?还不如本身当太上皇,把那些难缠的事情让李世民自身去治理。
在以上两个因素的交叉浸染下,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得以火速即位,火速执着朝廷政局,顺利完成权力交接,果断解决突厥入侵,由此开启了唐代的新局面:贞观长歌。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