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是怎么大权旁落的,为什么没人帮李渊?(为什么没人帮李渊?)
李世民的上位既是李世民的野心与追求所致,也是被围绕着唐朝运转并且以李世民为核心的利益集团“裹挟”的结果,当时李世民所代表的利益集团规模已经隐隐超过了李渊与李建成李元吉所代表的利益集团。
经过千百年的书写与演绎,唐高祖李渊在演义小说、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几乎沦为了平庸、窝囊的代表人物,可是演义小说与影视作品毕竟不是历史,历史中真实的李渊可没有这么简单。可是不管他简不简单,最终李渊还是在“玄武门兵变”后老老实实去当太上皇了。史书对于这场事变的记载简极为简单:“武德九年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同谋害己,率兵诛之。诏立秦王为皇 太子,继统万机,大赦天下。八月癸亥,诏传位于皇太子。尊帝为太上皇,徙居弘义宫,改名太安宫。”
李渊的防备之心与平衡之道:
隋炀帝杨广陷害哥哥杨勇夺得储君之位,后来在隋文帝卧病期间,杨广又派兵监禁皇宫,随后隋文帝病亡,因此当时盛传是隋炀帝弑父夺位。李渊处于同时代,对此自然也不陌生,因此在他起事以后,当然也害怕自己的儿子会走隋炀帝的老路,特别是李世民,按照旧唐书记载,李渊决定造隋朝的反,李世民起了很大作用,可见李世民的野望。此外,李世民四岁的时候有人说他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可是长子是李建成,那么李氏企业在李渊死后是交给李世民还是李建成呢?
因此,在起事没多久后,李渊便为避免以后出现父子兄弟相残的争位现象而开始着手布置,比如在创建大将军府以后,李渊让李建成左领大都督,李世民右领大都督,当时是以左为尊的,李渊这么安排的用意不言而喻,随后又命李元吉为太原留守,对李世民形成牵制。再比如在义宁二年,李渊决定对东都洛阳发起攻势,我们知道李世民的军事才华很优秀,李渊自然也知道,可是他却安排让李建成当元帅,李世民给李建成当副手,李渊想借此让李建成捞战功,同时在军中树立威信。李渊的行为便是在平衡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差距,更主要是想尽力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消除隐患。
李渊集团创业时期的骨干成员:
李世民:李渊的儿子,后来的唐太宗,关于他,我想应该不用废话了。
裴寂:裴寂是李渊的好朋友,又帮助李渊创业,因此地位很高,不过论能力的话在当时应该不算拔尖,在贞观年间被李世民请去喝茶了。
刘文静:刘文静很有能力,说服突厥出兵相助李渊,而且与李世民关系也很不错,可惜与裴寂不和,后来被裴寂陷害。
长孙顺德:关于长孙顺德,我只说一点,他是长孙皇后的叔叔。
刘弘基:刘弘基和李世民关系也很好,曾经长期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
柴绍:柴绍还用说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殷开山: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窦琮:说起来,窦琮投靠李渊的中间人也是李世民。
关于李渊创业的功臣当然不止这几个,我在这列几个主要的,便不再过多赘述,而且有不少与李世民的凌烟阁功臣是重合。当然,如果对此熟知的话可以在评论区补充。
李世民集团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咬金、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叔宝。
看完名单基本便可以知道什么叫做实力碾压了,李渊有本事,李世民更有本事,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重要的是李世民的胸襟更为广阔,可纳天地日月。李世民是一边打战一边招降纳叛,只要你有本事,只要你不是罪大恶极,只要你肯服从我,我都可以用你,让你在合适的地方散发你的光芒!总之,李世民拥有李渊无法比拟的人格魅力,而且李世民的才华更不是李渊能比,李世民是上马能打江山,下马能治天下。并且,因为李渊基本是坐镇大本营,总揽全局,没有李世民那么多机会,因此,无数的能人志士几乎都是投在李世民的门下。李世民的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基本上是他在天策府的班底,天策府是李世民敢于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底气。
李建成的落败与李渊的无奈:
李建成能依靠的只有他的长子身份以及李渊的扶持,可以说李建成要想当皇帝基本上只能继承李渊的班底,他自己的班底根本不够用,至少与李世民相比起来,是绝对不够用的。但是他的太子身份又是他最大的资本,毕竟当时是嫡长子继承制,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皇位肯定是他的。或者说,他要是听从魏徵的建议,早日除掉李世民的话,皇位也是他的。当然,我认为即使李建成听从魏徵的建议,他也很难成功,李世民在朝中的权势早就不是李建成能比得了的。因此,李建成绝不是李世民的对手,加上李渊的支持,也只是勉强与李世民持平罢了。
