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府三春,一样的出身,上中下三种命运(红楼梦贾府为什么有钱)
一般人认为,出为《红楼梦》中贾府的小姐一定是锦衣玉食,无忧无虑。锦衣玉食毋庸置疑,无忧无虑则视情况而定。如若是嫡女,必被父母爱如珍宝。如若是庶女或父母早亡、不靠谱,就如同我们现在所说的原生家庭不佳,则命运的好坏就要靠自己了。
《红楼梦》里的贾家三春出身都差不多,或亲生父母早逝,或亲生母亲出身低贱、庸俗不堪,其父或忙于仕途或荒淫无度,无暇关心儿女或亲妹,看似金枝玉叶,实则身似浮萍,她们也艰难的在贾家谋生存、未来堪忧。因为三人性格不同,选择不同,从而有了上中下三等命运。她们的命运对我们今天的普通职业女性仍有许多借鉴意义。
一,贾迎春性格懦弱,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
迎春的母亲原是贾府的丫环,后来被收了房做了贾赦的妾,生下迎春,迎春只是个庶女,且不幸的是,迎春的亲娘早死。嫡母邢夫人是个愚蠢自私的人,不可能给迎春多少正面影响和关爱。其父贾赦是一个只知淫乐享受的人,姬妾子女众多,也不会对一个不起眼的庶女
有多少关心。所以迎春虽然生在一个大家族,看似父母俱全,兄弟姐妹众多,实则比孤儿好不了多少。
在这样一个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迎春,形成了懦弱的性格,无力约束下人,以致下人欺主。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贾迎春的奶娘夜里聚众坐庄赌钱,竟然还偷偷拿了迎春的累丝金凤,把它当了做本钱,结果被贾府抓了个典型。
邢夫人因此责备迎春没能及时阻止奶娘,迎春却说:
“我说过他两次,他不听,也叫我无法儿,况且他是妈妈,只有他说我的,没有我说他的”。邢夫人说“你不好了,他原该说,如今他犯了法,你就该拿出姑娘的身份来,他敢不依,你就回我去才是”。
懦弱的孪生子是自卑。作为主子姑娘,管教下人天经地义。懦弱又自卑的迎春却不敢管教自己的奶娘。
因为累丝金凤的事,奶娘的儿媳妇与迎春的丫鬟和其争吵起来,闹得不可开交。迎春不去劝架、协调,任由他们争吵;探春过来帮他协调、辖制下人,迎春连听都没听,反而在一边躲清静,看《太上感应篇》。黛玉说迎春“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一家上下这些人,又如何裁制他们?”迎春却说“正是,多少男人尚且如此,何况我呢?”
懦弱的人往往逃避、怕事,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过且过。但一个人越软弱怕事别人就会越是欺负你,你的麻烦事就会越来越多。
性格懦弱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意识不到自己的缺点,从没想过如何改变,或者曾经抗争过,但但失败了,之后就彻底放弃了抗争。用现在流行的词说,就是“躺平”。其意思是,无论外界发生什么,自己内心都毫无波澜,不会有任何反应或反抗,顺天由命。正是这种彻底躺平的心态,让迎春放弃了任何可能改变的机会,在贾府里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没有人真正关心她爱护她。最后其父贾赦因为欠了孙家5000两银子,无力偿还,把她嫁给了一个粗暴淫乱的孙绍祖,贾府几乎没人去设法阻止这段明显不合适的婚姻,婚后孙少祖对迎春,百般折辱家暴,短短一年迎春这个温柔娴静的贵族少女就“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贾迎春生前孤独,无人关爱 ,红颜早逝,死后凄凉。他的命运无疑是下等的。
《红楼梦》作者通过贾迎春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活在世上,特别是出生不好、条件不好的人,一定不能怕事软弱,放弃改变,放弃抗争,听天由命。否则只能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
或许有人会说,古时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贾迎春在怎么抗争和改变都是无用的,迎春还是会嫁给孙绍祖,还是会被折磨至死。这个先暂放一边,等会再讲,先来看一看与迎春性格完全相反,凡事要争一争的探春,是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二,贾探春精明能干,最后成为王妃,实现了逆袭。
相较于贾迎春,贾探春有个亲生母亲赵姨娘和亲弟贾环。赵姨娘虽身为半个主子,却没有主子的觉悟和体面,常年为了芝麻小事与丫鬟们争吵、撕扯,贾环也是人物猥琐,不学无术。而探春生得“俊眼修眉、文采精华,见之忘俗”,这样的探春与其亲生母弟格格不入。这样的母亲和弟弟不仅不能帮衬探春而且还严重的拖后腿。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原生家庭”之痛。作为一个贾府里的庶女,又有这样的不着调母亲和弟弟,探春在“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势利眼”的贾府没少受人白眼和鄙夷。这样的探春比迎春好不了多少,但是探春并没有像迎春那样意志消沉,得过且过,而是积极的寻找机会改变。
一,疏远不靠谱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探春心中永远的痛。但探春没有在原生家庭的沼泽里沉沦,而是勇敢的跳出来,疏远的赵姨娘和亲弟。主动亲近王夫人,还说出“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就是兄弟姐妹,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的狠话。
远离不靠谱的人或圈子,远离消耗自己的人,才能避免沉沦。
和优秀的人交往,才能使自己更优秀。探春虽不是最会作诗的,但她却是大观园第一届诗社的发起人,把贾府里会做诗的薛、林、史等聚集在一起,相互切磋学习,既提高了自己的作诗水平,又展示了自己的组织才能。
