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历史上李渊起兵几个月就称帝,对此你怎么看?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李渊是隋炀帝的表哥,身份很高,继嗣唐国公,为太原留守。他从起兵到称帝也就一年时间。由于他的儿子李世民喜欢篡改历史,很多人误以为李渊很无能,功劳全是李世民的。其实李渊很厉害,从三方面可以看出:
一、李渊起兵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在大一统王朝中,是年龄最大的。这本身就不简单。
二、他正确的决策是唐朝快速崛起的关健。起兵之初,李世民主张取长安,裴寂主张取河东。李渊均采纳,兵分两路。打开事业新局面。
三、李世民再厉害,没有李渊重用他,也发挥不了作用。李渊不但用了李世民,还用了大批人才,为唐初奠定了人才基础,也为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奠定了政治基础。
当然他本人武艺高强,且为关陇贵族集团重要成员,他的成功有时代性。
#####谢谢友人邀请!
确实李渊从晋阳起兵到称帝,用时不足一年,因为当时的隋炀帝,已经逃到了扬州。于是李渊父子乘虚入关,直取长安,抢占了全国的政治中心。等于是选了一条最近的路。那么,我们如何看待李渊快速称帝这件事情呢?还有到底李渊有什么过人之处呢?所以,我们可以分两部分来回答这个问题。
(唐高祖李渊)
一、李渊称帝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一个人的成功虽有其偶然性,但是也有密不可分的必然性,必然性就是只欠东风前的万事俱备。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台上十分钟的李渊,却忽略了台下十年功的李渊,因为他虽然起兵时间相比较其他反隋势力最晚,但是他是最早看透天下大势而率先谋划的人。而且他懂得抓住最佳的时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所以,李渊能短时间内称帝,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况且,李渊称帝只代表了唐朝政权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天下的统一。早于李渊建立政权的有李轨集团、刘武周集团、王世充集团、薛举、薛仁杲父子,窦建德集国等。所以,李渊称帝之后,用了七年时间,才将其他军阀割据势力消灭,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大唐帝国。同样,这又是李渊一个台下的十年之功。
二、李渊的过人之处
首先,李渊能够迎娶名门望族的窦氏,就可以证明李渊的少年英武。因为当时是比武招亲,李渊十箭九中,在众多关陇贵族子弟中脱颖而出,因此还诞生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雀屏中选。
其次,李渊城府深、情商高。- 早在隋炀帝征辽东搞的民怨沸腾的时候,李渊就对未来有过规划,后经宇文士及说出,众人才恍然大悟,但是他一直在众人面前装傻充愣,让别人推着往前走。
- 他并没有像杨玄感、李密那样去充当出头鸟,等到隋炀帝被杀之后,他才能平乱为由起兵。至始至终,李渊抢占舆论和道德的至高点,以此收拢人心。
(唐太宗李世民)
总结:世人对李渊的认识上充在很大的片面,因为人们只看到了光芒万丈的李世民,而弱视了大智若愚的李渊。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李渊从起兵到称帝看似不足一年,然离真正平定天下却也有着不长不短4年的光景!
这也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之下方能产生的——
暴君无道,天下大乱!朝廷分崩在即,众反王纷纷称王称霸,割据各地。
称帝在当时不是最难的,也不是代表着“最高水平”的体现——
像617年2月刘武周就自封为天子了!
关键是谁能笑到最后,那估计真得拿远光格局与综合实力说话了:
准备充足,不打无把握之仗
在李渊被隋炀帝嘲笑为“阿面婆”开始,李渊内心就十分反感!他当时肯定在想:你能当“人样子”,以为我就不行啊!
由于李渊内心的不忿与紧张,便时时不忘扩充势力,以便让自己的实力更加强大,以应对内心的不安与突发状况……
有心人李渊自613年前后,多次领兵征讨叛军与农民起义,每次都有目的性的招降纳叛,接收了诸多兵士而扩充实力,多年的战场厮杀也让其所部战斗力大增。
到后来随着隋炀帝的暴政而让民众怨声载道,不得人心时,李渊也深感不安!感觉自己也抓不住自己的命运……
顿时心生消极和厌恶,直到一次被下属与儿子联合“陷害”于晋阳行宫时,他的“创业”激情才干柴烈火般地被点燃!他不干则已,一干就很有头绪:
李渊通过“济民募兵”、“突厥联盟”——
在一开场就占尽先机,他是真正把“攘内必须安外”做成模板的人!不久就获得民心无数、兵马数万,而且建制完备,能征善战......
民心有了,兵员与潜在兵员不是问题;
良驹有了,等于“重型武器”出炉了!战斗力肯定不弱……
617年7月李渊正式公开起兵,在之前将近半年的时间里,虽然其已被高度怀疑,但其不但没有早早暴露自己,反而在变被动为主动,化解了许多棘手问题,不但充实了自己,还给正式起兵争取了时间……
出场就带“四个二”,属下自动自发者多
李渊不仅是皇亲国戚——隋炀帝的姨老表;其还是镇守一方的实力派人物。
其不光只有关系,还有真正的实权;有实权不说吧!其还属于比较有能力的——不说自带“王炸”,自带个“四个二”还是有的(他的几个儿子也是皆能独当一面的加分项!)