这些所谓功臣为什么肯冒着生命危险来帮李家打江山?往高了说,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可是往本质上说,还不是为了获取政治地位和利益?如果打完江山没好处的话,谁会帮你拼命,命是自己的,而且只有一条。因此,越往后,李世民就越是这帮给李家拼命打江山的人的利益代表,如果李世民不能当皇帝,那么李建成即位以后,必然会拿他们开刀,继而扶持李建成自己的人。这是他们所恐惧的,要想保住生命和地位,李世民必须当皇帝。所以说,玄武门之变是一个必然的历史事件,说什么李建成要害李世民更多是借口,当然李建成对李世民即将展开的行动也是这场事变爆发的导火索。
李世民他们很聪明,如果发动兵变只是抓了李建成的话,那么结果可能还会有变数,只有死了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才不会继续产生威胁,因此他们果断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让李渊再没有选择的余地。对此,李渊是很无奈的,当然更多是心痛,因为兄弟相残的事还是发生了。
最终,心灰意冷的李渊看清了局势,知道李世民的即位已经势不可挡,因为环视朝廷,李渊竟然发现一心一意依靠他李渊的已经没有几个人了,李世民的身后早已经站了长长的队伍了。于是,黯然宣布退位,当然,我相信李渊的退位也少不了李世民集团的逼迫,毕竟形势如此。
#####李渊这个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重视亲情的皇帝,但凡帝王大多杀伐决断,对威胁自己统治,或者影响政权过渡的儿子们,或杀或囚,从来不心思手软,但李渊确实是一个很大的例外。
从隋末晋阳起兵开始,李渊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跟三个儿子的关系,(尽管他还有其他儿子,但嫡庶有别)所谓“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用来形容他对儿子们的感情也十分贴切。
后来帝国建立后,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他立了李建成为太子,但也没有因此而冷落了在军事上表现优异,且立有大功的李世民,使得秦王府的势力越来越强,特别是天策府选官员的权力,等同于在中央朝廷外,还有另外一个小朝廷的存在。笔者认为,李渊或许就是太相信亲情之间的羁绊,才忽略了他这种操作会对帝国造成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直到传来两个儿子死讯的时候,李渊都不太愿意相信儿子们会为了权位最终到了兵刃相见的地步。
言归正传,李渊从来就没有大权旁落过,李世民虽然在当时在朝廷的影响力跟太子齐王势均力敌,但武德朝的中枢宰辅、重要官员,都是清一色李渊的人,没有一个是李世民的,当时在京的军方代表李靖,李世民在发动之前,也是特意先探明了他的立场,得到其保持中立后才放心发动的。
玄武门之变的发动,是极其突然的,李渊对此毫无心理准备,而根据史书上记载,在玄武门之变前一天,太子齐王指使傅奕密奏李渊:“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这是相当严重的指责。在此之前太子齐王与秦王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李渊对于兄弟之间关系怎么处理,甚至口不择言说要将天下一分为二,一半属太子,河东河北属秦王的荒唐话,由此可见,他依然试图避免因为权力导致兄弟反的结果。
李渊接到这个密奏,如果换了其他帝王,大概是直接把秦王拿下,再细细排查整个事情,或出于保护,或出于怀疑,反正这种方法才是常规做法,但遗憾的是李渊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把李世民招来,把密奏直接给他看,要他解释。
这可是一个严重的政治事件,李渊却当成家事来处理,由此可见,李渊确实不愿意将事情扩大化,以至于无法收拾的地步,而李世民一边掉眼泪,一边说自己无法解释,任凭处置,同时还说自己也有密奏,也就是太子齐王淫乱后宫,于是李渊最终做出了第二天三人对质的决定。
三个人对质又有什么意义,吵完架还能和好如初么?李渊还是太一厢情愿了。
那么事情到了这里,对于题主的问题,其实也很清楚了,无论是太子还是秦王,他们俩都没有势力撼动李渊,一直以来都是李渊单方面的希望兄弟和睦,共治天下。李世民在受到李渊质询的时候,是胆战心惊的,也是因为这种心理,才间接导致了他连夜召集秦王府心腹准备动手。
于当时的环境而言,李世民的命已经掐在李渊手中了,他的主要势力在军中,而能够听他号令的军队在洛阳,在河东,长安城中能够调动的只有800人,所以玄武门之变是一场生死存亡的博弈。如果说李渊此时已经大权旁落,何至于发生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完全可以假李渊之手,废掉李建成。
正是因为李渊权力权威还无法撼动,而又无法改变李渊不二选一非要缓和兄弟之间的关系,才让李世民不得不铤而走险的。
或许题主的意思是指玄武门之变中,为什么李渊毫无作为,完全没有调动宫内卫士制止这场政变。这其实跟李渊的性格,以及李世民的谋划有关。
《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中玄武门之变的经过记载,关于李渊,只写了他当时在咸池泛舟。李渊咸池泛舟这个操作十分不合理,头天下旨要召集三个儿子开对质会,怎么会自己跑去泛舟?