探春情商也很高,她会给宝玉做鞋子,见邢岫烟因家境贫寒,衣饰寒酸,便送她一块玉佩。王夫人被冤枉为她辩解,迎春被刁奴欺负为他出头。中秋节晚上,别的姐妹都睡去了,探春一个人陪着贾母,陪到很晚。
光跳出原生家庭的泥潭是不够的,还要勇于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才能让这个家族的掌权人注意到自己,欣赏自己。否则也会像迎春一样,在贾府是一个若有若无的人。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贾赦欲纳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作妾,被鸳鸯拒绝,告到贾母面前,气得贾母雷霆震怒,骂王夫人:
“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顺,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来要,剩了这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王夫人并不知道这件事,却被贾母迁怒,受委屈又无法自辩,而薛姨妈、贾宝玉、薛宝钗、凤姐也不便为其辩解。探春这时抓住机会,上前为王夫人辩解:
“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的事,小婶子如何知道?”一语提醒了老太太,知道自己错怪王夫人了。这事让王夫人和老太太认识到了探春的聪慧和善解人意。王夫人更是把探村视为自己的亲闺女一般,这才有了后来的王熙凤生病,王夫人要探春代为理家,充分展示了她的才干,让贾府上下赞不绝口,心服口服。由于容貌、才华、能力各方面都出众,贾探春才有机会和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一道接待拜访贾家的皇亲贵戚,由此被南安太妃相中,一举成为王妃。有很多人会认为探春远嫁番国,并不见得有多幸福。以现代人的眼光来说,当然算不上多幸福。但作为古代一个贵族家庭的庶女,且母亲还是一个非常卑微的奴才出身,贾探春能有这样的结局已经算很好了。何况以探春的能力,就算不能保证丈夫一定很爱他,但让夫妻间相敬如宾,让姬妾们对她恭敬顺从是毫无问题的,这样在古代贵族家庭中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了。
探春有胆识,有魄力,能力强,情商高。
能力,容貌出众,自然会有个好的命运。
迎春容貌也还不错“肌肤微丰,身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也算个小美人儿。能力可以说是没有,因为连自己房里的下人都治不住,性格更是软弱。那迎春就无法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了吗?我看未必,先看一下她相比探春还欠缺了什么。
细看贾迎春仿佛没和贾府的任何人做过情感的交流。没见给他的嫡母邢夫人和兄、嫂贾涟、王熙凤送过什么或做双鞋子、做个香囊之类。没见迎春给老太太、王夫人孝敬过什么,与兄弟姐妹间也没有什么人情来往,每次开诗社都没有什么存在感。探春为他出头,帮他整治屋里的刁奴,也没见他对探春表示感谢;自己的大丫头司棋犯错被赶出园子,也不去向太太、老太太求情,成不成是一方面,求不求则体现了一个人是不是有人情味。
纵观整个《红楼梦》,就没看到迎春跟贾府的某个人有额外的人情往来,也就是说迎春毫无人情味。所以在被定了孙绍祖那样的夫婿之后,没有一个人为她说话。贾母是最有可能帮到迎春的,但因为贾放想讨鸳鸯做小妾的事,两人心底有隔阂,贾迎春又没有特别孝敬过贾母,贾母对迎春也没有特别的感情,所以没有开口阻止这段错误的婚姻。贾府里其他人更不会为迎春说话了。
在社会上,情商高、会做人也是立身之本。虽然不可能做到八面玲珑,人见人爱。但只要做到多关心别人,赞美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人情礼数周全,就一定能结交到善良真心的朋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些人或多或少给到帮助。
迎春容貌不出众,才能普通,没有人情味,没有至亲、没有朋友。这样的迎春,把自己活成了孤家寡人,最终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是无可避免的了。
三,贾惜春离开贾家,出家为尼,青灯古佛一生。
惜春虽然是贾珍的胞妹,是贾府的嫡女。但亲生母亲早亡,亲生荒淫无度的人荒淫无度的人。贾珍先是与儿媳妇秦可卿私通,后来又与自己夫人尤氏继母的女儿,也就是与小姨尤二姐、尤三姐。古代以礼治国,讲究伦理纲常,这样乱伦的事自然是让宁国府的名声臭到家了。连在深宅大院的惜春 都听到风言风语了。这样的风言风语必然会累及惜春的清白名声,所以当入画私藏衣物(虽然这是她哥哥的,关不算大错),惜春也毫不犹豫的让尤夫人把入画领走,并说到:
“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闻得多少议论,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惜春很聪明、清醒,虽然这样做有些冷酷无情,但作为一个亲父母缺位,亲兄长不靠谱的弱女子,只有自己保护自己。
生在这样一个腐败堕落的原生家庭,没有出众的容貌和出色的才干,又有探春远嫁、迎春惨死的的例子在前,惜春对自己的婚事不抱幻想,最终选择了出家来保全自已。
出家虽然清苦、孤独,但也能获得宁静、安稳,相比迎春,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就好比我们现在生活中,许多家境普通甚至家境不好、能力也不出众的的年轻人,会选择去做公务员或国企去工作一样,投靠一个稳定可靠的组织,从而获得安稳安全的人生。这是中等命运的人生。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