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的大智慧(五十三)
真心本性的“用”好妙的,它时时刻刻都在用,灵明不昧在用。比如说我现在听,(法师敲响桌子),听,我现在在听;(停止敲击桌子)现在没有声音,我也在听!是不是一直在“用”?
我们自己说一说,我们自己的眼睛能不能看到自己的眼睛?你们哪一个人说,我能够看到我自己的眼睛?能不能?那我们的心能不能看到自己的心呢?一样的道理。如果你说:我可以看到我的心,被看到的那个心就是“相”,不是它的“体”。你说我的眼睛可以看到我的眼睛,那肯定是拿个镜子照了:“这个是我的眼睛”。那个眼睛是不是真的眼睛?不是真的眼睛,那是相,假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你有眼睛?你是怎么体会?对!我们可以看东西。我们就从这个里面体会“作用”。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怎么知道我有眼睛?因为我的眼睛在看!不就是(从此)知道我有眼睛吗?同样的道理,我怎么知道我有心?我的心在灵明不昧地觉知啊!你不能说“我看不到我的心,就没有我的心”!我们是说我们不可能见到自己的眼睛,你见到的眼睛只能是一个假相,只能拿个镜子照见——这个眉毛、这个眼睛……你看到的只是镜子里面的相。但是,你怎么知道你有眼睛呢?因为它在用、在看,在作用啊!
明心见性也是一样。如果认为这个心可以给你看、心可以给你明,就错了。但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有心?因为它当下在作用,灵明不昧。(法师又敲响桌子发出声音。)听,很清楚啊,灵明不昧!但是在听的那个是什么?心是什么?你没有必要去找它,你只需要体会“作用”,就知道是心。你怎么知道自己有眼珠?是不是一定要把眼珠从眼睛里面掏出来,这个才是眼珠?那就没有用了。
所以自己的心是看不到自己的心,但是能够明白。它只能是从“用”上去体会。明白了吧?如果说你能够明心见性,你见的都是假的。但是我们怎么样才知道自己有心?我在用,我在灵明不昧啊,就知道只有它在作用。山河大地都是它在作用,万法都靠它来显现。
没有心的话,等同于一根木头。比如这个风扇、这个灯光,等等,谁在知道?这个灯光就是我的心在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地知道。这个风扇在转,就是我们的心在明明白白地知道。我们明白它的作用处,就知道我们的心在,而且过去也是这样在,现在也是这样在,未来还是这样在。就算跑到地狱里面,地狱里面也是一样在看。
你看到、听到那个油锅咕噜咕噜在烧,谁在看?谁在听?还是你的心在那里!你的心是不生不灭的嘛。但是它在哪里?它就在你的“当下”在“作用”。明白吗?所以,从“用”上去契入,不要从“体”上,不要从“相”上去。因为它无相,所以“体”不可见。“相”,是虚妄的,你也不可以执着。从体和相很难契入。但是从用上,(法师又敲响桌子),每个人都明明了了、清清楚楚,不生不灭,灵明不昧。是不是?所以我们的心性就在我们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而且没有一点点阻碍。
以前宋朝有一个文学家叫做黄庭坚。黄庭坚是学禅的,他跟苏东坡是同一时代的人,都是很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当时参的禅师叫做晦堂禅师。师父就教他参话头,他说孔子有一句话教导弟子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汝”。这是什么意思呢?“二三子”就是讲他的学生,意思是说:“你们这些学生,难道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吗?我讲的道理是和盘端出。”我“无隐乎汝”——我一点隐瞒都没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和盘端出。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就是他的师父晦堂禅师,叫他参这句话。
黄庭坚本来是一个读书人,对孔老夫子这些书都是很熟的。但是,这里面的道理他就不明白,不能究竟明白。黄庭坚用意识情解去讲这句话,把自己体悟的道理讲给晦堂禅师,但是晦堂禅师没有一句认可他的。他心里就想:“我是一个儒士,我是一个读书人,难道这个意思我都不明白吗?”因为禅师不认可他,他心里面就想:“这个禅师是不是故意刁难我?”“说什么你都不认可我。”所以他心里面一直不痛快。
他有一次他跟晦堂禅师游山,正好是阴历八月份桂花盛开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桂花。他们来到山上,一阵风吹过来,桂花多香!他就不禁脱口而出:“好一阵木犀(即桂花)香!”好舒服啊。晦堂禅师当时就抓住了他,说:“二三子!吾无隐乎汝!”——我有没有隐瞒你啊——就在这个刹那的“当下”,黄庭坚就彻底开悟了。
我们也能闻到桂花香,能不能开悟啊?桂花盛开的时候,你闻不闻得到香味?(闻到。)那你现在闻不闻?也在闻!闻到没有味道。没有香味,还在闻,还在作用。有没有隐瞒啊?我们的真心本性是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所以你不能说有桂花香的时候我有闻到,没有桂花香时就没有闻到。其实是有桂花香的时候让你更清晰、更明白而已;没有桂花香的时候,你的闻性还是在作用,一样的清晰明白。
我们这个本性没有一时一刻隔离开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无论从六根里面任何一根都可以进去,闻性也可以进去,见性也可以进去,嗅性也可以进去。我们的自性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山河大地都是它在显现作用!
所以,我们的佛性究竟在什么地方?(法师用手敲响桌子,咚咚咚……)好了,下课!
原标题:传承-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五十三)
文章转自:禅宗文化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