所以只能有一种解释,李世民在进入宫内之后,“挟持”了李渊,但这种“挟持”的方法,不是用刀架在李渊脖子上,直接逼着他转移到船上,而是一种隔绝李渊与外界联系的方法,笔者猜测李世民是以不放心在太极宫开对质大会,怕太子齐王对自己不利(当时太子的东宫在皇宫内,而齐王受了行军大总管要出征),强烈要求临时改会议地点,船上看起来比较安全。
笔者认为这个猜测还是比较合理的,以李渊的性格而言,他很有可能会顺李世民的意,毕竟当时的局面对李世民相当不利,而李渊当时也相对偏向了李建成,出于补偿心理,他会这么做。
顺利将李渊忽悠到咸池舟上,然后自己再悄悄调走宫内卫士,设下伏兵,干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完事后自己不出面,让尉迟敬德去见李渊。这或许是逼宫,但实际上更是一种表态,大概就是告诉李渊,现在三个儿子就剩下我一个了,你看着办吧。
李渊接到两个儿子死讯的时候,又惊又怒,但他最终选择了李世民。选择李世民,并不代表是自己权力架空的无奈之举。在这里我们把李渊当成一个痛失两个儿子的父亲来看待,事情就会很合理得多。
因为权力,造成了原本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兄弟相残,最后痛失两子,这让李渊心底对权力产生了抵触情绪,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能这么洒脱就果断放权,尊为太上皇以后也是积极配合李世民,让他放手清理武德旧臣,把自己安置区大安宫等。(这个名字也是李世民给改的,寓意再明显不过)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他最终让李世民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实际上,即便李渊当时真被挟持在咸池舟上,他之后完全可以反悔,长安的驻军依然只听从皇帝的命令,满朝文武也都是李渊的人,他要拿下只有800人的秦王,完全不费吹灰之力。
李渊的失败,是输在他低估了权力之下人性的扭曲。
PS:非常喜欢马跃主演的电视剧《贞观之治》,这部电视剧在剧情上严格按照《旧唐书》,而在服道化上也尽最大努力还原了初唐的风貌,(大概唯一的槽点就是那坑爹的特效)剧中的李渊,笔者认为是影视剧中还原得最接近历史的人物形象了。
以上个人见解,阅读如有不适之处,希望立即停止,勿要作妖评论。
#####李渊从来就没有大权旁落,我们都知道李世民之所以能登基,是因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而玄武门之变的实质就是李世民团队出其不意采取暴力手段夺权。即便到了最后一刻,尉迟敬德带着刀冲到了李渊面前,李渊也并没有丢了权力,他丢的是比权力更重要的东西。
倘若李渊真的大权旁落了,李世民只需要逼宫就行,何必多此一举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当上皇帝之后,完全可以找到完美的借口除掉二李,而不是先发动政变杀死二人,给自己增加污点。
实际上,李世民在发动政变之前,其势力已经让李建成打压的差不多了,至少在长安这座城里,太子李建成的势力是远在李世民之上的,更不用说皇帝李渊了。
在621年李世民成为天策上将之后,一度有实力和李建成抗衡,这也是李渊乐意看到的,毕竟太子有威胁,他这个皇帝就能睡个好觉。但是,后来,李建成逐渐感觉到了李世民的威胁,尤其是李世民天策府中聚集了一批文臣武将,他们大多数都是李世民在战场上的部下,更容易建立起信任。李世民设下的十八学士又招揽了一批文臣,当然这只能说是心腹不少,但是李世民的军队势力难以和李建成抗衡。
李世民曾试图让李渊准他回到洛阳去,那是他的根据地,在那里,他可以迅速招兵买马,组建一支强大的队伍来和李建成争一争或者干脆在洛阳自立为帝。
当然李建成自然也知道洛阳对于李世民的重要性,所以他极力阻止李世民回到洛阳,对洛阳很是关注,李世民曾经派亲信张亮回到洛阳花重金联络山东豪杰,被李元吉知道后,直接到李渊那里告发张亮图谋不轨,然后张亮就被关进了监狱,严刑拷打,好在张亮咬紧牙关硬是没有吐出有用的信息,李渊才将他放了。
眼看回不去洛阳,李世民只能依靠长安的势力来争一争,当然这也是很难的,因为李渊再怎么喜欢李世民,但他也是支持太子李建成的,并且默认李建成做法,李建成将秦王府中的文臣武将一点点调离或者遣散,比如房玄龄和杜如晦就都被弄出了秦王府,还有程咬金也被要求到地方上做刺史,李建成还试图收买秦王府的人,只是这一招收效甚微,毕竟李世民同自己心腹之间的信任是在战争中建立起来的,他们的利益已经捆绑在了一起,并不是李建成说收买就能收买的。
在李建成的一番折腾下,李世民已经是损兵折将,并且在626年,李元吉出征突厥,要带着秦王府的一众武将去。李世民再不发动政变可能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而李建成做的这一切,李渊并没有阻止。
李世民当时发动政变能依靠的人不多,勇士800人以及心腹文臣和武将,而太子李建成所拥有的部队远大于这个数,李世民能取胜靠的只是出其不意,快准狠。当然李世民在发动政变之前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收买玄武门的守将常何,常何在玄武门之变中是一个很关键的存在。
史书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是很模糊的,有很多疑点,比如说玄武门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发生兵变的时候,为什么李渊没有得到消息,反而是经由尉迟敬德传达的?李渊已经被李世民控制的说法并不怎么靠谱(唐初的府兵制,决定了绝大多数的军队只能牢牢握在皇帝手中),倒是很可能守卫玄武门的士兵被李世民的部下拦下了,不能及时通知李渊,而东宫和齐王府的士兵也抽不开身去通知李渊,所以李渊对此竟毫无所知。