不是有个民间故事吗——“逮李渊好做官”……
还真有点“黄袍加身”的感觉——比如“溧阳逼反”事件等等!这说明了此举事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也可以说应了民意和天道!
不管是干什么事,做事的人如有众多自动自发,主动性的人存在,就没有干不好的事!
再看看李渊开场的“四个二”吧:
自带“两个二”
李世民——文治武功,世间罕见!凌烟阁的24功臣大多都随其一起打过天下的,称“一个二”真感觉有点少。
李建成——前期领兵有板有眼,能力十分出众,也自有“方面军”。智谋出众的良臣魏征就是随其“打天下”的,如其那么不堪,重名节耿直的魏征绝不会同其为伍!后期因其是太子具有监国的重任,所以出征较少,亦属于被历史弱化的优秀人物 ,其综合实力也不可小觑!
另外可谓“全家皆兵”——元吉、元霸、驸马、公主等皆能助力
其他“两个二”
刘文静——有胆有识,善于谋划。为人很是果断,极具魄力,触动李渊起事的主要当事人之一
裴寂——谋略过人,才干出众。刘文静搭档加前期好友,一起给李渊起事吃“定心丸”的重臣
长孙无忌——李世民大舅哥,朝廷股肱,后位列“凌烟阁第一”,也是辅助高宗登位的铁血人物,实力自不用说
李靖——功勋卓著,世之名将。李孝恭得力干将,还能讲其是助力李孝恭荣登“凌烟阁第二的”的幕后推手(关系跟陈毅和粟裕类似)
李孝恭——宗亲之人,排凌烟阁功臣第二!为人低调,统筹能力强,战功赫赫,威望颇高!
另还有一起积极谋划并参与的人如长孙顺德、刘弘基等等……
就好比一群向心力十足的“群狼”!就个单人能力来讲都并不一定是“世间无二”,然其队伍活力十足,高效能动,专才如云,精诚合作,绝对可堪称“梦之队”!
#####谢谢您的邀请
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大业十三年(617年),升任太原留守。时隋朝土崩瓦解,李渊与李世民等于五月杀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起兵晋阳。次年五月,隋炀帝被杀后,逼杨侑让位,自立,国号唐,建元武德。
也就是说从起兵到立国用了1年时间。李渊攻入长安后立隋炀帝的孙子,13岁的代王杨侑做皇帝,就是隋恭帝,尊当时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自己做大丞相。这样,他既取消了隋炀帝的帝位,又可以利用杨侑这块招牌去招降隋朝的文武官员。充分表现其远见卓识。
毛主席评价李渊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遇事无断制。
#####有人说历史上李渊起兵几个月就称帝,那是不可能的,当时起义反王有多股势存在,李渊聚集起兵,也要消灭几股势力也要二三年的时间才可称帝的。
#####谢谢邀请。 几月内就能称帝说明战略实施的好,能有敏锐眼光察觉到关中空虚乘虚而入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李渊又是个好将领,又是一个知人善用知人,又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
李渊五十多的人还能有雄心起兵造反也是有一定魄力,听从谋臣的建议趁着关中空虚起兵。当时隋朝各地农民起义军很多,隋朝也是疲于应对,突厥又虎视眈眈闲着没事就打两仗,隋朝这时候已经是强弩已末内忧外患了,李渊正是利用他是太原这个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之便,太原又是隋朝的军事物资战略重地,他看见隋朝关中兵力空虚起兵。
一方面用空城计吓退突厥,并书信一封表明他如果起兵成功突厥的好处很多,要钱给钱要女人给女人,暂时稳住突厥不至于使自己陷入两面夹击的情况。
另一方招揽了一批能人志士,开仓放粮招兵买马(拿隋朝粮食喂唐朝兵)隋朝各地都是农民起义军忙的焦头烂额的,皇帝又远在扬州鞭长莫及,李渊便神速的出击,渡过黄河后能不打就不打直接攻入长安,这也是兵法里面说的:兵贵神速、避其实,攻其虚。几个月时间就成功说明战略眼光好,速度够快利用农民起义军牵制隋军,使得隋军没有回军救援的机会。
李渊是个好将领,打败几次起义军又能大度的招降了起义军,还能以少胜多打败当时凶猛的外患也就是突厥,可见李渊是个军事人才。
李渊又是一个知人善用的人,甭管你是什么背景的人,只要能助他就收入帐下,李世民就是受他影响在起兵前也是拉拢了一批人在其身边。
但是李渊又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特别是面对亲情这块他难以取舍,他明知李世民势力比较大,又不能好好制衡,立了太子却权利不够大,所以才有了玄武门之变,自己的亲生骨肉互相残杀,不得不说是他一手造成的。
#####传说中有十八路反王,他是较強一路。不过他有周文王闭门造车式的过程,为人比较仁厚宽容,再加上他几个儿子非常优秀,李世民很突出,建成元吉元霸为将修文都挺好的,李渊光靠儿子们就可称王。何况有许多战将。数月为帝按他性格是不可能的。
#####还真没有了解过,回去查一下!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