等李渊知道的时候,已经什么都晚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都被杀,他只剩下了李世民这一个能继任大统的儿子,当时跟随在李渊身边的几个重臣也是片刻就想明白了,于是在李渊开口询问应当如何处理的时候,他们一致表示李世民战功卓著,理应成为太子。而李渊也说他早就想这么做了。
李渊不能治罪于李世民,这是最无奈的事实。
#####事实上李渊从未大权旁落,直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时大唐王朝的朝臣和军队依然是听命于李渊而不是李世民的,就双方的绝对实力对比而言:李渊完全足以碾压李世民。然而李渊尽管具备完全碾压李世民的实力,可在玄武门事变之时我们却没看到一个朝臣、士兵站出来为李渊说话,而李渊自己也放弃了任何抵制李世民的尝试,相当配合地让出了皇位,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李世民并不具备挑战父皇李渊的实力,玄武门之变对他而言其实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无奈之举。作为父亲的李渊无疑是幸运的——有李建成、李世民这样如龙似虎的儿子守护着老李家的大唐江山;然而作为皇帝的李渊对谁也不会放心的——在皇权面前亲情往往是脆弱的。偏偏李渊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个皇帝,所以儿子们能力强对他而言:可就不一定完全是好事了。作为皇帝的李渊必须想方设法在几个儿子之间搞平衡,像利用朝臣互相牵制一样让几个儿子彼此制约。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他将李建成立为太子,与此同时又让李世民统兵征战于外。
然而凡事有利就有弊:李建成和李世民在长期的互相牵制过程中矛盾越积越深,随着李世民在征战过程中收揽了大量人才和人心,事实上他已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地位。这时岂止李世民自己生出了取而代之之心,他手下的将士无不想拥立自家主子登基以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与此同时李建成方面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李建成面对李世民的威胁势必会强烈反弹——无论这威胁是来自李世民主观上想取而代之的意图或者仅仅只是李世民的地位已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在这样的局面下无论李建成或是李世民其实都没有任何退路,因为一旦对方登基那么势必清算自己。这时二人的妻儿及部属势必会在一旁煽风点火,因为一旦对方登基后展开清算行动势必牵连到他们。
在兄弟俩的皇位之争中李建成和李世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李建成的优势在于他是父皇李渊明立的太子,就法统而言由他继位名正言顺,劣势则是人望相对欠缺(注意是相对欠缺,实际上李建成的支持者也不在少数,只是相比李世民的而言没那么强势而已);李世民的优势在于在漫长的开国战争中收揽了大量人才和人心,然而随着国家局势的日益安定这一优势呈逐渐削弱的趋势——毕竟在和平年代李世民的人望是不足以同李建成的法统抗衡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使用各种司空见惯的宫廷政治手段展开诸轮斗法后李世民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撼动李建成的太子地位,这时他只剩一条路——就是利用自己残存的威望迅速发动一次以军事武力作为后盾的政变,否则真到了天下大定之时自己将彻底失去和李建成对抗的资本。事实上这时的李世民已是走投无路之际被迫孤注一掷,然而李建成身为合法的太子自然不会那么急迫去发动一场政变——毕竟这样做的风险实在太大,若非走投无路是没人敢轻易尝试的。
李渊和李建成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们忘了他们身处的是由乱世向盛世过渡的时期——尽管在这一时期李建成的法统优势日益占据上风,但李世民在长期战争中积累的人望优势也依然不容忽视,然而他们低估了李世民在危急关头采取断然手段的决心,始终热衷于通过牵制平衡的宫廷政治手段对付李世民。这时的李世民深知:如果自己按对方设定的游戏规则玩下去注定被玩死,于是索性把心一横发动了玄武门事变。
由于李世民这个大招出乎李渊和李建成的预料,以致于当玄武门事变发生时尽管大唐王朝的朝臣和正规军仍听命于李渊,然而在禁宫之内李世民却形成了局部兵力优势。这时李渊就算想召唤正规军前来救驾也无法穿越李世民的包围圈,那年代又没手机可以通知外面,李渊面对已近在咫尺的尉迟敬德又能为之奈何?李世民趁机逼迫父皇让位于自己,这时李渊已没任何选择——尽管他还有其他儿子,但均为庶出且大多年幼,不足以安定大唐天下;在开国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就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个儿子,如今李建成、李元吉已死,也就剩下李世民堪当大任,如果李渊和李世民强行对抗无非不过就是父子彻底反目,闹个两败俱伤,那么这江山是否还姓李怕就难说了。在这样的局面下李渊明智地选择退位——以放弃自己个人权力为代价换取李家大唐王朝的生存。至于朝臣和正规军为什么不帮他也好解释:人家李渊自己都默认李世民抢班夺权的行为了,谁还好说啥呢?
#####李渊建立唐朝到玄武门之变前,他一直掌握着政权,不存在大权旁落的问题。在李渊起兵反隋的过程中,虽然李建成、李世民等竭力支持并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这场势在必得的胜利是由李渊场控并成功实施的。
而真正让李渊失去权力,是在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以后,李渊当上了太上皇,离开了体制中心。
作为李渊钦定的接班人,李建成经过多年历练,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构建的基本班底是以文官集团为主。而秦王李世民在李渊立国之后,一直帅兵平定初唐乱局,立下了卓著战功,加上性格中的大气豪放,他一直拥有比较广泛的人脉基础。但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李世民不可能顺利当上皇帝。
有句话叫做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日常。大唐立国之后,当年一心支持父亲打天下的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之间出现了裂缝。李建成很明白,弟弟李世民是自己的潜在威胁;李世民也很明白,哥哥李建成是自己的拦路虎。双方出现明争暗斗,弟弟李元吉站在李建成一方。
而高祖李渊把这一切看得很明白。他一方面竭力扶持太子李建成,又竭力平衡儿子之间的关系。给大儿子一个左领大都督,就给二儿子一个右领大都督,让三儿子做太原留守。他通过权力摆布,要形成一种有利于太子的格局。
一山不容二虎,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
经过精心准备之后,时间到了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郑仁泰、尉迟敬德、张公谨等人入朝,埋伏在玄武门,将前来入朝的李建成、李元吉干掉了。在这场骨肉相残的激战中,李世民取得这场志在必得、背水一战,结果以胜利而告终。
李世民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无论从统军才能、个人魅力、还是谋略智慧等方面,他都甩开李建成八条街。
面对眼前的局面,高祖李渊在无可奈何中主动提出自己当太上皇。玄武门之变后两个月,李渊把皇帝位置交给了李世民。
果然,李渊的这个儿子不负众望,开辟了大唐历史的新天地。
#####李渊从未大权旁落,在玄武门之变中,不是没人帮李渊。
李渊作为皇帝,其在长安城中的军事力量就有三支,由近及远分别为:
1,贴身警卫,唐前期制度,非大朝会时,皇帝身边有三卫五仗180人(不含领兵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48人,不计备身、主仗之人,也有200多人的禁卫,都是“武艺可称者”;
2,北门屯营,来自于3万元从禁军中的轮番宿卫者,由云麾将军敬君弘统领,驻扎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外,人数应为1500人左右;
3,南衙禁军,即天下府兵轮番宿卫长安者,分属十二卫环列屯驻于宫城外的皇城,按照张国刚教授对府兵番上的考证,应该保持在8万人左右。
上述三支武装力量,都在李渊本人的掌控之中。
另外还有太子东宫的长林兵2000人,齐府兵数百人。
而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中,能够动用的兵力是有记载的,即800人左右。
事实上,除了一般我们所知的玄武门之变的过程之外,李世民进行这场政变策划时,专门对在外统率边兵的大将李靖、李绩通了气儿,二人并未表态参与。
而除了这两人之外,李世民还派出党羽奔赴洛阳,以备政变失败,以洛阳为基地对抗,作为后路。
在朝中,他还有重臣宇文士及为内援,基本上,这就是李世民的基本盘了。
幽州此时为庐江王李瑗控制,关中豳州有罗艺控制,襄阳道为李瑗旧地根本,关中的根本地盘,一直是李渊和李建成控制,哪怕是李建成铁杆儿杨文干谋反被杀,其势力仍旧深固,至于曾为窦建德、刘黑闼所盘踞的河北南部地区,也是李建成镇抚平定。
最重要的是,在天下平定之后,以武则天之父武士彟为代表的李渊近臣,正在逐步被派遣至地方各个重要都督府(检校扬州大都督,监控被告谋反的赵郡王李孝恭),监控乃至替代之前的诸王领兵体制。
可以说,在李渊的统治下,原本的“取天下”与“诸李”宗族分掌大权的时代,正在一步步结束,而这之中,最大的一个“山头”就是将洛阳为中心的关东视为自己禁脔的秦王李世民。
如果不能得到太子储位,李世民的半生征战就真为他人做嫁衣裳了。
所以他断然决定以800骑发动政变,直指太极宫内的父皇李渊。
按照《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的记载,经过李世民修饰粉饰过的玄武门之变好像只是杀兄、戮弟,他在儒家伦理中只是“不悌”。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明确参与玄武门之变的《杜君绰碑》上,有:
口(缺字)交御辇,矢及宸闱。
另有参与的《郑仁泰碑》有:
兵缠丹掖,殷珍紫宸。
御辇、宸闱、丹掖,都代表杀到了皇帝身边,而史书中所述尉迟敬德顶盔贯甲,持槊面见高祖,说明高祖身边的近侍武装已经完全被消灭,否则无论如何不会允许武将如此出现,而要让上述200多人都闭嘴,当时在高祖身边肯定有一场“好杀”。
整体来说,玄武门之变就是李世民精心策划下的一次“豪赌”,目标就是其父李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脑袋只是添头罢了。
而之所以这场豪赌能够成功,并不是因为李世民“得道多助”,而是倚仗他父亲本人的“家庭情结”(入长安之初,父子在宫中分殿而居,行家人礼)而搞的一次斩首行动,在力量上,他一点都不占优,如果没能控制住李渊,李渊反手碾死他,也和只蚂蚁差不多。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发生了一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亲手杀了自己一母同胞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也将夺去了李渊手上的政权,为了不在政权合法性上遭受质疑,篡改了史书,将父亲和弟弟描述成了沉迷酒色和能力平庸之人。
当然,每个篡权的皇帝几乎都肩负着不少的骂名和质疑,所以李世民十分勤政,加之确实身负卓越的才能,开启中国的贞观之治。
然而,李渊并非平庸之辈,根据《旧唐书》的记载,李渊还是是太原留守时,身边还有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这样朝廷之人,高君雅既是猛将,还手握兵权,当时赶上马邑校尉刘武周据汾阳宫举兵反。
趁此机会,李渊便带着王威、高君雅前去平叛,同时不忘命令李世民和刘文静去募兵,这样在平叛结束后便轻而易举的杀死了王威和高君雅,起兵造反。
除此以外,若说弟弟李元吉在军事上不如李世民,这是肯定的,但太子李建成绝不是一个酒色之徒,相反就是因为长子李建成对弟弟的心慈手软,以及对内政的勤勉,才造成了后来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那么李渊为何会大权旁落呢?
首先,不得不说过早称帝定都,对于军权的掌控就会有所下滑。
其次,嫡长子李建成作为唯一合法的皇位继承人,被李渊安排坐镇长安,熟悉政务,方便以后来接替自己的皇位。
李世民在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让李渊不得不采取让李元吉和李世民一东一西分别带兵来制衡,遗憾的是李元吉屡屡战败,而李世民在战场上却是捷报频频,在突厥的对战中,李元吉惨败丢了山西,最终被李世民夺回。
这样一来,李世民在军队和朝廷中的声望大大超过了李建成,功劳大到无可封赏,直接威胁到太子地位,李世民通过开府,拥有了自己的幕僚,广招天下能人异世。
军事的才华和众多幕僚人才,加上李世民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很多人,李建成虽然在朝堂上为后勤出力,但是没有前方的功劳那么浅显诱人,而李元吉的失败,导致秦王府的人才济济。
玄武门之变,非常突然,让李渊以及两个儿子措手不及,李渊当年也曾考虑过让李世民当太子,中国的继承制一直延续立嫡立长的传统,就是为了避免子女间的厮杀。
太子已死,反抗也是徒劳的,在加上皇位迟早要传给自己的儿子的,
而李世民羽翼丰满,才能卓越,自然也是做皇帝的人选,李渊和朝廷大臣们都心照不宣,只能无奈接受这个事实 。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权力也并非是一瞬间发生改变的,”玄武门之变“不仅改变了政权,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也就是历史的特殊性,它不存在如果,有的只是后来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结果。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首先来讲,李渊大权旁落时,没人敢帮,没能力帮,来不及帮。这三点造成了李渊根本没人帮忙。
事情原因:因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夺权成功,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渊被软禁。至此李渊大权旁落,李世民接手了整个大唐王朝。
没人敢帮
事变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唯一有能力接手大唐王朝的就只有李世民,而且李世民手下大将云集,所有人杀伐果断,迅速斩杀了太子党的核心人物,令军队严格控制了京城,并且派尉迟恭软禁了皇帝。这时没有任何人敢去帮李渊,李渊已是暮年,现在有朝不保夕,太子全部清除党,李世民已经是胜券在握。所以根本没人敢帮李渊。
没能力帮
玄武门事变之前,李世民拥有天策将军府。这是一个开府治事的权力系统,独立于朝廷之外的小朝廷。 而且由于李渊年事已高,众多大臣已经投靠了太子或者李世民。玄武门事变之时两个儿子的势力已经超越了李渊的势力。太子势力清除后,没有任何人的势力能够撼动李世民。所以没人有能力去帮李渊。
来不及帮
李世民玄武门政变迅雷不及掩耳,当时所有人都没有准备。李世民收买北衙禁军将领常何(这是一个关键),令士兵埋伏于玄武门内,太子根本就不知情,没有任何防备的被击杀。政变以雷霆手段当天斩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子嗣。软禁李渊,控制了皇宫大内。之后李世民的部将又迅速的接管空白权力,所以根本没有人能够及时的去帮李渊,就算是有人想帮李渊,等反应过来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前期因为李渊用人唯亲的性格,导致了天下权力集中于太子和李世民之手。后期李世民的政变以雷霆手段,迅速的铲除了太子党的势力,才产生了没人敢去;没人有能力去帮李渊的窘境。
#####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武力逼宫,李渊被迫立世民为太子。一个月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史称唐太宗。
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实属无奈。皇后所生四子,除一个儿子李玄霸早亡,另两个又被世民杀死,此时,皇后所生的儿子也只有李世民了。李渊虽有很多子女,但其他子女大多是唐超建立后出生的,年纪小,并且包括子女的母亲也不如李世民的母亲有能耐。所以,此时李渊立世民为太子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李渊没有别的选择了。
并非李渊完全被李世民夺了权,而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为了李氏家族的万古基业,李渊也只能这么做了。当然,李世民武力逼宫是一大原因;不过,李渊并非毫无办法,只是,此时刚刚上演了兄弟相残,在继续他们父子相残,谁胜谁负没什么意义了,都是大唐的不幸,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李渊背叛了支持他的人,所以才会大权旁落。
单凭一个人是打不了天下的,每一个身居九五的皇帝背后,都有一大票支持他的封建贵族。而李渊为什么在后来会遭到背叛,这个主要还是因为,当初支持李渊上位的关陇军事贵族势力,最终选择了李世民有很大的关系。
在隋朝时期,中国的北方开始兴起一个贵族军事集团,叫关陇门阀集团,这个军事集团主要是以鲜卑少数民族为主。从北魏朝开始兴起,左右中国历史从北魏到唐朝中期接近240多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无论是国内门阀轮替还是最终改朝换代,其背后都有着他们的身影在晃动。
这个集团在北魏时期开始成型,在北周开始壮大,被称为八柱国,他们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侯莫陈崇(看到这些名字是感觉既意外又不意外?)。
意图削弱关陇门阀势力的杨广,遭到关陇集团的反噬。
好了言归正传,时间到了隋朝,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依靠关陇门阀集团的支持,夺取了宇文家的北周,建立了隋朝,国力日盛。
但是到了杨广继位之后,由于关陇门阀集团势力越来越强大, 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皇权的安全。所以杨广为了打压关陇门阀势力,便开始大兴科举,开凿大运河,大力开发江南地区,以便争取关陇以外的其他贵族集团的支持。
结果关陇门阀势力便反噬隋朝,开始造反,并支持李渊夺取了隋朝的天下,所以我们看历史就可以知道,李密也好、李渊也好、宇文也好,都打着各自的旗号在互相征战,实际上,隋末的所谓民族起义,其实就是关陇门阀内部为了争夺皇权而发动的一场混战。
唐朝建国后,皇权与门阀之间的斗争,是出现玄武门之变的根本原因。
等到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在继位,他也遇到了杨广同样的难题,那就是怎么样去削弱威胁皇权的关陇门阀势力。李渊的采取的办法比杨广要相对温和一点,他采取的办法是通过联姻,来谋求国内的各个贵族集团之间的相互平衡。
所以李渊让他的大儿子李建成娶了山东门阀贵族郑氏女为妻,而让二儿子李世民娶了关陇门阀贵族长孙氏女为妻,三儿子李元吉娶了隋朝宗室杨恭仁的侄女杨氏为妻。
因此在李渊称帝早期,唐朝的国势还是比较稳定的,但这种局面到了李渊晚年之后,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很简单的一个原因,三个儿子娶了三个贵族集团的女儿为妻,就是会成为这个贵族集团的代言人,那么这三个贵族集团就会分别支持各自的代言人去争夺皇位。
李世民代表的是关陇贵族集团,李建成代表的是关陇贵族集团的竞争者---山东贵族集团,而李元吉代表的隋朝宗室贵族也非常痛恨灭亡了隋朝的关陇贵族集团。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一母同胞的三个兄弟中,李世民会站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对立面的最根本的原因。
那么在李渊称帝的时候,为什么李渊会失去支持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个时期唐朝的国都在长安,处于关陇门阀的势力范围之内,而此时因为曾经支持李渊的关陇门阀已经有了新的代言人,自然就会抛弃李渊。
这就是在唐朝皇子夺嫡的时候会出现玄武门之变的主要原因,关陇门阀全部都是军事贵族,唐朝大部分武力都是掌握在这个集团的手里。所以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便轻易的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幽禁了李渊,最终夺取了天下。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